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223001) 王庆粉
智能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建构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则立足于智能化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和平台进行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拓展。这一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更突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智慧课堂建构智能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英语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智慧课堂中接受新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
智慧课堂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特别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营造鲜活多彩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之始,教师借助多媒体不仅可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而且能通过对认知盲点的标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使学生对新知获得系统性认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智慧课堂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在智慧课堂平台上根据课文的导学案发现自己的认知盲点,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进行标注。教师可以通过平台随时查看学生标注的内容,从而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学校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让学生进行预习,发现自己的认知盲点,并利用电子笔做好标注。教师先在智慧课堂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这一单元内容的电子书,让学生展开阅读;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电子书中标记出来,写出自己对每一句话的理解。”学生看到要求后开始阅读。有的学生对“Story time”中的“timetable”这一单词不明白,就用电子笔在教师提供的PDF页面中圈画出这一单词,并写上“不明白单词含义”这样的句子;有的学生对疑问句“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中的语法规则不明白,就会在旁边写上“不懂得语法”这样的标注;有的学生还会在课本中写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It’s time for...”这样的语句中,学生会标出这一句式的含义:“到了做……的时间。”
课堂教学必须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此,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了解学生的认知盲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这样才能让教学行为更具指向性。而反观我们的一般课堂,一些教学行为就好比隔靴搔痒,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而借助智慧课堂的先进功能,引导学生针对认知盲点进行及时标注,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标注内容,就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矫正学生的预习习惯,也能够发现学生对课本中知识点的不理解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标注认知盲点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处,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学习质量。
进行课前导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中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拓展预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素材对课文展开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与平台中的素材内容相结合,实现了对课文知识的初步理解。这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进行了有效铺垫,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 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与一天的生活相关的英语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浏览平台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并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这一单元的电子书,然后在电子书中加入超链接。当学生阅读到主人公所进行的活动时,点击旁边的超链接就可以观看这一活动的视频。例如,学生阅读到“I get up at seven”这一内容时,点击文段旁边的超链接,就可以观看主人公完成这一动作过程的视频。这样就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文段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还会阅读到主人公进行踢足球等一系列体育活动。此时,学生点击超链接就可以浏览与足球相关的英文素材,从而对足球这一活动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
智慧课堂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方便快捷地给学生展示素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习资源库中寻找与学生所学内容相对应的资源,让学生进行阅读,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探究,拓展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互动的课堂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课堂。传统课堂中,由于受条件的制约,很多时候互动效率不高,互动的实效性并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而智慧课堂中多媒体等现代手段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让互动变得轻松便捷,不仅有助于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能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课堂中发散思维。
智慧课堂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便于在课堂上开展充分的互动,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当通过互动平台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从而解决不同学生之间学习程度的差异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 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与绘画相关的英语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师生互动,双方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进行问答。教师首先在平台中为学生出示课本中的图片,接着为学生出示问题:“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学生开始仔细观察,发现图片中包含了船、花、树等景物,就会在回答问题的方框中输入:“I can see a tree and some flowers,and a boat.”这样,教师可以仔细查看哪一个学生没有提交答案,及时进行提醒和督促,也可以通过浏览每一个学生的答案,了解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
这种课堂互动便于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回答正误,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解决了不同学生参与课堂程度的差异问题,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师生互动,还要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于让学生正确了解知识内容,保证学习质量。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于让不同学生交流意见,进行思维碰撞,从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Goldilocks在丛林中探险的语句。在这一单元中有“This soup is just right”这样的语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一语句的理解展开交流,在互动平台上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认为“right”表示的是“右”这一含义,将这一句子翻译为“这个汤在右边”。对此,其他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right”还有别的含义,这个句子应当表达的意思是“这个汤的味道刚刚好”。这样,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维碰撞。最后,教师为学生指出哪种思路是正确的,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是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百家争鸣般的激烈辩论,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吸收其他学生的正确观点、表达,弥补自己观点和认知的不足,从而有效促进自身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注入了活力。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不能仅限于课堂,而要延展到课外,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开阔视野。利用智慧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快捷推送,并能及时反馈,让学生的课外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完成课前和课堂教学环节后,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通过在平台中推送拓展内容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类拓展,让学生建构起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体系,实现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学习和吸收。这类知识拓展内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 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there be”句型的简单用法。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智慧课堂平台上推送知识类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建构与“there be”相关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告知学生“there be”句型的基本含义,它表示“有……”,当遇到单数时,“there be”句型应当变换为“there is”,当所表示的物品是复数时,应当用“there are”。这样,就帮助学生针对“there be”句型的两种用法建构了知识体系。以此进行拓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构时态变换的相关知识体系。
知识类拓展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体系建构,将每一个知识点编入网格化的体系中,让学生通过体系关联到每一个知识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智慧平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类拓展,使学生在学习深度上更上一个台阶,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发展的进程时刻都与相关国家的文化风尚息息相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英语文化,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英语知识。在课后拓展中,除了知识类拓展,还可以进行文化类拓展,助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可在课后出示与所学主题相关的文化材料,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这一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到与中国节日相关的英语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送文化拓展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出示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起源的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用中文表示以便让学生看懂,但重要名词,如节日名称,应当采用英文表达的方式,这样就有效实现了对课本内容的拓展。通过阅读这些传统节日的文章,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了文化素养,增强了文化自信。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一门文化学科,因此开阔学生的文化眼界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文化资料的推送,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探究兴趣,更为学生准确运用英语奠定了基础。
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都带来冲击,也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将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智慧课堂以其资源的广泛性和互动的即时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当前学界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较少,学者们应当关注这一教学技术的前沿领域,进行深度探究,开发出更多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资源,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让小学英语课堂始终行走在高效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