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思考

2023-04-17 02:12杨虎得韩喜玉
青藏高原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杨虎得 韩喜玉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既是理论继承又是理论创新与发展,既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又符合中华民族走向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10月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中宣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于2022 年5 月下发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着重强调,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本文基于《意见》和《纲要》精神,结合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就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一些基础工作,谈谈粗浅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高校课程教学达到的目标要求,必须按照知识目标、 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和教育效果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纲要》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即“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深化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强化‘五个认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1]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全面落实中央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定位。 根据《刚要》的指导意见,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的学理性要求及课程教学目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须涵括以下内容: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从教育目标分析,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目标,即实现“知识目标”。 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首先必须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逻辑。 从理论逻辑分析,“人的本性是所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联合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与教学, 既要突破传统民族理论旧框框的认知局限,又要传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立足“四情”即世情、国情、省情与民情贯彻“四大精神体系”,即“立足马恩列斯思想精华于一体的原创体系、链接中国革命和建设两大阶段的初始中国化体系、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转换生成的中国特色体系、新时代创新发展背景下的同心筑梦体系,将四大体系的精神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内容中。 ”[2]据此,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阐述,须涵括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素质等民族实体的构成要素。 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四个共同”特征的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铸牢的理论与实践阐述。

(二)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实体的多元走向一体理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和形成规律的阐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走向一体,实现从自在实体到自觉实体转化。 在这一过程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中华文明的纽带作用值得关注。 特别是要正确理解三个基本概念,即出自马恩列斯本意并切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民族概念;贯通交融涵化规律且包容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历史范畴概念;直接关联世界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民族问题概念。 这三个基本概念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自信”的历史生成逻辑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思想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围绕工作主线开展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更是正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理论基础。

(三)中华民族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阐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下中华民族循序发展,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特别是要深刻阐述党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避免陷入脱离我国国情,忽视我国民族工作成就歪曲论调中,要高度警惕在党的民族政策认识上存在的各种误区和思维陷阱,形成自己的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严格防范苏联民族理论熵化元素和西方意识形态“主流”话语对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影响与误导。

(四)中华民族的内部和外部民族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基础上的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之间关系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阐述。 阐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大联合”到“大团结”再到“一家人”理论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阐述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阐述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特别要深刻认识“四个关系”,即要正确认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二、关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方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教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诸多学科。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和学习,要广泛借鉴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在广泛借鉴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同时,从其教育目标和学习要求出发,要坚持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从5000 年的中华民族发展中汲取历史的基础与共同体的基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具有漫长的历史过程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需要回溯中华民族生成发展的时间线索、空间条件、聚合因素和历史足迹。 即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历史过程。 要在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史中,深刻阐释中华民族“文明蒙尘、人民蒙难、国家蒙辱”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历史进程及各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共同命运中结成的血肉联系、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休戚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要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中,深刻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真正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新时代,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与国情的精准把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将一切改革与发展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然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成就和鲜活事实,回应民生关切,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在理论上、观点上、方法上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土壤。

(二)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以及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因此,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4]。同时,在学理层面,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需要结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立足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土壤,在充分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大背景下,必须进行基础理论、制度保障、路径优化等多层面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理论阐述,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急需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方面阐释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过程,同时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进“五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5]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坚持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突出重点,注重成效。 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三、关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不仅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育目标达成度的关键要素,因此,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材建设至关重要。

毋庸讳言,关于如何开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学术界的认识至今还不完全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 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并且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促进各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特别是在民族院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从实践来看,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新时代我国所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审视,我国民族理论教育也须紧扣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实现与时俱进。 学者提出,“自从1988 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以来,这一观点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 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中,中华民族整体性话语叙述也越来越多地得到阐发。但由于过去民族理论主流话语是强化中华民族内部56 个民族的特点,按照‘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旨,建构了一套民族政治发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人口发展等体现差异性的话语体系,其中有些话语体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是相抵牾的,甚至直接解构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6]并由此提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摄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话语,“重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中‘多元性’话语叙述”[7]。毫无疑问,上述学者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快教材建设,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是高校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四、系统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社会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教育,其中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都在探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产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 青海民族大学作为新中国建立最早的民族高校和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民族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课内外实践、领导机制等方面,四维贯通,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显著实践效果。 探索出了自己教育路径,形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的经验。

(一)培根铸魂,用好课堂主阵地

学校着力实施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充分发挥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内容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程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建设。 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打造思政“金课名师”,设立名师工作室,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注重思想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为核心,创设“中华民族风情”“青海地方史”“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五个认同”。

(二)文化浸润,弘扬团结主旋律

学校注重发挥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不同场域的育人功能,着力构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中华文化经典阅读”“优雅歌曲进校园”等活动,打造“守望可可西里”“两弹一星精神之青春之歌”等“红色主题话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个认同”融入情景展演,深化认识。 学工处强化学风校风建设,以“学习风气好、民族团结好、环境卫生好”为主题,组织开展“书香宿舍”“民族团结示范宿舍”评比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好宿舍”创建和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共居共学共建。 学生社团在党组织领导下努力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术论坛、经典著作阅读分享会,深化理论研讨,提升理论素养,为民族团结提供学理支撑,引领学风校风,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三)强化实践,创新育人新渠道

学校以“大思政”理念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将课外实践作为新的育人重要渠道,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红色文化基地。 党委组织部每年从各班级评选来自农牧区的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组成团队,赴内地发达省区、学校、工厂、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 学校团委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基层调研,了解家乡,体验国情、民情、世情。学校每年选派师生到基层开展政策宣讲、义务支教、法制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民族团结主题讲座等,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大学生爱国为民情怀。 学校依托人才优势,与省市州县联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平台作用,开展“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对学生提供有形有感有效的教育体验,使实践教学成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

(四)协同合力,共谱育人交响曲

为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高质量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学工部门指导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习社”,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部门多方联动、凝心聚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谋划制定了学校《关于立足新时代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范单位的实施方案(2022—2024)》,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明确工作职责。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为核心,创新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工作机制,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大思政育人格局。 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完善党政干部和教师进学生宿舍、教室、食堂,联系学生和家长,加强交流互鉴、情感涵育,协同合力,共同培育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学科建设方面,设立学科建设项目与研究项目,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并及时总结整理,形成可推广的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

实践表明,四维贯通系统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高校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精神,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的有益探索,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