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2000)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 年9 月发布的《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21 年)显示,2021 年各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共资助资金2668.29亿元,资助学生15251.68 万人次,其中资助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925.77 万人次,资助金额1450.40 亿元。本专科教育阶段均建立了较完善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相结合的资助工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但是资助工作不能脱离育人,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对象存在的资助困境主要为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和技能辅导,可持续性差;重资助,忽视育人,发展性差。高职院校在实施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从构筑完善的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来看,资助对象的职业适应性可检验资助育人的可持续性,通过对其职业适应性的调研,了解当下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贫困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看,应格外重视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这一工作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并贯穿整个大学时期,有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加强择业时与自身权益保障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教育;从提高贫困生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来看,帮助贫困生学会适应现实环境,在求职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主动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资助对象成长成才,成就个人的出彩人生。因此,学生资助逐步从“物质上”的保障型资助向“物质+精神上”的资助类型转变。通过构建“物质资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及“能力拓展、学业援助、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资助育人综合体系,促进学生素养的全方位提升。而资助对象的职业适应性体现了社会对该类群体职业素养提升程度的反馈,可从更深层次检验资助育人的实效及质量。
职业适应性出自Savickas 2002 年提出的生涯建构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的适应程度,包括引发的适应心理状况,如性格、态度等;引发的职业行为,如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从静态看,职业适应性是个体自我特征,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相互匹配的状态,是自我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动态看,是个体针对工作内容、环境等发生的变化,不断调适并构成个体适应不同职业的态度、能力和行为。
笔者以关键词“资助对象”“就业”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23 年8 月10 日),共检索到相关学术期刊论文50 篇。近3 年9 篇论文均集中于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对于资助对象的就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几乎空白。同时,部分文章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评估,无法科学的分析该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因此,本文以浙中高职院校125 名资助对象毕业三年后发展为样本,从道德力、求职力、分析力、胜任力、从业力五个维度的量表分析,深入探讨该类群体职业适应性的影响因子及困境,探索高职院校资助对象的最优就业服务路径。
本次调研数据的样本来自浙中地区高职院校毕业三年的125 名资助对象,其中男生共计47 人,占比37.6%,女生共计78 人,占比62.4%。资助对象涵盖机电信息学院、人文旅游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各个专业。调查问卷除了解其职业适应程度的问题外,还包括进入职场前是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问题。
根据职场的5 项主要能力包括道德力、求职力、分析力、胜任力、从业力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设计。为检验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 信度分析,信度系数0.872,表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
1.道德力层面。毕业三年后的资助对象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为团队合作能力(83.2%),后续依次为职业化素养、道德品质、诚信意识、敬业奉献,忠诚度排名居最末尾(67.2%)。同时,调查问卷中设计的“从学校到职场,你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态度是什么?”工作效率居于首位(32%),后续依次为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
2.求职力层面。毕业三年后的资助对象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为自我管理能力(81.6%),后续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承受压力能力。同时,该类群体认为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比学校中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职场中的利益关系,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集中于情绪管理(75.2%)和压力管理(73.6%)。
3.分析力层面。毕业三年后的资助对象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为反应与应变能力(81.6%),后续依次为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该类群体认为如果遇到工作上的问题,最先应与同事讨论(48%)。
4.胜任力层面。毕业三年后的资助对象认为自身进入职场后最难适应的是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的增加(63.2%),后续依次为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与新同事之间的相处和沟通、新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同时,该类群体认为在职场中的身份和在学校的身份转换困难,主要原因为工作技能欠缺(68%)、人际关系(63.2%)以及沟通能力(60.8%)。
5.从业力层面。毕业三年后的资助对象认为自身进入职场后最需要提升的两大能力为沟通能力(35.2%)和技能(32%),后续依次为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领导能力。同时,如何实现心态转变层面,该类对象更多选择了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77.6%)及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职业素养(66.4%)。
根据实证调查情况,结合毕业生日常回访等工作情况,高职院校资助对象面临的职业适应性困境主要表现为“职业认同”“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心理适应”“职业人际适应”等方面,既有主观上自身内部的原因,又有客观上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未与就业工作结合的原因。
从调查问卷看,高职院校资助对象职业适应性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职业环境不适应。由于专业限制、岗位要求等原因,他们难以认同现在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心态上出现“躺平”、不愿意尝试改变等消极状态。第二,职业技能不适应。由于学校所学技能无法满足就业岗位技能的要求,较难完成单位完成的工作内容。第三,职业心理不适应。由于缺乏抗挫折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缺乏自我反思,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在面对工作不顺利时,情绪波动较大。第四,职业人际不适应。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遇到困难问题时容易固步自封,造成任务难以顺畅完成。
一是缺乏硬实力和软实力。高职院校资助对象大多为来自于偏远地区、残疾家庭等家中有特殊情况的群体。新时代各类技术转型迭代升级速度迅猛,各个工作岗位对用工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该类群体由于自身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的欠缺,在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上存在先天不足。
二是缺乏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调查反馈,有20%的资助对象在进入职场前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存在从众心理,进入企业后发现与自身预期差距较大,频繁更换工作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由于高职院校技能培养的特殊性,部分专业采用“订单班”模式,该类群体中的部分学生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自主择业意识变弱化。
三是缺乏心理调适能力。性格特点是职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会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该类群体因为其特殊的生长环境造成其较为不自信、容易妥协的心理,在进入职场三年内很容易陷入人际沟通与职场心理压力中。
作者简介: 卜琰,女,湖南常德人,常德市安乡县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
一是学校重经济补贴,就业能力提升服务较少。学校对于资助对象的经济上的帮扶基本能实现全覆盖,但是对于个性化、一对一的就业服务指导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于资助对象初入职场的心理调适除了就业指导课程稍有涉及,几乎为空白。
二是学校重技能培育,学生生涯指导服务较少。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程度的提升,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技能培育也日趋增强。但是从调查问卷看出,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缺乏必要的规划,高职院校教师也出现了跳槽率较高的困境。
三是学校重就业帮扶,专业技能帮扶服务较少。目前,学校的就业帮扶主要集中于就业指导部门与学工部门,与专业教师、用人单位联动较少,无法将资助对象的的需求反映在帮扶工作上。
1.强化校企合作联动实践教育。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方案时,应充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了解行业的需求。尤其是在打造“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的过程中更应融入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文化等内容,使职业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互相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借助资助对象专业始业教育、大三顶岗实习阶段等关键时间点,邀请企业技术能手走进校园给其讲解行业发展现状、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要求等。
2.强化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的协同发展。以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为重点,打造“人人出彩”发展型资助体系,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及就业能力,有计划地将资助对象的就业工作前置,通过校企供需对接、职业规划竞赛、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求职培训、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为资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形成“解困- 育人- 成才- 回馈”的良性循环。
3.强化职业精神融入课程体系。现代企业对职业精神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忠诚度要求较高,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精神相关要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中,实现理论、技能与精神相融合,通过长期的培养、坚持和监督,实现职业素质的提升[1]。在顶岗实习阶段,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协同完成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企业化,并逐步由校企协同培养向企业独立培养过渡。
1.创设优越生态环境。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与辅导员在完成资助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辅导员工作室等平台研究、分析资助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同时,对于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对于资助对象在学校学习、参与活动等情况进行跟踪,精准发掘学生自身能力,完善帮扶机制。
3.创设职业适应平台。在校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职业适应性中“认知转换- 思维建立- 行动实践- 目标达成”四个阶段的内容,让资助对象更快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化。大一上学期进行认知转换、思维建立内容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资助对象了解职业的根本意义,看到自身职业发展明暗线。同时,利用生涯彩虹图让学生明白需要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建立与之匹配的思维模型。大二下学期进行行动实践、目标达成内容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围绕目标岗位要求,建立自身的能力管理意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做准备。同时,树立目标意识,掌握目标的制定、分解,执行计划的推动以及总结复盘,为后续进入职场面对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任务做好准备。
1.完善资助对象“心理帮扶”体系。在校期间针对该类群体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咨询服务以及加强预防干预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心理积极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心态面对自身的困境。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资助对象的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助力学生疏导就业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摆正就业观念、坚定就业信心,提升心理帮扶教育实效[2]。
2.完善资助对象“情绪纾困”体系。通过健全资助对象资助环境,在做好经济帮扶的同时,增强资助对象的社会责任感,以法制观教育提高法律意识,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滋生幸福感。同时,加强资助对象的抗挫折训练,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也是自我检验、自我认识、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资助对象的心理调适能力,努力化解不良情绪。
3.完善资助对象“职业成长”体系。第一步,完善学生身份角色转变的适应。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时,针对性的做好职前准备,向在职人员了解岗位特性与要求,把自己代入新的工作角色中,分析会遇到的困难。第二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关键要素,入职前可以通过网络、企业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等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技能更新提升职业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第三步,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入职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对工作内容的熟悉反而会感到职业倦怠,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助于培养内在的职业归属感。
资助对象的职业适应性可检验资助育人的可持续性,通过对其职业适应性的调研,了解当下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重视对资助对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这一工作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并贯穿整个高职学习阶段,有系统地对资助对象进行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加强择业时与自身权益保障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教育。在求职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主动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