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勇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海 535011)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能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族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2014年,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他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习近平关于民族互嵌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探索,为新时代开展民族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民族互嵌”一词由嵌入理论发展而来。匈牙利学者波兰尼于1944 年提出嵌入性理论,并运用嵌入性理论分析经济制度、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1985 年将嵌入性理论引申到社会学领域,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后经过祖琼、迪马吉奥、安德森、福斯格伦等学者的不断拓展研究,嵌入性理论逐渐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国内关于民族互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14年党中央提出建设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求后,学术界围绕民族互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目前国内的“民族互嵌”研究专著不多,主要有杨荣的《云南民族互嵌研究》,分别从空间基础、人口嵌入、族际婚姻等方面介绍了云南民族互嵌的格局,并分析了云南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动力和因素;张少春的《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以人类学的视角,在解读民族互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夏、内蒙古、四川、陕西等地不同个案的调查,探讨了经济、文化、空间、社会、民俗、宗教等方面互嵌的特征,并分析其背后的生成问题。近年来,以“民族互嵌”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主题,共得到505 篇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民族互嵌的概念与内涵、实证与探索、治理与路径等维度进行探讨。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民族互嵌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吴月刚、李辉认为:“民族互嵌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交往中形成的联结互动关系或者指某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社会联结的镶嵌关系。”[3]杨荣从经济、政治、文化、婚姻、人口等方面把握民族互嵌的内涵,提出“民族互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相互嵌入的客观现象和过程”[4]。杨刚认为:“民族互嵌是指国家、社会、民族等多元主体交互作用推动建立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的过程。”[5]关于民族互嵌的价值意义,何生海基于民族和区域的差异,提出“民族互嵌追求的价值意义是调动资源整合和共享,使城市与乡村、内地与边疆、不同民族实现资源共享、能量对流、优势互补和状态均衡”[6]。刘国强、古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探讨民族互嵌,认为其功能是“将不同民族结合起来,营造社会结构、互相利益、社会参与的关联,形成有机团结的局面”[7]。也有学者探讨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意义,平维彬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探讨民族互嵌,提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路径”[8]。部分学者把视角投向社会结构,郝亚明从背景、内涵、路径的维度探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提出“社会融合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重要实践路径”[9]。戴宁宁基于民族心理学范式探讨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认为“民族认知、民族意识、宗教心理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10]。在实践与探索方面,学界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如周宁宁探讨了新疆民族互嵌社区的类型,认为“民族互嵌社区模式的形成与国家的政策、资源、民族交往等多方面有密切的联系”[11]。对东部地区民族互嵌的探索较少,但也形成了一批成果,如温士贤以珠三角地区为个案,对该地区民族互嵌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城市民族互嵌社区的四种理想类型:居住型、生产型、商贸型、宗教型”[12]。在治理与路径方面,学界主要从治理的模式、困境和对策等进行了分析,乌小花、乔国存从浙江宁波城市民族互嵌的实践分析了治理模式的特点,认为“我国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更注重政治、文化和心理层面的互嵌”[13]。刘国强分析了城市民族互嵌社区存在的困境与挑战,认为“要注重不同地区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的个性分析与把握,提出更精细化的治理路径”[14]。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的研究不断丰富,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有益的实证参考,为民族互嵌相关研究继续深化奠定了基础。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生活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 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 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创造了广西的历史与文化。这为民族互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基础,广西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民族互嵌的主要阵地之一。研究和探讨广西的民族互嵌,对维护国家边疆的稳定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梳理学界有关广西民族互嵌的研究,目前成果不多,主要集中在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的探索,本文主要对广西民族互嵌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
广西的民族互嵌历史悠久。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部分学者从民族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广西民族的起源、变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化。罗彩娟运用民族历史学的范式,分析了广西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朝时期、两汉至三国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演进过程,认为“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是在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居住格局基础上,经过各民族共同团结互助与斗争,通过婚姻交融、语言互动、文化交流形成了相互认同,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15]。刘相涛将广西古代民族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阐释了各个时期民族的分布、发展与变化情况,指出广西民族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6]。杨军具体分析了广西12 个世居民族的历史变迁,认为经过几千年的移民迁徙演变,形成壮、汉、瑶、苗、侗等民族嵌入杂居的格局;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传承了各民族“在一起”的历史基因,构建了广西民族团结的局面[17]。付广华结合广西各民族的历史,认为经过分化和重组,形成了现在的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且这些民族不断与迁入广西的汉族、苗族、瑶族等民族交融,形成了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和学习,甚至互相通婚的和谐共生格局[18]。此外,黄朝武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古代百越各民族傩文化交融、互嵌的发展历程,认为“百越各民族傩文化的交融互嵌,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脉络,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的亲情血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9]。
可以看出,学者们通过对广西民族关系历史变迁的探讨,认为广西各民族受到历代统治政策、战争、迁徙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格局,这反映了广西多民族格局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为当前民族互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
近年来,也有学者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民族互嵌问题。郝亚明提出关于“共同的居住空间能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必要的场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结果”的观点[20],得到学界普遍认同。朱慧珍探讨了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的动力因素,表现在各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相近的语言和血统,共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并指出这与生存空间、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方面密切相关[21]。罗彩娟认为,多民族杂居共处格局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发生场域,并从制度、经济、战略、文化、教育等多个维度梳理了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探讨促进新时代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路径[22]。何文钜通过梳理广西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形成的和谐共生的格局,认为各民族通过交流交往交融和同化、异化、涵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心灵相通,位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3]。郑旭东以广西融水苗家小镇社区为案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作为移民搬迁小区创新开展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实践特点,认为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条件和具体途径,提出了要从空间、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发挥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24]。赵洋君聚焦广西龙胜多民族聚居区文化互嵌的形成、表征、机理,分析了文化传播在文化互嵌中的动力机制,认为文化互嵌和传播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两者协同对龙胜深入构建多民族互嵌起着重要的作用[25]。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民族互嵌是广西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的条件与基础,通过空间、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嵌入,促进了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民族互嵌的整合功能。
有学者运用了嵌入理论分析社会结构问题。蒋志远结合2000 年、2010 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分析广西各主要民族人口在年龄、教育、职业、地域、婚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提出应针对广西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进行合理的政策性调控,不断促进各民族的人口结构性平衡及人口结合的紧密度,以保障广西的民族团结以及民族互嵌型社会的建构[26]。夏天顺运用族际接触、民族互嵌等方法梳理广西1953年至2015 年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演变,分析广西各民族空间互嵌的程度,提出广西各民族人口的分布、接触主要表现为逆向互嵌化、正向隔离化和特殊模式三种模式[27]。傅俊豪、黄家信以广西百色平山屯为个案,探讨民族互嵌式社区形成与发展,认为生存的需要促成了平山屯壮、汉居民在居住空间上的嵌入,空间上的互嵌促成了经济以及社会心理上的互嵌,壮、汉民族互助共同体也在互嵌的发展中同步形成[28]。徐玉特以广西壮族“陇峒节”的实践考察分析其文化意蕴,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嵌入,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前提,通过有机嵌入实现融合共生才是有效路径,壮族传统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生逻辑需构建从实体的主体嵌入、内容嵌入、方式嵌入到结构嵌入的现代与传统文化体系,进而形成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良性循环的文化共生系统[29]。
以上研究基于广西民族互嵌的结构视角,展现出了从人口、空间到文化等多维的角度,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的过程。
广西作为既沿边又沿海的民族地区,区域优势独特,为民族互嵌实践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界基于不同的区域和个案,探讨了广西各民族互嵌的实践与经验。龚永辉等从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区情、筑牢安全屏障、民族交融等多方面总结了广西民族团结60 年的基本经验,探讨了城市民族团结的“南宁模式”和“和谐村屯”的典型环江陈双村的民族交融实践,指出“广西各族人民在共同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同步发力,持续推动全区各族人民的平等交往、自主交流与深度交融”[30]。近年来,城市民族互嵌的实践与治理研究成了热点。杨军等以广西南宁多民族互嵌社区典范万秀村为例,从党建、管理、服务、文化、法治等方面进行了社区治理的探索,从推动各民族由空间嵌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全方位嵌入等方面,认为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方向,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更多城市多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的典型经验[31]。蒋慧、孙有略以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为例,总结了党建引领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模式的经验,从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治理绩效评估机制、法治运行保障机制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32]。潘少君、贾婷婷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广西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共生单元治理意识和能力、构建新型共生模式以及营造正向共生环境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能力的路径[33]。乡村的多民族互嵌实践治理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关注的焦点。陈俊宇以陈双村为田野点,探讨了易地搬迁多民族空间互嵌的实践,认为社区融合、各屯各民族空间的交互、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建构等一系列实践,是一连串从空间互嵌到文化互嵌发展的不同形式[34]。王兰分析了多民族聚居村落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和经济原因等影响,认为在乡村振兴及民族互嵌构建中存在诸多障碍,提出通过主体共融、内容互促、体制共通等三位一体耦合机制的打造,促进民族村落乡村振兴和民族互嵌的深度融合[35]。部分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探讨民族互嵌的实践。陈牧以柳钢集团为例,研究了国有企业嵌入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认为这些实践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能力的转化,完成了从嵌入地方到互嵌社区和互嵌式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五个互嵌”的新局面,走出一条“工业强边”的互嵌式发展道路,形成了“柳钢模式”[36]。也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视角探讨民族互嵌治理问题,杨耕、杨东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广西多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的共融目标,提出“以结构系统模式治理多民族互嵌社区,从整体上把握社区的复杂情况,实现社区的优化治理目标”[37]。
学术界对广西民族互嵌的实践与治理的探索,从整体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与治理模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放眼全球,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抬头,民族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纠纷等时有发生。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合理解决民族问题关系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体来看,国内学界对民族互嵌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样化,学术成果不断涌现。随着学界对广西民族互嵌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主题集中在历史发展、功能地位、结构分析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与治理模式,对促进广西民族互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广西的区情来看,各地民族分布不一,民族互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梳理现有成果,对广西民族互嵌的研究可在如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从民族互嵌研究的理论构建看,目前关于民族互嵌理论研究的视野局限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视角,研究成果主要还停留于概念分析、政策解读层面,理论构建还不够深入,对于当前广西民族互嵌出现的新情况缺少理论阐释。
二是从民族互嵌研究的历史演进看,现有研究主要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各民族互嵌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各民族和谐共生格局形成的有利条件和举措,为民族互嵌研究提供历史经验。但是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对因历代政策、战争、人口迁徙等因素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成影响的研究成果偏少。
三是从民族互嵌研究的角度看,民族互嵌涉及空间、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空间、文化的互嵌,而关注经济、社会、心理的互嵌成果较少,民族互嵌研究需要拓展到更多的领域。目前民族互嵌研究对有利因素关注较多,而对不利条件的关注较少,需要加强民族互嵌的利弊研究。
四是从民族互嵌研究的范围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转型、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各民族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展,从乡村流入城市,从内陆流向沿海,影响民族互嵌的因素日益复杂多样,民族互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越来越突显。城市民族问题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现有民族互嵌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城市社区民族互嵌格局构建。
五是从民族互嵌研究的范式来看,由于民族互嵌研究起步较晚,成果涉及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但学科之间交叉研究不足,研究范式比较单一。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政府、社会、学界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取得新成效。通过对广西民族互嵌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分析,今后广西民族互嵌研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深化拓展。
理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知识构建的过程。立足广西的区情,分析广西民族互嵌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要不断拓展理论研究的视野,充分利用各个学科关于民族互嵌的理论基础,特别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科学把握“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广西的实际、同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深入解析民族互嵌的内涵与外延,以强化理论研究推动民族互嵌实践的发展,并在民族互嵌实践中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
民族互嵌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未来学界还需要加强对民族互嵌史料的挖掘。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民族互嵌,挖掘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特别是要从地方志、民族志等文献中挖掘民族互嵌的历史渊源。这不仅要溯源某一村落、某一社区的互嵌格局,还要加强对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研究,不断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不利因素和影响,扬长避短,为民族互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为今后的民族工作创新提供历史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各民族人口流动加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未来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空间、文化的互嵌研究,需要不断开拓研究视角,加强对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互嵌的研究,特别是要拓展心理互嵌的研究,将心理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互嵌研究不仅要关注城市民族互嵌问题,还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讨乡村民族互嵌问题。虽然已有学者分别从城市、乡村的视角进行了民族互嵌的社会调查,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可以继续提升,需要进一步丰富民族互嵌实证研究,扩大研究区域的范围,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区民族互嵌的情况,注重对各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实现各地民族互嵌格局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挖掘典型的做法,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推进民族互嵌提供经验参考。
民族互嵌涉及面广、领域多,其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合作。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民族互嵌研究需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将跨学科方法应用到民族互嵌研究中。具体应注重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发挥各学科优势,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强化民族互嵌的实证分析,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构建合理规范的指标体系,不断提升民族互嵌格局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