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是由科技水平与科技人才决定的。我们国家想要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将来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做好准备,而科幻画教学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科幻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用绘画的方式把人的科学幻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幻想能力。科幻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天马形空的想象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孕育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如何在科幻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如下体会。
首先,科幻画的内容具有科学技术性。科幻画根植于科技前沿,是把科学幻想用视觉形象来呈现的绘画作品,其创作必须在科技知识、幻想创新和绘画表现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科幻画的科学技术性,能为学生展开科技想象、激发科技创新思维埋下种子。
初中学生因年龄和学识原因,很容易把科幻画表现成神话故事,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科幻画与神话传说的概念界定,多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科幻画作品,加深其对科幻画科技性特点的认识,明确科幻画创作中要突出科技幻想这个重点,使其在创作时脑海中能有一颗科技创新的思维种子,并随着创作的过程逐渐生根发芽。如教师播放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视频,让学生了解太空中出行要乘坐飞行器,飞行器通过燃料推进器实现飞行,而不是传说中的神仙飞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设计出更具科幻感的太空交通工具。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们如果在海底生活就要解决呼吸的问题,需要创造出哪些高科技产品呢?学生将主动思考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加自然地培养科技创新思维。
其次,科幻画内容具有前瞻性。科幻画的前瞻性体现在作品内容和画面视觉形象两个方面。科幻画展现人类的未来,具有超现实性,其画面部分科技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实现,它是对未来生活的推断和假设,今天的幻想也许是明天的现实。学生明确了科幻画的超现实性特点,思想才能在创作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不拘泥于现实,为科技创新思维的发展开辟了更前沿的空间。如设问:人类的很多疾病现在还无法被治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目前先进的医疗技术,如基因重组、器官移植、激发潜能力等,有些学生就会幻想出优质基因培育科技树、改组基因的机器人、人体器官生长树、根据职业需求激发某种超能力的实验室等,再根据这些想象主题设计相应的超现实艺术形象。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设计是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是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最后,明确科幻画内容的社会性。社会是由人形成的,科幻画表现的是未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内容必然要涉及人的活动,如果缺少人的活动,科幻画也就缺失了灵魂。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上天、入地、潜洋等,这些给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初中生想象力丰富,但在画面上如何表现还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难点,如果作品有了人的具体活动,学生的幻想有了具体依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涉及环境变化的科幻画中,在高科技改造下,沙漠中的人们如何方便、舒适地生活,住房是什么样的,水从哪里来,植物的形状,怎样购物,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等,用人的活动来具体表现,学生就能把无边的想象用具体图像表现出来。
主题是开展科幻画创作的灯塔,是学生展开科学幻想的依据,是学生想象空间打开的方向。教学中引导学生确定科幻画主题,是开启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钥匙。
1.依托生活问题,寻找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科幻画创作可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是因为人在不断推陈出新并改善自己的生活。反过来,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给人们提供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动力。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生活,具体到衣、食、住、行、看病、学习等方面,收集在这些方面人们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目前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后针对问题展开科学幻想,想象用更先进的科技力量解决这些问题。如恶性脑病目前无法根治,人一旦患上此病只能苦苦忍受病痛的折磨。有学生从这个问题入手,根据微创手术和基因遗传逆向思维,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完成了一幅科幻画作品《小小机器人医生》。画面中间是一个没有五官的半身肖像,头部表现的是病人脑内部结构,一群通过血管进入脑部的微型机器人医生按照不同分工正在检查病人脑部的各个部位,有的在修复基因组合,有的在切除病灶,有的在把这些病灶分解成液体吸收到血管中排出体外,最后,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康复了。
2.关注时事发展,挖掘素材
一般涉及时代的题材,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国际国内时事涉及范围广,处在时代前沿,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某届奥运会期间,有学生创作了《海底奥运会》。画面中,海底奥运会按照不同比赛项目,分开设计比赛场地,每个场地都用透明玻璃罩封闭,场地一边出入口有三道门,分别连接交通工具门、排水门、入场地门,场地另一边是海水处理器,把海水分解成氧气和淡水,同时利用机器把海底垃圾转换成电能,为场地提供光,观众乘坐透明潜艇车观看比赛的同时又能领略海底风光。又如针对领导人选举问题,有学生创作了《阳光竞选器》,根据测谎仪器的原理,进一步幻想出一种能通过基因分析、血液检查、精神探测等手段了解竞选人的智商和内心世界的机器,通过机器检测让选民综合评估竞选人,选出真心为人民办事的好领导。如每年冬天流感病毒肆虐,学生根据高倍显微镜原理创作了《地球病毒卫士》:飞行在居民区的机器人通过高倍显微眼能快速发现流感病毒并将其灭杀,保护人们的身体不受病毒侵害。关注时事能让学生具体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明白每一项发明创造造福的是全球人类,每个人都应有大爱,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进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其科技创新思维。
3.关注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挖掘素材
初中学生对于新事物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前沿科技内容能给他们的科学幻想提供更新更大的空间。如学生从火星探测和我国空间站建设中得到启示,创作了一幅《我的太空邻居》,描绘了在火星居住的居民、在月球居住的居民以及人类建造的空间站式的城市居民之间和谐生活的画面。根据中国建造的“人造太阳”,有学生展开联想,设计了一颗能够吸收太空不同星体之间碰撞而产生巨大热量来发光的“太空太阳”,让太空邻居共用“太空太阳”,利用“太空太阳”燃烧太空垃圾分解产生氧气、氢气及其他气体,供人类呼吸和用水,每个星球都用巨大的高科技透明材料包围着,收集碰撞的星体废料,经过科技处理变成土壤,有了水、阳光、土壤、空气,每个星球就能种植各种植物,邻里之间可通过不同的太空飞船来往,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再如根据悬磁技术,有学生创作出《悬磁衣》,人们穿上可以进行短途旅行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
科幻画的构图从整体画面、主体形象、画面细节、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及科技创新思维。
1.完善整体画面设计
画面构图就是作品的骨骼,重点放在画面主体形象的位置、大小、背景的处理上。教师根据初中生绘画技法的现有水平,引导学生把主体形象放在画面中心或黄金分割线上,放大主体形象,突出色彩,以便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眼球,同时注重背景衬托,通过对比表现主题。
2.主体形象设计
科幻画的主体形象应围绕主题来设计,体现主体形象的科幻特点,用美术手法展现视觉美感,造型要独特、超现实感要强。主体形象根据其结构、功能、用途、性质等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如下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展开想象,设计出具有科幻感的独特造型。(1)几何体重组法。把几何体按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用排列、切割、穿插、旋转、渐变、扭曲等方法组合,设计出新的造型,如能变形的海陆空汽车、超级太空旅行车。(2)联想法。通过人、事物、概念而联想到相关设计形象,如根据荧光乌贼能通过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原理,可以想象设计出能收集人体脱落的头发、排出的气体等的时尚包,通过这个随身携带的高科技包包把这些人体废料转化成电能,供人夜间走路照明、手机充电等。(3)借鉴加工法。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造,如在现有的房屋基础上再创造,设计出未来的超级房屋,能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变换颜色,自动清洁房间,检测人的身体健康,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房间等。(4)仿生法。仿照已有物体的外形或功能,设计相关视觉形象,通过想象力进行再创造,如根据变色龙眼睛的特点,设计出超级眼镜,具有夜视、透视及远视等功能,可以用人脑分开控制镜片并全方位转动,用于战争或特殊作业。(5)移花接木法。即把不相关物体的某些特点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如未来神奇的树,能绿化环境,吸收太阳能发电;汽车、手机可以随时充电,晚上还能发光照明。
3.丰富画面细节
细节是作品的肌肉,画面是否丰满由细节决定。科幻画的科幻特色用细节来表现。初中生绘画技法欠缺,可把重点放在画面内容的丰富上,不必一味追求比例结构。画面的丰富性可通过细节来实现,而细节可用各种线条设计图案来表现,如学生创作的《我的太空邻居》画面中,太空中不同星球人穿什么款式的衣服,衣服上的纽扣、口袋等,随身搭配的装备上的每个组成部分,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外形,里面的驾驶舱、座位、扶手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飞行的,乘客如何上下搭乘,星球上建筑、植物、动物是什么样的。将这些细节用不同图案表现出来,画面才能丰富多彩,避免出现空洞无物的问题。
4.画面色彩设计
科幻画的色彩设计是作品灵魂的展现。初中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用色大胆,所以教学中应把科幻画色彩设计重点放在突出画面整体效果上,色彩搭配要明快,以突出主题。搭配原则包括深浅搭配、繁简搭配、冷暖搭配、对比搭配、光影设计等。在上色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可以给学生看有特色的色彩图片或是视频,如自然风光图片、动植物的视频以及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其中捕捉色彩灵感,形成自己的色彩设计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科幻画创造性强,其教学方法要多变,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在短短的40 分钟内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不断推敲而成的。科幻画作品要把天马行空的科幻想法呈现在纸上,可以画小稿来反复完善,确保作品的成功率,同时修改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此外,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以拓宽思路,如课堂上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构想,其他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其完善作品构思。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融合他人的观点,促使其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初中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培养宜早不宜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随时随地加以引导,而利用科幻画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