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马 力 王 卉
所谓微选择视角,是指将课堂活动的每个步骤精算拆解后,对短时间内的活动形式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视角,而通过微选择加工后的课堂活动形式,其价值效用和学习效果明显强于选择前。
现代技术支持下,一堂成型的思政课设计不仅包括内容的排列组合,更内含了资源的分配、时间的切割、活动形式的恰当选择。在强有力的内容理解下,对短时间内的活动形式的有效选择就成为完成课堂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吸引力的巧妙纽带,成为教案思维转化为课堂思维,带动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而对活动形式进行恰当的“微选择”,就成了当务之急和必要之需。例如,对同一主题情境之下情境的架构与转折时微视频与微材料如何取舍?不同情境中的微讨论与微阐释如何安排?同一主题的微活动与微话题应如何选取?随机选择与预设选择将如何发生?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活动为载体,将微选择视角下的课堂活动进行横向度解析,发掘和比较“微”中之“戏”、“微”中之意和“微”中之趣。
同一主题之下,学生进入情境的快慢,往往与微材料的形象程度正相关。常规思维实践下的多数做法是截取相关视频,再借助视频内容设问,由此展开一段教学内容。此处存在问题有三:一是数量、视频过多,教学内容体系需要更严谨的前后衔接时,就会显得教学设计的整体较为混乱,学生整堂课的关注点也由集中转为分散,难以形成对重难点的集中突破;二是时长,多于一个的视频播放总时长超过7分钟,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点发生转移,知识类材料的功能性就会减弱;三是节点,有些视频背景内容过于宏阔,所截取的片段内容集中性不足,难以支撑或推动教材内容,或是只呈现了教材课文相同的文字,就容易导致学生要么理解模糊、要么理性意识减弱,从而难以从最基本的知识维度把握视频。
所以,初期的选择和组织排序既要逻辑严密,又要取舍恰当,尤其是在教学内容需要转折切换时,过渡性需求越强烈,内容的贴合性要求就越高,既不能杂糅,也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此时,逆向思维在筛选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教师需要什么,而是学生正在关注什么;不是师问生答“这说明什么”,而是“当下这个情境能使我们意识到什么”;不是“教师设计+定点掌控”学生回答方向,而是抓住现有活动契机实现转折,提升思维。所以,在相关视频不能完全达成教学目的、不能有效生成学习情境、不能积极促进学习思考的情况下,对其替代品的果断择取就成了教学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例如,没有能反映教材内容、集中发力的小视频,是否能截取一组动图?再如,视频播放内容拖沓,是否考虑截取重新连接,或者拼图呈现?抑或是,采用系列主题材料,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难道一张简洁明晰、图文并茂、足以展现问题的高清图片,永远比不上一段视频更合理、更高效?一系列连环图例和现代技术手段支持下的互动,怎么都抵挡不了一段视频带来的诱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操作实现的过程往往需要结合活动的过程,活动的过程恰恰需要结合内容的排列组合。过于追求视听效果:强化视听优于阅读、沉溺于“看热闹”,最终弱化了理论和能力导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节,一段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频表达较为宏阔,缺少具象化着力点,属于新闻性强而事件性弱的“微视频”。而换成改革开放后“某企业的市场经历”(图片+短文字材料)或者“某创业者的经历”(图片+短文字材料)后,讨论才有效展开,学生有的放矢——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进而得出“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其优点在何处”的分析;进一步地,如果置换为“某个企业在转型中的决策+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动图+文字说明)的材料时,学生甚至能提出多种改良方案,更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也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市场活动,进而对经济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效用值才会正向增强。
诚然,对“现象—本质—规律—个性看法的生成”的实质性内容不是一下子给到位、一次性告知到位的,但是随着课堂活动过程的开展,契合型定位、契合型选择才是关键环节。所以,究竟是选择微视频还是连环拼图,究竟是微材料还是图片一两张,究竟是图文并茂加小型活动的“混搭”,还是视频剪切有度、容情于境的“清纯”,终归要看其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才能看到有效课堂和有效片段。所以,高质量课堂对各个环节“微材料”的定位标准自然要求其思不仅仅止于逻辑清晰,更要饱含充分的课堂体验;既要分清难度层次,又要恰如其分、润物细无声般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既要抓住兴趣点,又要聚焦知识点、能力点、过渡点,将学情、学习、学风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设计和实践中。
有效课堂设计,最容易重视的要素是形式,相对容易忽视的是学情。学生过去的基础、学生当堂的情况、学生当下的感知、学生实际接收的信息能处理成何种样态……学情关注度和契合点的缺失,成为课堂形式失效的“烬”点所在。明明辩论的目的在于激起“燃”点、激活“亮”点、激发“兴趣”点、锁定重难点、突破疑难点,却因为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预估不足,导致一场3~5分钟的“微辩论”设计成为空中楼阁,课堂互动呈现出“茶壶里煮饺子”——热情只在心中翻腾、见解有口倒不出的情境。辩论设计失效,学生“难以知其所以然”——无法充分理解教师此步骤到底想要做到什么,即使感应到了教师的意图,也由于当下能力和思维的限制,无法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材料的见解和对生活的集解表达出来,貌似辩论还不如讨论、讨论还不如提问、提问还不如讲解。
因而,能否在细微之处对讨论、辩论、阐述做出恰如其分的取舍或加工整理,对整堂课的疑难点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疏解作用。从学情的角度看,备课时既需要“抚今”,又需要“追昔”——落实到本环节的每个字词,在初中时有无基础,在平时有无涉猎,在其他学科上有无提及、从何种角度提及和理解等,一番追问下来,再下手对难度进行设计才会心中有数;从学情的内涵角度,课堂语言既要提供多个入口,又要提供多种出口:当以问题为中心完不成辩论时,要及时用多切口多出口进行提示,以“微讨论”转化“微辩论”——先阐述、先整理,后表达、随机转化“争鸣点”,打破僵局,而不是以僵为“僵”,甚至顺“僵”烂尾;从学情的能力角度,教学设计给出的问题、教学语言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教学活动中给予的回应等,应首先以“共情”为基调、为出发点:无论是要深入性地进一步启发,还是要反问激疑,都要首肯学生课堂语言的价值,首肯其初步认识的积极意义,哪怕是出错,也要鼓励同小组成员互相帮助,通过交流开拓思维,尽量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搭桥铺路,并以此为中介,进一步提升思考能力,提高结论的质量。这就不仅需要注意课堂活动提前预设有度,更需要注意课堂现场的能量转换,把握时机、转化时机、创造时机,随机应变,临机而动,给内容以活性增量,给思维以游刃有余。
例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节,教师已经帮助学生完成了对重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学习,马上就要进入本节课的收尾阶段,一个学生忽然提出问题:“如果政府强势的付出与控制能避免发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这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吗?”——如果再继续详细而深入探讨下去,课堂战线过长、时效性会降低。但是,这个“微环节”的出现却给了教师意外的收获、临时的灵感——立刻正向回馈+收尾转折:我们这一节课的重点虽然一直在探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但是要想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如何全面看待这个平台和这种经济体制。问题转折一出,学生展开自由回答,有效“贡献值”一个接着一个,反而通过自主总结完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一问题。
所以,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微话题”,究竟采取什么活动形式,实际要看当下“教”与“学”的课堂融合度。因此,随机选择和预设选择的关系会在实践中愈渐明朗:预设选择是前提、是准备,随机选择需要桥梁和智慧,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融合、语言、文化能量的转化才能完成;预设选择是因,随机选择是“链”和“关联”,能否相关相“链”,关键在于“明了”学情。明明学情告诉教师的是“话题讨论+适度启发”优于“辩论争鸣+小组加分”,但契机的准确把握却在预设过度饱满的情况下丢失了,整堂课的生硬、沉闷和稀释感顿生,唯独缺失了生机与活力,一堂课的闪光点也不够明晰。因此,创造转机既需要知识,也需要灵感;既需要正向回馈,也需要逆向发问;既需要“当机立断”,也需要总结提升;既需要因势利导,也需要因人而异。
那么,假如一堂课满眼都是最新最好最宏阔的素材,所有部分都使得学生的思维箭在弦上是否恰当?假如所有环节的活动设计都如同表演,甚至整堂课就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庄严的模拟法庭,乃至于学生的着装、就座、行为,精心打造,只差一部摄像机就能开启一部电视剧或纪录片了,这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教学内容了吗?我们不禁焦急地问:这到底是在做什么?究竟想让学生明确什么、记住什么?这样造出来的,还是课堂吗?所以,素材与素材之间的递进与过渡,需要梯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联,需要节奏;活动与课堂架构之间的融合,需要秩序。梯度渐进、节奏起伏、张弛有度、组合有序的内容,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摆脱表演式消耗带来的虚无感。
微选择视角下,如何从前一个内容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又能看起来不着痕迹、自然流畅,是每个教师都乐于追求的设计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满汉全席”式表达做出大胆而果决的“断舍离”。首先,是对无“核”材料的“断”:当所有的材料都大气而宏阔,却不能由远及近为课堂议题之“魂”服务时;当一个材料热度颇高却只涉及了一个相关概念而不能覆盖情境的全部时;当现有的材料足以说明问题而带给学生的切身体会却十足缺乏时;当题材的取用越来越显得“高大上”却难以接地气时;我们不得不大胆裁剪,按照议题和主题的需要,用小微型话题和充满人间烟火的故事来串联它们,此时,生活回归,生机闪烁。其次,是对无“机”形式的“断”:假如形式不是因内容而来,为了精彩而精彩不如取其精而去其彩;假如形式没有因循学情采用恰当路径,为了形式而形式不如取其“形”而去其“式”;假如形式只为热闹而设,为了热闹而活动不如取其“热”而去其“闹”;假如形式只是换种方法背诵复制知识,为了过渡而背诵不如简单小结而去其“复制”之“繁”;有形无实,有形无“神”,有形无趣,我们不得不转换形式,不得不去掉无效形式,不得不重新生成适合情境、符合学情、契合内容的形式,有实之形,珠玉之联,方显节奏之精。再次,是对无“效”结构的“断”:课堂结构相对简单松散,内容与活动分化,不能有序组织情境和活动,原因是目的太多不够精纯,对空造高阁,则必然对其伤筋断骨、重新优化,生机转折于接地气;课堂功能过于分散,知识与能力分化,症结在于教案与幻灯片设计分离,备课系统化不足,立体嵌套式、功能网格化组织尚未开窍,单一线条“死”线拼接,则必然对其化整为零、再造筋骨,满血转折于多维递进。
综上所述,当我们看到一堂材料有内核、形式有生机、结构有秩序、功能有集中的思政课时,当各种微环节以有效表达承载为“有趣链接”时,当我们不失时机不着痕迹地促成思维的发散与上升时,微言大义、小材大用,微中成趣、小结论大提升就婉转于师生互动谈笑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