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华,邹云帆
(1.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1;2.韩国湖南大学,韩国 光州 6239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充分发展,必须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统筹影响三农发展的各项因素,加快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让田园综合体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创新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青岛乡村振兴工作一直走在前列,近年来一直打造和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积极贡献青岛力量。本文在实地调研青岛各个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之上,总体把握其发展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提升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和阐述。
国外学者较早地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这些成果对于当前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发展田园综合体也有较高的理论借鉴意义。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无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必须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来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1]。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王笑容对田园综合体模式的理论来源进行了详细梳理,详细阐述了在我国发展田园综合体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2]。孔俊婷等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深刻解读田园综合体并分析其建设运营过程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实施手段、目标导向、发展动力三方面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3]。演克武认为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融合乡村农业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种新模式,其宜业、宜居和宜家的定位,是城市居民旅居养老的一种新选择[4]。还有学者从田园综合体内涵出发,分析了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明确共生冲突的表现形式[5]。童文军提出了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四条新路径[6]。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下各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国内学者对田园综合体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
截止到2021年底,青岛共有40家左右的田园综合体,在各市区的分布情况不一。目前来说,即墨区的数量是最多的,有9个,其次是胶州市和莱西市,分别为8个,另外平度市和西海岸新区各为5个,崂山区2个,城阳区1个。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提升环境整治力度,完善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形态,提升田园综合体的各项社会经济文化效益。例如总投资1亿元的标山田园综合体,开展了唐家庄社区部分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庙唐路”改造工程、庙石主进村路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庙唐路”改造工程、庙石主进村路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唐家庄养生民宿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荷塘路及节点改造工程、唐家庄生态采摘园工程等。另外,在夯实茶叶种植、果园种植、馒头加工等一产二产发展的基础之上,打造了“崂山·唐庄”“玖号小栈”“清雅贤居”民宿,实施唐家庄生态采摘园项目,推进张家河社区养生谷项目,培育了以特色民宿、休闲康养、采摘观光、研学培训、漂流垂钓、生态茶园为主的业态集合体,极大地提升了标山田园综合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各项经济效益的增长。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主体,高效种植现代农产品,夯实第一产业基础,同时发展文旅农旅、休闲创意与科普研学等相关产业产品,形成特色田园综合体。例如胶州山东半岛田园综合体总投资23.7亿元,分为洋河镇地块、三里河地块和临空港地块三个部分。该田园综合体最令人瞩目的是占地规模最大的万亩樱桃基地,位于半岛田园综合体主干路两侧,是目前中国种植规模最大的设施樱桃种植基地。除了优质大樱桃之外,园区内还种植了安娜贝尔阳光番茄、齐鲁金苹果、白玉水果黄瓜、草莓等优质水果。优势农产品种植为该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夯实了第一产业的基础。另外,该田园综合体还以区域果蔬、花卉种植以及小尾寒羊特色种养为依托,从上游特色种养的品种研发,生产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农事服务,交易过程中的加工、物流、储藏和配套产业,下游的采购、数字平台交易等形成闭环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模式依托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特别是果园、农园,积极开发农产品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另外开发精品民宿、创意工坊、艺术展览等特色休闲农业项目。例如莱西市“中国·院上葡萄小镇”田园综合体,在温室大棚种植基地、高科技品种培育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基础上,打造了20 hm2集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和农业文化旅游的农事体验基地综合地带,并建设了18.67 hm2集欢乐采摘、知识体验、健康游玩等为一体的果蔬乐翻天农庄乐园。另外还有庄园农场乐园,也可以进行农事体验、园艺体验等功能。另外开发了归璞酒庄,将北侧原小学重新建造,改造为建筑面积3 000 m2地中海风格特色民宿酒庄,配套建设餐厅、品酒室、酒吧、民宿等。完善了游客集散中心,建设300 m2游客集散中心,打造500 m2生态停车场,统一为游客提供停车、咨询、寄存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同时增加休闲体验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休闲旅游项目。
该模式是以医药农产品种植为基础,医药产品生产为核心产业,以花海旅游、中药文化体验旅游、田园运动、生态休闲农业、养生养老为特色的大力发展医药康养产业。典型案例为即墨区灵山镇花乡药谷田园综合体,建设有百亿绿洲多肉科技植物园、修正(青岛)中国海洋科技谷、万亩中药种植基地、“花乡药谷”农创中心、特色民宿、灵山孟沙河生态公园工程、灵山孟沙河新型社区等项目。该田园综合体内种植有玫瑰、多肉、中药等,另外引进修正药业、科伦生物医药等龙头项目,进行中药初加工。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了休闲旅游产业整体开发,建设青岛灵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多肉科技植物园、玫瑰小镇等16个紧密连接、联动发展的农业现代产业园区,形成花乡药谷大景区、园区小景区的布局,并在新社区建设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利用新社区网点房,发展旅游配套产业,打造青岛特色医药康养产业基地.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特别是田园综合体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在我国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很多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多重效用。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不畅是很多田园综合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另外,传统农业生产很难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于是大量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在城市务工,真正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年轻劳动力则较少。调研显示,很多田园综合体的经营者表示用工需求较为突出,劳动力资源匮乏是其面临的现实问题。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现有的劳动力多为中老年人,其本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素养不高,这些也影响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另外,田园综合体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懂服务、懂经营、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而传统的以体力付出为主的农业劳动力难以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
田园综合体的投资体量巨大,以青岛为例,很多田园综合体投资少则几千万,多则数十亿。而田园综合体又是以农业产业为本,农业产业项目投资大,利润小,收益慢,在综合体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产出无法为综合体提供持续性支撑。另外,现有的很多田园综合体距离较近,区域旅游资源趋向相同,项目辐射区位面积交叉重合,从而导致存在较为明显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很多田园综合体都有采摘蔬果、吃农家宴、游农业园、购农产品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各个田园综合体之间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特色突出、体验愉悦、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项目的匮乏是很多田园综合体面临的突出问题。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乡村综合发展方式,缺乏相关运行经验。目前管理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的主体还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也仅仅是在中央的政策和指导下进行管理和探索,没有大量田园综合体的成功发展案例和经验作指导,所以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该田园综合体运行的结果好坏也是未知的,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很多田园综合体的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专业化、制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模式,硬件设施也不健全。
另外很多田园综合体在第三产业的经营过程中整体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还有很多田园综合体存在重建设,轻宣传的现象。宣传意识不强,宣传工作未落实,宣传力度还不够,影响面不广,没有打造成为知名的旅游品牌,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还没有广泛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当中。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很多时候是政府在起主导作用,而对于农民来说,很多时候是被动地参与。参与的方式也比较初级,以土地、房屋、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为主。很多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和建设并未真正吸引农民参与,也未考虑农民的利益。即使有吸纳当地农民实现就地就业的情况,但是限于不高的工资报酬,对周围农民经济效益带动作用也有限。因此,田园综合体存在社区参与力度不够的问题,在推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提升空间。
土地问题一直被认为是田园综合体落地的难点之一。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符合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防止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不得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要区别对待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的整合与利用。田园综合体建设要以最新的乡村土地管理政策为纲,合规落地,不要触碰红线,要杜绝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通过正常渠道整合及申请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实施点状供地、“农业+”混合用地等灵活供地新方式,鼓励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将村集体闲置房屋、废弃厂房或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田园综合体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只有引进和培养人才,才能解决田园综合体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和运营管理整体水平低下的问题。加强田园综合体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可以切实地了解到建设田园综合体工作意义,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让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同时要创新奖惩机制,提高工资待遇,来吸收更多的人才。
田园综合体要围绕美丽乡村、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粗加工、农产品销售深度融合,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产业链在田园综合体中得以扩展,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到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劳动体验、文化娱乐、休闲养生、餐饮、农产品贸易、健康产业的放射式延伸,从而带动农村从低效农业向高效综合产业群转型。实现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建立健全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营等支撑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另外,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要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的智慧化运营与管理水平。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实现农产品种植采摘、农事活动体验可视化,开拓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平台,以大数据创新驱动田园综合体的信息化发展。
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复杂,关系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局。因为田园综合体项目还处于起步时期,所以暂时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更不可能完全放任由其他社会管理主体来进行管理与建设。必须在政府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各种优势要素汇聚起来,通过多方合作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农业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品牌打造的时候可以依托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例如莱西市的店埠胡萝卜、马连庄甜瓜等,平度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都是深受青岛市民欢迎的农产品。因此,与之相关的田园综合体在建设和宣传过程中可以以这些特色农产品为核心要素进行形象打造和品牌宣传,进而促进整个田园综合体市场知名度的提升。
田园综合体有多个利益主体。包括当地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当地村民以及休闲旅游主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当地村民的利益诉求,关注他们的主人翁地位、收益途径、就业机会以及教育培训机会,积极吸纳当地村民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首先,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农民主人翁地位,激发生产积极性,提高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其次,吸纳当地村民以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入股田园综合体,适当提高村集体和当地居民的控股比例,突出其主体地位。再次,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在保障当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基础上,鼓励当地居民自主创业。第四,高度重视对当地村民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发展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法规、田园综合体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服务技能的提升等。第五,促进村集体、农业合作社等发展,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提高村集体、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收益,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