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银
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借助课程学习,逐渐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 2022)。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学会从整体规划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尽可能让核心素养展现在课堂教学范畴。然而,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依然沿用“碎片化”课时教学模式,打乱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主张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将单元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等放在系统化的模式中展开,助力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912 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感知,而且教师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这一研究可以称之为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而言,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单元的内容采用统一性教学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依据某个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从教学目标出发,重新规划设计教学方式和课后作业等内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系统化的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通过观察和对比分析单元整体教学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发现其具有如下教学特点:
第一,整体性和联系性。这一特点属于单元整体教学中比较凸显的元素。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之前“碎片化”的教学理念,将整个单元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统筹规划,在把握整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重视知识点联系的前提出发,由浅入深开展系统化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整体学习的目标。
第二,主体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主体为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扮演规划者、引导者、解惑者的身份,所有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三,计划性。单元整体教学脱离了单个课时的教学方式,所有的教学安排必须服从整体教学的布局,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制订系统化的计划。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多采用“一课一讲”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实现知识的传递,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控。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小学英语教材的设计逐渐开始尝试单元整体设计的方式,以“话题—功能—结果—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每个单元下划分五六个板块,在主题文化的引导下,贯穿语言、交际、语法等各种英语知识点和技能。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如下: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立足单元主题背景,将单元教学内容中与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有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整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还能通过文化对比分析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构建整体语言框架。
语言表达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重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语言表达和日常交际的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会创设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语言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依托语言学习情境展开自由交流,从而有效锻炼和提高其英语交流能力(吕晓雅、王燕 202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的特点,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并且非常重视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会根据单元主题及单元教学目标创设有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目的性明确的学习计划中不断推进和提升自身的各项英语技能,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手段,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要想熟练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就必须从自身出发,深化单元知识内容,从整体入手,合理规划英语教学过程。这些都可以间接促使英语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英语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并不是将单元内容糅合在一起这么简单,而是在开展教学前就构建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由于每个单元主题内容不同,基于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英语教师要立足单元主题,详细规划,让所有的教学目标最终都落实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顾玲意 2022)。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并非所有单元的内容都涵盖核心素养的所有要素,所以在构建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学会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切忌强行将一些单元中没有的内容添加到教学目标中。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内容是围绕“物品的位置”展开的,该单元一共分为 Story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Sound time、Check out time、Ticking time 六个部分。在仔细阅读本单元内容后,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能力:掌握与“位置”有关的单词和短语,理解文章中的对话内容,记忆与掌握位置介词in、on、under、behind 的用法,并能根据相应的情境谈论各种物品的位置。
思维品质:通过游戏互动、情境创设等活动学习对话内容,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
学习能力:锻炼并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根据不同情境使用正确的位置介词和句型的能力,以及根据听力内容画出正确的物品位置的能力。
由于单元主题设定的局限性,虽然在教学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所有核心素养的内容,但是教师因材施教,同样制订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并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制订了教学计划。
单元整体教学非常重视单元话题的完整性,只要涉及单元主题,教师就会结合给出的主题特点,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并围绕情境设计各种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这种主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将分散的单元板块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语言输出的单元教学框架(赵玉 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主题为“询问路线”,在单元教学框架的构建中,教师根据课时教学安排,设计同一个主题下的不同情境。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对应的板块是Story Time。该板块讲述的是杨林(Yang Lin)想要参观苏海(Su Hai)的新房子,于是打电话询问去新房子的路线,从而引出本单元的核心主题。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设计了“寻找苏海家”的主题情境。首先,基于课文中的语境需要,邀请学生绘制一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指引图;其次,通过看图听对话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在地图中标注出杨林去苏海家的具体路线,并结合任务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 cinema、hospital、shop、zoo 等,以及一些重要的短语如get on、get off、turn left、turn right 等,以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掌握询问路线时常用的句型“How do I get to your house?”。
第二课时:对应的板块是Fun Time,Grammar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画面中给出了一张包含各个建筑物的地图,要求学生使用“How do I get to your house?”句型进行提问,并给出合理的路线指引。教师设计了“你问我答”的主题情境,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图中包含的主要建筑物及其所在的位置,并将其与Grammar Time 板块中出现的“How do I get to your house?”句型及“go along this street”“turn left,turn right”等短语进行融合。其次,在Sound Time 板块,引入商场购物的情境,将本单元出现的字母组合sh 的发音规律进行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和使用语言,学习并掌握字母组合发音的一些技巧。最后,通过学习Fun Time板块中Draw and write 的内容,教师创设“上学之路”的写作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课本中给出的开篇语写小作文,完成语言输出的学习任务,提升其写作能力。
第三课时:对应的板块是Cartoon Time。该板块主要讲述的是博比(Bobby)和蒂纳(Tina)这两只小老鼠想要去看一场新电影的故事。教师结合板块内容设计了“看电影”的主题情境,并采用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乐趣。
第四课时:对应的板块是Ticking Time。教师设计了“介绍校园”的主题情境,让学生利用校园的平面图进行问答练习,复习和巩固本单元学到的各种语言知识点。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结合每个板块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整合教学的框架安排,教师可以将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融入单元教学过程,并利用不同板块的内容培养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各项素养(邓歆 2022)。
1.思维品质培养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为例,在 Story time 板块的主题情境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教师设计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活动,利用思维导图清晰化、显现化的特点,开展对所学内容重点信息的整理汇总。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与文本内容有关的澳大利亚的视频,并引导他们说出画面中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各种信息,如“Kangaroos and koalas”“Football Games in Australia”“Sydney is a beautiful city.”等;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刚才观看的视频及教材中给出的内容,以Australia 为主题词汇绘制思维导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活动,学生能在复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自主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2.读写能力培养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素材,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动画故事都可以提供读写结合的学习机会。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为例,单元主题为“暑假计划”,课文内容是关于不同学生的暑假安排。教师结合Story time 板块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暑假计划,可以从想去的地方、出发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准备待多长时间及要做的事情等方面展开描写。
有了阅读文本,学生在作文练习时就有了参考对象,如他们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的暑假计划:“This summer,I will go to Beijing.I will go there by train. I will stay there for two weeks. I will do many things there,such as watching the raising of the national flag with my parents in Tian’anmen,going boating in Beihai Park,and climbing the Great Wall.”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让他们以小组或者同桌合作的方式进行分享交流,鼓励他们相互批阅并给出修改意见,从而帮助其提升读写能力。
3.文化意识培养
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体现的是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包含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教育部 2022)。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培养其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的关键词,推荐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融合学习活动(郭君2022)。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 为例,在第一课时讲解中,教师从Chinese New Year 这个主题关键词入手,在课堂阅读环节融入与我国春节有关的英语绘本,如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我的第一个春节》),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分享中国春节,其中有中国人最初过春节的一些美好记忆,如“The Chinese New Year will be decorated in red.Adults will give red envelopes to children.The streets are full of lanterns.”等。这些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融入了中国传统节日独有的一些庆祝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又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8 At Christmas 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样是在第一课时阅读环节,教师根据文本中出现的圣诞元素如火鸡、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等,推荐英语绘本The best gift for Christmas。该绘本内容是从圣诞礼物入手讲述的一个小故事:“Christmas is coming soon. Grandpa says:‘On Christmas Eve,Santa Claus will give a present to every good kid.’Vivi:‘Will Santa Claus give me a friend?’”该绘本主要通过圣诞节收到礼物的习俗,告诉学生“要用爱赢得朋友”的道理。借助英语绘本,学生可以学习相关英语词汇或者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传统英语中“独立讲解”的教学局面,让英语课堂成为具有知识构架体系的学习舞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除了要保持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还要在教学任务和活动设计中兼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各方面要求,这属于深度学习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单元整体设计的规划中,教师要认真研读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制订合适的单元整体教学计划,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活动完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