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新常态的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2023-04-18 07:47赵光旭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常态理念

赵光旭

(天津智慧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天津 301600)

1 引言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与以往不同、相对稳定,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新常态下的经济是与GDP 导向的旧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不是持续增加总量的经济。经济新常态主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以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 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现逐步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从以前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未来的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 多年的高速度告别,也会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告别。

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习惯、公众认知、社会氛围发生了变化,我国整体社会文化氛围进入了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用陈旧的管理方式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可能产生诸多生产经营问题,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发展阶段。2014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经济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站在新的高度回顾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的变化,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断优化创新管理的方式,持续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1,2]。

2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的主动意识

企业的发展成效与自身创新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能够意识到企业创新对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重大意义,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没有很多实质性的措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较强的主动创新意识。

经济新常态下,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局限于自身能力,立足当下的眼界有余,着眼长远的视野不够,思想认识上依然更加重视眼前利益,对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不够,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本预测、业务预测、利润预测等分析工作不足,开展管理创新的主动意识和经济动力都不强。

2.2 缺乏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持续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大多数企业依然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从企业的管理现状来看,不少企业的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其发展的步伐,有些企业只注重企业当前的盈利状况,不注重当前企业的内部管理运行,更不关注企业管理制度的持续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的竞争,还需要考虑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从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出发,与时俱进健全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从而让企业更好地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国际国内市场。在实际情况中,多数企业在建立管理体系时,并未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点和情况,也没有深入研判当前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制度不够科学、系统、严谨,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制度执行、管理效果也不理想,这也成为有些企业长时间不能突破发展瓶颈、难以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

在经济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努力建设管理制度体系,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更加关注工作过程管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不够,不少企业管理者可能采取不科学的管理手段或用苛刻的方式来对待员工。目前,我国企业的福利、薪酬等保障职工权益的制度还不够健全,新生代从业者自主意识普遍增强,渴望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尊重,对企业“不近人情”的管理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按照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进行管理,往往难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从内心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容易形成“表面严肃、内在松散”的问题,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不能有效结合,从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 缺乏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当前,多数企业管理方式单一,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且企业管理者信奉经验主义,对科学的流程化管理认识不到位,对管理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管理改革创新有抵触心理和情绪。不少企业管理者依据经验主义,信奉态度严厉的管理理念,希望建立自己的威严,迫使员工增强服从意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多数企业的管理流程是高层向行政部门传达指令,行政部门向中层传达指令,中层负责具体管理实施,单一化特点明显。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管理策略和手段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来确定,只有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4 缺乏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

具有创新理念的管理人才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企业应注重培养和使用具有创新理念的人才。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员工的创新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不到锻炼,企业资源也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且人才激励的具体措施跟不上,真才实学的人才容易被埋没、得不到重用,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3]。

企业员工培训往往只针对基层员工,且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对症下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容易被忽视,这与企业管理者普遍信奉经验主义有关,不利于管理者水平的提升。例如,很多企业主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以个人经验和认知可以带好团队,当企业规模扩大后,仍迷信经验、自信个人能力,导致企业管理经常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3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

3.1 强化企业管理创新观念

3.1.1 以新发展理念创新企业管理

从当前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来看,企业滞后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只有从改变管理理念入手,才能保证后续所有经济运行活动的创新。企业管理者务必舍弃传统经验主义等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理念,树立全新理念、全新视角、全新方式来指引企业管理创新,通过一系列手段稳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促使自身不断完善,真正实现强化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者应着眼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注重塑造企业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创新企业管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4]。具体层面,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基于经济新常态现实情况的需求调研分析,以需求为导向,找准切入点,在突破传统管理理念束缚上下功夫,尽可能准确地研判企业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危机,综合各方因素从管理层面优化调整企业宏观布局。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主动创新的意识,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正确处理关系,通过不断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持续完善的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带动企业管理创新。

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也需要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着眼长远眼光,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定位,注重在全球化分工中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企业发展机遇,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应对企业的内外挑战。

3.1.2 以新发展理念重塑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在价值引领和情感熏陶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内核。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员工与企业共命运的内生动力,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必要的交流活动,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认同企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例如,企业管理者可以将磁性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以共生、共创、共赢、共享的理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起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3.2 双向发力整合人力资源

3.2.1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有效增加人才供给

现代经济中人才已经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人才竞争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管理更离不开高素质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想积累更多人力资源,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可以适当提高人才学历、教育背景等硬性要求,重点考察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风险防控意识及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向人才阐明公司的福利待遇体系和晋升通道优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公司。另一方面,培养好、使用好现有人才,需要认识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漫长工程,企业应该把人才作为一种生产力、创造力来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结合人才成长特点,随时做出调整,并树牢现代人力资源理念,有效运用培养手段,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企业团队。对于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除了定期开展特定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人才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之外,还应该放手大胆使用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保证其能够在理论和工作实践中得到历练,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储备后备人才。

3.2.2 构建科学的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现代经济活动中,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愈发严重,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运行的效率。企业要想解决人才流失难题,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管理,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理解、关心、爱护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让每一个员工创造价值,构建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为员工着想,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整体敏锐力和洞察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应对各种危机。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针对企业现有人员,应加快构建岗位竞聘制度,并不断健全考核激励制度,通过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用人机制,辅之以择优上岗的应聘方式,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达到各尽其才、各尽其责的目的。建立按劳定薪的薪酬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导向作用,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家族企业比例大,其一定要摈弃裙带关系,真正做到量才录用,奖励和晋升严格按照人才贡献来确定,杜绝凭个人喜欢、关系远近决定人才晋升的现象,让员工看到希望才能充满干劲。

3.3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因素越来越难以被企业所掌控,企业的管理模式普遍比较单一。要改变企业管理单一的模式,就需要对企业运行的每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的管理。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推动各行各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企业管理中也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具体操作层面,企业一定要重视数字化战略,充分认识数字能力是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加快企业内部管理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把经济信息的安全摆在战略高度,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运用大数据、云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分析企业产生的所有数据,向数据要结果,为企业管理层开展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撑,既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又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企业开展员工绩效评估时,短期内单以结果为准,很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时,要注意打造健全完善的人才资源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大人力资源和财务数据的整合分析力度,确保人力资源和财务绩效管理的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切实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迫切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内部、外部挑战,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一是企业缺乏开展管理创新的主动意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局限于自身能力,对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谋划不够,开展管理创新的主动意识和经济动力都不强。二是缺乏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持续创新,未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点和情况,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研判不到位,制定的制度不够科学、系统、严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难以发挥制度管人、用人的应有作用。三是缺乏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多数企业管理方式单一,对科学化流程管理认识不够,且从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现状来看,企业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其发展步伐。四是缺乏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针对基层员工及管理者的培训均存在不足与短板,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管理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本文提出的企业管理创新路径主要有3 个方面:一是以新发展理念重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管理创新的自觉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企业管理者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该全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积极应对企业的内外挑战,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必要的交流活动,帮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加大从外部引进人才的力度,做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储备后备人才。同时,要以人性化管理理念,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让员工看到希望、充满干劲,增强员工归属感。三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加快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撑,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常态理念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