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2023-04-19 00:20苏莹莹彭草云张爱军戴晴朱君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医学微课课堂教学

苏莹莹 彭草云 张爱军 戴晴 朱君华

1嘉兴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科,嘉兴 3140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杭州 310053

中医学从宏观出发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运用整体观念与辨证思维调节人体偏性,促进身心健康,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医的临床诊疗模式,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1]。中医学理论思维的构建独树一帜,其思维模式与西医学实验室验证体系下的理论比较,从理解到应用上均有极大的不同。因此,对于西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医学八纲辨证具有晦涩难懂、应用困难的问题[2]。西医学本科专业的中医学教学往往是各类课程施教中的难点。“微课”和“翻转课堂”均是近年来教育界改革的热点[3]。微课(micro class)是以微型视频为载体,通过网络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和梳理,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且不受场地限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颠覆传统教学方式的顺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学课程内容,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献或参与在线课程等方式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合作学习,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西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先入为主地接受了西医学的思维模式,缺乏中医学的辨证思维训练,对于八纲辨证存在着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传统教学的课堂气氛有欠活跃,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翻转课堂的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4],而将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前期预习方式,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继而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学八纲辨证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并且能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0月—11月参与中医学课程学习的嘉兴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2班、3班和4班)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100名学生按照不同班级分为试验组(3班和4班)和对照组(1班和2班),每组50名学生。试验组50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有12名或13名学生,从中选出1名学生担任小组长。两组学生此前均未参加过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且均通过夏季高考录取,其年龄、性别和前期各门课程学习成绩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教学实施

两组学生授课内容均为中医学的八纲辨证,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高鹏翔主编的第9版《中医学》作为教材。中医学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八纲辨证部分教学为2学时,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1.3.1 试验组教学实施 试验组学生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步骤如下:①课前线上学习。线下教学开始前一周,建立试验组钉钉群,在钉钉群中提前进行八纲辨证线上直播视频教学,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症候鉴别的相关内容,每位学生独自学习,视频支持回放,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本小组不能参加直播的同学通过视频回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视频播放时长数据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视频学习结束后,上传八纲辨证的拓展资料,各小组学生课前分组准备翻转课堂所需要的PPT、教具、讲稿等。②课中线下教学。线下课堂教学1学时,每个小组分别选出1位代表按照“表里”“寒热”“虚实”“阴阳”4部分内容登台讲课,并回答其他小组学生的现场提问。师生线下互动,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错误的认识给予纠正,完成八纲辨证随堂测试。③课后知识提升。教师与学生通过钉钉平台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共同实现知识提升,完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和问卷调查等。

1.3.2 对照组教学实施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课堂讲授、答疑解惑,按照常规要求布置课后作业。

1.4 教学效果评价

1.4.1 八纲辨证随堂测试 两组学生完成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后均进行一次随堂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八纲辨证的相关概念和辨证分析的具体运用。试题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出版、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习题集》,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病案分析题组成,分值比例为填空题8%、单项选择题20%、病案分析题72%。采用闭卷考核方式,时间15分钟,满分100分。

1.4.2 期末考试 两组学生于学期末进行中医学期末考试。中医学期末考试由中医学教研室设计考卷,整个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病案分析题组成,分值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6%、多项选择题14%、判断题10%、填空题14%、名词解释题8%、简答题14%、病案分析题14%。其中,八纲辨证内容有16分,占总分的16%;题型覆盖选择题(3分),判断题(3分),填空题(2分),病案分析题(8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提取八纲辨证相关测试题目成绩(共16分),按照实际成绩×100/16换算后进行分析。

1.4.3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参考国内外翻转课堂满意度问卷,经过教学小组多次研究讨论后编制而成。问卷内容包括“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4个条目,每个条目有3个问题,共有12个问题。采用Likert 量表5级评分法对答题进行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每个条目总分15分,问卷总分60分,分值的大小与教学满意程度成正比。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为0.862,“激发学习热情”条目的Cronbach’s α为0.891,“促进师生互动”条目的Cronbach’s α为0.909,“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条目的Cronbach’s α为0.897,“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条目的Cronbach’s α为0.825。问卷总体和各个条目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7,这表示其内在一致性信度较好。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两组学生当场匿名填写,20分钟后交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中医学八纲辨证随堂测试成绩、期末考试中八纲辨证部分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嘉兴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嘉兴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分,

3 讨论

3.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八纲辨证属于中医学辨证理论体系的总纲,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在整个中医学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中医学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5]。西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首先学习西医学知识,先入为主地形成了一定的西医学思维模式,西医学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逻辑思维,善于从整体中将事物的本质分离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局部问题上分析研究,缺乏整体性、联系性地分析问题的技巧和能力。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善于运用“以象比类”的联系技巧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核心。因此,西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中医学的传统理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认为其晦涩难懂、变化繁复多样,难以熟练掌握和运用[6]。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中医学八纲辨证内容的随堂测试和期末考试中八纲辨证部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可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与马芬俞、徐红娟[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主要与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关。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改进。首先,利用课前线上直播视频教学和小组长监督促进以保证学生预习效果。其次,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互换身份,以教促学,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开展讨论,提高了线下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3.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始终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即“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此种教学方法有利于知识的全面传授,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8]。微课的优势是知识点切割、循序渐进、可重复观看等[9],本研究在微课的制作中将辨证论治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提炼和类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开展分析教学,运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元化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即能够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其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为其后的理论体系认知的建立和翻转课堂的实施进行铺垫。翻转课堂教学开始,试验组各小组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讨论,深化记忆和理解知识点,制作相关课件。翻转课堂的线下教学优势是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0]。本研究在翻转课堂线下教学中安排了各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提问和讨论,并运用实际案例加以分析,教师给予答疑和点评,帮助学生建立辨证思维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节约和有效使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习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11]。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中医学八纲辨证是一切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学临床教学的桥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应用于中医学八纲辨证的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八纲辨证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辨证思维的实践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由于时间和人力等各种因素所限,本研究仅限于八纲辨证的教学内容,只占中医学课程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如果需要对中医学全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微课”的制作到“翻转课堂”的教学规划仍然需要各类资源的大量投入。上述问题有待后续研究中逐步解决,以便更加全面和准确地验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苏莹莹:课题设计、教学实施和论文撰写;彭草云:课题实施;张爱军、戴晴:课题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朱君华:课题设计、论文修改

猜你喜欢
中医学微课课堂教学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