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的理论蕴涵探析

2023-04-20 11:11孙开杨蔚
理论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

孙开 杨蔚

摘要:“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作出的新论断,也是在新时代对全党发出的动员令。“三个务必”具有宏阔的时代视野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对“两个务必”内涵及框架的丰富完善。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过渡转变,彰显出百年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内在品格,体现出党始终坚持一贯的思想作风、秉持优良传统的鲜明立场。“三个务必”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行动纲领与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承、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与政治本色;“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困难、勇担风险的精神动力与制胜法宝。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理论蕴涵及其内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从实践层面予以执行落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两个务必”;“三个务必”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4-0004-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兴与共享:中国共产党人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内涵研究”(19FKSB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创新项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研究”(2022YJS1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开(1987—),男,河北深泽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義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杨蔚(1964—),女,河南唐河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三个务必”掷地有声的提出,是对1949年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的理论创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而发出的铿锵号召,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切洞悉所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所作出的战略谋划。“三个务必”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顺应时代之变、符合民心所向的重大论断。“三个务必”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与崇高笃定的理想追求。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理论蕴涵以及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思想的必然转变,有助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增强“三个务必”的行动自觉,以强烈的时代担当、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英勇的斗争精神确保“三个务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行动纲领与目标归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史为鉴,把握历史主动,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实现全面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铺展到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永恒课题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这一主题的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凸显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然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成为鲜明的政治话语标识。“不忘”与“牢记”相对,“初心”与“使命”相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简洁凝练、深刻有力的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话语意蕴。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1党的百年历程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展现出作为世界最大政党的精神风貌,不断充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意蕴。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2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与人民休戚与共,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在党的正确指引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当时身处黑暗的中国送来希望的曙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打土豪,分田地”为宣传口号,为农民阶级争取土地所有权,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带领人民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困难局面,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坚守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转变,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行动指南,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4]为坚定誓言,将人民的幸福放在最高位置,满怀赤诚之心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在党的百年峥嵘历程中内涵渐趋丰赡,既蕴蓄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借鉴,也突显出对不同时期关于人民思想的继承创新,赋予其崭新的理论表达。

(二)“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承载着为民族谋复兴的理想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5]11。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饱受欺压凌辱。基于这种现实境况,一大批知识分子求新求变,积极探索救国出路,循着求进思变的时代主线主动学习西方价值观念,因时局变易而弃绝传统以寻求国富民安,但终因阶级拘囿与时代局限而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求取解放提供了有利契机,帮助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新观察社会、思考现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强大的政治勇气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英勇无畏的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巍巍东方。新时代,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话语激励下,我们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强调勇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6]。当前,我们正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阶段进发。因此,我们要心怀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理想追求,凝聚中国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信心决心不辱使命,为中华民族的“明天”创造出更加出彩的“中国奇迹”。

(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着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曾表达了对工人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真诚信念,以及为全人类服务的远大抱负,认为这是人类为之拼搏奋斗的共同事业。质言之,为世界谋大同,就是为全人类求解放,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宏观层面而言,就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责任,体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自觉。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民族,始终以独立自主、胸怀天下的民族禀性同其他国家和民族交往互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5]4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在历史的流变更替中,这些孕育着“天下一家”的和谐统一思想逐步内蕴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中,并通过与外界的密切交往,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扬长避短,为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常提常新的话语表露出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以宏阔的世界视野、崇高的使命担当和坦荡无私的奉献精神秉持“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坚定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不懈追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和谐世界,体现了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始终关注与深切忧思,彰明了一个负责任大党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应然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要以“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行动纲领,以胸怀天下的战略眼光直面百年变局,主动应对人类突如其来的风险、困难与挑战,坚定历史自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承、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与政治本色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发出的“两个务必”号召的赓续传承,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光大、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自“两个务必”思想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砥砺前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前进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引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是具有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1]64,必须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面“四大考验”、警惕“四种危险”,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奋进新征程。

(一)“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厚植自身执政基础。其中,“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并取得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成就的重要保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一“根本”就是要葆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躬身笃行,切问近思,确保这一精神品质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中国革命的点点星火到延展全国的燎原之势,从对抗日战争敌我形势的了然分析到对革命胜利后政权的深谋远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贯穿其中,不仅彰显出毛泽东同志把握时局的战略远见与卓识智慧,而且是对全党同志要警惕糖衣炮弹、骄傲自满因素的侵扰,为迎接更加伟大的任务而继续艰苦奋斗发出的有力号召。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提倡艰苦奋斗、厲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三反”“五反”运动,有效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净化了党内不良风气,营造了廉洁素朴的良好社会风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平稳运行。立足于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牢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深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7]。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目标已如期完成,但世界百年变局、新冠疫情影响、“逆全球化”浪潮裹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涌动叠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而要更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工作存在的诸多短板与不足,继续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从容镇定的耐力与一往无前的拼劲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蓬勃能量。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显著优势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8]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首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的“试金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领导核心层面,表现在党员道德修养、思想觉悟、政治品质等综合素质养成方面。新时代,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的“免疫力”,确保党永远“不变质”。其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一直是党和国家历经一系列伟大实践所积淀的永恒底色。因此,全党同志务必要守住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始终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784。最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形成的鲜明政治优势。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党成为人民始终依赖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优良传统在党的执政历程中逐步凝结为一种鲜明政治优势,不断鞭策和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兴盛而努力奋进。随着时空变迁,一些党员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现象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态。因此,全党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有力抓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清正严明的纪律反腐倡廉、惩处贪污腐败,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密码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奋斗史。以谦虚谨慎的光荣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内在本质。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9]9中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团结奋斗取得了一个个历史性胜利。“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关键密码。不管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或是新时代“人民至上”发展思想,本质上都是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为落脚点。“谦虚谨慎”就是时刻以谦虚低调的态度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生活,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恪守执政为民理念,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凝聚民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10],不断为人民谋幸福。“艰苦奋斗”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传家宝”,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党要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要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超常意志,又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果敢胆魄,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赋能增力。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困难、勇担风险的精神动力与制胜法宝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立足当下、谋划未来对党提出的全新要求;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党性、意志的磨砺,也是党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促共赢的关键密码。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是依靠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依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换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以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完成使命任务。斗争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茁壮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直面风浪考验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马克思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31在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更迭之时,阶级斗争便作为基本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一词多次出现。由此看出,新时代“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1],把握斗争方向,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一)“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

马克思将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正是在持续的对抗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革命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其本身就蕴含着斗争性因素。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格。矛盾与斗争在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相伴相生,有矛盾的地方斗争便不会停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相辅相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实质上就是承认矛盾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12]。经过新旧矛盾的此消彼长,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撬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杠杆。阶级斗争理论是具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行动指南,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向前跃进,直接反映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也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将全人类自由解放的实现依托于阶级斗争这一根本途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3]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精华,并不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夺取了不同历史阶段的辉煌胜利,谱写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壮丽恢弘的新篇章。

(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4]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精神风骨和刚毅品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持续深入以及新时代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思想贯穿始终,是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内涵的时代诠释与延展深化。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宏愿,党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形成了“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基因质素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代,我们必须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落实转化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中,把斗争精神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红色血脉中,使其成为激励鼓舞党和人民昂扬奋发的精神动力。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策略手段

当前,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与严峻挑战相互交织,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阻力。面临交替叠生的新矛盾、新问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要传承的精神风范与秉持的策略原则,是中华民族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有效应对、防范化解来自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应对各种困难挫折时,“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9]81,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字面看,“敢于”和“善于”相对应,“敢于斗争”是前提基础,表明立场原则;“善于斗争”是支撑保障,体现策略方法。如果只凭借一股子蛮干硬干的莽劲而不使用正确的斗争策略,最后只会事倍功半。习近平指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5]227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5]227,赢得战略主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历程中,全体党员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在坚守政治立场上保持头脑清醒,又要以高度的忧患意识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从容不迫地运用大智慧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增强斗争本领,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担当作为,在斗争中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百折不挠的英勇战士。

结语

“三个务必”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是党和国家开启新征程的行动遵循,也是对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的深刻告诫与殷切期许,体现了我们党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鲜明政治品格。“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航向,“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作风保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策略要求,“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核心内涵、体系框架的丰富完善,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要求相耦合。全党同志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提出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的至理箴言,以初心担使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涵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气质,排除干扰、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2-01-01(0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1.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8.

[1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7.

[12]毛澤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7.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责任编辑:何妮】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牢记“三个务必”奋力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
“三个务必”:百年大党作风建设的新境界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