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立涛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民族工作的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1月ChatGPT狂飙出镜,推出两个月的时间内用户突破1.2亿人,风靡全球并持续走红,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其改变了人们的存在方式,这必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探究ChatGPT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ChatGPT的研究已成为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法学领域,学者们将ChatGPT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探究了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逻辑、安全风险和应对策略问题。在技术逻辑方面,王少提出ChatGPT具有文图对比预训、可扩散模型、反馈强化学习的技术优势[1]107;卢岚提出ChatGPT遵循问题介入和前瞻介入双重逻辑[2]。在安全风险方面,王少提出技术滥用、结论预设、泛娱乐化等风险[1]107;任凤琴等提出自我认知失衡、主体地位下降、技术滥用和环境复杂化等问题[3]81-83。在应对策略方面,王少指出要在价值引领和科技伦理教育方面施策[1]112-114;任凤琴等提出要正确处理育人与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规章制度与人员素养等关系[3]86-88。
学者们也关注到智能算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智能算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的内在逻辑、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方正指出多元主体内容供给、个性化信息分发、生活化叙事、超时空联结构成智能算法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4]。张利国等指出,智能算法的“算法茧房”“算法流量”“算法圈层”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认知风险、情感风险和价值风险,并针对性提出话语认知跟进、情感理性确证、群体价值破圈的应对策略[5]。
学界关于ChatGPT、智能算法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具体到ChatGPT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ChatGPT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此项研究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需要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系统把握。为此,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以ChatGPT为切入点,系统探究ChatGPT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借鉴马克思主义机器观,ChatGPT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ChatGPT能够从用户的需要促进信息与人的精准对接和传播,另一方面其蕴含的技术理性一定程度上有悖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对ChatGPT技术进行批判运用,也要适应其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探究ChatGPT的二重属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ChatGPT是基于深度学习,将大规模的预训练与人工反馈结合,专注对话生成的一种大型语言模型。由于融入人工反馈强化学习,ChatGPT输出的文本更加符合人类的语言逻辑和习惯,具有问答、翻译、对话、学习和娱乐功能。ChatGPT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非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创新,仅仅是算法模型上的进步。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ChatGPT本质上是人类“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既像“机器”一样延伸人类器官,也像“机器体系”那样使人成为其“肢体”,是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机器”“机器体系”的技术属性,其本质就是分析合理化,机器的工作机理就是单个机器对体能动作“分解”,“分解”后将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增强”,然后由“机器体系”加以“组合”。人工智能同样遵循着这一技术逻辑,沿着数据化、算法化和算力整合的路线展开,包括数据、算法、算力三个基本要素。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自然语言模型,同样具有数据、算法和算力三个基本的技术要素。
首先,海量数据化。ChatGPT具有千亿级数量级的模型参数,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在不断生成数据,其数据量不断扩大。ChatGPT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训练文本大约5GB,参数量大约为1.17亿;第二个阶段训练文本约是40GB,参数量达到约15亿;第三个阶段训练文本约为45TB,参数量为1750亿;[6]第四个阶段的训练文本和参数量尚未纰漏,但有人预计ChatGPT-4的参数量达到100万亿[7]。自2022年5月起,ChatGPT每天新增的词汇量达到450亿[8]。ChatGPT本质上是海量数据训练出的大模型,数据越多、结构越优、时效越强,其功能越好。数据的来源、结构直接影响ChatGPT功能。
其次,算法混合化。ChatGPT在深度学习基础上,利用人工标注数据训练符合人类的评价模型,融入了指示学习、提示学习、微调和人工反馈强化学习,生成的文本更加适合人类习惯,其核心是混合算法。ChatGPT的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算法的个体性过程。而人类智能是基于小数据或无数据,在物理、认知和社会混合时空中,对小数据进行因果推理的群体性过程。与人类智能相比,ChatGPT虽然在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内容整合等复杂问题处理方面具有精准高效的显著优势,但是ChatGPT基于有限的自然语言和逻辑推理,缺乏现实的基础,性能具有不确定性。
再次,算力高配化。ChatGPT这种大模型是在传统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基础上,由于训练参数量增多和微调机制的加入而形成的大模型,其训练的数量达到千亿级别。ChatGPT计算过程对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ChatGPT大概需要28.5万个CPU和1万多颗高端GPU,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数据输入和运算来训练模型,[9]可见大模型对算力的要求之高。ChatGPT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在硬件和数据方面同时发力。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不仅是生产力的测量器,而且是社会关系的指示器。ChatGPT作为科学技术终归被人所使用,服务于人的一定目的,承载着人的抽象劳动,具有社会属性。表面上看是人与智能机器进行语言交互,实质上是人与人通过机器进行交互,ChatGPT并不生成新内容,而是对人类群体已有内容的整合呈现,塑造了人机协同的新生态。
首先,人的存在智能化。ChatGPT形成人们身体经验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经验的交互和对接,让碳基伦理和硅基伦理在一个共生的层面结合起来,人以智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一方面,ChatGPT提升了人们生活的智能化水平。ChatGPT从过去机器改变人的物质生产,拓展到有能力改变人的思想生产,标志着从物质到思想,从身体到心灵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人们物质生产和思想生产的自动化。人们都有了智能化信息助手,从繁杂的重复性信息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空间更加智能化,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ChatGPT功能发挥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马克思曾区别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和机器的社会主义应用,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的条件下,机器发挥的作用有质的区别,作为ChatGPT的生产资料算法、数据和算力的所有制问题,是影响ChatGPT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ChatGPT的价值取向、服务目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规划等问题,需要放在具体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进行深度探究。
其次,人机关系对齐化。马克思指出,语言和意识一样,其产生是由和他们交往的需要引起的。ChatGPT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是因为其有机衔接了自己的技术特征与人性需求,建立起人的调用和模型更迭之间互动,满足了人们在不确定的时代对人机交互的好奇和渴望。一方面,人机交互当前处于初级阶段。在人机交互中,主体被抽象为符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目前,ChatGPT显示和描述的内容还停留在人类与数据交互的浅层,深层隐性的部分尚未显现,在情感感知与实践智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人机向着人机对齐的方向发展。ChatGPT的搜索、整合生成模式不是真正的思考过程,并没有整体的协同创新,无法产生情感价值,人与机器依然处于割裂的状态。但是,人工反馈强化学习使得ChatGPT输出内容更加符合人类的特征,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算法的不断优化,人机向着对齐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思维方式浅表化。ChatGPT会弱化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人失去对隐匿其中的价值传播的感知,思维走向浅表化。一方面,弱化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ChatGPT受到训练语料库的限制,较难获取人际交往中表情、姿态及语境等多模态的信息,无法理解“句里行间”的意义,无法回答训练数据之外的问题,其生成的内容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的交流和问题的探究。人们一旦习惯于ChatGPT程序化、定式化的答案,就会受困于“信息茧房”之中,引起认知的固化和退化,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弱化,思维走向浅表化。另一方面,弱化人们对价值传播的感知。ChatGPT建立在人类长期积累的数据基础上,这些数据中夹杂着人们长期存在的“成见”,训练出的模型有“成见叠加”的现象。ChatGPT在数据收集、人工反馈强化学习等环节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模型开发者的价值观和文化偏见,这些价值元素将会在用户交互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目前,ChatGPT的数据主要是2021年底之前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新闻、各类书籍和其他在线内容,基于英语的训练资料占有过大比重,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差”和“文化偏见”。“快餐式”信息消费带来的快感,会让人们失去对价值传播的感知,思维停留在浅表的刺激层面。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的历史背景下,ChatGPT可能被西方国家操控,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与现实社会、互联网空间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0]一方面,ChatGPT作为技术工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ChatGPT嵌入社会生活,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背景。ChatGPT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人价值世界的建构,是一项复杂、交互、长期的系统工作。ChatGPT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机语言交互,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人工反馈强化学习,以文本的形式输出符合人类语言特点的内容,突破空间、人群和时间限制,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大众化、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首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于生活之中,当前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生活的重要载体。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以授课、宣传、活动的方式进行,主要强调整体统一和集体意识,缺乏对个体精神生活的现实关照。个性化、差异化是人类价值教育的终极追求,古代先贤孔子、苏格拉底都有对话式教育的经典范例。历史上,人们曾以在生活中向父母长辈、资料书籍、学校课堂学习的方式传递价值,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又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搜索引擎在满足人们个性化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们精力和能力有限,人们利用搜索引擎又遇到信息繁杂、信息选择和信息整合的难题。ChatGPT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渗入衣食住行各个环节,为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生活化提供了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并非单向的信息传输,而是双向交互的建构过程,ChatGPT有效整合了搜索、筛选和整合功能,并实现了人机文本语言的交互。目前,ChatGPT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ChatGPT会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人进行交互。ChatGPT为工业时代规模化方式向智能时代个性化方式转换打开了天窗,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中华儿女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与ChatGPT进行个性化对话互动,在信息交互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其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应局限在特殊的时间、空间和群体范围内,目的就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之初就是大众化的,也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是通过思政课教学、思政工作、政策宣传活动等方式实现,覆盖面较为有限,一定程度上窄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和范围。互联网空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场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众化。ChatGPT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内嵌在互联网平台中,随着其应用铺开,能够突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面向大众的全面共享。ChatGPT综合了逻辑方法和统计方法,在逻辑推理、意图识别、语言理解、内容生成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交互能力,应用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ChatGPT的所有用户,以实时交互对话的方式,针对性地回答用户的问题,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全体人民的良好态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众化。
再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能化。因材施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任务极其繁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打破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形式,转向精准“滴灌”的教育[11]117。ChatGPT植入了人工反馈强化学习,学习了人类的习惯和偏好,使得生成的内容更具有人类风格,操作更加方便,以智能化的手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材施教的展开。每个人可以拥有一个ChatGPT信息助手,仿佛是人的“外脑”,帮助“内脑”开展工作,不仅可以实时解疑答惑,还可以完成常规信息工作。ChatGPT克服了人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利用深度学习对海量数据进行训练,通过人工反馈强化学习得到语言模型,其工作的效率、强度和涉及的信息范围远超过人类。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咨询服务、问答系统等方面具有较多的使用场景,嵌入各类应用平台,可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示、问答、测验等工作的自动化。人们以人机“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在ChatGPT帮助下,能够迅速获取信息,整合各类信息,甚至完成编码、创作等复杂的工作。人们不需要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要会提出问题,能够鉴别信息,善于协同工作,由内脑驾驭ChatGPT。ChatGPT不只是工具,也是人的对话伙伴,在人接受教育的同时,ChatGPT也需要接受教育,ChatGPT成为人类的教育对象。人类可以通过数据库筛选、编程、人工反馈强化学习等方式,对ChatGPT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
技术都有一定缺陷,在带给人类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损害[12]189。ChatGPT实质上是互联网中超大量文本的模糊转述,遵循数据、机器学习、微调变换、人机对齐的技术逻辑,依据数据事实泛化行动,对行动背后的价值完全不知。由于数据量、算法层级和算力的限制,存在信息不可控、不准确、不具备情感理解能力等问题,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温度和效度带来挑战。
首先,信息异化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ChatGPT承担着人与人之间“媒介”的角色,传统的“人—人”模式逐渐转变为“人—机—人”模式,信息主体出现泛化和去主体化的异化现象,从而消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力[13]9。一方面,信息的复杂化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ChatGPT只是一个监督学习技术的预训练模型,建立在封闭的数据集基础上,推理模式主要是缺省推理,ChatGPT在辨识生成内容的真伪上存在缺陷,“技术黑箱”使方法与目的之间容易发生断裂,带来难以预料的信息异化问题,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ChatGPT容易受到prompt的影响,同一问题,prompt不同,生成的内容也不同。用户的个人偏见会放大ChatGPT的价值偏见。ChatGPT回答的问题大多为专题性的,问什么回答什么,虽然细致入微,但是难以保证全面性和系统性,ChatGPT知识更新频率无法与现实同步,使得人们难以建构起完整的意义世界[14],生成“后真相”的图景,直接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度。
其次,情感缺失降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度。此前人工智能主要局限于观察、分类和分析信息,而ChatGPT不再局限于分析现有数据,而是具备了生产内容的能力,知识信息的获得更加便利。知识信息获得的便利化消解知识信息的“权威”地位,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赖度,降低吸引力和感染力[15]47。一方面,ChatGPT本身缺乏情感。ChatGPT还是比较简单的技术处理过程,仅仅是对既有数据信息的归纳概括,查找已有的观点,提炼之后转换表达方式,缺乏人类批判与质疑的宝贵特征,难以模仿人类语言的复杂场景,难以辨识信息的真假,缺乏人类语言具有的理性、情感和价值偏好。另一方面,ChatGPT以无感化方式传播价值。ChatGPT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不在于以理性的逻辑说服人,而是绕过理性思考,直接渗入人们的心理环境,扎根人们意识的深处,让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ChatGPT的推荐内容和运行模式。ChatGPT的价值属性与其背后的资本逻辑密切相关,作为ChatGPT的开发者,企业更多考虑自身利益,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公益性,两者主体利益选择上存在冲突,ChatGPT企业在资本的驱动下,往往关注开发单向度、冷冰冰的交互产品。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价值交互活动,情感的缺失势必会降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亲和力。
再次,技术权力冲击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ChatGPT不仅能影响微观的“现实的个人”,还能影响整个社会权力的运行,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一方面,意识形态交锋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ChatGPT在数据收集、人工反馈强化学习等环节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模型开发者的价值观和文化偏见,这些价值元素将会在用户交互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当前ChatGPT由美国研究机构开发,主要是基于欧美国家的大数据和人工反馈强化学习产生,ChatGPT难免受到西方价值观的侵染,在内容生成方面必然带有“国家偏见”。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大模型开发上明显处于优势,他们通过智能水军,借助大模型对他国进行舆情攻击,混淆是非,干扰他国内政,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话语权的争夺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ChatGPT技术原则和逻辑框架随着广泛应用,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社会生活的底层逻辑和运行框架,以“神经系统”的形式,将自身的运行规则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影响信息的生产、选择和传播的整个过程,进而深刻影响社会思想和价值系统。不同民族地区和群体之间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存在差异,目前享有技术的权力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存在技术应用程度的差距,这种不平衡的应用会进一步加剧数据的不公平,ChatGPT生成以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的不公平会进一步加大“数字鸿沟”。由于人的部分工作会被ChatGPT取代,特别是对低端简易劳动的代替,部分人开始担心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担心机器将取代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引起主体性异化风险,带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大量伦理争议和监管问题,引发社会恐慌,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
ChatGPT正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传播,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隐匿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为此,需要客观审视ChatGPT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发挥,把握ChatGPT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规律。通过努力提升社会成员的理性辨识能力和ChatGPT素养,积极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驾驭ChatGPT,科学运用ChatGPT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开展ChatGPT生态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hatGPT与主体互构互驯,主体人要以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规训”的能力,以在双向互构中发挥主导作用。在ChatGPT帮助下,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让位给批判思维、创造性和沟通协调能力。中华儿女不需要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要会提出问题,能够鉴别信息,善于协同工作,能够批判驾驭ChatGPT。抵御ChatGPT对社会意识形态带来的影响,要提升中华儿女的理性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ChatGPT观,提升ChatGPT素养。
首先,提升中华儿女的理性辨识能力。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藏在ChatGPT之中,以更加隐匿的方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广泛的影响。各种变量更加复杂多变,意识形态的风险冲击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底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将重点转向培养中华儿女的高阶能力,培养他们信息整合能力和批判意识,引导他们理解ChatGPT运行的逻辑和社会影响,从而正确辨识ChatGPT应用中信息的真假,有效整合信息。要教育中华儿女利用ChatGPT综合把控意识形态的演变态势,高效精准地识别和辨析多元、多样和多变的意识形态风险,加强对异质意识形态的批判整合,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防线”。
其次,帮助中华儿女树立正确的ChatGPT观。在对待ChatGPT的态度上,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乐观应用,将ChatGPT看作工具,一种是悲观控制,强调其超人本领。实际上,ChatGPT是一项包括算法、算力、数据、思维能力、机制模式和文化综合的集成创新,人们需要审慎对待ChatGPT,既不能简单粗暴地限制使用,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将其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应用。要引导中华儿女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纠正以“替代思维”认识人与ChatGPT关系的误区,引导他们由“替代思维”转向“共生思维”。要帮助中华儿女正确认识ChatGPT的优势与弱势,把人机对话的过程,转变为自我超越、自我进化的过程。
再次,全面提升中华儿女的ChatGPT素养。要在各地区均衡组织开展ChatGPT的应用培训,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中华儿女应用ChatGPT技术获取、应用、管理、评价信息和资源的能力。ChatGPT在应用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数据,进而促进ChatGPT模型的优化。要系统培养中华儿女的ChatGPT技术素养、数据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协同科技与人文、整体与部分、理性与非理性、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系统思维能力;要组织开展跨学科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类的柔性情感来调适“技术理性”带来的ChatGPT情感价值缺失,提升适应智能社会的能力。
ChatGPT的意识形态性内嵌在其内容生成模式和运行规则之中,其背后隐藏着权力、资本、文化、价值等多重因素。在中华儿女智能“升级”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对ChatGPT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借鉴ChatGPT大模型的技术逻辑,组织自主研发ChatGPT大模型。根据ChatGPT技术属性的分析,决定其价值意识的有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要素。
首先,推进数据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国家要均衡推进民族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应用,防止出现“数字鸿沟”,均衡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数据纳入ChatGPT训练的数据库,避免由于数据的结构化失衡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与用户兴趣偏好有机整合,将党媒数据和民族政策理论融入ChatGPT数据库,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ChatGPT。
其次,推进算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审核。国家要利用好人工反馈强化学习这一环节,将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算法纳入反馈环节,进行强化学习,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发审核算法,对算法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算法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要设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层框架模型,作为前置基础层植入ChatGPT之中。要加强对ChatGPT从业人员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培训,明确上岗要求,让意识形态方面合格的人员从事ChatGPT开发和运行工作。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权值在ChatGPT优先级中的比重,提高这方面内容用户点击率。
再次,保障算力资源的公有制属性。ChatGPT功能的发挥,与算力的所有制有密切的关系,要以国有化的大型平台公司来支撑,保证ChatGPT数据和算力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属性,协调建设较大规模的算力池,加强中文数据语义的理解和处理,将中文数据作为重要的数据源训练ChatGPT,保障算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在中华民族手中,让其服务于满足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防止私有制带来的异化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悬浮物,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儿女的社会实践,隐藏在日常生活、社会意识和心理结构之中。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性与ChatGPT的意识形态隐匿性高度契合。抵御ChatGPT带来的风险,就要借助ChatGPT对接日常生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与人们的利益和问题相结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警惕错误思潮的侵扰。
首先,以中华儿女的利益和问题为切入点,精准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6]ChatGPT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提供信息支撑,要利用ChatGPT,以网络讨论文本为训练集,识别中华儿女的关注点,准确把握中华儿女的利益诉求,在交互对话中及时发现、精准识别社会意识领域的各种问题,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与中华儿女的利益和问题关联起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其次,要发挥中华儿女的主导作用,弥补ChatGPT的价值缺陷。由于ChatGPT在信息保真、情感体验和价值识别方面的不足,ChatGPT仅能辅助进行传播,人们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导权。人要发挥主导作用,严把ChatGPT生成文本的审核关,通过人对生成文本的处理和审核,让文本“活”起来,保证中华民族主流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传播。中华儿女要掌握ChatGPT使用的主动权,主动跳出“舒适区”,以有目的的信息检索和算法优化,拓展信息的维度,在受体维度对“信息茧房”进行对象性的“改造”,[17]融入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再次,要警惕错误思潮借ChatGPT之机,在互联网上“反向”渗透。ChatGPT的广泛应用为西方错误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要善于利用技术准确识别错误思潮,特别是瓦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错误思潮,揭示其本质和内在逻辑,敢于亮剑,戳穿西方政治势力的政治图谋,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辐射范围。[18]要加强人工审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ChatGPT研发者和从业者,在ChatGPT技术开发的底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御西方价值的侵扰。
在ChatGPT非政治化面前的遮掩下,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更加隐蔽,影响更加广泛,各种自变量、因变量和关键变量复杂多变,多维度冲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防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开展生态治理,以应对ChatGPT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教育界要引领ChatGPT治理的价值导向。针对ChatGPT带来思维浅表、价值隐匿等问题,教育要主动作为,利用ChatGPT的技术优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扩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覆盖面,在信息识别、信息分类、信息筛选、精准推送方面综合施策,治理ChatGPT算法文化乱象,引领算法文化的正确方向,增强理论教育辐射力和时效性,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要加强网络信息的人工审核力度,积极净化煽动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垃圾信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创造良好的拟态环境。
其次,社会各界要协同开展ChatGPT伦理治理。社会各界要协同防范ChatGPT引发的社会规则演变、科技伦理、社会公平问题,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对中国ChatGPT开发者、制造者和使用者进行系统伦理培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适作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把ChatGPT的研发和利用关进伦理与人文的笼子里。科技界要在正确的伦理规范指导下,推进ChatGPT的科技创新,对模型的人工反馈强化学习进行严格监控和审核。
再次,政府要加强对ChatGPT大模型的监管。政府要完善ChatGPT的法律法规,严格审核人工反馈强化学习的算法,均等地推进各地区智能设施建设;要加强对资本的规制,特别是对于ChatGPT核心领域的技术和设备要有决定权;要对训练数据全面性、人工标准的规范性、算法价值的无偏性、模型的可解释性、算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全面监管,建立健全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19]审慎调整监管措施,防止ChatGPT被利用,沿着“数据—信息—权力”的生成逻辑形成“算法权力”;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引导企业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及时研判和处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
总之,基于ChatGPT的二重属性,虽然ChatGPT具体产品的应用尚未完全铺开,但是其蕴含的技术逻辑和带来的社会影响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ChatGPT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凭借ChatGPT技术赋能,激活内部要素,助力自身问题的解决,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有序;也要统筹协调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hatGPT技术与社会发展系统的关系,增强前瞻性思考,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化转型,有效应对ChatGPT带来的社会变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空间上布局更加合理,在时间上衔接更加自如,生态体系更加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