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惜惜,张慧莹,任文英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内科,北京 100089)
腰痛是指腰脊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患病率为11.9%,已成为全球生产力损失和残疾的主要原因[1,2]。非特异性腰痛约占腰痛的90%,没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却表现为持续的腰骶部疼痛、无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4]。针对非特异性腰痛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目前提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多学科交叉治疗模式,而药物、手术多不被指南优先推荐[5]。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非特异性腰痛方面颇具优势[6]。任文英教授将腰痛病机概括为肾虚为本,湿郁、血瘀为标,临床治疗腰痛患者颇有成效,现论述于此。
腰与肾关系的经典记载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从经脉循行角度看,《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下外贯腰脊”强调了腰与肾通过经络相连属,关系密切。后世医家多在《内经》的基础上发挥,重视腰痛与肾的关系,如《备急千金要方》云:“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耗竭精气,致腰疼痛”。肾主蛰藏,为封藏之本,肾精充足即可荣养腰府,肾精不足则会真气不足,腰府失其布护,六气苛毒趁虚而入,腰部失养加之邪气痹阻,则发为腰痛。诚如《丹溪心法》谓:“肾气一虚,凡冲寒、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失志、作劳,种种腰疼……”。任教授认为,目前腰痛患者渐趋年轻化,病机多有肾气虚伤,究其原因为当下人们工作节奏快、多久坐、压力大、习惯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耗散肾精与元气,再遇外邪侵袭、跌打损伤等病因,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即发作为腰痛。
湿邪停留于体内关节肌肉,影响气血正常流动,使得腰部经络痹阻,不通则痛而发病,如《丹溪心法》所云:“湿热、痰饮留滞,气血不通,引起腰痛”。湿邪分为内湿与外湿,当代人多过量摄入肉类甜食等食物,中医称之为肥甘厚味,极易滋生内湿。另外,内湿还会反过来困厄脾阳,使得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脾喜燥恶湿,“脾燥则升”,故脾气升清得以正常运作的前提是无湿邪困脾,而一旦体内湿邪较重,脾脏则不能行使其“脾气散精,上输于肺”的功能,水液输布失职,加重水湿困脾之势。另一方面,脾脏有赖于先天肾气肾阳之滋养,命门之火温煦脾阳,而腰痛患者以肾精衰弱、阳气不足为本,火不暖土,致使脾脏健运失职、脾阳虚衰,水液泛滥。外湿多由外感湿邪所致,《内经》曰:“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当其时反腰椎痛”,痹阻经络,关节屈伸不利,如肾着病“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之寒湿腰痛。外湿亦常常引动内湿,《温热论》曰:“湿胜则阳微”,外湿日久困脾,导致脾虚运化失职、脾阳不振,形成痰饮内湿。
脾肾亏虚则生气乏源,气为血之帅、血得寒而凝,气虚无力推动抑或阳气虚不得温煦血行均可发为瘀血。脾气虚统血功能失职可致出血,此离经之血亦可变生瘀血。另一方面,痰湿之邪易于阻滞气机妨碍血行,长期易致痰瘀互结。《血证论》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重订灵兰要览》曰:“瘀血为痛……转侧若锥刀之痛”,故瘀血所致腰痛多痛处固定且剧烈。
腰痛患者舌象多伴有分布于舌正中的裂纹,任教授临床经验认为此舌象多主肾虚,称之为“肾虚沟”。患者脉象多沉、弱,尺部尤甚,弱脉常伴一息不足四至,沉脉重按后跳动更加无力甚至消失。疼痛特点多为酸痛、冷痛。经验方为自拟壮腰五物汤,乃师从国医大师吕仁和所学。吕老治疗腰腿疼痛的小药方为“脊膝续断汤”(狗脊、续断、川牛膝),对于主诉为腰痛的患者常用“壮腰汤”(狗脊、木瓜、续断、牛膝等)[7]。吕老的配伍来源于清代景东旸《嵩崖尊生全书》,原方名为立愈汤(杜仲、当归、续断、牛膝、狗脊、荜薢、炙草、胡桃肉),景东旸认为“凡腰痛之症,总于肾肝两部推之”,腰痛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瘀血等均为标,故使用立愈汤补肝肾、强筋骨可治一切腰痛[8]。任教授在此基础上加桑寄生、杜仲即成壮腰五物汤,方中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川牛膝除补肾强筋外,还可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使药物直达病所。狗脊、续断、杜仲进一步加强补肝肾除风湿之功,续断还可配合牛膝通利血脉,五药合用共奏补肾强腰、通痹止痛之功。伴瘀血多使用川牛膝、续断,肾虚较重多用桑寄生、狗脊、杜仲,足跟痛重用桑寄生,头晕重用杜仲,性功能障碍者加酒萸肉补肾涩精、双补肾之阴阳、熟地黄益精填髓,脉沉加附子。
腰痛患者舌象多呈齿痕舌、水滑苔或腻苔。“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无论是脾湿内蕴还是湿邪困脾,临床治疗必当同时健脾又祛湿。经验方为肾着汤,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方中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干姜温中散寒、化饮除湿、回阳通脉,《药性论》曰:“治腰肾中疼冷”,《医学启源》曰:“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合茯苓、白术祛除外湿又可温散内湿,为肾着汤之关键配伍。甘草合干姜温补脾阳,合茯苓、白术补中益气,共奏除湿散寒,温中健脾之功。任教授多重用茯苓、白术至20g,取肾着汤之健脾祛湿之功。便溏较重者加山药、党参健脾,葛根升阳止泻。湿邪日久化热,湿热证多合四妙散、半夏、陈皮等。
瘀血腰痛以女性多见,表现为舌质暗、脉沉涩,月经色黑有块,多伴刺痛、夜晚加重。任教授多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20g、红花10g 以活血化瘀止痛,瘀血较重加僵蚕、丹参、地龙通利血脉,气滞较重加川芎、当归活血行气,肾虚较重加熟地黄、白芍滋阴填髓。
《灵枢》曰:“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情志对腰痛发病亦有较大影响。脾气暴躁多为肝火炽盛,其舌边红、肝脉弦,常用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或合并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宣郁。肝郁较重者常合并小柴胡汤、逍遥散疏肝解郁。此外,结石所致腰痛加金钱草、醋鸡内金、车前草、石韦通淋化石。尿路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引发腰痛常合清心莲子饮加减。眠差加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养心安神。肺虚汗多、恶风怕冷合桂枝加葛根汤调和营卫、舒筋生津。口渴较重者加葛根、玉竹生津止渴。
例1,患者男,33 岁,2023 年3 月15 日初诊。主诉:腰痛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腰痛,伴腰酸、弯腰费力,久坐、熬夜后出现腰痛加重、蹲起困难,未予治疗。半年前于医院检查示:尿酸488μmol/L,甘油三酯2.8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2mmol/L。患者平素喜食生冷油腻之物,习惯性熬夜。查体:腰椎活动度下降。直腿抬高试验(-),肾区叩击痛(-)。泌尿系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刻下:腰痛腰酸伴腰部发凉,易出汗,纳可,眠差易醒,二便调。舌质暗,边有齿印,舌正中有裂纹,苔白腻,脉沉弱。西医诊断:非特异性腰痛。中医诊断:腰痛(脾肾亏虚,湿邪内蕴)。治法:补肾益精,祛湿壮腰。处方:以肾着汤合壮腰五物汤加减。甘草10g,干姜10g,茯苓20g,白术20g,熟地黄20g,山药20g,酒萸肉10g,杜仲20g,桑寄生20g,续断20g。14 剂,配方颗粒,开水100~200ml冲服,1袋/次,2次/d。
2023年4月7日二诊:自诉腰痛大幅好转,久坐后蹲起困难、弯腰费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出汗较前减少,仍感腰部发凉,眠差且梦多。舌正中有裂纹,脉弱。前方改甘草为6g,加制远志15g,炒酸枣仁15g,桂枝10g。14 剂,服法同前。
2023 年4 月28 日三诊:腰痛已基本消失,工作后基本无腰酸、弯腰费力症状,腰部发凉明显缓解。继续守上方,7剂。3个月后电话随访,腰痛未复发,能够正常工作。
按:患者熬夜易致营卫之气循环受阻,从而大伤元气、暗耗肾精;久坐伤肉、肥甘之品生湿,长此以往脾湿内蕴,影响脾之散精运化,后天不养先天,最终形成肾虚湿阻证[9]。脾肾亏虚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加之湿邪瘀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患者腰痛1 年有余,肾阴精亏虚及阳,肾阳亏虚故患者腰部发凉。另外,高尿酸水平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10]。以肾着汤健脾除湿,壮腰五物汤补肾强骨,山药平补肺脾肾,减少汗出,酒萸肉双补肾阴肾阳。二诊时腰痛明显好转,故减甘草用量;睡眠质量仍差且多梦,加制远志、炒酸枣仁宁心安神助眠;腰凉明显,予桂枝温经通脉。三诊时症状已基本好转,故继续守方。
例2,患者女,52 岁,2023 年3 月29 日初诊。主诉:间断后背至臀底冷痛2年余。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背部至臀底冷痛,伴脚踝及足底疼痛,足底麻木感明显,未予重视。患者于2010 年患海绵体瘤、主动脉瘤,2018 年4 月行子宫切除术,患有2 型糖尿病,空腹血糖8.3mmol/L,不规律服用二甲双胍、注射利拉鲁肽,自诉服用二甲双胍后腹痛,2020 年患新冠后出现身体不适,心情烦躁,胃部空痛,右腹部长期胀痛,喝茶后全身乏力。查体:L1~L5 两侧肌肉僵直,腰椎活动度下降。直腿抬高试验(-),肾区叩击痛(-)。泌尿系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MRI 示腰椎退行性改变。刻下:自后背至臀底部冷痛,尤以腰部明显,脚踝疼痛,足底部疼痛伴麻木,面部潮热,心烦,纳差,夜寐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溏。舌体大,舌质暗,舌边红,苔薄白,脉沉涩。西医诊断:非特异性腰痛,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继发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诊断:腰痛(脾肾阳虚,肝郁血瘀)。治法:温补脾肾,活血化瘀。处方:以肾着汤、桃红四物汤、葛根芩连汤加减。干姜10g,甘草3g,茯苓20g,白术10g,桃仁20g,红花10g,北柴胡10g,黄芩10g,黄连3g,川芎10g,川牛膝10g,黄芪20g,当归3g。14 剂,配方颗粒,开水100~200ml冲服,1 袋/次,2 次/d。代茶饮:金莲花10g,黄芪10g,地骨皮6g,当归10g。7剂,每日1剂,开水冲泡。
2023年4月12日二诊:腰冷痛大幅缓解,脚踝、足底疼痛症状消失,麻感缓解,自诉效果极佳,心情大有好转,现眼干,自行停服二甲双胍后空腹血糖9mmol/L。前方去甘草,加枸杞子10g。14 剂,服法同前。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骨化三醇胶丸,甲钴胺片。1个月后电话随访,后背、腰部冷痛症状基本消失,嘱其按时复诊调血糖。
按:患者久病术后,体质较弱。消渴病多年,燥热阴虚形成微型癥瘕,久病致肾阴阳两虚。因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故患者脚踝、足底痛与肾气亏虚有关[11]。胃空痛,后背发冷,大便溏,为脾胃阳虚夹湿。患者长期抑郁心烦,肝郁气滞血停,易成瘀血。投以肾着汤温脾祛湿,川牛膝逐瘀补肾、引药下行,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加黄芪补气通滞,北柴胡疏肝解郁,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经验方葛根芩连汤苦寒降糖,治疗患者糖尿病。二诊患者腰冷痛明显好转,脚踝与足底疼痛完全消失。但因患者停服二甲双胍,导致血糖上升,脚底仍有麻感,属继发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继续守方,眼干加枸杞子益精明目。
腰痛的基本病机为肾虚感邪,最常见的邪气为湿邪和血瘀,故肾虚夹湿、瘀为腰痛患者常见证型。法因证立、方随法出,以经方肾着汤合验方壮腰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加减补肾壮腰、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临床效果极佳,极大地缓解了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