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翔宇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承担着支持、教育和引导资助对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劳动教育能够帮助资助对象树立正确劳动观点、态度、习惯,提升劳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劳动教育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基于此背景下,以劳动教育完善资助育人的工作思路,扩展资助育人的实践途径,已成为高校学生资助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的重要探索。
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其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必然是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必要措施。将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是对学生资助工作如何回归育人本质的深度审视,进一步彰显了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2]。
近年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困脱困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然而,资助工作以经济物质帮扶为基础,有时会导致高校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困境时,忽略对他们进行思想、精神、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这种“重服务、轻引领”“重参与、轻培养”[3]的倾向,容易让学生认为高校资助是国家公共部门和社会第三方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外部帮助,忽视自身是摆脱贫困、实现发展的责任主体,产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加剧了“等、靠、要”的思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体悟劳动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及劳动技能的培养,以此满足自身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他助和自助、扶智和扶志、资助人和发展人的现实统一。
高校学生资助通过构建“奖、贷、助、勤、补、免”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为资助对象提供在读期间基本的学业和生活保障。相较之下,有关的实践教育较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仅从理论学习层面理解劳动教育,或将劳动教育作为“应付”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工作要求的被动行为。劳动作为主体自我塑造的重要实践形式,能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并让他们通过参与个性化的劳动实践,有针对性地为自身成长赋能。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将劳动实践作为培养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点领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劳动在开展学习、实践和创造中的作用,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增长劳动知识技能、锻炼发展能力的具体实践,由此为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层次、检验资助育人成效提供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融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建设。劳动教育作为高校实现五育并举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实施主体十分广泛,包括了党建思政工作者、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等。以劳动教育作为全员资助的重要抓手,能让更多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与党建思政干部协同推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劳动教育;专业教师把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中;行政人员、后勤工作者等各职能部门人员以开展相关教育管理服务为契机,为学生参与劳动提供更多的条件与平台。全体教职工发挥育人所长,促进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深入结合,共同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渗透在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教育、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坚持培养为要的育人思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劳动教育做出整体部署,将劳动教育覆盖到他们“从学习到生活”“从学业到就业”的整个大学生涯。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他们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受教育需求和成长特点,实施相应的劳动教育方式与内容,增强其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粘性,从而实现以“劳”促资,完善精准资助。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借此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和劳动素质培养的情况,反映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以此推动资助育人策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更好地开展动态化的教育管理服务。
高校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这决定了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应用多种教育形式,扩展教育的空间,丰富资助育人的教育内涵,才能实现对资助对象进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培养。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积极围绕劳动情感浸润、劳动精神激励、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养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塑造。同时,借助丰富的劳动形式和劳动教育活动,吸引和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到勤工助学、班团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劳动实践中,强化资助育人与高校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服务他们的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共性与个性需求,推动助人和铸人相统一,全方位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能力。
崇尚劳动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也是青年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滋养。学生资助工作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崇尚劳动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引导激励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劳动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学生形式化、功利化地对待劳动,忽视劳动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弱化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是关键。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与具体的劳动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中形成对劳动以及劳动者的尊重,培养对劳动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为他们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同时,要把弘扬党的劳动传统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教育内容,帮助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感悟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奋斗者,在劳动实践中将个人理想和奋斗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
劳动不仅是人生存的手段,更是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劳动对象,最终实现主体价值和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让学生主动深入地参与劳动、接受劳动教育,就要先让他们在情感上热爱劳动,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从内心形成“我要劳动”的思想。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引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充分认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把劳动作为学习生活的内在需要。鼓励他们通过寻找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式,在劳动中争取人生出彩的机会,最终把热爱劳动的情感融入到塑造生活、塑造生命的过程中,为自身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承担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责任。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创造了灿烂文明。“勤”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德,是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重要品格和精神力量。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仍然存在着将资助帮扶作为“公共产品”的认识偏差,产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资助工作要用辛勤劳动作为新时代资助育人的精神坐标,在资助帮扶和资助宣传中积极弘扬勤劳美德,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本上需要靠劳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需要靠劳动与创造。学生通过把握劳动的规律,开展合理强度的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解决自身发展困境,不断淬炼综合素质能力,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中实现自信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5]”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踏实地劳动,实在地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自欺欺人,不搞形式主义,不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帮扶的过程中,要以诚实劳动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并帮助他们将其转化为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方式和要求,反对形式化、功利化对待劳动的倾向,以踏踏实实的劳动实践推动自身发展、涵养健全人格。诚实劳动作为社会规范,对于学生社会性的塑造有重要意义。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注重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极开展社会化训练、提升社会认知,增强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锻炼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资助育人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德育的动态性、过程性特征,开展具身化的劳动教育,循序渐进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德育渗透。运用劳动技能学习、生产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丰富的实践形式,深化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实现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突出榜样和典型的作用,通过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劳动风采展示和经验分享等形式,把劳动元素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毕业典礼等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环节,帮助学生增强道德认知,促进道德行为养成,提升道德情感认同。同时,不断优化资助育人评价机制,对通过劳动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积极奉献的学生予以多方面的肯定、关注与支持,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价值引领与精神激励。
当前,劳动教育缺位、劳动思想教育弱化、劳动能力培育软化与劳动体验参与虚化等问题普遍存在,劳动教育的智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坚持以“劳”增“智”的教育思路,以知践融合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内生力、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日常生活劳动,农业生产、工艺制作等生产劳动,以及乡村支教、社区志愿、文化宣传等服务性劳动,强化劳动知识与技术的综合学习与应用。此外,高校还要围绕劳动技能培训、学习党的优良劳动传统等育人内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劳动、学会劳动,为他们自我改造与自我提升提供专业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实践路径。
劳动之美是劳动主体通过劳动实践对美的实现,并由此彰显的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坚持“以劳育美”和“以美促劳”相结合,注重挖掘劳动理论学习、劳动实践和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属性和美育元素,增强学生资助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涵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勤于创造、敢于奋斗的精神。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内容要求,利用学生社团、宿舍、网络等校园育人载体,积极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劳动文化节、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实践、劳动作品成果展等育人活动,在丰富资助对象的劳动体验的同时,用劳动者之美、劳动精神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6],深刻领悟“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内涵,进而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和政策理念宣传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愈发激烈和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愈发重要。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社会资源缺乏,往往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处于弱势。高校在对贫困生开展教育帮扶的过程中,可以有条件、有针对性地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思想和行动偏向,支持鼓励他们投身体脑并用的综合性劳动,强化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学校专业育人优势和校内外特色资源、平台,将专业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与劳动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发挥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作用,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激发创造活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创新素质,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
劳动教育为资助对象的成长和实践提供了更多路径和可能,其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进一步扩展了资助育人的价值内涵。高校应着眼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资助对象实现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从劳育维度推动构建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资助育人体系,更好地促进经济资助与立德树人之间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