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晓光
(沈阳音乐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吉他为以爵士乐为基础的融合音乐提供了创新性艺术表达形式,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乐器.电吉他作为现代电声技术与传统吉他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吉他的演奏手法基本相同,但同时具有许多不同的演奏技法,与音响设备相结合能够产生独特的音色效果,进一步丰富了音乐演奏与表演创作的内容体系[1].目前,在融合音乐的研究中,流派研究与理论研究是较为常见的研究范畴,而关于现代融合音乐中常常承担主旋律演奏的电吉他演奏技法的研究较为少见,且在有限的电吉他演奏技法研究中,也以指法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关于演奏技法有机结合、演奏情感综合表达和电吉他效果器应用的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融合音乐(fusion music)已经成为时尚、潮流音乐的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融合音乐是以爵士音乐为基础,将放克乐的节奏律动和摇滚乐的电声音效等音乐元素相结合,再加上现代流行音乐配器而形成的独特音乐[2].从音乐形式方面看,融合音乐在曲式结构层面通常应用回旋曲式,在和声层面通常依托爵士乐的和声体系,使音乐主题在相同的和声节奏连复中衍生出不断重复又充满即兴变化的旋律发展;从音乐元素方面看,融合音乐有效融合了摇滚、拉丁、放克、布鲁斯等音乐元素.虽然融合音乐在形式上属于多样化音乐的有效融合,但在内容上并不是简单的东拼西凑,而更像高雅风格与激情唯美的艺术交织.
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音乐也在不断创新,它融入了新时代的各种音乐元素,有效提升了乐器音色和录音效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第一,和声的多样性.从和声角度出发,融合音乐对爵士乐的和弦体系进行拓展,使和弦走向变得更为复杂.和声的多样性特征能够展现出和谐的美感,并涌现出附加音、复合、挂留等和弦方式,从而表现出和弦修饰的多彩性.
第二,调式调性的创新性.融合音乐借鉴了传统音乐风格及其元素,也对传统调式进行了创新.在演奏过程中,对于调式和音阶的应用更加自由,演奏者可以按照自身理解进行表达,并且可植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这种创新性不仅实现了电声乐器对传统配乐方式的发展,也使得融合了多样化技法的融合音乐在音色上更加丰富.
第三,节奏与律动的现代性.在节奏与律动方面,融合音乐突破了传统固有的周期性节奏,伴随着节奏与节拍的变化,让强弱音的转换更为灵活[3].融合音乐更加推崇优美的旋律,可借助轻快的节奏引领情绪,这种风格并非追求复杂曲折的旋律线条,而是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潮流风格.
融合音乐是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和发展,从而使音乐创作和音乐表达具有更多创新的可能.融合音乐的形成源于放克乐与爵士乐之间的融合尝试,它既保留了放克乐不强调旋律与和声的基础模式,又将爵士乐等音乐形式作为融合的突破口,使得摇滚、管弦乐,甚至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与其相融合,使音乐制作更加灵动、充满生机.在融合音乐发展历程中,融合摇滚乐和融合管弦乐是两个重要方面.
融合摇滚乐的形成是以摇滚乐的强盛发展为基础.摇滚乐在20世纪70年代迎来黄金发展期,世界各地几乎都在流行“摇滚风”,如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启了中国摇滚乐历史的先河.随着摇滚乐的兴起,专属此类音乐的摇滚乐器相继诞生,电吉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关注到摇滚乐与其他音乐融合所迸发出的生机,不同风格的摇滚乐队及演奏者崭露头角,如“BEYOND”“动力火车”等,融合摇滚乐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技法之一.由此可见,融合音乐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段较长的历史.
融合管弦乐的形成以摇滚乐的创新发展为前提.摇滚乐的发展势头强盛,随着摇滚音乐人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全新形式的器乐摇滚.例如:电吉他与交响乐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追赶太阳》,这首由英格威·玛姆斯汀与日本东京交响乐团共同创作的乐曲,展现了电吉他的重金属质感音色与大型管弦乐之间的完美融合,在风格迥异的多种乐器演绎下,迸发出惊人的感染力.融合管弦乐作为一种较为新式的融合音乐流派,俨然成为未来融合音乐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融合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些影响中,以突破性的创新影响、专业性的乐理影响和中国式的曲风影响尤为突出.
从创新影响方面看,融合音乐打破传统音乐界限,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和声音.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技法、形式上的创新,更为听众提供了具有多元特色、富含音乐层次感和趣味感的听觉享受.融合音乐实现了不同音乐风格、文化风格的交流与理解,也实现了音乐人、音乐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是音乐形式创新、内涵创新、表达创新的集中体现.
从乐理影响方面看,融合音乐促进现代音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多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流行元素为基础,音乐风格在多种音乐形式融合作用下产生多变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融合音乐作品相继问世,无论是小众的音乐元素,还是流行元素,相互融合后产生的音乐形式更加多样,满足了不同听众的需求.如“丝绸之路”乐团,以马友友(华裔大提琴演奏家)为首,将大提琴与“笙”“琵琶”以及“塔布拉鼓”“尺八”等乐器巧妙结合,演奏出独具特色、古韵新生的《十面埋伏》《关山月》等乐曲.
从曲风特色方面看,融合音乐实现了同中国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中国特色音乐元素的融入,使得融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传递的音乐思想更为丰富、灵动,如大提琴与中国“笙”“琵琶”等传统乐器的融合,此外,还有《空山鸟语》等典型以西洋乐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创作出的中国风创新性融合乐曲.此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放克、电音等元素,创作出既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又拥有西方音乐强烈节奏感的全新乐曲,实现了中国人在音乐创作上的文化自信.
摇把与扫弦因其音效特征不同,往往在演奏中呈现“狂”与“柔”的风格特色与情感特征.
摇把又称为“电吉他颤音系统”,音色更显张狂热烈.摇把可以实现快速改变音高、发出颤音等效果.总的来看,摇把能够产生较多特色音效,如马嘶鸣声、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声等.因能产生特殊音效这一特性,摇把也成为电吉他手展现个人演奏风格的重要演奏技法之一,在实际演奏中呈现多样性特征.
扫弦的音色清亮透彻,更显柔和悠扬.扫弦分为手指扫弦和拨片扫弦两种.在众多电吉他演奏技法中,扫弦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演奏方式.扫弦音效除受拨片的影响外,还受演奏缓急、手势松紧、位置高低、扫弦面积、力度轻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多种音效.
在电吉他演奏过程中,揉弦与推弦尤为重要,只有实现“幅度感+和谐感”的双重协调,才能确保演奏的流畅性、和谐性.
揉弦更强调“幅度感”.电吉他在揉弦方面可划分两个方向,即先推然后细线再回推和粗线先拉回再回拉.揉弦时要把握好幅度,一般限定最低幅度为半度,常用为一度,演奏时还应当加强护弦处理,避免受到杂音干扰.
推弦更强调“和谐感”.在无名指推弦的时候,中指和食指要做两种不同的工作来辅助无名指的推弦,中指要按在无名指所在琴品下方一格的琴品上进行推弦运动,用这种运动来增加无名指的推弦力度;食指要斜着虚按在推弦所在弦及上方的两根弦上,用这种动作来消除推弦运动造成的上方两根弦的噪声.
扫拨、琶音、点弦技法是确保整场演奏流畅性的基础环节,三者在演奏效果上通常具有“中庸—柔和—激情”的情感特色.
扫拨属于电吉他的基础技法之一,情感特色更显“中庸”,凸显连贯、均匀的演奏效果.在技法上,演奏者需要在按弦的瞬间拨弦,离弦后发出对应的声响,达到多种弦声共同发声的效果.
琶音是将和弦中的音依次弹奏出来的过程,情感特色更显“柔和”.通过植入流畅的琶音方式,为乐曲增添行云流水的感觉.琶音练习时,拇指的移动和其他手指的跨越是动作的关键,当手臂往外移动,拇指从第三、四指构成的指型里穿过时,借助手腕的旋转实现力量的传递,手臂的外移、手腕向外侧微微倾斜给拇指一定的空间,使拇指触键与第三指或第四指的离键连成一体.
点弦过程相对酷炫,情感表达上更具“激情”.使用右手手指进行点弦时,可按照如下方式展开:其一,甩掉拨片;其二,运用拨片,抽出食指点弦,拨片顺势滑到中指一关节,并用拇指按住;其三,正常食指拿拨片,用中指进行点弦.在右手点弦时,需要对其余琴弦制音;右手手指要控制好力度,做到轻轻点弦,建议使用最省力的力度完成动作[4].
拨片触弦和速弹技法实现了“音效饱满感+演奏力量感”二者的协调统一.
在拨片触弦时,“音效饱满感”尤为重要.由于电吉他琴弦属于钢弦材质,它的音色更为华丽且具穿透力.将琴弦向下按压时,等到拨片韧度满足最大承受力时立刻实现离弦,就能够让琴弦激荡出更为饱满的音效.同时,尽量确保拨片和琴弦位于相同平面内,保证其接触面积充足,从而获得足够清晰和饱满的声音.
在表现速弹技法时,“演奏力量感”是达成速弹的关键.速弹时以手腕发力拨弦为主,强调在手速达到一个极限速度的时候,小臂会产生高速上下振臂的效果.同时,演奏者可结合音乐作品的风格,控制好弹拨的速率,并且控制好触弦的力度及角度.
击弦、勾弦、击勾弦三种演奏技法往往是连贯的、穿插的、和谐的.因三种技法产生的音效差异明显,往往会依据曲风特色、情感表达和转折衔接等演奏实际情况交错使用.
所谓“击弦”,是指由演奏者借助手来触击琴弦的过程.“勾弦”则是优先借助手指来拨9品音符,在松开后手指按住9品音符,从而让弦上的较低音符发出声响.通常情况下,在执行击弦和勾弦时,其产生的音效恰好相反.
针对特定的演奏作品,还需要让击弦和勾弦相互配合,从而展现出良好的演奏效果,这种促使勾弦、击弦相配合的形式,也被称为击勾弦[5].针对演奏节奏偏于连续的音符,使用击勾弦更为合理,能够使其转变为流畅连贯的乐曲.
电吉他的演奏技法是由乐器演奏和设备操控两种手段相配合而实现的,凭借电吉他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能够适用于器乐独奏和乐队伴奏等音乐的各个领域.
3.1.1 注重形体语言,规范“形” 在进行电吉他演奏时演奏者表现出来的动作要极其潇洒,追求更加奔放与热烈的声效,尤其是针对旋律较为欢快、振奋激昂的音乐,通常在形体上应具备较强的感染力.
3.1.2 注重演奏音乐的层次感与饱满感,突出“意”的表达 在演奏时,需要保证手指自然伸展并呈现弧形,合理使用大拇指对弦实施扫拨.如果利用食指及无名指进行扫弦,有时还需要将小手指放于下部进行击板,将拇指上扫,这样,才能使演奏的音乐具有表达层次感和情感饱满感[6].
3.1.3 在“行”上强调指法、力度的专业性与协调性 在演奏过程中,让手指保持自然弯曲状态,放松手腕,如扫弦期间使拇指由高音出发转向低音,对应的食指开始下扫,在食指与拇指上下扫弦过程中,要确保以腕关节为轴心,结合手腕部位的弹性,保证在触弦期间食指及拇指呈现出45°状态,以呈现强乐感效果.尤其是在执行Plam期间,演奏者要借助较强力度,展现出打板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借助手掌来实现击板过程.
3.2.1 电吉他进行演奏时,注重乐感表达与情感表达的统一性 电吉他演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通过正确利用相应技法能够有效增强抒情旋律的委婉程度,将相对平直的线条加以修饰.此外,电吉他还能修饰演奏效果,在演奏期间,应当选择相匹配的演奏技法,从而展现出该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价值.
3.2.2 巧用电吉他形成特殊音效,将情感表达推向顶峰 保证音色搭配合理,避免演奏效果存在突兀感的问题.例如:摇把属于演奏期间富有代表性的技法种类,在掌握其技法后,能够有效达到滔起、俯冲、颤响等不同音效,借助摇把还能够实现对琴弦张力的控制,对音高进行调整,为实现音律和谐与强情感突破奠定基础.
3.2.3 合理利用音色构建音乐意境,让演奏成为知行意的整体表达 一场演奏并非简单的机械性乐器弹奏,而是知行意的整体表达.例如:如果要营造类似狂风暴雨的音乐意境,那么,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借助人工泛音,充分使用推弦技法,让其形成尖啸效果[1].即便是同类型的演奏乐器,由于演奏者对技法的利用差异,所演奏出来的音色也是存在差异的,这需要演奏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3.3.1 配合演奏需要,通过效果器调制与切换实现不同音效 通过效果器的放大率钮可实现对失真音色的调节,其他钮主要负责调节效果器的输出讯号.在调制主奏声的音色过程中,通常会对失真音色进行处理,在其中融合延迟、混响等音效,有效展现出电吉他的主奏.例如:在部分需要重金属音色的演奏中,可将电吉他在强失真音色状态下,通过效果器的调制达到重金属音色效果,能够营造出荡气回肠的气氛.同时,结合演奏实际情况,也可借助压缩、噪声门等效果器调整细节,实现声音的动态化处理.
3.3.2 配合声效和意境需要,合理使用哇音踏板 哇音踏板作为表情踏板之一,其本质属于可滑动的变电阻,可以实现对通路中电流大小的调节,演奏期间,可以对提前设定的哇音、音高、音量、深度等实施调控[8].借助对表情踏板的控制,可达到两种效果:其一,在有效控制表情踏板的基础上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声音效果;其二,借助表情踏板营造独特的意境氛围.哇音踏板的特色较为明显,在利用其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可以强化对特定范围内频率的掌控.当然,针对清音音色,为了保证音效产出,可使用放克、雷鬼等风格的伴奏.
3.3.3 依据曲风与流派变换,合理切换效果器音色和节奏律动 效果器具有多种音色,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其所要求的律动也存在着差异,在借助音色进行展现时要明确其切换技巧.例如:对于乡村类的音乐,多需要表现出轻松灵动的特征,并倡导将清音、合唱音色进行组合.有时,在面对不同音乐节奏的律动时,还要对效果器音色予以编配.演奏者在处理清音音色时,需要保证能够和混响、延迟等周边音效相配合,让音乐旋律表现得抒情平缓,从而营造出特有的旋律氛围.在乐曲出现转折的时候,整个音乐的曲调开始由平缓朝着急促的方向发展,利用电吉他改变效果器音色,并利用闷奏、滑音弹奏等形式,促使其产生新的律动特征,最终表现出激情狂野的风格.
电吉他可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和演奏效果,有利于强化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促进了现代融合音乐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