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 美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由埃文-佐哈尔于1978年首次提出,“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1]。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且此系统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各个系统的地位不平等,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翻译学者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现象和文学作品的多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以下简称“Alice一书”)是英国作家Lewis Carroll所写的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著作,一经出版就畅销不衰并很快风靡全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和吴钧陶先生的《爱丽斯奇境历险记》进行对比研究。之所以选取这两个译本,原因之一是二者均由名家所译,译本出版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其二是这两个译本翻译时间相差七十多年,其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政治条件等有很大区别。本研究将译本与其产生和被阅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其译本选择及翻译策略选择的客观原因。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本的选择取决于它与目的语文化系统内的主流文化是否相符,受目的语文化系统内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情况的制约。一个翻译文本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它和一个多元系统所需要的文化形式是相容的,一个多元系统需要其参与以创造完整的、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因此,哪些文本得到或优先得到译介在某种程度上受目的语文化系统内的社会条件的制约[2]。赵元任、吴钧陶对Alice一书的译介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列强欺凌,这促使中国人民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感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为批判封建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先进知识分子开展了白话文运动和文字简化运动,以期快速普及文化知识和先进思想。胡适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继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白话文的使用,文学革命深入人心。随着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得以迅猛发展,一年之内涌现白话文报纸至少四十种。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命令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改用白话国语,新文学的团体相继成立,这将白话文运动推向高潮。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赵元任决定将Alice一书译介到中国,此书的特殊性使其译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将此译本作为评判语体文成败的材料;其二,原文里许多代名词的翻译凸显白话文的价值;其三,原文里“打油诗”的翻译可用来试验双字韵法和语体诗式[3]。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白话文运动的旗手和标志性人物,曾鼓励赵元任以自己的专长为新文化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由于胡适和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此书一经译成,便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是此译本的第一位读者,并为之命名《阿丽思漫游奇境记》[4]。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元任先生对Alice一书的译介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还是五四时期用白话文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案例和代表性成就。此译介顺应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潮流,为中国近代书面语变革运动做出积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多元化逐步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儿童翻译文学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双向发展和繁荣。新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引入呈现规模化的特点,大批儿童文学译作得以出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学家,尤其是一些年轻学者,吸收了西方儿童文学的精华,借鉴了西方文学、美学、哲学及心理学的理论结构,视野得以拓宽,这大大鼓舞了他们改革中国儿童文学的信念。许多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学习西方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并将之与本民族的文学文化传统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民族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优秀作品,这些都“为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树立了竞争对手和超越对象,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5]。
此外,新时期儿童翻译文学的读者也发生了变化。他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不是为了救亡图存或阶级斗争,而是出于对作品本身的兴趣,或是娱乐或是学习。新时期的儿童对外国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被鼓励多了解外来世界以开拓眼界。虽然赵元任译本常被认为是此书的经典译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译本中的一些语言和表达方式并不为21世纪的儿童所接受或理解。吴钧陶对此书的译介顺应了儿童翻译文学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当代儿童的需求,为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新鲜血液,促进其繁荣发展,因此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特定社会背景的产物。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在目的文学系统中的地位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若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翻译文学则在创造新的、一级(primary)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时,译文更倾向采取异化的策略。若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译者则更专注于寻找外国文本最佳的现存二级模式,译文也更倾向于采取归化策略。
赵元任先生1921年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当时儿童翻译文学处于萌芽阶段,仍然需要谋求中国现存的文学形式,译作大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服务,儿童翻译文学仍然没有摆脱边缘的弱势地位。根据多元系统理论,赵元任先生译本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追求译本的可接受性,可能导致充分性不足。
吴钧陶先生于1995年翻译《爱丽斯奇境历险记》,当时儿童翻译文学处于繁荣阶段,极大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是中国儿童文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步走向中心地位。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吴译本应主要采取异化策略,追求译本的充分性,尽可能地接近原文。
例1
原文:‘Yes,it is his business!’ said Five.‘And I’ll tell him-it was for bringing the cook tulip-roots instead of onions.’
赵译本: 五牌道,“这是他的事情!让我来告愬他——是因为把山慈菇花的根当葱头给了厨子的罪。”
吴译本:“不错,这是他的事!”黑桃五说。“让我老告诉他吧——这是因为他把郁金香的球根给了厨师,而不是把洋葱给了他。”
郁金香的栽培源于奥斯曼土耳其,发扬于荷兰, 20世纪开始在中国引种,1988年在西安驯化成功,郁金香才在中国广泛流行。20世纪20年代,儿童翻译文学处于萌芽阶段,归化的翻译策略被广泛使用以追求其可接受性。山慈菇花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四川、贵州一带,其花根是中药材料,在20世纪20年代为国人所熟知。赵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山慈菇花”,减少了翻译文本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易于为目的读者理解和接受。20世纪90年代,郁金香已在中国种植并为国人熟知,儿童翻译文学也进入其繁荣时期,异化的翻译策略被广泛使用以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吴将其译为“郁金香”,既能为部分目的读者理解和接受,也能满足一些读者了解外来事物的愿望。
例2
原文:‘…something comes at me like a Jack-in-the-box,and up I goes like a sky-rocket!’
赵译本:“……有什么东西像弹簧似的在我后头‘崩’地一下,我就像个旗花似的飞上去嘞!”
吴译本:“……有个什么东西碰着我,像是一个弹簧玩偶①那样,我便像一个冲天焰火似的飞上来了!”
①一种揭开小匣盖就有玩偶跳起来的玩具。
“Jack-in-the-box”是一种儿童玩具,一打开盒子,里面附着弹簧的小人就突然弹跳出来,给人惊吓。原文中用此来形容Bill从烟囱中飞出的突然和速度之快。赵使用归化的策略将其译为“旗花”,一种烟火,古时打仗用作信号,也是孩子过年时的玩具,原语中的形象丢失,但快速、突然之意得以有效传达,易于读者接受。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已接触西方文化并急于了解外来事物,儿童翻译文学处于繁荣发展时期,异化的策略被广泛使用以保留其外来性,吴将其译为“弹簧玩偶”,并用加注的方式进一步解释,追求译文的充分性,满足了目的读者了解外来事物的需求。
例3
原文:A caucus-race
赵译本:合家欢赛跑
吴译本:竞选指导委员会①的竞赛
①caucus,这个词在18世纪初出现于美国波士顿,指美国政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会议。18世纪末,英国开始使用,也叫做“政党干部会议”,这种会议的作用是操作选举和控制选举人。本书作者用在这里,含有讽刺意味[5]23。
“caucus”,用于选举的政党干部会议,英国于18世纪启用此政策,用于操纵选举。文中使用该词指代赛跑,表达对政党的讽刺意味。赵将其译为“合家欢赛跑”,为了家庭的和谐而赛跑,丢失了原文形象,保留了原文含义,这种归化的策略缩短了原文和目的读者的距离,强调了译文的可接受性。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儿童被鼓励多了解西方文化,吴采用异化的策略,将其译为“竞选指导委员会的竞赛”并加注解释,给予儿童了解西方政治的机会。
例4
原文:Please,Ma’am,is this New Zealand? Or Australia?(and she tried to curtsey as she spoke-fancy curtseying as you’re falling through the air! do you think you could manage it?)
赵译本:泼里寺、麻达姆,这是新西兰啊,还是澳大利亚啊?(说着就一头向空中请安——你想想看,在半空中一头往下掉,一头又要请安,你能办得到吗?)
吴译本:夫人,请问这里是不是新西兰?或者是不是澳大利亚①?(她一面说,一面就打算行个屈膝礼——想想看吧,你是在半空中往下掉的时候行屈膝礼呀!你想你办得到吗?)
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位置正与英国相对。
屈膝礼是一种传统的问候礼节,女性行礼时需屈膝并颔首,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的屈膝礼是与男性的鞠躬礼节相对应。 20世纪20年代,中西交流甚少,国人对西方礼节了解不多,儿童翻译文学需要寻求中国文学系统的既有形式方能生存,故归化的翻译策略备受推崇。赵将curtsey译为“请安”,中国明清时期的问安礼节。尽管此时清朝已灭亡,但人们对这种理解还很熟悉。20世纪90年代,儿童翻译文学肩负引入新元素的责任,异化被广泛使用,吴将之译为“行屈膝礼”,给译文外国风味儿,满足了读者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
例5
原文:Let me see:I’ll give them a new pair of boots every Christmas.
赵译本:我想我每年过年的时候要给它们买一双新鞋。
吴译本:我打算在每个圣诞节都送给它们一双新的长筒靴子。
圣诞节是西方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当代中国也广为流行,但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还不为国人熟知。赵采取归化的策略将其译为“过年”,即中国春节,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消除了外来文化的陌生感,易于读者接受;吴采取异化的策略将其译为“圣诞节”,满足了新时代小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渴求,促进人们对外来节日的了解。
本文在多元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Alice一书进行对比研究,证明多元系统理论能够指导Alice一书的翻译,赵译本和吴译本的产生并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的,儿童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地位影响了两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研究进一步强化了多元系统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实用价值,也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审视和理解两个译本并对其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A Comparative Study of Versions o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GAO Chao-mei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 235000)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ysystem theory,this thesis,taking the versions of Zhao Yuanren and Wu Juntao as examples,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ersions of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illustrates how the positions of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in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translator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It finally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ming out of the two versions are to some extent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cultural contexts and the positions of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in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the two translators.
Keywords:polysystem theory;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transl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