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林
(甘肃省庄浪县朱店学区柳窑小学,甘肃平凉 744607)
翻阅中国古诗词经典可以从中看到有大量的古诗词具有浓厚的思乡情结, 古人在古诗词中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中国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古人十分重视交际关系的维护以及情感纽带的维系,十分重视亲情和友情,以至于在创作古诗词时充分抒发自己相关的情感和思想。古诗词是古代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古人借古诗词抒发各种思想感情,体现出古人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敏感的特征。 同时古人十分注重古诗词语言的运用及意境的营造,这表现出古人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高超的艺术修养, 这些品质和特征充分体现出古人在生活中的追求与态度, 也为我们后代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知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渠道和认知途径。
对于中国古代而言, 每一位读书人的理想都绕不开仕途这两个字。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后,科举成为古代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必经途径, 也是产生思乡情结的主要根源所在。以唐代诗人孟浩然为例,孟浩然的诗词造诣颇高, 但他一生都没有真正考中过进士[1]。 在 733 年,44 岁的孟浩然再一次遭遇科举失利,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年龄科举失利,带来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孟浩然的内心当时充满了苦涩与辛酸,为了能够调整科举失利的心情,他决定前往吴越之地通过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暂时忘掉这些不如意,在诗意一般的山水景物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然而在这一年的秋末时节,因为天气转冷的缘故,孟浩然在船上漫游时感受到了几分凉意, 他的内心开始充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因此而创作了《早寒江上有怀》,其中的“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充分体现出了孟浩然在苦涩的夜晚受到思乡情感的影响, 看着天边归来的帆船开始渴望早日回到家乡, 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惆怅。这首诗以写景为开端,又以写景收尾, 而写景的每一个字都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感,体现出满腹的愁绪,在我国古代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中具有极高的地位[2]。
人是典型的感性动物,古人也不例外。古代文人墨客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普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尤其作为迁客骚人,这些文人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但具有“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的心态,尤其在面对险恶的官场和诡谲莫测的政治环境时,他们始终信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信念,然而因为难以施展才华,甚至因为屡遭妒忌、圣意难测等,最终沦落到被贬他乡的地步,这些古人的心情往往极其落寞,在耳听秋风飒飒吹过、眼看黄叶飘飘落下之际, 他们往往会感受到一股无尽的渺小感和无力感,甚至逐渐失去往日的书生意气,这时候他们便借助诗词歌赋一抒自己的惆怅, 由此因为政治失意被贬他乡而怀念家乡的诗词便不断产生。例如,唐代诗人柳宗元从永州司马被贬为柳州刺史期间所写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不仅充满了作者对被贬的愤慨不平之意,同时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节。尽管这首诗仅有短短28 个字,但是其中包含着丰富内蕴, 作者在诗中所传递的思念故乡与亲友的感情显得无比真挚感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有对亲友的怀念追忆,同时更包含着对贬谪生活的愁苦之情及对政治失意的不满之情。 人们在朗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为在这首诗的意境中仅可以看到柳州周围如剑芒一般的山峰而无其他景物, 这也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 表现出了诗人情感上的波澜激荡。这种奇特的想象属于一种幻化的心理表达,生动地体现出了作者思乡情结的强烈及对故乡深沉的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在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3]。
中国古代时常因为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政权更迭、领土争端等现象,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盘, 往往会选择利用战争的方式结束争端, 其中也有为抵御外来入侵者而进行的保卫边疆、守护领土完整的战争。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战争往往会消耗大量的钱财和资源,而古代的战争资源往往通过搜刮民脂民膏的方式进行搜集, 这也是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身处边塞的戍卒,还是处于异乡, 看尽饱受战争之苦而家破人亡的黎民百姓的文人墨客,都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心灵震撼,此时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往往会变得十分深刻,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边塞思乡诗词, 不仅体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更表现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的珍视等诸多复杂情感,也为我们后世留下了一首又一首经典边塞诗[4]。其中最为经典的边塞思乡诗之一当属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 《从军行》,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时期,这时候的唐王朝国力极其强盛,君主奋发进取,武将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挥洒于沙场上渴望建功立业, 人们希望能够在这时候有所作为、能够为祖国效力而不负一生。作者在这时候被伟大的时代精神打动, 在这首诗中描绘出了边疆戍卒思乡怀亲之情,这些士兵身经百战、铠甲破损,但是始终坚守岗位,毫无退缩之意,尽管他们身处于边疆地区,但是他们怀念家乡,思念亲人,这首诗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意象, 属于古代边塞诗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战争和民族团结的深刻思考,无论是百尺高楼还是悲凉羌笛, 充分表现出了守卫边疆的戍卒孤独寂寥、 怀念家乡与亲人的无奈和挣扎。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
在古代思乡诗词中,明月属于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思乡意象,以月亮烘托思乡怀人的情思,既可以从中表现出对亲人团圆的美好期盼, 也可以从中体现出和亲人分离的不忍以及思念之情[5]。 李白在《静夜思》中看到月亮就开始思念家乡,在这首诗中李白心里的感伤、 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亲友的思念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也运用月亮这种意象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复杂心境,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更成为千古之绝唱,以月亮的阴晴圆缺衬托出人的悲欢离合,满月代表着团圆,残月代表着不完整、残缺,这种残缺就相当于分开的亲人,和亲人分开身处两地不再是团圆的状态,所以在异乡看到月亮的时候, 这种思乡怀人之情将会变得异常浓厚, 而月亮也就成为最能够代表思乡情结的基本意象之一。
翻阅中国古诗词可以看到, 杨柳也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意象, 在描述思乡怀人的情感时具有极强的隐喻和浪漫情怀, 这是一种属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因为柳树的“柳”和“留”谐音,隐喻了离别之意,古人在送别亲人好友之际,通常会折下一段杨柳条送予对方,表示希望对方能够“留”下来,具有丰富的惜别怀远之意,所以在古代诗词中,杨柳普遍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思念之情。 此外杨柳条通常以丝状比较多见,而丝又和“思”同音,所以杨柳具有思念的含义,还有一种说法,杨柳属于阳性树种,而乡村人家最喜爱种植杨柳用来辟邪, 所以很多诗人在诗词中用杨柳这种意象借指家乡,也正是这些原因,杨柳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表达思乡怀人之情的经典意象之一。比如在晚唐诗人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中,作者喜欢登临眺览而散心遣愁, 但是在登上高楼那一刻有一种愁绪开始弥漫在心底深处, 因为他在城楼徘徊的过程中,看到了蒹葭杨柳。作者是润州丹阳人,即现代的江苏镇江之地,蒹葭杨柳让作者想起了江南水乡常见的汀州, 这样的景象使他心底的愁绪不断弥漫而逐渐变得浓厚复杂,于是他产生了“万里愁”,这种“愁”正是作者对万里以外的家乡的乡愁。同时“山雨欲来风满楼”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躁动不安和让人忧虑的动荡局势,更使这句诗成为千古名句,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这首诗中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才会变得极其浓郁[6]。
鸿雁属于典型的候鸟种群, 每年秋季时节也是大量鸿雁成群南迁的时候, 而此时往往会引起作为游子的古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与羁旅伤感之意。在中国古诗词中,鸿雁在其中所表达的意象十分独特, 鸿雁在许多古诗词中表现出作者渴望像鸿雁南迁一般早日归乡的愿望, 也表达出作者希望托鸿雁将自己的书信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 这样的意象在许许多多的古诗词中均有所体现。 例如,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当王湾滞留吴地、满怀客居伤感与思乡之情时, 他渴望能够让北飞的鸿雁寄给家乡一封饱含思念的家书, 因为他在看到鸿雁飞过头顶的时候想到了鸿雁传书的典故, 也正是因为最后两句使全诗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思乡愁绪, 使全诗颇具盛唐诗歌的鲜明特色。另外在一部分古诗词中,鸿雁一般以孤雁失群的状态出现在诗中, 因为鸿雁普遍以群栖群飞的状态出现, 据说处于鸿雁群的大雁并不会鸣叫,只有那些失群的鸿雁才会因为落单而鸣叫,这也是古诗词中多描写孤雁失群的主要原因, 许多诗人从孤雁失群的状态中联想到自己身处异乡,与家乡亲人好友处于分离的状态, 自己这样的状态和孤雁失群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在许多古诗词中,诗人们通常以孤雁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在夕阳快要西下之际,听到了孤雁哀鸣的声音时不时传来赏心亭, 对沦陷的故乡的思念变得更加浓厚,其中的“断鸿”是指失群的孤雁,作者利用这种意象在诗中充分体现了自己飘零的生涯以及孤寂的心境,而“游子”则表示自己和孤雁一般处于离散失群的状态,作者知道自己是游子,他渴望能够像鸿雁一般早日回到家乡, 但是家乡早已因为战争而沦陷,鸿雁尚可以等待时机继续飞翔,自己又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等到故土收复的那一天呢? 所以这首诗在辛弃疾的诗词中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写景和联想的手法将作者思念家乡和渴望报效祖国而无门的苦闷悲愤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全诗的艺术境界得到显著升华[7]。
扁舟也属于古代文学中十分常见的意象之一,扁舟意味着漂泊, 漂泊时往往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思乡愁绪, 中国古代文人对扁舟这种意象具有极其独特的情感,在古人眼里,尽管扁舟只是一艘小船,但是扁舟和许多文人坎坷曲折的命运一般, 而在处于这种境地时, 许多文人渴望借助诗歌辞赋表达一种绝处逢生、淡泊名利的处世观念。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文人墨客的基本处世准则, 所以古人通常选择积极入世和隐身出世的方式绽放自己的生命, 而许多文人尚处于困厄潦倒的地步, 这时候扁舟这种意象往往成为他们渴望寻求再生的重要“稻草”。 对于古代许多文人而言,漂泊既是他们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意蕴,古代文人漂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科举、被贬、谋生等,他们处于背井离乡的状态,这时候的文人心里往往充满了无限愁绪和思乡情感, 而扁舟在这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意蕴,使处于漂泊流浪状态下的文人无限感同身受,所以此时扁舟就成为他们羁旅之愁的重要寄托。 学过杜甫的古诗词的人都知道,在杜甫创作的古诗词中, 扁舟属于最为常用的基本意象之一, 因为杜甫本人的一生便是在无尽漂泊的状态下度过, 杜甫在35 岁以后开始了他的求官生涯,他历经离乱和各地战乱, 漂泊无定的生活成为他一生的主旋律, 同时扁舟也成了杜甫诗词中的独特情愫之一[8]。杜甫在历经10 年困守长安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比较低微的官职, 但是在他开始妥协于这种生活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使杜甫本该平静的余生又经历了动荡,迎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使杜甫困窘的人生变得雪上加霜,他开始渴望归隐生活,希望能够驾着一叶扁舟摆脱俗世度过余生, 结束他漂泊无定的人生。这些复杂情结在他的《渼陂西南台》《秋兴八首·其一》《立秋后题》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杜甫渴望远离尘嚣, 希望能够驾着一叶扁舟遁世遨游的归念日益变深,而《秋兴八首·其一》《立秋后题》两首诗充分表达出了杜甫羁旅他乡的辛酸无奈及对故乡深厚的思念之情,此时的“扁舟”成为他渴望结束这漂泊羁旅生涯的重要载体。在杜甫一生中,尽管扁舟并没有给他带来幻想中的那般适意, 然而在诗词中一叶扁舟为他带来了不少慰藉之意, 使杜甫的思乡情结在他的诗词中体现得极其深厚浓郁。
和鸿雁一样, 鹧鸪作为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鸟类意象,在古诗词中时常具有多种复杂意象。鹧鸪属于一种野生鸟类, 具有美丽的形态和哀婉动人的叫声,古人为鹧鸪赋予了多样的意义,鹧鸪可以用来寄寓离愁之苦,也可以用来抒发文人的悲愤之情,还可以用来表达富贵的意象。 古往今来将鹧鸪带入诗词的优秀古诗词数不胜数, 古人为之赋予了真挚的情感与独特魅力。 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则是鹧鸪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情感,尤其是羁旅之愁及思乡离别之情。远方的游子踽踽独行于异乡道路上, 时常会想起如诗一般的家乡, 但是这时候的古人只能远远眺望着故乡的方向, 此时鹧鸪的鸣叫声使他们心中的惆怅变得更加浓重[9]。 例如,在唐代诗人郑谷的《鹧鸪》一诗中, 作者在黄昏时分独行于湘江上看到鹧鸪飞过头顶,而此时黄陵庙落下阵阵花瓣,作者耳边响起了鹧鸪的鸣叫声,加上黄陵庙本身为屈原流落之地,此时作者心里开始产生了羁旅之愁苦, 鹧鸪在天空中此起彼伏的悲鸣声, 正和作者游子的心声开始呼应起来, 作者将自己的愁苦和鹧鸪的鸣叫声在诗句中巧妙融合在一起, 表现出了一种极其幽远传神的意境。 对于古人而言,南方普遍是谪放之地,而那些从北方地区迁往南方为官的官员在听到这种南方鸟类的鸣叫声时, 记忆中故乡的繁华和荒芜的南方蛮荒之地形成了鲜明对比,和现在的处境相比,故乡的景色是多么宜人,所以在古诗词中鹧鸪常被用于表达羁旅思乡的诗赋。 例如,苏轼的《浣溪沙》一词。 这首辞赋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 黄州和苏轼故乡眉州相距甚远,在这种远离故乡饱受风霜、满含被贬的辛酸和愁苦的心境之下, 南方鸟类鹧鸪的鸣叫声时,俨然激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这种思乡之情和被贬的失意与愁绪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心绪,也为苏轼后来的创作基调奠定了重要基础[10]。
古诗词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其中描述思乡情结的诗词歌赋极其丰富,了解古诗词中的思乡情结,有利于从中理解古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愁苦之情, 从中体会到古人对故乡的眷恋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对我们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