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225125) 刘玲玲
读写是完成知识吸收,促进认知内化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单独进行,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知识本身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所以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亦要如此。教师必须抓住读写链接的时机,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顺利启动,学习也才会深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层面展开指引,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探索出一条特殊的英语读写学习之路。
引导学生由自由散漫状态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全身心投入新课的学习中,这就是学习活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导入环节。导入环节设计得精巧有趣,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然而,很多教师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困惑:导入环节的设计若平平无奇,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凸显不出来;导入环节的设计若过于精巧,学生的积极性虽然被调动起来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看热闹,根本没有看清楚“门道”。如何有效设计导入环节,既能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又可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思维启迪,需要教师综合考量。读写就是不错的选择,它们都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读写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英语的单词、句型等基础知识形成初步感知,有助于后续的学习探索。
导入环节是学生思维启动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从学生本身着手,实现文本思维与生本思维的对接。因此,教师要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布设趣味化的读写融合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知识学习变得有趣且简单起来。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时,教师没有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而是借助最原始、最接地气的读写融合形式展开教学。“How about the word preview?Let’s test it.”教师一边说一边采用接龙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单词,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因为不知道会读几个单词,学生显得比较紧张,但同时也很兴奋。在读的助力下,学生很快完成了单词感知,学习热情高涨。但单纯的读根本无法让学生牢牢掌握单词,还需要从写的角度出发予以夯实。于是,教师继续引导:“Now you can read it. Now find a classmate to read the words. Please write down the words you hear and see which students have the highest accuracy.”这样教学,能让听写活动顺利推进。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挑战。在读写过程中,学生顺利掌握了单词,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一举两得。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注意力相对薄弱,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品质高低的关键。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切入教学主题要素,用任务驱动式词汇教学手段,组织学生以接龙的形式朗读单词。学生虽然在这种带有一定考察意味的学习活动中会出现紧张心理,但为了课堂表现得更好,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教师用读写链接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初步感知,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课改的助推下,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中心。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知识的学习探索是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的基础和保障。没有知识的学习探索作铺垫和保障,学生连最基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都没有掌握,深度探索和能力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小学英语教学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初中、高中学习扫除障碍。编者在设计教材内容时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选编的单元主题、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学习时自然兴致高昂。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英语教材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虽然英语教材内容的难度系数不大,但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课堂教学中,从知识本身属性出发,引导学生深度剖析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写,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协同运作,促使学生深入探究。
小学阶段涉及的语法知识相对较少,最重要的是词汇积累和句型掌握。因此,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型的学习,教师都要高度重视,选择契合性更高的教学方法,将读写及时进行链接。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读写融合中收获颇丰,很快就把握住了知识的核心。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的能力基础和认知经验存在差异,知识梳理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从词汇的角度着手展开梳理;有的学生认为句型是学习的重点,从这个方面进行梳理。“I think‘what do ... do ’is very important.”学生认真梳理知识点,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时,教师继续引导:“Here are some Chinese sentences related to this sentence pattern. Translate them and write them down.”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一边翻译一边书写,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知识学习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英语学科,它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采用读写融合的形式,能让知识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延伸。
英语知识深度剖析环节,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思维启发,也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上述教学,教师始终坚持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自主建构。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动态化教学意识,善于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辅导,引导学生在读写链接活动中更加全面地认识、理解英语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知识学习的准确度,历练学生英语学科多元的思维能力。
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需要进行实践训练,这是由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工具性特点所决定的。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独辟蹊径,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读写结合训练形式。课堂训练是在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层把握后设计的,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设计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相关的课外读写任务,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读写训练。无论何种形式的训练,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训练设计就是成功的。读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课堂训练常用的手段。教师在充分融合读写的基础上,对训练形式进行创新与改进,彰显了教学的多样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调动。
设计训练内容时,教师切准学生思维,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能获得显著的调动与激发效果。学生本身就对单元主题有兴趣,对学习活动意犹未尽。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及时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在读写融合训练中得到融通,激发深度探索的动力。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 时,教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学生很快完成了知识积累。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呈现训练任务。为了让课堂训练更加有趣,更加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在设计时下了一番功夫。教师找到与文本主题相关的课外文章,引导学生快速阅读。“Please use five minutes to read the article ofHappy Dayquickly,and underline all the new words you don’t know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学生认真研读,很快对文章有了基本把握。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开展趣味填空游戏,即从文中摘录一句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印象补充词汇。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和语感,促进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
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核心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拓展英语课堂教学维度,围绕单元主题要素,整合投放相关性较强的课外阅读素材,借助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延展学生英语知识应用的范围。上述教学,阅读活动之后,教师开展趣味游戏,通过读写链接,提高学生课堂训练的参与度。开展趣味填空游戏,既能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学习的词汇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和拼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同时,课堂训练氛围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推向高潮。
课堂教学多元化,不同学科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学科,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千差万别。文本学习结束后,课堂教学进入尾声,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点拨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指引,让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梳理总结也可以采用读写链接的方法。读是一种静态的学习形式,写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形式,将二者有效链接起来,归纳总结可呈现出1+1>2 的效果。借助读的形式梳理知识点,借助写的形式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这样不仅有较高的契合度,还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意识。
小学生思维灵动,对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看法。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认知,借助读写链接展开文本归纳总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 时,教师通过视频导入、初读感知、重点突破、实践训练等环节展开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踊跃参与,很快完成了学习活动。课堂训练时,教师出示练习题:“Write a letter to your e-friend about your school.”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思考完成。在展示环节,生生之间展开互评,课堂气氛到达顶峰。最后,教师让学生对本次训练进行总结。学生纷纷将做题情况罗列出来并表达各自观点,逐渐对自身优缺点有了更清晰的把握。“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I was too careless,because I skipped a word,leading to misunderstanding.”“I was very serious when I read,but it was because I was too serious that I spent too much time,and I didn’t have enough ti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述着,教师将学生的总结用精练的语言呈现在黑板上。在归纳总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锤炼,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知识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巧妙设计教学,将读写融入归纳总结中,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新的认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融入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小组同伴展开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对英语知识形成丰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教师创新英语课堂评价体系,增设学习展示和生生互评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评价和纠错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提升,逐步养成自主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法宝。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教法创新这一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阅读、写作中完成认知内化。读写链接的关键是时机把握,特别要在学生思维认知启动时、知识深度剖析时、课堂训练夯实时以及文本归纳总结时进行链接,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认知构建,让英语学习变得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