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17 19:28耿文建袁伟华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世界

耿文建,袁伟华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战略步骤,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从大历史观出发,秉持文明思维和历史意识,可以更好地在悠长深厚的人类社会演进与思潮变迁中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文化根基和历史脉络,科学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大历史观就是运用历史思维,从文明长河中看问题,整体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往昔观照现在、以过去开创未来。习近平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基于此,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增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范围内的中国,世界是中国在场的世界。分析中国问题,应有世界视野。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2]世界历史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现代化而言,马克思指明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并非现代化的固定模式和发展终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视角准确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阶段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生产方式不断演进的结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3]592马克思揭示出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并非单向度的,而是具有一元多线的历史脉络。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代化内生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历史具有“人造性”,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革命的力量。正是在继承传统农耕文明成果基础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得以萌芽与发展。马克思指出:“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4]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现代化呈现的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不断推动商业革命发展,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形成世界市场,开启世界历史时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论述了“世界历史”的概念。第一,从时间维度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196,世界历史是人类史的整体发展过程。第二,从空间维度看,各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性存在。随着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改进,单个人的活动拓展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促进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而且掀开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 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6]17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540-541。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的出现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工业化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国孤立状态,各国交往联系日益密切,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全球一体化发展时代。大工业造就了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时代,使得人们“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5]54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5]566。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发展不仅把人类带入世界历史,而且加速了人类现代化文明进程。“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5]680大工业不只属于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人类社会,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大工业不仅极大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历史的演进。在大工业扩张下,现代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向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现代化交通发展加速他们走向世界性联合。“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3]40世界市场所产生的聚合效应一方面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无产阶级遭受世界市场的奴役。“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5]567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只有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无产阶级才能完全摆脱压迫,共产主义事业才有可能实现。“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5]539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指出,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成果属于全人类。这就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指引了光明前景。

(二)现代化道路多样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既阐明大工业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进程,又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社会问题与危机愈演愈烈,西方社会民本性的丧失、贫富差距拉大、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盛行、自然环境恶化、战争与冲突频繁发生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和危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作为曾经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进步力量,逐渐演变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后退力量。

在经济层面,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化,而私有化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在资本逐利之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剥削压榨工人,这导致财富积累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与其相对的是工人只能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者为了赚钱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认为自己生活的目的就是装满钱袋。”[5]439在文化层面,资产阶级受物化逻辑控制,推崇资本至上,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由于物化逻辑支配整个社会成为一种常态,人们沉溺于在财富占有、物质膨胀中,迷失自我。马克思指出:“财产,这个同人的、精神的要素相对立的自然的、无精神内容的要素,就被捧上宝座。”[5]94正是在这种极度追求物欲的思潮下,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缺乏内在价值的追求,精神被抽离,人被物化、异化。

在社会层面,资产阶级一味追求财富,忽视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无产阶级成为大工业发展的牺牲品,连最基本的健康条件都不能满足,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为他们建造的房子不能使恶浊的空气流通出去。给他们穿的衣服是坏的、破烂的或不结实的。”[5]411西方工业化愈是发展,给普通工人生命和健康造成的伤害愈大。

在生态层面,资产阶级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而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过严厉批判,指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

在对外关系层面,资本主义国家为转移国内矛盾和发战争横财,肆意挑起战争,破坏世界的和平。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6]871资本主义发展是“海盗式”掠夺,以损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价,其资本积累过程充满着血腥与暴力。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和战争的方式来获取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目睹了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并不是人类希望所在。在资本逻辑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导致人与物的关系发生“异化”,劳动者受到资本的支配,资本家同样被资本所驱使。为此,马克思讽刺地指出:“工人和资本家同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5]119马克思在反思资本主义给人带来苦难的同时,明确了这一发展不具有普世性,并将目光转向了东方社会。他认为,从资本逻辑看,西方资本主义的内源性现代化道路“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8]583。马克思通过考察亚细亚生产方式,发现一种新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由此提出“卡夫丁峡谷”理论,认为一些国家可以不走资本主义发展老路来实现自身快速发展。马克思详细考察了俄国农村公社,认为“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和消灭它也包含着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它能够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单纯从它可能延续的时间来看,在社会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而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8]576。“卡夫丁峡谷”理论虽然是以俄国为对象提出的,但它不仅适用于俄国,也适用于其他国家,为那些不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发展道路的可能性。

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不曾断裂。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9]22-23。这五个特征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民惟邦本”“天下大同”“先义后利”“天人合一”以及崇尚“和合”思想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当代赓续。

(一)“民惟邦本”的民本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特征。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现代化为归宿,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9]19。人民至上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当代发展。

《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0],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统治者多奉为圭臬。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趋于成熟。先秦诸子百家虽然思想交锋激烈,但都不离民本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民本思想有独特见解,他以“仁”作为社会伦理道德核心,向执政者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1]2,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爱护人民。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民本思想逐渐成为统治者的信条,将重视民生与巩固政权紧密结合起来。北魏时期,统治者提出“七十已上一子不从役”[12],主张通过免除老人子孙徭役减轻民众负担。唐朝时期,李世民从农民起义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引隋为戒,要求为官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13]。到了宋朝,统治者进一步完善民生建设,建立义仓制、乡约制、义庄制,以备在灾荒之时为民提供帮助。这些民生保障制度,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国家政权。

明末清初时期,民本思想有了新发展。这一时期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败,人们对社会现状不满,加之资本主义萌芽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志之士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抨击。民本思想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开始萌发了中国民主思想。黄宗羲从君与臣、君与民的关系分析,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14],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达到限制君权、维护民权的目的。王夫之提出“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等思想[15],认为君主要以百姓为根基,强调民众的重要性。

近代以来,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受儒家民本思想和西方理性主义的双重影响,倡导民权、限制君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丰富了黄宗羲“君为客”思想,提出“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16],进一步阐释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的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17]586,这对民众的思想解放和往后的革命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早期的民为邦本,延至三民主义,民本观中的人民主体性日益显现。

(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大同”“小康”社会构想映射出中国先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成为共同富裕的传统思想根基。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对“小康”词汇的表述。《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18]“小康”原意为相对安宁,表达了先民对安定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百家各述共同富裕社会图景。儒家倡导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9],擘画了天下为大家所共有,人人讲究诚信,老弱病残皆受到社会照顾的大同社会。道家崇尚“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20]80,描绘出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理想化的原始乐园。

经历战乱的汉朝,为恢复国力、巩固皇权,推崇“无为而治”,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主张“调均”,即“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21],以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目的。唐朝的赋税制度“租佣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反映了朴素的平均思想。及至均田被破坏,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突出,北宋王安石实行方田均税法,张载主张恢复井田制,意以均平价值理念推行改革、解决政弊。南宋朱熹倡议“随产均税”,强调社会共有来维护社会秩序。明朝的“一条鞭法”开始以土地大小为标准进行征税,一定程度上利于无地贫民。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目睹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以及清政府腐败无能,欲改变当时中国之状,构想出“大同”理想社会,并体现在所著的《大同书》中。他在书中详细描绘了“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理想社会[2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7]832,体现出他对共同富裕理想型社会的期望。中国古人“小康”“大同”社会思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文化源泉。

(三)“先义后利”的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日益暴露出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诟病,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盛行。马克思犀利地批评西方资本逐利的弊端,指出“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6]26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来强调“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强调重义轻利。孔子多次推崇“义”,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4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1]22。孔子把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在此基础上提出“舍生取义”的义利观。荀子义利观继承了孔孟儒家思想,又受其他学说的影响,主张“以义制利”,强调从物质利益出发来阐释道德在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在继承孔孟义利观的基础上,董仲舒把“义”与“利”的关系割裂,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23],认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宋明理学的兴起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义利观。以朱熹和二程为代表的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孔孟的义利观上升到新的高度,强调追求道义的至高无上性。朱熹提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24],把义与利的对立转化成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存天理,灭人欲”价值理念虽有失偏颇,但道义追求仍有时代价值。陆王心学作为理学的一个分支,在义利问题探究上有共同之处,“致良知”的义利观,更加注重人的心性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坚持将义置于利前。

明清时期,王夫之把义和利辩证统一起来,指出“夫思利害而不悖乎理也,即仁义也。仁义未尝不利也”[25]。王夫之对君臣之义作了进一步阐发,在君主专制发展到顶点之际,强调将维护人民之义、民族之义置于最高地位。重义轻利的思想一直占据封建王朝的主流地位,其义利观的价值取向涵养了中华民族崇尚道义、重视品德的优良传统,思想精华成为当代思想发展重要的价值源泉。

(四)“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中华民族向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难题提供了智慧与思想,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习近平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26]

先秦的儒道学说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到“天何言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1]131,意指即使天不说话,四季也要更替,万物依旧生长,自然规律客观存在。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讲道:“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7]72-73孟子认为伦理、规律都普遍存在于社会规范与自然界之中,强调人们要遵循天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0]25自然是万物之本,人地天在遵循自然规律中实现了合一。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8],强调人与世界万物不应分离,要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

秦汉时期,统治者专门设立虞衡制度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与保护。虞衡制度通过设置林官、湖官、苑官等具体官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重视自然的保护与修复,颁布植树令:“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土地不宜者,任依乡法。”[29]到了宋代,宋太祖颁布了《禁采捕诏》法令,要求人们在鸟兽虫鱼繁殖季节禁止捕捞,推动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宋人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即“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30],认为天性和人性是相通的,只有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明朝时期,王阳明指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31],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于人心,强调人要有热爱自然的本心。“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一直流传于世、影响至今。

(五)“和合”的民族基因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尚“和合”精神追求,又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利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深刻认识到战争对民众造成的苦难,倡导“和合”思想。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11]5,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都要以和谐为条件。看到诸侯争霸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7]36。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用“兼爱”建立太平社会,他在《墨子·兼爱上》中提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32],认为天下有序治理的关键在于人人得以“兼爱”。

“和合”思想在中外交往中得到践行。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缘起。唐朝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取得重大成果,从广州或泉州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可到达波斯湾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广为借鉴,丝织品、瓷器深受海外市场青睐,玄奘、鉴真海外学习交流,外国商品齐聚长安,各国青年赴华留学,异域宗教在华传播,等等,无不加强了中外往来。两宋时期,工商业发达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主要商品瓷器远销欧洲,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的和平友好往来。

明朝之后,对外关系有了新的进展。明太祖朱元璋主张对外和平交往,曾颁诏表明对其他国家来访平等相待。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给沿线的亚非国家带去了茶叶、丝绸、陶器等产品,未曾侵占他国一寸土地,充分反映出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加强交流合作的诚意。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寻富求强之路只为避免“亡国灭种”,而非求强图霸。民国时期,孙中山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时,反对强权政治,倡导建立睦邻友好关系,认为“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只有中国是讲和平;外国都是讲战争,主张帝国主义去灭人的国家”[17]710。“和为贵”“兼爱”等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和合”理念,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历史,指引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三、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建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21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看,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西方国家掀起科技革命,率先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国家向中国销售鸦片,挑起战争,打破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36为了挽救中国危亡,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地主阶级先进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工业技术的热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资产阶级改良派试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实现救国目的。然而,无论是技术救国还是维新变法都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他们从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改变专制制度,只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是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手段才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暴力武装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西方民主制度并不适应中国国情,辛亥革命依然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处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但都未成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仁人志士开始对西方现代化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梁启超目睹欧洲景况之后,在《欧游心影录》中写下了“十九世纪末全欧洲社会,都是阴沉沉地一片秋气”[33]。在中国先进分子探索现代化道路陷入迷茫徘徊之际,十月革命胜利的曙光让中国人民真正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其政治前提和条件就是要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巩固国家政权和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我国实行“一五”计划,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四个现代化”轮廓设计逐渐显现。1957 年,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4]。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即“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35]。这体现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与时俱进。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6]。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37]14,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吸取以往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把现代化建设放在关键地位。为此,党中央决定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在对我国国情考察基础上,指出“现代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8]163。他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38]194这表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新表述,是符合具体国情的现代化。邓小平具体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即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在经济建设方面,党提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建设方面,党提出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38]146在文化建设方面,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8]208。在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方面,邓小平在深刻把握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三步走”战略安排,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基于国情、党情、世情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40]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关于“三步走”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步骤,成为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七大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代化建设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37]22。

(三)新时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中国如何走现代化道路”这一问题所作出的解答,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习近平强调:“我们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41]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如何走现代化道路”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展现出作为负责的大国因应全球现代化问题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高度。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三步走”战略目标中所设定的2050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15 年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到2050 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步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力前进。新时代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根本上要回答和解决“党的长期执政”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42]。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确保现代化建设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不偏航、不迷路。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中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军事、科技、外交等领域实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寻求富强之路与世界发展同向同行。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41]中国的发展是位于世界环境中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经济帮助和技术援助;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民主”即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中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民主。不唯如此,中国还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习近平强调:“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大方向,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3]世界现代化道路多元、发展水平不一、文明形态多样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始终坚持各国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一律对待,尊重各国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习近平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41]中国坚决反对文明“优越论”,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并主动在多样文明之间架设交流的桥梁,积极开展国家间以及民间文化交流对话活动,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之间的美美与共。“全球文明倡议”成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个重要公共产品,旨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和谐”即实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实现和谐就要避免资本主导、两极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中国的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智慧与方案。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44]中国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推进国际合作和共享发展成果,实施基础设施合作、技术援助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分享减贫经验等,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美丽”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4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越来越显著。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当前,全球环境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三大挑战。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力争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坚持系统观念,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全球环境治理。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