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育传承师资培养探索

2023-04-19 15:26王娟娟
天工 2023年35期
关键词:师资文化遗产培训

王娟娟 郭 兴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2 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着重强调高校在非遗教育中的担当作用。之后在2010 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及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也强调博览与校园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联系全国各地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2023 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举行,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梳理学校开展非遗教学案例,发布2021 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成果等;以“守正创新,弘扬非遗时代价值”为主题开设论坛,邀请嘉宾围绕主议题,讨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重大问题。

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方面的功用也相应提高。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可以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非遗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必备教学内容,但是在高校的非遗教育传承的过程中,暴露出大量“蜻蜓点水”式的教育问题,各种新颖的非遗教育项目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众多学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剖析:殷桥认为存在非遗教育理念缺位、课程体系不健全、非遗教育师资匮乏等问题;萨其尔也指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非遗专业师资短缺、人才培养落地性不高的问题。针对我国当前校园非遗教育存在的流于形式的浮表化、零散化,特别是非遗进校园教材、师资不足,课程体系不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抓住非遗教育中最突出的师资培养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非遗融入高等教育的问题,建设有效的非遗课程体系,促进非遗教育传承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培训内容,拓宽适用范围

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来看,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非遗与学校课程教学并不匹配,将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进行教学化整理和择选是较难的,这就对非遗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应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将优秀和精华的部分整合进学校教学课程中,用好非遗资源,形成校内重视非遗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培养非遗师资力量要避免闭门造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社会各界在非遗方面的资源。山东省非遗博览会和陕西非遗保护年会即收纳了大量的非遗资料和传承人的资源,将社会资源与校园资源有效结合,以“双师教学”为主要方式,从而有效达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非遗教学根本目标。

从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素养和能力来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段的非遗教师在学科素养和非遗掌握方面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更细致的教师培养层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要有意识地针对未来不同学段的师资进行非遗教育。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因为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师,所以在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对广西当地非遗项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对非遗的认知。尤其是到了学生实习阶段,把非遗教育纳入实习成绩,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实践。学生在实习中,不仅要丰富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体验,还要协助所实习的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深化园本课程的内涵;相当一部分学生深度参与幼儿园民俗活动和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还积极学习部分非遗项目的技法和材料的使用,为幼儿的非遗学习当好助教,在陪伴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非遗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其他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师资,各专业都比较注重非遗方面能力的培养,全校上下达成共识,认为深化非遗教师的情怀素养是重中之重,而这一过程仅靠教师、学生的自塑和努力是不够的,还要真正调动非遗教师情怀养成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做出相应的努力来激发非遗师资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的动力,从而有利于研究出更加宽泛的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路径。

如果不在大学阶段就开展非遗师资的培养,而是等到学生工作以后才接触非遗教育,短时间内很难了解非遗师资的内涵并掌握其技艺,也自然对非遗中蕴含的美学价值领悟有限。而这也是当前非遗师资在学习非遗时面临的主要困境,所以针对非遗师资培养的有效性和减负化的研究一直是当前的重点。经过全校上下的研究探讨,大家认为,如果能够推出示范样板课进行推广和规范化课程建设,通过各方力量共同筹备出优秀案例、优秀示范和优秀模板,将这些素材课进行推广和通用化,不仅可以提高各专业非遗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有效减轻非遗教师的学习和备课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够比较快速地在非遗教育上进行有效的工作。从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回访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学生在步入各级学校工作后,能够较大程度地运用在大学中学习到的非遗知识,结合当地一些非遗文化开展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高校非遗师资培养上,学界已经有比较完整、规范的论述,其中高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得最好的。于丽燕在高校“双师”非遗课程的构建上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提出“理论性课程+传习性课程推广性课程”三类结合的非遗课程结构。理论性课程对应低年级的学生传播和推广非遗知识,传习性课程以双导师制授课来加强非遗的学习,推广性课程则是以非遗项目现场体验与校外实践等方式进行。这种细化的分配模式对非遗师资的要求会更高,但也把非遗的教育传承和学习效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总的来说,非遗师资的主要问题即师资的教育传承联系发展和非遗师资的高效化、减负化的培养。欧阳锡威提出将非遗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融入非遗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一思路是具有通用意义的,不同专业思政课内容有所差别,但所涵盖的人文素养培育内容是一致的。所以,在高校各专业非遗师资的培养过程中,加入思政方面的师资力量,以各专业思政内容为基础来编写由浅入深的非遗学习材料,可以在加强非遗师资培养效用的同时,减轻非遗师资的教学压力。

二、完善培训机制,构建创新体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中提出,逐步完成“十三五”培训传承人群10 万次的目标任务,形成较明确的教学体系和培训机制,初步构建了非遗传承人培养培训的基本模式。但非遗传承人与学校课程教学是存在脱节的,这不仅要求传承人和教师的“双师”教学模式加深合作、资源交互,还要求在整体上要完善非遗师资的培训机制形成对非遗师资简洁高效的培训模式,从而直接优化非遗教育的质量。

首先最直接的是健全非遗师资阶段性培训机制,重视师资的梯度建设。于子淇针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建议既要转变课程观念,强化参与意识,又要重视传承梯度建设,完善非遗师资培训体系。这一建议也契合了完善非遗师资培训机制的核心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专业培训、更新课程理念,除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非遗项目培训活动外,更重要的是激发教师参与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构建配套的非遗师资培训内容,针对各专业师资情况,立足高校阶段的思政化教学培养,加强各学科、各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专业非遗师资之间的共同教研、共同启发、共同施教的方式,形成系统的非遗师资培训机制。

其次是非遗传承人的双向教育培训机制。对非遗传承人的示范性培养已然是学界较为认可的研究方向,但是针对这一领域,我们仍应当深入挖掘非遗传承人在当前高等教育传承中的职能,甚至是师范类高校中师范生的培养上,加入非遗师资的教育内容是非常新颖的尝试。在加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进行“双师”教学模式的同时,将非遗教学内容加入师范生培养的内容中,让师范生在学校学习中即形成非遗与师范技能的初步结合,从而打造一批非遗知识更全面、教学能力更突出的非遗师资队伍,让他们工作后更有效地带动各学段在非遗师资方面的发展。

最后是创新非遗教师培训形式。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类型非遗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综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结对学习、跟岗访学、顶岗研修、返岗实践、送教进校等多种方式,打造更符合非遗教师成长规律的培训方案,探索培训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合,建立适应非遗技能培训要求的教师分级培训和考核制度。

三、凝练多方力量,构建高质量非遗师资发展体系

当前通行的非遗师资培训活动相对单一和固化,存在活动内容较为片面、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活动参与热情度低等问题。对一些一线教师来说,过多过泛的培训活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优化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培训模式,构建高质量的非遗师资发展体系。一方面,可以尝试加入学生社团的力量,让学生社团成为非遗师资培养和应用的有效力量。乔晓光、董光俊在针对中国民间美术与非遗课程的结合上,对师资不足的问题提出创新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思考。王燕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教学形式,可以采取课堂授课为主,相关论坛、协会、社团活动科普和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将多方力量纳入非遗师资发展体系中。陈良、王甜甜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加强社团引导、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许多中学和高校存在大量的学生社团,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参与的同学通力合作,以非遗内容为社团活动主题,非遗师资参与其中,既可以让非遗在校园中发展得更好,也可以推动非遗师资在社团实践中的进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提升非遗培训团队专业素养。成立省级非遗教师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更新培训专家库,聘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参与教师培训工作,并且构建高水平的非遗教师培训基地。吴琼在美育创新工作室的运行活动中,不仅组建了一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民间记忆的教师队伍,还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团队,以学生团队辅助非遗师资开展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由此可见,打造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专家队伍,让非遗师资的培养更加高效、合理。

鄢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多方联动的非遗师资培养运行机制,即非遗传承人、高校、社会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定位和职责,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实现融合工作的有序推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引入商业化机构和企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来更好地培养非遗人才和非遗师资,从而能够真正做到凝练多方力量、健全多方联动机制,构建高质量非遗师资发展体系。

四、结束语

回望近几年的非遗传承与高等教育的结合,高校在这方面做得确实是比较积极有效的,尤其是在非遗项目的选取、校本教材的编写、非遗活动的安排以及非遗师资的培养上,各专业之间的教研联系和教育传承可以做得更多更好。通过对当前高校在非遗教育上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非遗师资和非遗项目在当今高校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资文化遗产培训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