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猛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针对大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信息时代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并未真正关注和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无法有效满足其学习与发展需求。所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要建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确保教育目标最终实现。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思政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有效地促进了思政教育活动时效性的提升。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及其他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其目标在于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让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思政教育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特征,在过去的教育工作中并未充分整合相关资源,思政教育内容局限性较大,而依托于“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不但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搜集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联系,还能不断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让学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1]。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丰富了教育内容,也赋予了思政教育更多的趣味性,让思政教育资源得以更好地传播。在传统教学背景下,高校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化,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在信息时代,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思政教育传播方式得以不断创新,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广泛搜集整理教育资源,借助于在线学习、网络直播或者远程教育等不同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得以进一步加深,让思政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极大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教师必须要树立互联网意识,转变过去的教育方式,主动学习充电,促进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思政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下必须要打造一支更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思政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不能够单纯局限在学术研讨层面,还应当充分关注和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在组织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提前进行准备,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基于互联网搜集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实际情况着手实施教育引导。另外,学生思政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疑惑,促进思政教育效果不断提升[2]。
首先,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得以普及应用,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深入开发利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育资源,有效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价值与作用,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学习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及时为学生推送各种学习材料,为思政教育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其次,合理制定教育规划。过去高职院校在组织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形式化的突出问题,对于教育方案的设计通常都是凭借思政工作者自身经验和主观意愿来进行,而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思政教师提供翔实准确的信息参考,从而科学地制订教育方案,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最后,让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当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对思政教师来说也要善于利用这一契机,依靠信息技术搜索各种社会热点并进行深入挖掘,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更加丰富有趣的教育内容中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性思考,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3]。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互联网中的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可能受到很多负面信息的影响,其思想会发生动摇或出现偏差。网上的很多负面信息被大学生接收之后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更快,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比如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其全面健康发展。其次,“互联网+”思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求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基于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思政教师必须要引起充分重视,主动应对挑战,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开展。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4],主动挖掘相关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形式,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其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师要转变过去陈旧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思政教育活动更具民主性,有效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其二,思政教师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思辨能力[5]。其三,思政教师应当灵活处理互联网教育资源,既不能够完全拒绝,也不能做到全盘接受,高校思政教师应当仔细甄别相关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保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并未与时俱进,难以符合新时期下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要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制订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在逐步推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比如,可以借助于慕课、翻转课堂、远程学习以及微课堂等各种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的价值与作用,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普及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政教师应当主动树立创新意识,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依托远程教育平台的优势,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为大学生及时推送思政教育知识,配合短视频、微电影等创新形式,把较为抽象严肃的思政理论知识转变为大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对思政知识保持更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才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在刷视频或者看电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实现其正确价值观的培养[6]。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教学效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更加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思政教育内容予以优化更新,才能够确保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坚守互联网思政工作阵地。借助于在线思政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大学生可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保持政治立场。高职院校在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弘扬正能量,宣扬社会主旋律。其二,在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网络道德和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拥有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能够主动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进一步降低网络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其三,在推进实施“互联网+”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生思政教师应当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分析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情况,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促进思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另外,思政教师还应当意识到,在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必须要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大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来。
为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必须要依靠更加专业的思政教育队伍,确保思政教师能够具备牢固的理论功底,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符合“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培育和输送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在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必须要充分重视如下三个问题:首先,建立高质量的“互联网+”思政教师队伍,思政教师应当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同时熟悉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思政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广泛搜集整理互联网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其次,建立一支“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学生队伍,从高职院校学生中选择拥有崇高理想信念与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善于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建立一支“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学生队伍,依靠学生群体自身拥有的天然优势,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较强的辅助性作用,让这部分学生成为高校思政活动的宣传员和践行者。最后,打造一支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队伍。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引入更多优秀人才,比如可以从信息技术等领域引入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且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负责远程学习平台的维护等,确保思政教育能够做到与时俱进[7]。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实践工作中应当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打造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实时推送思政教育内容,制作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课件,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另外,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中还能够开发拓展各种功能,例如思政理论知识学习系统、实践活动系统、优秀文化学习系统等,充分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应当推进线上思政教育与线下实践活动的充分融合,在教育过程中从课内教学活动着手,借助于线上+线下的方式促进思政教育效率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合理制订教学方案,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促进思政教育效果不断提升。并且,高职院校在组织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对教育媒介予以创新,依托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平台等设置相关学习课程,定时对新媒体平台内容予以更新,确保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思政教育内容,打破思政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当代大学生可以获取和接触到最新的思想文化,促使高校学生成长为可以肩负时代发展重任的合格接班人。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思政教育时效性提升,不断丰富思政教育传播方式,有效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思政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依托于“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可借助于思政教育手段的革新,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