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4-18 13:25刘永俊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传统

刘永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与重大意义,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成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较多,其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论溯源、运作框架、价值探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而优秀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如传承性、多样性与包容性等共性,而且因其与人们的生活及行为习惯紧密相连,还具有地域性、阶层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等特性。因此,研究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存在的困境以及如何提升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方面作出分析。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

民俗文化主要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交往、习惯养成、精神塑造中产生的文化,它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生活文化的集中反映。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以生产、交换、饮食、服饰等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民俗文化;二是以亲族、家庭、村镇、社会结构和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的社会民俗文化;三是以伦理道德、精神信仰、民间文学、游艺竞技、民间艺术为核心的精神民俗文化[2]。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推动经济发展、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济价值:助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原来的向规模要效益转变为向质量要效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引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特点,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契合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就民俗文化而言,因其具有不可或缺性与不可复制性的特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及民族的根源。因此,一方面,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下,民俗文化可通过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通过“民俗+文创”“民俗+特产”“民俗+电商”“民俗+网络”等形式推动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民俗文创作品、民俗特产、民俗景区、民俗手工坊等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将民俗与旅游有机融合,既可以激活民俗的文化特质,使之在旅游产业化中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又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助力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功能: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4]文化繁荣兴盛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重要维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在增强中华儿女情感认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以及塑造民族气节与气质、彰显民族自尊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大的作用。人们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无不在自觉遵守民俗的脉络,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固守民族的根脉,涵养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精神力量。民俗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路上,必然挖掘其时代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民俗文化的文化属性与活态存在,可充分彰显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成为人们追思寻根及精神寄托的重要承载物,人们进入民俗文化村或观看民俗文化演出的时候,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外,民俗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赋予了人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5]

(三)社会功能:有利于构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民俗文化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或习惯的教化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理念,诸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德化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选贤任能等思想对于调节人际关系、解决日常矛盾、重塑社会价值与规则具有重要的启示。基层工作要有效进行必然要善于运用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记忆或共同文化,善于将民俗文化已内化于人们思想深处的风俗习惯转化为治理效能。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绝不能脱离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传承。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通过文化学习、精神解读等方式融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养成及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使教育不仅成为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教化功能,对于塑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优良的家风家教以及帮助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部分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往往是基层的德高望重人士,因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充分发挥传承人的引领作用,进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

二、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民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脱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无论是生产手段抑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智能化的生产手段及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也重构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一方面,部分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民间唱经因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或唱法、讲法不适应人们的审美情趣而逐渐减少;部分程序烦琐、工艺复杂的民间技艺因传承难度较大、付出成本较高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另一方面,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或不能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扰,许多民俗文化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机构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强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各地政府机构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了对民俗文化相关的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宣传工作,但也出现了在“还俗于民”这一创新性传承中留下了“遗产”却没有了“生活”,留下了“过去”却没有了“未来”的问题[6]。因为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民俗文化最有效的传承应是让民俗文化回归百姓日常生活,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彰显价值、释放活力,仅靠官方的搜集与记载,很难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

(二)民俗文化传承空间错位

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空间亦不同。如民俗文化中的曲剧、音乐和工艺技术等,它们的传承空间基本上是舞台或者特定的表演场所,这些艺术和特定的生活场景是分离的。而有些民俗文化的传承空间则是与生活空间高度重合的,必须内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乡村民俗文化中的礼仪风俗的实施须在村落或神社中进行,村落或神社是村民的生存空间,亦为民俗文化的传承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村落被工厂取代,神社亦变成了博物馆,或者村民进城务工,村落因人烟稀少本身就自行消失了,从而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目前,一些村落为了招揽游客,不惜创造民俗,将本地没有的民俗活动,经过加工改造后成为当地观光的内容进行展演,这不仅没有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使之无法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反而会引发人们的反感。有些有经济实力的地方,虽然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方式让民俗活动走上舞台,但大量经过改编和包装的民俗活动也许宣传了民俗文化,但远离了民俗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文化空间,其实已经失去了其原始的文化含义和功用,更多地是商业化操作下的文艺表演而不是其在传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三)民间技艺逐渐消失,传承人老龄化并锐减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多样,加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尤其是青少年更加倾向追求时尚、新潮的东西,从老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部分手工艺品因款式老旧、科技感不强、体验感较差或不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场景等原因而无法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部分民间技艺工艺复杂、程序烦琐,学习与传播的成本较高且回报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赚钱较多、较快的行业,真正热爱且有志于做民间技艺传承人的并不多,加之,现有传承人年岁偏大,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人走歌息、人亡技绝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由于我国具有较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而且大部分的民俗文化都是反映农耕时代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工业化日趋发展的今天,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侵蚀,部分民间技艺濒临消失。

三、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依靠群众的民俗文化保护体系

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发挥引导作用。首先,政府要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地方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共同谋划本地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规划大纲,涵盖民俗文化研究、宣传、产业化方向、产业链布局、经费来源、领导保障等事项。其次,加强宣传,利用主流媒体讲好地方“民俗文化”的故事,尤其是对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些民俗事项,如民间神话传说、传统杂耍、庙会社火等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其积极向上、抚慰心灵、凝聚人心的一面,通过科学宣传与引导来破除其封建迷信的成分。再次,政府要积极引导民俗文化走产业化发展路径,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规范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与监督,防止产业化过程中文化产业过度商业化或存在欺诈不公等不法行为。

专家的积极参与是民俗文化兴盛的重要力量。专家学者是研究、深挖、宣传民俗文化内涵的行家里手,他们可依靠其过硬的专业素质,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重要价值等研究,为当地文化定位与发展、宣传与推广、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民俗文化样式等提供意见建议,切实为活化民俗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提供专业意见。

民俗真正的主体是民众。民俗文化是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人民的精神信仰与行为习惯的文化,因此,要充分发挥民众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体作用,将民俗文化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首先,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宣传,增进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高群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其次,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精髓的深入挖掘,使民俗文化更贴近新时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诸多期待,将民俗文化与百姓的现代精神需要、审美价值观念有机融合,使民俗文化真正地走入新时代百姓家庭,成为百姓家风养成、家庭礼仪、精神信仰的重要支柱。

(二)加强民俗文化的深入开发利用,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及文化品牌建设

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不仅要继承其内在的精华,保存其传统的原汁原味,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大众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糅合。如可以将丰富的历史事件转变成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情节、故事加以重新开发利用,形成能够被知识产权法规保护的文化产品。其次,要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7]。在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可通过VR互动、3D打印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资源,增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体验感与认同感。再次,在加强官方媒体宣传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抖音、携程旅行等新媒体,构建立体多元的民俗文化宣传推介矩阵。还可将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入传统节日、时事热点、爆款影视剧作中,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及民俗文化品牌建设与宣传。最后,要加强民俗文化品牌的塑造。由于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形成的,因此,要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的特色资源,以民俗文化精髓为纽带,凝聚人们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的责任意识,增强百姓对身边文化的认同感,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品牌的建设,以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全覆盖品牌形象的宣传,讲好民俗文化故事,增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三)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实现民俗文化的永续发展

民间艺人是民俗文化直接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是民俗文化传播的关键。面对民间艺人年龄较大、艺人转行等问题,许多民俗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因此,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显得极为重要。首先,相关文化部门要积极发现或培养真正热爱民间艺术并愿意将其作为职业选择的人士,为其提供较为完善的学习条件、工作环境,在条件允许时可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助或创业优惠,尽量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要积极鼓励民间艺人依照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培养接班人或传承人。政府对于民间艺人要在政策上给予关怀、经济上给予适当补贴、精神上给予慰藉,使他们正确认识到民俗活动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使民间绝活和民间艺术、特技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相关部门可通过技艺大比拼等电视节目,民俗文化进校园、民俗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发现并培养真正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激励并培养他们走专业化路径。最后,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加强年青一代的民俗文化教育,使民俗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增强青年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及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鉴赏、感知能力,加强其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与喜欢,进而增强青年的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为培养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文化基石。

(四)积极开展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唤起民众的参与和保护意识

“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各有特色,中原民俗文化正是各地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当今社会,各地区在方方面面的联系日益加强,传统的民俗文化要生存,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联系,将自身推广出去的同时,更要吸收其他地区优秀文化的精髓,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实现自身的发展。总之,各地要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兼顾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兼顾历史传承和文化创新,加强民间艺术的交流,构筑全民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四、结语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巨大进展,民俗文化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科技、文旅等形式,为民俗文化赋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使民俗文化在新时代发挥更重要的功能。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传统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