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俊 巫泽慧 赵思怡 姚华锦 郑鹏 刘少群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浮滨镇隶属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地处饶平县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壤偏酸,空气湿度大,利于茶叶生长。浮滨镇茶叶生产已延续了三百多年,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丰厚,是广东省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的核心区,因原产国家茶叶良种——岭头单丛,被称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浮滨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岭头单丛茶这一特色农业产业,据饶平政府发布,2022年浮滨镇茶园面积约5.35万亩,茶叶年产量约6107吨,年全产业链产值14多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浮滨镇已成为岭头单丛茶万亩茶叶生产基地、无公害茶叶示范区,也是广东省茶叶生产专业镇。
浮滨镇坪溪茶区岭头村是岭头单丛茶的发源地,岭头单丛茶是乌龙茶类中的优质良种,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黄褐油润;香味清高持久,有微微花蜜气味;滋味醇爽,回甘耐泡,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腹红边、柔软明亮。“岭头单丛茶”在国际、国内、省内茶叶质量评比中,获金奖20多个。1991年被外交部定为接待外宾的国宾茶,声名远播。
近年来,浮滨镇党委、政府深入响应国家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根据当地情况,打造特色化、本土化的品牌和产业,将岭头单丛特色茶产业作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期开拓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浮滨镇茶产业面临加工工艺缺标准、茶园管理缺技术等多方面的考验,当地茶产业发展受限,亟须寻找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
1999年,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福建省南平市首创并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以科技特派员为主要实施者,他们深入乡村,结合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工作,针对各地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协助农民进行科技创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旨在引入科技手段提高当地产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步把科研成果向市场层面合理转化,从而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用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羽翼,带动当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振兴乡村的战略目标。2009年,科学技术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正式宣布了开启全国范围内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全面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开展的措施[1]。近年来,广东省深入推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22年至今,仅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新增入库达1000名,累计入库超3000名,三年来累计选派了300个左右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精准对接农业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在“三农”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对接服务模式上积累了宝贵经验[2]。
浮滨镇大部分茶农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学习主动性[3]。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部分茶农在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中易遇到问题。首先,一些茶农在预防和治理茶树病虫害方面缺少相关知识,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或不合理地使用杀虫剂,不利于茶树健康生长,导致茶树植株较矮小或成活率较低;其次,部分茶农对茶树需肥规律和养分需求结构了解较少,难以做到科学施肥,导致茶树生长状况不一、茶叶品质参差不一。再者,茶农在茶园管理上随机性很大,没有系统的执行标准,尤其是在施肥、用药、浇水等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部分茶园在种植过程中,仅凭茶农个人积累的经验,难以做到施肥用药与浇水精准定量,这导致茶园用料投入浪费较多,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施肥等不定量导致茶叶品质不一,从而使销售价格变化幅度较大,茶农收入不稳定。此外,当地茶园的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喷灌机、自动施肥机、自动采摘机等现代化的茶叶生产工具,每年春茶采摘时,当地规模较大的茶园需聘请大量采茶工人,作业效率低,耗时长且劳动力成本高[4]。
目前,浮滨镇部分地区采用“茶园+茶厂”的发展模式,但普及度不高。大多数茶农仍以传统手工作坊形式进行茶叶加工,虽有部分机器参与,但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较低,人力成本耗费仍较大。当地茶企和茶厂虽有采用机械自动化方式生产茶叶,但是规模小。整条生产线采用机械化生产所用资金较多,小规模的个体户难以负担,为降低生产成本,部分作坊采用的加工设备较为陈旧,多使用传统加工方式,茶叶加工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工艺粗糙。当地茶叶采摘后存在鲜叶保管不当、老叶未能及时处理等问题,导致老嫩叶区分度低,混杂一体,有些作坊甚至存在以粗老叶和修剪叶作为原料来加工的现象。原料上的质量不均导致加工后的茶叶成品色泽花杂。而且,由于家庭作坊式加工茶叶技术有差别,当地家家户户的茶叶加工标准也有所不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茶叶品质的忽高忽低,一方面直接影响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导致客户评价褒贬不一,不利于浮滨茶产业的长久发展。另外,当地茶企多为个体户,规模较小,茶厂相对分散,难以构成一条规模较大的完整的产业链,分散式的茶叶作坊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且在加工技术上创新能力欠缺,浮滨镇传统茶行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型[5]。
相较于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地方品牌茶,岭头单丛的知名度较低。虽然岭头单丛在众多茶叶质量评比中屡获金奖,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若对单丛接触不深,可能只听说过凤凰单丛,而对岭头单丛却相知甚少。据实地调研,浮滨镇茶叶销售多为作坊式和私人经营,鲜少有规模较大的龙头茶企。在很多茶铺中,所售茶叶大多只有茶叶品类,如岭头单丛茶、凤凰单丛茶等,而没有企业名字和生产信息等。其次,消费者买茶时多信任熟人,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以人际关系培养起来的茶叶市场[6]。这种售卖、推广模式,限制了当地茶叶的推广,不利于茶叶品牌的打造。一方面,当地岭头单丛茶产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宣传体系,大型岭头单丛茶联谊会、交流会等有效宣传活动举办次数较少,宣传力有限。另一方面,近年来岭头单丛茶在我国大型茶会以及大型农博会等平台露面较少,其知名度也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随着“电商+农业”模式兴起,借助网络平台,可极大加快宣传速度,获得不错反响。但浮滨镇部分茶农和小型生产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理念,据调研数据可知,56.15%的茶农不太了解或未尝试运用网络途径来销售茶叶[7]。岭头单丛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缺乏宣传营销,未能搭载平台快车扩大其知名度。
根据走访调查,浮滨镇茶产业从业者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仍秉持传统手工制作的理念生产茶产品,但传统手工制作的效率较低且成本、时间的花费都较高,在茶叶生产各个环节也不能做到科学精准。同时,浮滨镇中途辍学和外出打工人数较多,部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茶行业投入时间长、收益慢,相较于其他行业,茶行业更需要一批踏踏实实,肯吃苦肯卖力的从业者。很多有技术、有知识、懂经营的青年人不愿在当地从事或不能长久从事茶行业,因此不利于浮滨镇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浮滨镇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从“引、育、用、留”四个方面入手,吸引本地人才和外来人才充分地认识浮滨,进而融入浮滨、扎根浮滨;同时为入驻人才提供会议、讲座、培训、创作、交流、文化、休养等多种贴心服务,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引才用才机制还有待完善。
第一,科技特派员团队可通过开展茶园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培训,指导茶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促进茶叶保质保量、安全生产。第二,定期开展茶园鲜叶采摘标准示范及规范储运的现场培训,线下面对面指导茶农学习使用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8]。同时规范并优化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茶叶原料安全有保障,从而推动茶叶加工往标准化道路迈进。第三,增进推广茶叶附加产品的效益,激发茶企创新动力,引导茶企着手制作创新型茶产品,开拓产品研发新渠道,提高自身竞争力。第四,联合当地政府建立示范茶园,在示范点引入新型加工工艺和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而辐射推广茶叶采摘、种植的新模式,激发茶园创新潜力。科技特派员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普及新型农业技术知识,培养新型农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大对浮滨镇茶产业的科技投入。第一,在当地茶园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规范水肥施用,定时定量,减少资源浪费。也可引进机械化茶园管理设备,如自动收割机、采茶机等,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第二,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新型监控设备,对茶叶生长情况及加工环节进行实时把控,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监控机制,并引进一批自动化加工设备,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上提高加工效率。第三,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科研技术能力,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逐步将高校、研究所推出的科技成果向市场层面合理转化,并在浮滨镇茶山中落地应用,将科研成果与当地茶产业发展实际状况相结合,提高茶园管理的科学技术含量。第四,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推广项目,以搭建“科技服务云平台”等方式攻克当地茶产业“卡脖子”的难题,增强茶农科技种茶意识,进而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减少茶叶生产成本。
在浮滨镇大力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驻村干部+企业+帮扶户”四合一帮扶模式,形成“四对接”协调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9]。针对不同茶农的相关需求,明确帮扶对象需要解决的难题并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科技特派员可通过与浮滨镇当地帮扶工作队或相关政府部门联系,获取各茶农的基本情况,如种植茶叶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年茶叶销售情况等。第二,定时走访调研,多方面深入了解茶农在茶叶生产中所面临的困难,如种植技术上、茶园管理上、加工标准上,对其提供“一对一”结队帮扶,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对症下药,给予技术支持,达到针对性定点定位帮扶[10]。
搭建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员、政府、龙头企业四方联动桥梁,以科技特派员为执行主体,整合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种资源,并利用项目合作、企业创新、学生实习、定期培训、交流会议等途径实现政府、企业、高校、茶农间的同频交流和良性互动[11]。全面了解当地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帮扶对象的农业科技需求,利用资源优势为其匹配适宜的入驻企业,发挥企业的带头作用,以点带线,促进浮滨镇茶从业者协同发展。充分挖掘岭南文化底蕴,挖掘浮滨镇岭头单丛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品牌茶优势,鼓励并帮助当地规模较大的茶企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12]。此外,培养电商人才,入驻电商平台,分析平台上畅销茶类,选择合适品种上架,将实体店与电商平台相结合,扩展浮滨岭头单丛交易范围[13]。
农村科技特派员是农村科技推广和服务的主力军。浮滨镇应积极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才下沉到农村基层,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以加快推动茶产业现代化进程。第一,委托科技特派员常驻浮滨镇驻点,健全科技培育体系,帮助培养一批肯学敢干的茶产业从业者,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第二,建设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队,形成多学科专家合作的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队,为当地茶产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第三,当地可出台对青年从事茶行业的优惠政策或者树立青年从事茶行业的优秀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吸引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加入当地茶行业的人才梯队中。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搭建一支擅长茶树种植管理、热衷于茶叶加工技艺、致力于茶叶产品销售和茶文化推广的茶行业储备军,为当地茶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茶产业也需加强创新性元素的融合和推广,继续鼓励科技特派员等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深入茶产业一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在茶园管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品质管控等领域的优势。引导人才下沉浮滨镇茶产业基层,实地对接茶叶一线生产,助力浮滨镇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