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反思
——基于对烟台大学学生的问卷调研

2023-04-22 20:33王殿英李宗周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受访者媒介群体

王殿英 郝 婧 李宗周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理解和批判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将媒介信息用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能力[1]。大学生是新媒体最主要、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反思变得更加必要。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结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提出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框架中,将媒介素养简单分为个人理解、分析和评估各种媒体形式的能力。换言之,应该围绕理解、使用和评估等多个方面来考察当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为了更好地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一级维度:媒介使用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媒介的规范传播和使用能力。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随机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989份。为了检验样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问卷收回后,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采用KMO测试值和巴特利特检验对量表进行整体效度检验,并主要采用和参考克伦巴赫Alpha系数,针对三个一级维度分别进行了信度检测。检验结果得出,量表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信度效度反馈良好。以下是本次问卷的情况汇总。

1.1 本次调查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共有男生737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4.52%;女生252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5.48%,受访者中男生偏多。本研究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和体育学的学生归为文科类,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归为理工类,本次受访者中文科类样本人数为468人,占比47.32%,理科类共计样本人数为521人,占比52.68%。受访者主要分布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依次占受访者总数的28.92%、25.18%和40.57%。

1.2 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

在媒介使用能力维度,性别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媒介的目的和方式上。例如,“经常在各类电子媒介上分享自己对时事新闻及社会公众事件的看法,或转发相关信息”这一项目中,有77.2%的男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与仅有41.3%的女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形成较大反差。在“曾经参与或独立制作原创视频作品,并在电子媒介中发表”的选项中,这一差异也得到了进一步证明:仅有26.1%的男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而有54.8%的女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这说明男性大学生群体在媒介使用中更倾向于实用性,而女生则会更关注媒介的沟通和分享属性。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几乎在所有的媒介相关问题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在对网络的主动认知和行动方面,问卷数据显示理工类的学生更加积极,也更加理性。例如,在“曾经参与或独立制作原创视频作品,并在电子媒介中发表”的选项中,仅有8.03%的文科类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但有55.7%的理科生选择了这两个认同选项;在“获取媒介信息时,倾向于只阅览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一项中,仅有9.5%的文科类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但选择这两项的理工类学生高达80.04%。

1.3 大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差异

首先,在信息筛选能力方面,性别差异显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在“获取媒介信息时,倾向于只阅览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这一选项中,仅有34.5%的男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而有80.6%的女生选择了这两个认同选项;在“信息的形式(如视频制作是否精美、叙事手法、色彩等)并不会影响对信息内容的评判”选项中,有58.9%的男生选择了比较不符合,而40.1%的女生选择了比较符合。针对这两个问题反馈结果的差异可以看到,相较于男性大学生群体,女性大学生群体在媒介获取和筛选鉴别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关注内容本身。在“当官方媒体和非官方媒体观点相左时,更倾向于相信官方的正式通告”选项中,有34.1%的男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而有高达76.2%的女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这同样说明,在信息筛选方面,女生的态度更为明确,更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对信息的辨析和批判方面,理工类学生也展现出了远超文科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当对网络上某些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时,会关注信息的最初媒介来源,主动从更多渠道了解核实”一项中,选择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的文科类学生仅占7.8%,而选择该两项的理工类学生达到了73.9%。

1.4 大学生的规范传播情况

在媒介的规范传播和使用方面,女生则比男生呈现出更加严格、坚决的态度。例如,在“关于是否认可依照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进行删帖和屏蔽”的选项中,有20.6%的男生选择了非常认同,有41.7%的女生选择了该项;有69.5%的男生选择了比较认同,而女生中比较认同所占的比例为38.9%;在“关于是否认可对于虚假内容以及不负责任的言论进行法律追究”选项中,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有66.6%的男生选择了比较认同,而有55.6%的女生选择了非常认同。

1.5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差异

在“可以控制自己的媒介使用时间,不过度依赖网络”的问题中,有高达71.6%的大一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在大二学生中,这一数值下降到了68.3%;而在研究生学生群体中,这一数值仅有40.4%。据此可以看出,随着媒介化程度的加深,大学生群体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是逐步提高的。

在“从未转发过一段时间后被证实为谣言的信息”的问题中,大一学生选择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的比例为93.2%,大二学生选择这两项的比例为79.9%,研究生群体选择这两项的比例为46.8%;在“在电子媒介中看到不正确或不理性的发言时,会理性地进行回复”一项中,大一学生选择完全符合或者比较符合的学生比例为76.2%,大二学生选择这两项的比例为69.5%,研究生群体选择这两项的比例为48.9%。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大学生逐步形成了新的道德观念。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尽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受测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在宏观层面表现出一种共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因此下文从媒介使用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媒介的规范使用能力三方面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媒介化程度较高,媒介使用能力较强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对媒介使用的认知度较高。例如,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求助于各类电子媒介,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信息检索”一项中,有25.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且有67.4%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在“经常在各类电子媒介上分享自己对时事新闻及社会公共事件的看法,或转发相关信息”一项中,有13.9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且有54.1%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作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使用媒介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能力较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的方式。

2.2 存在一定的批判思维,但对于媒介信息的理性思考能力有待提升

在本次问卷调查关于媒介信息真实性及信息来源的所设项目中,只有15.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经常会对媒介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18.3%的受访者表示当质疑真实性时会寻找信息来源;当媒介中广泛传播的看法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只有13.8%的受访者表示会坚持自己的看法,而有58.04%的受访者在此项目中都选择了“不确定”。

随着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相较于传统媒介中的信息而言,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的真实性更加难以保证。然而,电子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理应保持高度的理性,但在本次问卷涉及信息筛选能力的问题中,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受访者都呈现出一种较为茫然的状态。

在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评估及舆论操控方面,有81.6%的受访者认为,在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共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信息有所隐瞒,所呈现的信息并非全部都是真相;有76.1%的受访者认为,在这些事件中,有境外势力或利益团体控制舆论导向。同时,当官方媒体和非官方媒体观点相左时,仅有44.8%的受访者会相信官方观点。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很多需要进行理性鉴别的场合,不能很好地对信息的正确性进行衡量,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但同时,他们也有着对于媒介信息真实性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未必成熟,却也反映出了在当前媒介的快速发展下,对于大学生受众群体而言,存在着鉴别信息真实性的难题。

2.3 媒介道德素养较高,希望建立完善的媒介管理规范

伴随着媒介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侵犯著作权、隐私权等一系列的行为也频繁发生,媒介伦理与道德面临新的挑战。就本次问卷的反馈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极高的媒介道德素养。在使用电子媒介时,91.1%的受访者在尊重信息隐私问题中选择了完全符合或部分符合,88.9%的受访者在尊重著作权上选择了完全符合或部分符合,87.96%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信息发布可能对他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89.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为了获得流量而全然不顾消息的真实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道德的遵守,可以看作是现实社会中大学生道德素养和伦理观念在网络空间的映射。

同时,在针对违反公序良俗的不良信息的处理方面,87.7%的受访者认为对不良信息的屏蔽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对虚假内容发布者的追责方面,88.8%的受访者认为应当追究发布者的法律责任。这也反映出在媒介信息良莠不齐的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对完善媒介管理规范体系的期望。

3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反思

3.1 平衡媒介使用与学习,减少媒介依赖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其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他受到来自媒介的影响也就越大。这种依赖具有双向性,但并不是对等的依赖关系。由于媒介资源对个人的特殊性,个人受到媒介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大学生对媒介的高度依赖,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活动等帮助学生减少对媒介的依赖。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媒介健康使用讲座、研讨会等,教育学生有效管理媒介使用时间,避免过度的媒介依赖对学习和社交产生影响;通过开展“媒介断舍离”活动,鼓励学生定期进行“媒介断舍离”,以减少过度使用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组织各类社交和娱乐活动,帮助学生拓展社交圈子,培养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减少对媒介的过度依赖。

3.2 提升媒介认知水平,调节媒介行为

媒介认知是指对媒介的理解和应用[2],主要包括掌握媒介的基本运作模式、对传播主体和媒介信息作出判断、个人应当具备和遵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是衡量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通过日常的媒介使用形成[3]。

大学生群体在媒介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着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跟随媒介的发展而更新知识结构、调整“网络媒介需要”和媒介使用行为[4],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媒介认知体系,并逐步形成了新的媒介行为模式。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基本运作模式、信息真伪辨别技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真实案例,分析不同媒体行为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媒介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

3.3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理性思维

长期依赖媒介导致的理性思维惰性使大学生群体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面对互联网上各类媒体和意见领袖发布的煽动性内容,容易被“带节奏”,可能会发表不理性的言论、作出非理性的反应。鉴于此,高校应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教授给学生信息鉴别技巧、批判性思考方式,以及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根据热门话题进行理性辩论的能力,激发他们对信息的多角度思考。

媒介化社会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化,媒介不仅给人们下定义,还为人们塑造现实。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且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5]。具备实时性、互动性强等颠覆性特征的新媒体,正在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变,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主要、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更容易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变得尤为重要。高校要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展更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其能够明辨“现实世界”与“媒介世界”。

猜你喜欢
受访者媒介群体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