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中,能够在抽象理论的具象化呈现中引领文化发展、在崇高价值的生活化呈现中凝聚价值共识、在理性话语的感性化呈现中引导技术进步。而当下视觉文化在传播可视化、话语碎片化和技术可塑性方面的特质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导致文化自信难以树立、价值共识不易凝聚、意识形态辨识力有所下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形成极大挑战。对此,应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文化内容丰富性与表现手法灵活性、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叙事方式并完善多方协同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通过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牵引力、感性吸引力、话语亲和力和技术驱动力,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关键词:视觉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4-006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智能算法技术影响下的大学生认知习惯研究”(19VSZ1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研究”(2022EKS003)。
作者简介:杜喆(1990—),女,山东泰安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德育比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一项重大的时代命题和战略任务。因此,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与视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领域整体上实现了视觉化转向,使得视觉文化无处不在,重塑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发挥产生了极大挑战。在此境遇下,如何巩固与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在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坚持政治导向、发挥思想引领,是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何以重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孕育的、反映与维护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系统与观念体系。一般来说,意识形态是一个兼具理论与现实双重指向的实践范畴,其抽象理论、崇高价值和理性话语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方式加以呈现与传播,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完成理论与现实的对接。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愈加灵活多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引领文化发展、凝聚价值共识、引导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丰富多样的意识形态呈现方式中得以显现。
(一)在抽象理论的具象化呈现中引领文化发展
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在于它是剔除了事物的外在表象,对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概括,而一定的文化形式能够使其从概念化、程式化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以人们在经验世界中观之有形、触之有感的呈现方式进行传播。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毫无疑问,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是意识形态说服人的首要前提。除此之外,意识形态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还受到一定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受众心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不断的文化创新中传达价值取向。尤其是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关注点更易被新奇的事物所捕捉,意识形态想要获得生命力就要对其理论内容精耕细作,以符合当下受众信息接收特点的方式加以呈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意识到这一点,凭借其科技优势,通过线上视觉大片、线下主题乐园等各种文化形式加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输出,种种维护资产阶级剥削统治的思想伴随着文化形象与产品的世界倾销,达到意识形态操控的目的,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复杂严峻。对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理論内容的彻底性与科学性,进而能够以此为支撑,通过探索与具象化呈现方式的有机统一来创新理论表达,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在中西方意识形态的交锋中牢固树立价值信仰,增强文化自信,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高扬。可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发挥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事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二)在崇高价值的生活化呈现中凝聚价值共识
意识形态的核心在于价值观,意识形态建设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建设。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价值观的嵌入场域,一定的价值观念不仅凝练自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其对人思想认知的改变也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凝聚价值共识,这对于维系全社会统一意志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3]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而建立的价值观念的集合,带有强烈的阶级属性和价值属性。为了实现统治目的,统治阶级往往将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点滴,避免由于价值观的过度宏观和崇高而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在我国,执政党、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化与大众化始终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核心价值观要以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方式予以呈现和传播。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扎根人民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凝聚价值共识,并内化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总而言之,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完整、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其的接受与认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人民日常生活发挥价值引领的关键。
(三)在理性话语的感性化呈现中引导技术进步
话语是思想的表达和理论的外化,是连接意识形态与受众的中介桥梁。“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话语包含着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日常生活话语这三个方面,它们是紧密相联、互动融通的。”[5]其中,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以其权威性和系统性架构彰显意识形态的真理性。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意识形态要想实现大众化的覆盖,就要着力将理性话语转化为有“人情味”、能“接地气”的感性生活用语,使人们在情感体验的浸润中增进理论认同。因此,意识形态理性话语的感性化呈现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种种错误思潮也借助感性话语的使用来加强渗透。特别是当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感性话语本身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传统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概念思维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广播等手段来传递信息。新媒体出现后,感性话语的表达方式日趋多样化,移动互联和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使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无时无刻不渗透在虚拟影像和感官符号等“象征形式”中传播价值和意义,使得技术与权力、工具与价值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对此,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引导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路来发挥话语权力的引领,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凝聚力,强化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对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规避技术异化带来的无序和失控亦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二、视觉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挑战
视觉文化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与视像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结合视觉符号与图像叙事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7]。借助新媒体的技術赋权,视觉文化拥有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感性灵活性和传播驱动力,成为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与中介。然而,视觉文化在传播手段、叙事方式与内容生产等方面的种种特质日益显现出拒斥理性与审慎的倾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妨碍文化自信的树立与价值共识的凝聚,干扰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辨识力,这些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带来极大挑战。
(一)传播的可视化造成视觉霸权,文化自信难以树立
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人民能否树立与坚定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得以彰显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们正处于有史以来视觉地位最为重要的一个时刻,视觉是再现,是资讯,是政治,是挑衅,是游戏和娱乐的形式,是世界各地互相连结的力量,也是导致冲突的源头”[9]。文化的视觉化转向使人的注意力从传统文化形式的结构化、正式化的观看设置中脱离出来,转而对视觉经验形成依赖,视觉逐渐超越了人的其他感知能力,在文化发展中占据上风,形成“视觉霸权”。正如葛兰西所说:“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于两个方面,即‘统治和‘精神与道德的领导权。”[10]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其特有的具象化、可视化特点表征了一种以影像符号为依托的感性传播方式,在迅速激发人的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传递信息与观念。这种传播优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也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全球输出愈加便利。他们利用先进技术制造种种视觉幻象与视觉奇观来霸占人们的“观看”,不留痕迹地进行价值观渗透。这实际上是一种“媒介帝国主义”,是“视觉霸权”的重要表现形式。“资本主义通过推动政治权力与媒介的结合,形成了网络媒介环境下的资本主义话语霸权,并企图通过媒介控制进一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统治和强权政治。”[11]不可否认,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确能给人提供更加优质鲜活的观感体验和视听享受,但正是这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外部形式使人受到迷惑,在眼花缭乱之中连同其文化内容、价值倾向甚至政治制度都一并与“先进”和“优越”等同起来,忽略其真正的内在含义以及文化输出背后的政治目的。因而,面对技术幻象粉饰之下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我国含蓄内敛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免败下阵来,严肃认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受到排挤,文化自信难以树立。
(二)话语的碎片化解构“元叙事”,价值共识不易凝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12]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凝聚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共识,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而价值共识的凝聚需要一定的文化形式作为中介,文化语境的营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元叙事”以其“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13]的特征成为意识形态最常使用的叙事方式,但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分化了“元叙事”在塑造文化价值中的地位,视觉文化以图像叙事作为话语表达方式,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语境。相比“元叙事”围绕主题、垂直有序、线性的叙事方式,图像叙事往往是符号化、碎片化与零散化的。“图像既是结构主义的总结,也是经验主义的工具,既属于技术层面,也属于文化内容。”[14]这种特殊的意义表征使得图像叙事能够通过技术搭建的“拟态”环境发挥作用,并随着技术进步不断丰富意识形态的表意系统。但图像叙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去权威性”“去整体性”的发展进路,一方面,人人可发声的媒体环境造成话语主体的泛化,权威媒体的话语权被极大稀释;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发展由生产导向日益转向用户消费导向,能否最大限度地引人注意成为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信息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日渐淡化。这种碎片化叙事话语和文化形态的流行使得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大多是脱离语境的,进而使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价值认知过程也呈现出片段式发展的特征,使人产生浮躁心理与短时记忆,理性逻辑思维也被打破,意识形态指向整体性与统一性的“元叙事”日渐“失语”,面临着内容与形式上的瓦解,导致视觉文化越来越成为解构权威的天然场域,社会价值共识的凝聚缺乏统一、有序的文化基础。
(三)技术的可塑性助长“泛娱乐化”,意识形态辨识力有所下降
习近平指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有学者指出,“调控网络空间,使之成为一个由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和引领的健康的文化生态系统,关键在于增强广大网络用户的意识形态辨识力”[15]。在Web20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具有双向互动、即时反馈的特点,网民不再是被动的获取信息、进行阅读与观看者,而是可以在技术赋能之下,主动地参与文化内容的书写、生产和发布,形成了以用户生成内容( UGC) 为代表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网民能够将文化作品的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融合,基于个人兴趣和价值倾向对其进行再创作,对文化作品的内容进行重新塑造,使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由传统的单向转变为多向甚至万向。此时的视觉文化作品被重新赋予了意义,大多与最初生产者的初衷并不相符甚至南辕北辙。在这个层面上,视觉文化蕴含的意义与其说是生产者赋予的,不如说是由受众在技术的支持下所共同“生产”的。但在浩如烟海的用户生产当中,优质的内容并不多见,人们对娱乐享受和感官刺激的过度追求使视觉文化逐渐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狂欢态势,一切以娱乐为目的,导致文化生产过程中内容质量缺乏深刻立意和营养价值,对崇高价值与生命意义形成遮蔽,价值虚无主义的甚嚣尘上,不断干扰人们精神生活的理性建构。而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技术又使大众喜好被技术所“透视”,将“泛娱乐化”的拥趸进一步放大,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审美固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意识形态输出的门槛也不断降低,甚至存在着很多意识形态的红色、灰色、黑色地带,导致当代人对意识形态的分辨力大大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视觉文化在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具有全新的呈现形态,使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流量新高地。但是,视觉文化所具有的权力属性作用于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增加了意识形态引领掌控的难度,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陷入“存而不显”的境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传统方式凝聚人心、引领文化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难以适配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全新作用形式。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旨在引导人民對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与理论认同,往往更注重内容的专业性而非形式的艺术性。其以传统方式发挥思想引领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但这些经验在面临人们更易接受的全新文化形式时却无的放矢,在尝试与现代视像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严肃的内容与灵活的形式又难以良好适配,使主旋律文化作品的表达较为生硬和直白,“入脑入心”效果不强,难以得到人们的信服,引领力难以发挥。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借助图像叙事的表层“能指”与人们领悟其深层含义的能力之间存在矛盾。“意识形态的作用形式是隐性的、弥散的”[16],图像叙事的内容生产实质上是视觉化符号的“编码”过程,主流意识形态在借助视觉化符号生产“弥散”于人们的“生活世界”视觉内容时,还存在着受众对其内涵进行“解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往往难以一致。视觉文化包含的意识形态内容能否较准确地被受众“解码”,取决于其与受众思想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贴合程度,如果二者不能实现感性对接,那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丧失群众对其的感知与认同,从而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发挥。
三、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传播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是一种“合力”。正如恩格斯在论述历史发展进程时指出的,实际上存在着“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17]。因此,针对以上视觉文化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作用方式及矛盾表现,要综合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牵引力、感性吸引力、话语亲和力和技术驱动力,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前提下,着力文化内容建设与表现手法创新,贴近群众生活聚焦价值观的微观叙事,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并完善多方协同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以此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提升核心牵引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文化工作经验时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8],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发挥党的核心牵引作用。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强化理论创新,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各方面。二要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壮大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意识形态斗争归根到底是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斗争,要积极主动地把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将建设阵地、占领阵地和守牢阵地有机统一,确保党在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中的主导权。三要坚持党管媒体,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在信息社会,新兴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意识形态工作要因势而新、顺势而为,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前提下,抓住信息化带来的难得机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二)增强文化内容丰富性与表现手法灵活性,提升感性吸引力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要注重文化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贯通古今、打通虚实的内容建设与手法创新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主旋律文化作品。一是内容创作要融汇古今,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惯于通过营造“崇高感”来获取权威,但不免会使人产生距离感和抗拒心理。因此,主旋律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扎根人民生活实践的沃土,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阐释好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只有讲好故事,讲透道理,讲出真情,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二是表现手法要打通虚实,借助网络虚拟技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灵活性。网络构筑了当代人的虚拟生存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主动适应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技术创新与媒体协作,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以“四史”学习教育为例,可以尝试聚焦于群众生活的某一方面如饮食文化,借鉴网络二次元文化的表现手法,用小动物或传统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建构国家与政党形象,同时借助VR虚拟现实等技术予以呈现,以高还原度的沉浸式体验使人身临其境地感知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百姓生活的真实变化,以此利用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手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生动地展现出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浸润人心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三)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叙事方式,提升话语亲和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根本。近年来,如何通过转变叙事方式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越来越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课题。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图像叙事相融合的视觉化话语建构并不是要放弃话语本身,而是要巧妙地将其内容体系融入视觉景观当中,并聚焦微观叙事,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叙事话语提升其话语亲和力。对此,一要明确话语主体责任。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9]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要谋求宏大叙事的主动“降格”,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对接民众感性诉求,创设生活情景,融入百姓生活,用“小叙事”来“载大道”。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具备理论素养的时代先锋,使其既明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又洞悉时下人的心理接受特点,并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叙事方式进行文化创作,以极具时代特色的话语风格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广泛传播。二要转变话语思维方式。在当今全民参与视觉文化生产与传播的网络时代,多元多变的价值话语为人民提供了探讨与选择的空间,这种境遇下,要确立动态、多向、前瞻的话语思维,关注人们在多元社会中的价值标准、价值选择,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转换与媒介建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表达和诠释。
(四)完善多方协同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提升技术驱动力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如若不对技术进行有效监管和规制,任由技术与资本相融而导致互联网资本无序扩张,只会带来“泛娱乐化”的持续发酵。当前,网络空间视觉文化乱象愈加诡谲,各类视听网络平台是视觉文化发展的领军者,也是滋长不良风气和有害信息的重灾区。对此,必须完善多方协同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避免因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技术异化风险,使技术成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在驱动力。一是从法律层面制定细致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制,对于污染网络环境的媒体平台和文化内容要敢于“亮剑”,同时要深化国家机构改革,多方协同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密防范与科学监管,在平台整治当中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从平台自身层面积极开展平台行业自律,特别是要规范自媒体短视频与公众号等,强化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其相互交流与协作,以高素质的平台团队把握舆论导向和信息流向,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三是从受众层面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提高网民在信息社会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的分辨力和敏感度,充分发动群众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督,抵制低俗内容的传播和网络谣言的扩散。总体而言,要通過多方协作,共同完成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01).
[5]江家城,寇清杰.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J].理论导刊,2019(3):15-21.
[6]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7]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3):1-7.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9]玛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莱.观看的实践:给所有影像世代的视觉文化导论[M].台北:脸谱出版社,2013:9.
[10]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 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8.
[11]王玉鹏.媒介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5):128-135.
[12]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N].光明日报,2018-12-30(01).
[13]黄永林.中国神话“元叙事”的“元背景”与中华文化“元基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2,44(4):101-110+144.
[14]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15]孙夕龙.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危害及应对[J].红旗文稿,2016(15):28-31.
[16]刘伟斌.视觉与意识形态:基于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生成机制的批判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41(2):83-88.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8.
[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6.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2.
【责任编辑: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