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遵循价值逻辑、学科逻辑设计语文跨学科学习,可以从建构合宜主题、创设学习情境、设计表现性任务与评价、设置任务学习活动及支架四个维度设计,进而推进语文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跨学科学习 价值逻辑 学科逻辑
引用格式 林其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逻辑与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11):29-3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课标》)指出:语文跨学科学习要“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跨学科学习主张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真实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何为语文跨学科学习?它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主动融合多学科知识,以解决问题,达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的一种学习新样态。那么,它遵循着怎样的价值逻辑与学科学习逻辑呢?
一、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逻辑
1.回归真实生活
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有两层意义:一、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基于生活学习语文,是语文学习的路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二、语文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生活对语文学习的诉求;培养生活所需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生活与语文的关系决定了语文学习不能满足于文本学习,而需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但生活是不分科的,“教育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完整表现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语文跨学科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这正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逻辑,也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本义。
2.促进儿童整体发展
儿童是完整的人,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语文作为重要的学校课程,其目标亦然。因此,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基于完整的生活,而语文跨学科学习具备独特的优势,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决定它能打破学科界限,将语文学习从课堂拓展到自然、社会与生活,实现跨学科学习。语文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学习形态,在完整的生活场域中,通过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生活问题,进而促进儿童整体发展。
3.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语文跨学科学习倡导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习,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1]。这就意味着,以理解与运用知识为目的的精品细读、背诵记忆、反复操练,不再是跨学科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表达、梳理与探究,以及观察、参观、调研、策划、设计、制作、展示等具有鲜明具身实践学习特征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的问题、任务往往具有挑战性,需要高阶认知学习方式的介入,如系统分析、决策、创见,还需要与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与任务,以驱动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学科逻辑
1.立足学科本质,实现“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本质是语言运用。立足于语言运用,通过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目标。在跨学科学习中,跨越学科界限,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是解决问题、达成任务所需。坚持语文学科本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实现“语文+”其他学科学习,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特点,也是实施语文跨学科学习所应把握的原则。语文跨学科学习应体现为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融合其他学科学习活动;以语文知识、语文方法的学习为主要内容,整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以语文学习方式为主导,综合运用跨学科学习方式,达成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同时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
2.通过读写学习,促进跨学科学习
对于语文跨学科学习来说,读写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而是解决问题,达成学习任务的手段[3]。写作与表达是语文跨学科学习应有的内容,但不仅仅是学习写作与表达的知识与技能,也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写成一篇文章,更是通过写作与表达,解决问题,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同样地,在跨學科学习中阅读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工具,如通过阅读资料、文献,获取并运用信息,达成任务。因此,在跨学科学习中,对于读写知识、方法,是“用以致学”,是在运用读写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读写知识的意义。
三、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设计策略
语文跨学科学习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实施,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呢?《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可见,主题、情境、任务、活动是设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要素。
1.建构适宜主题,引导整合学习
主题是跨学科学习的关键要素。对于跨学科任务群学习而言,主题具有整合性,能整合学科知识,并使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情境化;具有实践探究性,能引导学生通过深度探究与实践,加深对知识整合运用与意义的体会,深化主题的理解与体认。
如何建构适宜的学习主题?主题与探究实践学习的关联性,决定了教师要关注主题适宜度。大主题,包容性强,学习内容丰富却松散,不利于深度探究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操作;小主题,将学习内容限域于具体而微的范围,有助于增强主题引领,却缺乏探究学习的空间,难以赋予其多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而适宜的主题,则将学习扩展到一定的生活场域,并与学生认知学习力相契合,能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与认知学习力的投入[4]。如与“我们的骄傲——榕城非遗”这一学习主题相比,“寻榕城非遗,觅非遗之踪”这一主题更契合小学生学习。它可以引导学生对榕城非遗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价值、真实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传承进行探究。低年级可以将主题缩小为“报说榕城非遗”,通过参观非遗博物馆、记录非遗内容、阅读图册等语文实践活动,了解非遗,可以用剪贴报的形式,展示其学习成果;中年级学生将主题定为“寻觅榕城非遗之踪”,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调研,了解榕城非遗发展过程、文化内涵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呈现其研学成果;高年级则可以以“代言榕城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通过写作、制作、展示等实践活动,代言宣传、展示推荐非遗,通过非遗展厅的布置设计和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的设计,参与非遗建设,传承非遗文化。
适宜的主题能引发与学生认知学习、知识整合运用能力相契合的整合学习,并通过主题,实现学习活动的聚焦与整合,使得語文跨学科学习聚于一点,深度探究。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整合学习意愿
如果说,主题可以使跨学科学习知识内容情境化的话,那么,情境使知识内容的学习真实化、生活化。情境作为环境、场域、背景构成的学习载体,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简化版的社会生活,具有探究性、整合性与激发性。有意义的情境是与生活语境、学习问题及学科认知相契合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运用学科知识,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意义的情境,具有激发性,能激发学习动机,激活学习意愿。
如一位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LOGO是学校的标志,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需要一个有创意的LOGO,在百年校庆上发布。现邀请你设计可以粘贴于学校校门口、校史馆、学术报告厅的LOGO,学校将聘请专家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学校LOGO。这是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情境中蕴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为学校设计一个有创意的LOGO呢?以之为驱动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表达、设计、制作等实践探究活动:通过阅读资料,了解LOGO制作的程序、步骤;整合运用美术、数学、信息科学等知识设计制作 LOGO;通过表达交流,阐释设计理念,以及LOGO的构成与寓意。
可见,一个有意义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情境,蕴含任务、问题与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意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发语文读写运用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探究、思维、审美与表达,能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整体发展。
3.设计表现性任务与评价,实现深度探究学习
语文跨学科学习是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表现为以任务引导实践活动,以评价促进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改进。这样的任务对学习具有驱动性、整合性、统摄性与探究性,它要求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整合学科知识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究与解决,并作出相应的建构反应、行为表现,或形成作品,对跨学科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起统摄作用。这样的任务,不但能驱动跨学科学习的展开,而且能体现探究学习过程,表现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推进学习,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管理,这样的任务就是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评价的对象与内容,通过学习结果,对学生整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批判创新的能力进行评价。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评价标准是表现性评价三要素。
以“给学校食堂设计一份菜谱”为例,其任务情境为:最近发现学校午餐浪费现象严重,请你为学校食堂设计一份“一周菜谱”,并提供一份采购清单。驱动性问题为:如何解决学校午餐浪费严重这一问题?表现性任务为:为学校食堂设计一份一周菜谱,提供一份采购清单。表现性任务目标为:整合运用读写及调查、统计、分析、设计等学习方法,创意设计菜单。通过表现性任务,引导学生解决午餐浪费严重这一问题,同时需要将表现性任务分解为调查午餐浪费问题、调查学校菜谱、调查学生喜欢的菜品、了解菜品营养结构、调查菜品单价、统计学生人数、设计搭配菜单、罗列采购清单8个子学习任务,8个连续性子学习任务,实为8个学习步骤,层层深入地推进问题解决与任务达成。在这一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调查、记录、统计、整理获取数据,需要依托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设计,通过阅读与表达、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与数学、科学的整合运用。教学时,可以嵌入表现性评价表(见表1)。
运用表现性评价,不单是为了评价学习结果,更是在学习之初,让学生知道要去哪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明确现在哪里;在结果评价时,让学生知道与目标差距在哪里,最终如何抵达那里,这样使得目标与教学、评价保持一致,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实现对学习的调整、改进与管理,以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
4.设置任务学习活动及支架,推进任务学习
跨学科学习的实质是任务驱动学习活动,是以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因此,基于任务的学习活动具有载体性与关联性。作为载体,学习活动承载着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通过学习活动,实现问题的解决;具有关联性,因其直接关联任务,目标指向任务达成,从而使得学习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跨学科学习注重通过连续性、关联化的学习活动,持续推进学习、深化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科学习特质,彰显跨学科整合学习特点,表现为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线,融合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方式。
一位教师在开展“榕城‘三坊七巷’精品旅游线路开发”这一跨学科学习过程中,聚焦“如何开发‘三坊七巷’精品旅游线”这一核心问题,安排四个学习阶段,设计四个学习任务:阶段一,实地调研“三坊七巷”旅游资源,撰写调研报告;阶段二,规划设计精品游线路,绘制精品游线路图,设置搜集整理资料、绘制游览线路两项学习活动;阶段三,策划、设计精品游宣传手册,预设小组交流宣传手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编辑宣传手册两项学习活动;阶段四,制作展示PPT,发布精品游线路及宣传手册,召开发布会,安排展示、答问活动。写作、阅读、表达、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全程,整合调研、策划、设计、美编、制作等跨学科学习活动方式,共同促进任务与学习目标的达成。
与任务直接相关的学习活动相比,还需要支架性的学习活动,它是促进学习任务更好达成的辅助与支撑。如为达成调研目的,需要学习如何设计调研表,以确定调研内容、记录调研过程、呈现调研结果;为完成精品游手册制作,需要置入学习手册制作程序、步骤、技术、方法的学习活动;为制作展示PPT,有必要学习PPT的制作方法、知识与技术。因此,设计嵌入支架性学习活动,是任务驱动需要,应在运用中学习相关知识,制做中学习相关技术。
基于任务设计学习活动,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嵌入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通过支架性学习活动,推进学习,顺利地达成任务,趋近“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向前发展。
没有一个学科完全指向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或问题,也没有一个生活场景或问题仅包含一个学科的知识、技能。跨学科学习实现了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整合,加强了生活、学科与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结[5]。这样的学习一定是发生在真实的主题情境中,是以探究性问题与学习任务为驱动,引发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学习,其关键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嵌入必要的表现性任务与评价,以优化实践学习的过程与管理,旨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跨学科素养的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杨向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0):34-38.
[3] 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语文建设,2019(21):4-10 .
[4] 戴晓娥.深度探究:语文课程教学践行与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任学宝.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4):59-64+72.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