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衔接”背景下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践思考

2023-04-19 10:59:27汪轶群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陶行知师范生

胡 兰 汪轶群

(1. 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奋斗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其中, 城市教育发展成绩尤为优异。 相对而言,乡村教育发展则较为缓慢,在一些贫困地区,乡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一些贫困地区政府财政能力有限,致使乡村学校教师待遇远远低于城市学校教师, 乡村学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难度增大; 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优质远程教育资源难以抵达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学生也难以享受优质教学资源。 乡村因生源不足而裁撤教学点, 进而导致乡村学生上学远; 父母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等,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效果和成才。

2020 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称 《有效衔接的意见》,并将这一时期简称“有效衔接”阶段)[1],要求继续重视教育的基础长远作用。 如果说在脱贫攻坚阶段,教育起到了“扶智、扶志、扶能力”的作用和消除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效果,那么,在“有效衔接”阶段,教育的功能需要实现从“扶贫”到“固脱”“防返”的转变,起到“立智、立志、立能力”的作用,使教育达到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文化、 激发群众主体内生动力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2]。 20 世纪初,陶行知先生亲力亲为开展乡村教育试验, 形成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对当下“有效衔接”阶段顺利过渡到乡村全面振兴阶段仍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简述

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其乡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 对于当今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学校建设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育的目的:立国根本之大计

陶行知先生是 “五四” 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以人民性丰富其教育思想,把乡村教育作为立国之根本, 强调乡村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千万人民的生活[3]。 在回答办学和社会改造是一件事情,还是两件事情问题时[2],他肯定了教育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强调要“用教育的力量建设新中华”[4],以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中国乡村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改造、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

(二)乡村教育的内容:“活”的教育

针对“向城跑、不种稻、不种棉、不造林”等忽略“乡心”、忽视技能训练、加深贫富差距的“走错了路”的中国乡村教育,陶行知先生发出了前面是“万丈悬崖”,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的呐喊[5]。陶行知先生反复强调,乡村教育的第一个特质就是“生活”[3]。他认为乡村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以生活为指南,立足于乡村,用“活”的环境、“活”的知识来教授“活”的学生。

(三)乡村教育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针对乡村教育中将劳心与劳力分成两个阶段现象,提出要突破这样的“二元论”。 先生以水稻种植为例, 提出学生应进入稻田, 在实践中看书、学习、思考的“教学做合一”“活”方法,实现劳心与劳力的统一。

先生在其创办的“晓庄学校”实行“艺友制”[2]。 每个学园有导师、艺友及中心学校;以“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为培养目标;以“特殊”的校舍、“特殊”的教师以及“特殊”的学生为主体,坚持所有师生平等、农民化理念,践行“教学做合一”方法。

(四)乡村教育的关键:乡村教师

陶行知先生明确人才是乡村改造的重要因素,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乡村教师, 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培养乡村教师,确保乡村改造的顺利完成[2]。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下乡运动”师范生的培养路径,强调师范生需要深入乡村,融入乡村的环境,运用乡村的知识,进行乡村的工作,培养师范生肩负改造乡村的责任心、信心和能力。 他确信“倘使有‘活’的教师,各办一所活的小学,作为改造各个乡村的中心,再以师范学校总其成,不断地领导各校各村前进,不出十年,必著成效”[2]。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与“有效衔接”阶段教育举措的契合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乡村教育在其中则发挥着基础且长远作用。 《有效衔接的意见》的内涵与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一)战略性契合:把教育放在乡村发展重要位置上

20 世纪伊始,新式学堂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同[6]。新式学堂的诞生与工业化相匹配, 与城市发展需要相符合。此时,与农村、农业、农民发展需求相分离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等也同步进入了乡村教育。针对当时“不能适应乡村的需要”“一直忽略农人的真正需要”的乡村教育[7],陶行知先生在理念上进行引导, 在理论上进行开创, 积极兴办乡村学校,在教材、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试验和实践,为中国乡村蹚出了新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成就辉煌。 但也还存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 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问题依然存在。 小学撤并校点更是延长了一些农村少儿学生上学路程,增加了家庭送学负担。 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话, 那么在高中教育阶段城乡差距则进一步拉大[8]。 针对当下乡村教育, 特别是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产生的新问题,《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要继续落实教育普惠政策、控辍保学,并分别在“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等五个部分对乡村教育进行了部署[1]。

(二)举措性契合:共同推进乡村学校建设

陶行知先生发起成立 “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社会组织,引导和推动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发展。 强调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先生不仅在全国创办了许多乡村学校,还主持创办了平民的而非贵族的、中国的而非外国的、省钱的而非浪费的乡村幼稚园[9]。 陶行知先生还以乡村学校为基地,创新了乡村师范生培养模式。 先生重视乡村学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教科书编写原则,并付诸实践而取得了良好效果[5]。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生育率持续下降, 处于“有效衔接”阶段的贫困地区人口也开始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幼小衔接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在乡村学校的创办、条件改善、经费资助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部署; 针对撤校并点导致农村孩子上学远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措施;针对农村学校软硬件条件不足的问题, 提出要继续改善现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措施;针对上学贵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开展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措施等[1]。

(三)向“农”性契合:大力培养乡村所需人才

与城市、工业看齐,与农村、农业脱节的乡村教育,成为农村人才的“抽水机”,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本土人才的短缺[6]。 “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5]。 为此,陶行知先生倡导,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贯穿乡村教育全过程[5],快速培养出了农村、农业所需的实用人才。 在中国危亡之际,陶行知先生深知时间紧迫,已经等不及小学生的慢慢成长,而应同时着眼于成人教育,利用平民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以强中华民族[10]。 陶行知先生组织编辑平民教育的书本, 运用连环教学法推行平民教育运动;通过平民教育下乡[10],快速提高乡村百姓知识水平,培养出“劳力上劳心”的本土人才。

在“有效衔接”阶段,各类学校亦面临着“顺利过渡到为乡村全面振兴而培育人才” 的急迫任务。 为此,《有效衔接的意见》 提出了通过职业院校能力建设、师范生培养指标倾斜、贫困户职业能力培养等政策措施适时予以解决,这与陶行知先生“乡村人才培养” 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衔接的意见》 提出要加强脱贫地区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 为培养本土乡村教师人才,提出要继续“增加脱贫地区师范生(公费)培养供给”制度;为增加脱贫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提出要继续支持已脱贫户“两后生”的职业教育等[1]。

(四)保障性契合:重视乡村教师数量和质量

为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数量质量不足问题, 陶行知先生开展了协同发展的“小学办师范”模式,打开了“优良小学所在”,就是“优良师范所在”,广布“优良小学”种子的局面。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而“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5]。 陶行知先生对报考师范的生源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并规定了考试内容[11]。 通过“活”的教学方法培养“活”的教师,要求师范生在学校学习要完成“两个变”,即“变个孙悟空”“变个小孩子”[5]。

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主体, 是乡村振兴的智库。 其数量、质量关乎乡村本土人才培养质量,关乎乡村学校办学质量。 为此,《有效衔接的意见》做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以补充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并提出要优先补充脱贫地区高素质教师需求、 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和对口支援制度以及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1]。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在“有效衔接”阶段的实践思考

乡村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一环,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积极付诸实践,发挥其在“有效衔接”阶段乡村教育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一)明确乡村教育战略地位,大力支持乡村学校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12]。为此,乡村教育要主动对接“有效衔接”战略,前瞻性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教育工作。 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角度,对乡村教育进行合理定位,协调发展乡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学校作为乡村教育重要载体和途径, 其发展直接关系乡村教育质量。 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切实落实普惠性政策,合理布局乡村学校,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社会资源融入乡村学校,整合社会公益性组织的资金、场地、设施等资源深入乡村学校,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二)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强化乡村教育“活”内容

生活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打水、扫地、抹桌子,或是挖地、种菜、种稻子,也不是把“生活”“教育”分开而作为两个个体看待,而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便是教育”[5]。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启示我们,乡村教育既要做好“扎根”,也要做到“破土”;既要保持“乡”味,也要倾注“农”情,要关注乡村、回归乡村生活,立足“三农”服务,坚持“教学做合一”。

乡村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开设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既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乡村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相携手,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和地域自然资源,突破乡村学校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局限,开发农业相关课程,增加农村实用性知识和乡村特色的课程等。既关注理论知识传授,也注重生产技能知识的培养;乡村教育内容要打破课程性质限制,融合劳动教育,增加“劳动课程”与“技能课程”,关注乡村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农村生产实践基地,聘请农业专家走出校门去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在新时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面开发课程等。

(三)多举措培育“可下去、能留住、爱乡村”的师资

第一,培养有信念、有理想的乡村教师。 任何时候,信念和理想都是乡村教师坚持扎根基层最重要的基石。 因此,要对乡村教师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使乡村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邀请农村教育专家或者在农村教育领域耕耘多年的教师现身说法,增强乡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师范生和农村学校的交流,提供让师范生去乡村学校实习的机会,让更多的师范生在学生阶段就接触农村、农业、农民,提高其服务乡村教育的使命感。 第二,落实相关政策。 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乡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内容包括职务、职级、待遇向乡村教师倾斜等,但只有将这些政策被落实了,才可以说真正地关心到了乡村教师生活、乡村教师的前途,从而激励更多教师从事乡村教育,使其真心留在乡村,扎根乡村学校。第三,扩大退休教师服务乡村的规模。 2022 年,教育部通过专项计划招聘了大量的优秀退休教师前往贫困地区教学。 该计划的实施补充了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但对于全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 为此,各区县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鼓励身体健康的教育管理者、退休的优秀教师前往农村教学,夯实农村教育基础,这些榜样的力量可以激励更多年轻教师扎根乡村,缓解农村师资薄弱的问题。

(四)与时俱进地在乡村学校实践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

一是发挥乡村学校在“有效衔接”阶段中的创造作用。 陶行知先生把“培养农村所需人才,办农民满意教育”作为实现乡村教育的基本目标。 与此同时,陶行知先生还要求乡村学校要成为改造乡村生活、领导村民自治的“中心小学”[2]。 这启示我们要赋能乡村学校, 就要多方位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践工作, 而乡村学校自身则要不断提升服务乡村的能力,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乡村学校要主动开展自我革新。 乡村教育资源数量投入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为此,乡村学校不能被动地等待外部资源的投入, 而是要同时开展教育行动以应对“有效衔接”阶段的挑战。 如按照“生活是课程”的思路,拓展和开发乡村学校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使“课外之生活、生活之外的课程”失去市场,使校外学科辅导遁形[13]。三是培养农村、农业所需人才。 在脱贫攻坚阶段,特色种植、养殖的第一产业人才在实践中得到了快速培育成长, 也在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有效衔接”阶段,则需要适时调整人才结构, 为包括农业衍生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和空间,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四、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而乡村教育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村教育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它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只有更多的人走进乡村,将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深入实践,明确乡村教育的地位,深化乡村教育“活”内容,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衔接”,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陶行知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1:58:36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8:14:52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3:05:24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