汤江萍
教材文本的编选凝结着编写者的心血和思维成果,是编写者智慧的结晶。被选入教材的文本具有典型性、普适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但具体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教材所选文本的难度、深度等并不一定与学情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对教材文本资源进行适度增补、删减、拓展等,以便适应学情,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谈谈如何通过增补教学资源促进教材的“二次开发”。
一、研究文本和学情,确定教学资源的增补方向
《古诗词三首》包括两首七言绝句和一首宋词,分别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村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了江南地区初夏的田园景色,通过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绘了农村夏初的景物特点,并通过蜻蜓、蛱蝶的悠然飞舞侧面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烘托了农村的寂静,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宿新市徐公店》选取篱笆、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描写了暮春时节农村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生活画面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选取的茅檐、小溪、青草等意象写出了农村夏季的景物特点,用白描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人物的不同面貌和情态。
城市学生远离农村生活,对农村生活和农事活动等认知甚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很多农村学生一出生就随着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学习,与城市学生一样,他们对农村生活也几乎没有任何印象,这就给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理解《古诗词三首》带来了困难。而且,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农村面貌和农业生产活动也变得“面目全非”,即使对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田园景象也显得很遥远,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更是难觅其踪。这也对农村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农村生活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带来了障碍。
另外,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学过很多古诗,基本了解古诗含蓄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但词这种文学体式,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词的知识,学生还不甚了解。这也为学生学习新知增加了难度。
通过分析《古诗词三首》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景象和农业生产活动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这三首古诗词,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增补关于传统的农作物和农事活动的教学资源,增补有关词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资源。
二、增补农作物教学资源
对当代小学生而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并非个别现象,很多小学生甚至连韭菜与麦苗、杏子与梅子都很难分清,更不用说农作物的时令特征了,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词三首》时要为学生增补相关的农作物教学资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梅子金黄杏子肥”和“麦花雪白菜花稀”两句点明了季节特点,但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城市小学生或虽然生活在农村而对农作物知识知之甚少的农村小学生很难发现这一点。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增补了如下教学资源: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梅子与杏子的成熟期都是春末夏初,“梅子金黄”说明梅子已可食用;“杏子肥”说明杏子已经成熟;麦花是小麦抽穗时绽开的花朵,花朵颜色为白色,花期很短,一般只有5~30分钟,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到它,而且,麦花越多,小麦的籽粒也越多;“菜花稀”是说油菜花正在次第凋谢,油菜的角果开始发育,逐渐饱满。可见,“麦花雪白菜花稀”预示着小麦籽粒饱满,油菜即将丰收。学生弄清了这些,就基本明确了本诗描写的季节是春末夏初,而且,学生从麦花花期很短却能被作者捕捉到这个细节中认识到仔细观察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学生从“麦花雪白菜花稀”预示丰收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和喜爱。掌握了农作物的时令特征,很多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宿新市徐公店》中“树头新绿未成阴”与“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作了如下解读:“树头新绿未成阴”说明树木虽然已经长出了新叶,但树叶还很少,不足以成为树荫,说明这时还是春天,“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黄蝶混入金黄的油菜花中,儿童无法找到,而金黄的油菜花说明季节在暮春,综合两句内容,可以看出本诗写的是暮春景象。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笔者为学生增添了莲蓬知识——莲蓬一般在每年的七月份开始成熟,宜于生吃,到八月底就开始变老,不宜再生吃。学生将生吃莲蓬的季节与“青青草”结合起来,立即看出这首词写的是盛夏季节。
通过增补与文本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不但掌握了诗词中意象的时令特点,还能从诗人的观察中得到启示,甚至能借助农作物知识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三、增补传统农事活动资源和文学资源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耕文化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这也体现在古代诗词中。当代小学生生活在工业化兼网络化的时代,缺少对农事活动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
教学《古诗词三首》时,笔者为学生增补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农事资源:春末夏初是农忙时节,在农耕社会里,这个时节,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劳作,俗话说的“农忙无闲人”就是这个意思;用锄头为庄稼松土保墒并锄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夏季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事劳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的“夏耘”指的就是农人在夏天为农作物松土、除草等;“锄禾日当午”则形象地说明了松土、锄草的最佳时间,只有在中午时分,被锄去的杂草才能被晒死。学生掌握了春末夏初农忙时节的农事活动知识,也就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并且从中感受到农人都下地劳作后村庄的空寂和幽静,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愛和向往。学生理解了夏季农人为庄稼松土、锄草的知识,也就对《清平乐·村居》的下阕有了深入理解——作为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大儿”趁中午下地锄豆,年纪尚小的“中儿”在农忙之余编织鸡笼,顽皮、淘气的“小儿”则在溪边剥吃刚摘下来的莲蓬,三个人物的表现真实地反映出勤俭淳朴、温馨和谐而又风趣活泼的农家生活。作者对这种充满生机、温馨和谐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词这种文学体裁,以往教材没有呈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补词的相关知识。教学《清平乐·村居》之前,笔者增补了如下内容:词是一种配乐演唱的文学形式,创作者依照词牌规定的字数、声韵等要求填写内容,这就是依声填词;一般地,词的题目由词牌与词题构成,如《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满江红”是词牌,“登黄鹤楼有感”是词题;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句式长短不一,声韵和谐。学生明确了词的知识,不但明白了诗与词在形式上的区别,而且对学习《清平乐·村居》充满了期待,部分学生甚至结合2023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满江红》观照笔者增补的教学资源。这些增补的教学资源在笔者讲授《清平乐·村居》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材的“二次开发”,归根到底是基于教材的资源增补与优化,只要教师紧扣教材文本,深入研究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