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操作
——以课程实践活动“面面俱到”为例

2023-04-19 03:46:58瞿欣欣
新课程 2023年21期
关键词:面食跨学科鸡蛋

文| 瞿欣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并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分科教学、以生活和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价值关切、活动形式、评价等方面均有独特的理念和内涵。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背景

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传统语文教学逐渐向注重学科融合、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跨学科思维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此外,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将跨学科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当前背景下的实施,旨在通过多学科融合,拓展学科边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设计问题导向学习任务

教师:早上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面面俱到”为主题进行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我们都知道面食在不同地区会有很多种制作方法。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面食呢?

学生A:是因为地域差异和文化吧?

教师:很好!正是因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面食的制作方法才会有所差异。那么,我们今天的问题就是:“面食在不同地区的制作方法有何异同?”你们怎么看?

学生B:我觉得可能会受到当地的气候和食材的影响。

教师:不错!气候和食材确实是影响面食制作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要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然后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该地区的面食制作方法。你们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各组请注意,除了制作方法,还要考虑面食在当地的文化背景。你们可以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面食的看法和习俗,这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面食的制作和意义。明天每组请准备一个小报告,与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

通过这个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地域文化和食物背后故事的兴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探究中不仅学到知识,更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信息技术,拓宽学习途径

教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面面俱到”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通过信息技术更全面地了解面食文化。请同学们打开网易课堂,我们开始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使用搜索引擎找到关于不同地方的传统面食制作视频。同学们可以分享你们找到的有趣的制作过程以及在其中发现的地域文化。

学生A:老师,我找到了陕西的油泼面、兰州的牛肉拉面,还有山西的刀削面。

教师:很好,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大家注意聆听,看看古人眼中的面食文化。这里有一首古诗是明代诗人陆深的《江东竹枝词四首·其四》——明月垂杨独树桥,桥西熟酒好良宵。红香细剥莺哥嘴,嫩白鲜羹玉面条。本诗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片段,在垂杨柳的桥边静看夜色美好,吃着香喷喷的面条,是一乐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从中也能看出面条在古时的地位之重要。

学生A:哇,原来古人也这么爱吃面条啊!

教师:是的。那么现在让我们通过在线讨论平台分享自己的发现。同学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回复其他同学的评论。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面食文化与语文的关系。

学生B:我觉得每种面食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让我更加理解相关的诗词。

教师:不错,正是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能够更深刻地领略语文与面食之间的奇妙联系。

教师:现在让我们通过虚拟实境来体验古代的面食作坊。请大家戴上VR 设备,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

学生:哇,感觉就像置身于古代,看到了古人是如何制作面食的。

教师:通过虚拟实境,我们能够更生动地感受古代面食文化,这也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增添了一份乐趣。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在这次“面面俱到”的活动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以更多元的方式了解了面食文化,也发现了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不断拓宽学习途径。

通过网易课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互联网资源、在线讨论和虚拟实境等手段积极参与,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达到了“面面俱到”的跨学科学习目标。

(三)创设实践环节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展一项充满创意的实践活动,这项活动要结合语文学科和数学知识,下面我们要开始制作美味的面点了!请打开你们课桌上的食材清单,我们将用它们制作我们自己的美味面点。

学生兴奋地看着桌上摆放的面粉、水、馅料等食材,期待着动手制作的时刻。

教师: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测量和计算。请打开你们的数学笔记本,记录一下食材的重量和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步骤。

学生积极地拿出笔记本,纷纷记录下面粉、水、馅料的重量,笔尖在纸上舞动,记录着每一个数字和配比的精准。他们还用心地在纸上画下每个制作步骤的简图,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整个面点制作的过程。这不仅是对语文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锻炼。每一张记录都是一段学习的旅程,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同时培养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见,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学科大门。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开始动手制作吧!请注意,要按照我们刚才记录的步骤进行制作,这样我们不仅能做出美味的面食,还能在学科中学到更多知识。

学生投入地搅拌面粉、包馅料,整个教室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面点香气。制作完成后,学生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面点拿到教师的办公桌前,期待着老师的点评。

教师:看到大家都这么用心制作,真的很棒!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作品的创作,还结合了数学的测量和计算,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现在我来逐一点评每位同学的制作过程,并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科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有趣且有深度的学科作品。这就是我们“面面俱到”活动的精彩之处,希望大家能保持这份热情,继续在学科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四)强化合作与互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通过合作与互动,共同深入探索中华面食文化。首先,我们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面食,然后共同进行研究和实践。

学生A:老师,我们选了鸡蛋饼!

教师:很好!鸡蛋饼是个不错的选择。接下来,你们需要了解一下制作鸡蛋饼的具体步骤,然后共同讨论一下,除了平时我们吃过的鸡蛋饼,还可以开发什么样的新口味。

学生B:老师,通过商量后,我们小组决定做一个水果鸡蛋饼。

教师:太棒了!你们的创意听起来很有趣。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实践环节,亲手制作鸡蛋饼。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请密切合作、交流想法,尝试不同的制作方式。

学生C:我们觉得加点葱会更好,大家怎么看?

教师:对,这正是合作与互动带来的思维碰撞。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进行社会调研,了解鸡蛋饼在不同地区的受欢迎程度。你们可以分工合作,利用网络或实地调查。

学生D:老师,我们查到了面粉中还可以放土豆丝和胡萝卜,如果放点西红柿会更美味,原来普普通通的鸡蛋饼可以有这么多变化!

教师:是的,那么我们现在开始做起来吧。

教师:看到各位同学积极投入小组活动中,我感到非常欣慰。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鸡蛋饼的制作过程。谁能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发现?

大家互相品尝了每一个小组的“成果”,非常开心。

学生E:老师,我感觉自己亲手制作的鸡蛋饼真的很好吃。我决定画一幅大家一起做鸡蛋饼的场景,留作纪念。

教师:嗯,这个想法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美术创作,将大家的劳动成果展示出来吧!

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真是一幅充满创意的作品!最后,让我们进入小组展示与分享环节,听听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活跃的合作与互动,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鸡蛋饼的制作,还发现了不同地区的特色和文化差异。这样的实践性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跨学科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渴望。

(五)制订综合评价体系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次“面面俱到”主题学习活动,大家在语文、数学、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收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你们在这次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我会制订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将综合考量你们在知识理解、问题解决、合作互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综合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知识理解(20 分):考查学生对语文和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学科交叉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问题解决(30 分):考查学生在“面面俱到”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地域文化和食物制作的深入思考。

合作互动(20 分):考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有效沟通和共同探讨的程度。

实践能力(30 分):考查学生在面点制作和鸡蛋饼实践环节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包括操作的熟练度和创造性思维的展现。

教师:好了,这就是我们的综合评价体系,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学生A:感觉很全面,可以全方位了解我们在这个学习活动中的水平。

教师:通过这个综合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知道每位同学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个人报告和小组展示的形式,评价你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也是对这个评价体系的一次实际应用。

(学生依次进行个人报告和小组展示)

通过综合评价体系,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在这次“面面俱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地域文化和食物制作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的动手实践,收获颇丰。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继续拓宽学习途径,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全面发展。这次的学习经历不仅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华面食文化,也为未来的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愿大家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收获更多的知识,迎接更多的挑战。谢谢大家的精彩表现!

猜你喜欢
面食跨学科鸡蛋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Do You Know?
把“愤怒小鸟”做进早餐里
神奇的鸡蛋画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47
八里河畔,面食飘香
从鸡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