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敏
在当今媒体深度融合与转型时期,地市级党报副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地市级党报副刊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媒体转型的大潮之中,在坚守副刊文化阵地的同时,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提升地市级党报副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精”做“活”副刊,以吸纳更多的优秀作者加入,留住更多的读者和受众。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大批晨报、晚报、都市报倒在了时代前行的车轮底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市级党报副刊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如副刊版面不断压缩,刊登周期延长,读者和受众因分流而日益减少,作者大量流失等。
造成地市级党报副刊发展困境的,除了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的外部压力和强烈冲击,还有地市级党报副刊自身的短板。比如,一些党报副刊同质化严重,地方特色文化缺失,年年唱“四季歌”,内容千篇一律。有的副刊远离现实生活,变成了纯文学期刊,甚至成了部分作者伤春悲秋、自娱自乐、抒发小我的“秘密花园”。而且,目前的大多数地市级党报副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度较低,诗歌、散文和文化活动报道等,还是传统的纸媒作品,制作成微信、短视频、H5等新媒体作品较少,传播渠道单一、滞后,无法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渐渐失去了读者和受众。一大批作者也弃副刊而去,加入自媒体创作者的行列。
地市级党报副刊,被誉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后花园”,在多媒体传播时代,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报业有句行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金庸先生曾经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在新兴媒体如此发达,人们越来越青睐电子阅读的今天,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单纯靠新闻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困难,党报副刊的“留客”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融媒时代,各种信息多如牛毛,鱼龙混杂。人们在接收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时,心灵的一隅,仍需要副刊作品来净化、滋养。
在一些读者眼中,新闻是易碎品,容易过时,很快就被人遗忘;而副刊是收藏品,能够给人以精神抚慰,其影响力比正刊的新闻版面更持久,让人感觉历久弥新。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很大。地市级党报如果能办好副刊,充分发挥副刊的优势,对市民的社会生活、对大众的生存状态给予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和文化需求,就能吸引到读者和受众。
在当前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副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地市级党报吸引受众的特殊手段。党报副刊在融媒时代如何成功转型,是事关地市级党报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
在传媒生态剧变的当下,地市级党报副刊,如何成功转型求发展?本文以江西的地市级党报《井冈山报》副刊《庐陵悦读》为例,对此做初步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党报副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更不是纯文学期刊。副刊不“副”,被赋予了许多新职责、新功能,是一块重要的宣传阵地。
当前能吸引读者和受众的党报副刊,一定是与时俱进的报纸副刊,是新闻性、文学性、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相结合的副刊。而副刊的新闻性,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提高副刊的新闻性,本质上是要脱离风花雪月,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紧握时代脉搏,运用副刊特有的表现方式,对读者所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新闻化阐述。
副刊的新闻,因为周期较长,在采编方面,不可与正刊的新闻作“短平快”之争,而要对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提炼,用副刊的视角来审视和策划新闻。同时,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多刊登读者关心的内容,多刊登与民生相关的作品,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焦点,进行入木三分的解读、分析、探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副刊采编人员,要积极盘活副刊的优势资源,在策划上下功夫,敢于打破传统的副刊策划思维,不再一味追逐风花雪月,不再无病呻吟,而是大胆创新,走出自我封闭的副刊策划格局,将新闻性与文学性融合在一起,增加副刊的可读性。
《井冈山报》副刊一贯注重策划,倚重特色策划打造《庐陵悦读》在江西省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地位。比如,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井冈山报》正刊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闻报道,以消息、通讯、综述和评论为主,注重的是“面”,突出的是,吉安作为井冈山所在地,作为江西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五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井冈山报》副刊《庐陵悦读》则是以主题策划的形式,展现吉安脱贫攻坚工作亮点,侧重的是“点”,突出的是,全市脱贫攻坚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生动事例和鲜活场景。2020年,《庐陵悦读》策划并举办了“吉安脱贫纪事”征文活动,在副刊头版推出了《吉安脱贫纪事》专栏。刊登的一系列征文的作者、征文中描述采访的对象,都是扶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社会帮扶企业、扶贫志愿者等。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吉安的脱贫故事,尽量表现活生生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增强了报道的亲切感和亲和力。该策划专栏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涌现了《脱贫的面孔最美》《这里的变化静悄悄》《畲乡“晒事”》《牵牵绊绊梭梭树》等优秀作品,获得大家好评点赞,甚至有读者将刊登策划专栏的报纸收藏起来。
全国的地市级党报都有副刊,但不少副刊缺乏个性,造成“千刊一面”。缺乏个性的副刊,难以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
地市级党报,是一座城市的主流媒体。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符号,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最大共识和集体记忆。而文化是需要载体的,地市级党报副刊就是发掘和传播城市文化的最好载体,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文化是副刊之魂。要办好党报副刊,就要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个性化品牌,引导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向前。
吉安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富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红古绿”交相辉映,自古以来就享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誉。《井冈山报》副刊《庐陵悦读》自诞生之时起,就打上了深刻的庐陵文化烙印,反映着吉安人特有的“文章”气质和“节义”精神。
吉安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庐陵文化。《庐陵悦读》一直致力于打好文化牌,深入发掘、广泛传播庐陵文化。
《庐陵悦读》头版“关注”版聚焦报道当地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吉安文化名人和文艺界的专家学者。二版“白鹭洲”版注重推出、发掘和培育文坛新人。吉安很多作家、诗人都是从《井冈山报》的副刊《庐陵悦读》起步,开始踏上文学之路。创刊十多年来,《庐陵悦读》发现并悉心指导、扶持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作者,他们的成长也提升了吉安这座城市的整体文化素质。
四版“庐陵风”版始终保持“古色古香”的风格,长期坚持刊发与庐陵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章、文史资料和散文小品,努力打造庐陵文化品牌栏目,如“庐陵记忆”“舌尖上的庐陵”“星歌说庐陵”“吉安非遗”“庐陵人物”等,讲述生动的庐陵故事,发掘深厚的庐陵文化底蕴,反映吉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及特有的风土民俗,受到广大读者和市民欢迎,对于宣传美丽吉安,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本土庐陵文化,唤起市民的文化自信,起了非常有效的引导作用。
目前,因为稿源不足、作者流失等原因,一些党报副刊稿件质量下滑。有的为了迎合读者口味,降低自己的文化品位,靠低俗的内容、猎奇的报道来吸引人眼球。《庐陵悦读》始终以“弘扬庐陵文化,光大崇文风尚”为己任,一直坚守自身的文化阵地,强调文学品质,精耕品牌栏目,杜绝低俗、媚俗之作,保证副刊作品的水准,努力用高质量的精品文章、优秀的主题策划,打造一块纯洁、高雅的文学高地,为繁荣吉安本土文化,勾勒当代庐陵精神图谱,发挥了党报副刊文化担当、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庐陵悦读》同闻名遐迩的庐陵文化一样,成为吉安一张闪亮的名片。
近年来,全国的地市级党报纷纷转型,积极推进传统党报纸媒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很多地市级党报副刊都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井冈山报》副刊《庐陵悦读》拥有自己独立的微信公众号,以刊载《庐陵悦读》的主题策划、文学精品为主,不仅将《庐陵悦读》的精选文章在公众号上刊发,而且制作精良,内容翔实,页面设计优雅美观,图文并茂,并配发朗诵音频,使副刊新媒体“有声有色”。同时,《庐陵悦读》微信公众号还时不时地举办一些线下活动,加强编辑与读者的交流,拉近编辑与作者、读者的距离,这对于稳定读者群非常有效。因此,《庐陵悦读》微信公众号浏览量很大,在当地市民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但副刊的媒体融合,不能停留在转发报纸文章的初级阶段,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副刊刊载的文章“搬到”新媒体上,而是要做出有品质和特色的副刊新媒体,适应融媒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满足“拇指族”刷屏的需要。
正如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所说:“党媒有技术、资金等劣势,但也有政策、人才、信用等优势。深度融合目的是如虎添翼,而不是自废武功。要议题不变语言变,深度不变形式变,融合不同话语体系、观察视角,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用提供服务的方式传播价值。”
媒体融合带来了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传播思想的巨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传统媒体人,积极拥抱新媒体,创新传播手段,适应受众的习惯和喜好,在新平台上吸引和黏住受众,让地市级党报副刊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3年2月18日,吉安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积极探索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在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今后,《庐陵悦读》要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在精耕自身内容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探索灵活新颖的表达形式,让副刊由单一平面的纸媒变成立体生动的融媒,打造具有显著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副刊,让地市级党报副刊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