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代表作品分析研究

2023-04-20 03:56刘慧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书写香港作家

刘慧敏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引言

香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古往今来,有无数作家对香港进行书写,为我们了解香港社会的发展概况、了解香港人民的生活状况,熟悉香港社会的风土人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因而,他们的创作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施叔青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

一、施叔青作品价值概述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施叔青凭借自己的创作才华闻名于台湾,由于当时海峡两岸文学交流较少,其成就还不被我们所知。直到近二三十年,她连续发表了十几个关于香港的故事,纷纷在内地报刊转载,大陆学者才渐渐了解她,于是高校及研究者们陆续开始对她的作品进行研究,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也多次把她列入研讨范围,其作品对于研究香港历史及社会生活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施叔青代表作品的内涵分析

施叔青关于香港的叙说,主要以《香港的故事》、《香港三部曲》两部小说为主。

(一)《香港的故事》作品浅析

《香港的故事》展开了一系列香港现实生活画面。对于一位旅居香港的作家来说,写作最为得心应手的是她所熟悉的华洋杂处的香港上层社会,主要人物都是她一直关注的女性群体,活动背景已从台湾乡土社会转换为香港都市社会,更多地带上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感官享乐色彩。这里,固然也有某种伤逝之情,但在施叔青写来,更为突出的是都市女性当下的生存困境及其精神怅惘。

(二)《香港三部曲》作品精析

《香港三部曲》分为《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三个部分。完成“香港的故事”系列之后,施叔青就一直想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对自己十多年的香港生活进行回望,结果却写成了一部为百年香港打造文学形象的宏篇巨著。这部小说凝聚了作家的全部心血,被誉为她创作的最高成果,是一部兼具人文内涵与较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施叔青关于香港的书写本着写实主义原则。一方面,通过作者在香港亲身经历的见闻感受,以多年的理论研究,用一个女子十分感性且又十分敏锐的目光来感觉这个世界;另一方面,作者从台湾到美国、再到香港三个地域生活的阅历,使她在创作中自然而然融入了对东方、西方文化的比较,有对梨园戏、歌仔戏、南音的艺术书写,也有她对自己家乡鹿港古城的描绘,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崭新风格,开掘出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新天地。尤其是她擅长文化分析,运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理论进行小说创作。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她的创作“有部分意图是写来给学术理论分析的”[1],“已具有教科书的意义”[2]。这些理论的运用,使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施叔青在小说创作中艺术观念具有一定的先锋性;从小生活于台湾并在台湾长大的施叔青,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儒染,对于浸润着中华地域文化的风土人情、中原人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时代变迁等有极强的洞察力,体现在创作中就润物无声地把当时的社会问题呈现出来。不难看出施叔青对香港现实生活的关注,对人们精神状态的体察。正是这样一颗关注民生的文学心灵,让我们看到了施叔青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可以说,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于一体的施叔青,在其创作中充分体现出传统与写实相结合的写作风格。以她的《香港三部曲》表现最为突出,小说对一个传奇女子黄得云人生经历进行书写的同时,贯穿了对香港百年历史的书写。

1.香港百年历史的书写

小说描写的主人公黄得云是20世纪生活在广东东莞的一个农村女孩,年纪轻轻就被绑、转卖香港,在烟花巷里,成为妓女,在那个动荡年代,她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但却发了家,使整个家族都兴旺起来。在作者的文学创作中,对于这样一个家族史小说不单单是为了描写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而是通过对一个家族的描写,展现出那个时代香港的发展史。事实上,当施叔青以独特的外乡人视角,讲述一个在烟花巷中沦为妓女的风尘女子人生际遇时,也写出了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香港的发展史,这其中关于香港书写的故事,足以看出香港历史的百年沧桑。

第一部小说《她名叫蝴蝶》,以19世纪末的一场鼠疫为时代背景,写沦落烟花巷中的妓女黄得云一路走红,结识了洁净局副帮办亚当·史密斯,之后两人因为互相需要而发生了一段意外情缘,这段情感纠缠了四年。小说以“蝴蝶”为象征,“影射香港的形成”,“斗胆地尝试国人作家未曾涉足的领域——深入白人统治者的内里,审视他们的诸般心态。”[3]在1894年的一场鼠疫中,黄得云成为亚当·史密斯的情妇,后来怀孕却遭遗弃。小说中,黄得云是穿行于香港历史事件的一个线性人物。应该说,生活于香港开埠初期的她是不幸的,但命运对她的安排似乎又是幸运的,作家通过对她命运遭际的书写,实际关注的是香港这个城市本身。因为生活所迫,黄得云不得不在这样曲折的历史环境中辗转生活,所以,作者用她来串连当时许多历史事件,成为小说的一条线索。也可以说,正是由于香港当时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使得生活其中的黄得云无法选择自身命运成为必然,作者在对其命运书写中,处处都有香港历史的存在。黄得云这一特殊性别、身份指示,蕴含着丰富的寓喻之意,她既隐喻着青楼红妓,又隐喻了香港这块土地。小说以黄得云的亲身经历为英国统治者对香港血腥欺侮的历史作见证,因此,把第一部看成是透过人物命运所展现的香港编年史、风俗史,亦无可厚非。

2.港人生存困境的体察

第二部《遍山洋紫荆》描写黄得云跟屈亚炳(华人通译)的情感,交待她是如何发家的。小说写英国女皇钻禧大典、英国武力强行租了新界、广九铁路通车这段历史,时间跨度是14年。作品更多的是以英国统治者拓展新界事件为中心,对香港社会生活多个侧翼面展开描写,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那种历史小说。疫情还在继续,有着纯种血统意识的洋人史密斯离弃了她,黄得云又想进粤剧团,但却失败。再后来,认识了通译屈亚炳,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和屈亚炳走到一起,两人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之后,由于英国人强行租了新界,又动用武力占有了新界,黄得云失去了屈亚炳。这时,又遇到姜侠魂,三部曲中唯一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但这个男人,出现在每一次提到的抗击英国统治的运动中,已经从一个个体泛化成某种精神的象征。“施叔青书写自己认知中的城市生活,体现出对繁华都市的另类思考,即观察隐藏于繁华之下的琐屑和苍凉。”[4]

从另一种角度分析,“别无其他”的黄得云,只能凭借身体求得生存,这是她得以立足和生活下去的唯一方式。经历了形形色色的男人,也是由于命运所迫、不得已而面对的现实,但逐渐,她意识到这是她身为女人的一个优势。于是,精明又善于钻营的她,在含着热泪同每一个男人周旋时,逐渐萌生商业意识,懂得如何通过身边一个又一个男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明白如何利用身边的便利条件来获得财富,就这样点滴积累,逐步夯实起自己的家业——一个可以让黄家几代无忧无虑生活的庞大家业。曾经,她生活得很苦,当财富积累足够多时,她还是不满足,仍旧不择手段。这样的角色,既使人同情,也使人忿恨。为求生存,她只能在香港这块土地上衍生着。黄得云凭借手腕的发家史,也见证了那一时段港人的生存史。施叔青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的艺术构思,正发掘出代表平凡人的现代男女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处境,从而具有了普遍意义。白先勇也曾评价她的小说是在“研究人类存在的困境”。

3.香港现实画卷的呈现

第三部《寂寞云园》描写黄得云跟汇丰银行经理西恩·修洛的爱情。从上个世纪20年代香港大罢工、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直至写到70年代中产阶级的兴起,共70多年的历史。此部分运用时间和空间交错的写法,由现在回望过去,时间跨越60年。推出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小人物、黄家的第四代——黄蝶娘,来到故事中心。回望过去,着眼现实,作者用一种现代的、挑剔的、调侃的语言重新叙述黄氏家族史,但此时,黄蝶娘眼里和口中讲出的已不是“历史”,而是一种“现实”。作者故意抹去历史的深度,用后现代游戏的方式进行调侃,调整了前两部曲过于执着历史记实的写作,让研究者从中寻找更深的意味。此时,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与黄蝶娘(黄得云的曾孙女)相遇,得知黄得云的发家概况:她认识修洛(汇丰银行的董事)纯属偶然,虽说他们的相识极为偶然,但后来她却以修洛情妇的身份,步入香港上层社会,儿子黄理查成为地产业巨头,孙子黄威廉当了法官,大名鼎鼎黄氏家族几代的恩爱情仇封存在半山云园,最终淹没于香港繁荣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用妓女来作隐喻,是文学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小说以黄得云这样一个虚构的人物来隐喻香港,从男女性别和性关系的角度,来勾画万象丛生的香港历史,《香港三部曲》的构思可谓精妙细密。[5]显而易见,作者直指用文字重造香港历史的创作意图。小说让黄得云成为贯穿三部曲的主角,更是全篇的一个线索,通过她带领读者走入一个展示香港百年历史的画卷,对香港早期历史做了一场全景式的俯瞰、描绘,这样的创作功力源于作者资料搜集的丰富、全面,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作者自身摆荡于东西文化之间,出入于中上层社会圈子的优势。作者“用心良苦地还原那个时代的风情背景”(《琉璃瓦》序1),实实在在地写出了香港社会的百年沧桑,其中人物对文化、身份的感喟也都真切可信,并非虚幻追寻,为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文学史料。

三、施叔青代表作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施叔青描写香港的视野是宏大的。在书写香港时,作家自己也提到其欲以小说的形式描绘香港历史发展的写作目的。香港的迷人之处,在于它那借来的时间,有了时限的逼迫,香港的繁华也绽放得特别亮丽。但是,这种具有历史抱负的系列创作,对于作家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怎样才能在已经设定的框架内呈现出让读者惊艳的主题,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施叔青在其预设的历史架构中攻克了这一难题,这成为她香港历史系列作品创作中一直广为研究者研究的地方。作家也说明其撰写《香港三部曲》的艰难创作过程:在写作之初,阅读了大量相关史话、民俗、风情描写,使得小说中所描述的街道布景、房屋建筑、民俗风貌以及英国人维多利亚风格的家居布景、室内摆设等,都在极力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她从声音、色彩到气味都极力想象那个时代的元素,正是作家极力还原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才使得作品史学的意味更为浓厚,也使得作品栩栩如生。

其次,施叔青描写香港的构思是别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作家拼贴了这些历史素材,勾勒出一幅香港风情图,也未必是现实中的香港,施叔青笔下铭刻的香港浮世绘只能说是香港万象中的一层切面。经由作家的笔耕,把香港的历史素材和其笔下的人物融为一体,再运用大量想象,就突破了大历史叙述一个摆脱困境的窗口,让她得以游走在现实与虚构之间,用写实的笔触融合自身的游历生活,加上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就打开了一扇全新叙述的大门,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她以一种既介入又疏离的眼光建构了香港,以自身16年的香江生活所见所感写成笔下的百年香港。作家想要以虚构人物依附于重大历史事件,再跟随着时代往前推进故事的发展,这基本上是一种线性的叙述视野。书写前两部曲之后,在回归时间的压迫下,作家在最后一部《寂寞云园》中,运用跳跃的手法,通过时空的错置、并置,重组黄得云祖孙四代的恩怨情仇,完成了作家对香港历史的叙述。小说大开大合,有点有面,跌宕起伏,在还原香港历史方面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在演绎黄氏家族史时,作家将香港百年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不露痕迹的体现出来,让黄得云一家四代的情爱传奇建构在香港百年历史上,并依据《广东史志》、《新安县志》、《1941年开埠报告》,鼠疫、房屋策略、填海工程、医药政策、石塘嘴开辟史、九广铁路通车、沙基惨案、罢工事件等史实为线,串起黄氏家族志,以黄得云传奇家族史对应香港的传奇开港史。有外域白人的上流社会,有民间乡土的世俗生活,还有通译、买办这样的“二臣”人生,更有大量的引证、史料、田野调查以及普通人不曾了解的烟花之地。所有这些都使得作者笔下的香港社会风情图景更为立体、丰富。作家由一个人书写一个大时代、写一段波澜曲折历史创作的构想得以很好的实现。

再次,施叔青描写香港的生活是真实的。作家长期生活在上流社会,自由徜徉于海峡两岸和东西文化之间,能够接触到普通人所接触不到的中上层社会生活,她自己也说“记忆中从来不曾为了写小说而着意地身入其间,……为了创作找题材,下乡体验生活,那样做太假了”[6],“施叔青的这种实际生活经验,使她在描写有产阶级生活场面时有‘带入感’‘真实感’。香港还有很多富翁作家,如金庸、犁青等,个个都有不菲的资产,这是香港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作家往往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去描写香港某一个阶层的生活状态。[7]”这种再现情景真实性的写实手法使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更为真切,呈现的历史事件更为真实,使得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具有深厚的史料价值,对同时期大陆作家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语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儒染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的施叔青,因对香港的认同感而创作的关于香港书写的几部作品,呈现出香港现代都市的生活画面。这些作品以一个女性生活命运的跌宕起伏,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转型时期百年香港的社会历史变迁,为我们进入那段历史、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文学史料,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书写香港作家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