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减负增效的对策

2023-04-20 06:59:37唐娅萍
英语教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学案双减机器人

唐娅萍

引言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双减”的重点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效解决了困扰社会、家庭和学校多年的难题,拓宽了立德树人的渠道。英语是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双减”对其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双减”政策,结合实际,制订减负增效计划,助力“双减”落地。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负增效,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解决学习负担重、应试教育等问题。在“双减”背景下,各科教师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凸显教学环节的整体效益。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与之前紧张、焦虑的教育情形、氛围相比,全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教师也认识到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摆在首位。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最关心的仍是能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将教材内容讲透彻,在课堂上采用的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用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讲解知识,“灌输”理念,却很少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李勇 2022)。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说—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是最常见的情境。这种教学模式看似中规中矩,实则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采用等方面有经验主义、形式化的特征,而且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鼓励,师生互动缺席,剥夺了其创造性学习的权利,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其情绪紧张,情感压抑,心理负担较重。

(二)不重视学生地位,学习效率低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双减”的出发点。在“双减”背景下,随着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教师要突出对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的教学,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为其终身学习助力。“双减”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将满足学生所需当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抓住教学重难点精准施教,让他们汲取智慧,有效学习。然而,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选择的内容、安排的作业等往往相对单一、统一,既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所需。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词汇、语法、句型和语篇学习当作重中之重,会按部就班讲解英语知识,安排大量课后作业,却很少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探究、合作、质疑,导致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但是不知如何说英语。另外,在“填鸭式”教学影响下,许多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即便课后作业非常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完成,也因缺少课后辅导、未掌握有效学习的工具而偷懒、不学习(杨光 2023)。长此以往,学生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消极,充满厌学情绪,在学习中就会非常吃力。这些问题会转化为影响英语教学效率的消极因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二、“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减负增效的对策

(一)践行学习活动观,深化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重点,都聚焦、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不重视教学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知识的关联性、层次性。受此影响,许多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考试技巧,在新的知识环境中不知道如何应变和迁移,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刘飞凤 2023)。“双减”主张重点培养学生的应变、创新和实践能力,凸显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通过对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学习策略的整合,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制订涵盖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意义探究、学习活动开展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智慧学习。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影响教学效率乃至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深化课堂教学设计,为英语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创造良好条件。

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教学为例,本单元主题为“友谊”,本课内容主要讲了二战时期的避难少女安妮(Anne)如何渴望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事。虽然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话题“Friendship”比较敏感、熟悉,但是该单元为高一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时学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也没有建立起友谊关系,因此,教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将一些学习活动穿插其中,以“Friendship”为情感主线,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阅读课前,让学生用单词描述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朋友的特征,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本中的前两个问题,并让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推断谁是安妮的好朋友,这个朋友扮演了什么角色;在阅读教学告一段落后,将《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中的一些章节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感受英语的美感及主人公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批判战争的不义性。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格局,滋养他们的感情,增强其思辨能力。

(二)运用导学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双减”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他们乐于参与的教学计划,让他们以主角身份汲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发展特点。“双减”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凸显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其主动学习(袁苗 2023)。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极具必要性。导学案是以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为目的而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功能,以及新颖、实用、高效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活动指南,使他们的活动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将导学案与预习相结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减轻其课堂学习负担。因此,在“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加强导学案在预习中的应用,精心编制导学案,让其利用导学案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在知识海洋中自由“探险”。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教学中,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结合学情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basic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disasters;Learn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understand the text;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借助有关自然灾害、地震的问题或其他形式,进行语篇导读。比如,借助问题“Wha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you heard of?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earthquakes?Which disaster could cause the most serious damage?”进行语篇阅读导读,或者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讨论了什么”,并就各段大意填空。在导学案中,要给出练习题。练习题类型不必固定、统一,但是练习要起到点拨学生、基础达标测验的作用。此外,还应安排一些开放性作业,如让学生总结地震小知识,模仿文章写作手法写小作文。然后,将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利用导学案提前预习,增强参与感,提升学习能力。

(三)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是教学中最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部分。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听不懂、不愿听、不愿写、不愿背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学内容重复、老化,学科局限性过于明显(向晓晓 2022)。进一步说,在英语课堂上,英语知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习惯直接使用教材,套用模板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简单。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精简精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引入课程资源,以打造多彩课堂,让学生沉浸其中,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 Reading,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 Andy—The Android教学中,从语言材料来看,文本为记叙文,主要讲述了机器人安迪(Andy)参加足球比赛的经历,文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体育和计算机的专业词汇。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专业词汇和重要句型,教师利用有关机器人的经典电影的精彩片段导入,如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WALL·E)中机器人瓦力(WALL)在天空中历险的精彩片段,引出“IT技术,计算机发展和机器人”这一主题,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充满期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多媒体课件、微课等,穿插有关机器人的知识,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并运用案例设置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就有关机器人的话题如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机器人大规模使用可能存在的危害等展开讨论,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其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以往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参与,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还是在校外培训中,学生的参与感都有限。“双减”主张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助力他们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整体来看,“双减”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双减”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想提质增效,就要围绕教学的主体、主场——学生和课堂做足文章,需要将这两方面当作教学的重难点精准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交流互动、深度学习,能促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和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接受锻炼,有新的发现和发展。

仍以Andy—The Android教学为例,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以交互性阅读为主线,将问题导入、小组讨论、课堂汇报、尝试写作、自评互评巧妙连接起来,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借助活动让学生开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并拓展其思维空间。活动情况大致如下:(1)让学生提前查找关于机器人的资料,了解不同时期机器人的用途、特点,为课堂活动开展提供话题和灵感;(2)在课堂上,教师播放机器人影视作品中的片段,以及名人关于机器人的言论,自然导入本课主题;(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师给出的文章,从文中捕捉更多信息,讨论、归纳、总结机器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做哪些事,并基于精读掌握表达观点和作决定的功能用语的用法,畅所欲言;(4)让学生建立“信息沟”,完成表格填写,一起学习、处理一些有用的词组和句型,如 With the help of、deal with、the ork as a 等,以信息交流的形式共享学习资源,激发其写作灵感;(5)结合小组讨论、谈话和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写小作文,并设定写作时间。在完成写作任务后,让学生先自评,再互评,通过多元评价查漏补缺,分享经验。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密度,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又可以提高其积极性。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在改变着教学方式。在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支持教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获取丰富多彩的图文影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还可以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变负担为驱动,让他们的学习活动更愉悦、轻松。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应用使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高度相融,使教学更加和谐、平衡。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展示一组罕见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问题“Why are wild animals in danger?Who caused the danger?”,以信息化教学拓展其获取信息、剖析思虑的空间。在分析课文时,教师可以出示课文思维导图,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和脉络,扫清阅读理解障碍。在讲授重要词汇、语法、句型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制作课件,供学生课堂及课后复习使用,并针对他们的薄弱项开展针对性训练,从而减轻其负担,帮助其补齐短板。

(六)立足单元教学,优化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把控教学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语文、数学一样,长期存在作业量大、“一刀切”、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双减”的主要内容。关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许多人认为就是减少、控制作业难度和数量。其实不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重点不是减少作业的量,而是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以人为本,突出作业的差异性、系统性、发展性,分层布置作业,强化作业的效能,增加实践类作业,突出作业的应用性,使作业从架构、内容、质量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单元教学是在新课标下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单元教学主张的提出是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内在关联,使教学更加系统、全面。“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立足单元教学,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难度,优化作业内容、形式和结构,凸显作业的层次性、系统性,争取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

例如,在讲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了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主要是抄记单词、背诵课文、翻译句式,以及做课辅资料上的练习题。拓展性作业可以是阅读英语报纸上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赛事、运动员的新闻报道并进行读后续写训练,可以是观看知名媒体制作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录片、宣传片,并模仿纯正的英语发音,进行口语和写作训练,也可以是针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引起的舆论或文化交锋,让学生给相关部门寄英语信函,提建议,或让他们列出问题清单,与同学一起制作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并选择性地做拓展性作业。在设计作业时突出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借助作业为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可使其有更多的收获。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提上日程,将减负增效摆在教学的前面。因此,教师应以提升教学效率为出发点,优化教学手段,争取在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促使教学的一体两面更加和谐,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双减机器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乡愁导学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比例尺(一)”导学案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