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灵艳
摘要: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提供诊疗服务、开展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讲,固定资产与医院的医疗水平、业务能力挂钩,规范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全周期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是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剖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医改的逐步深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应注重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率。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医院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医院的房屋建筑、专业设备和一般设备类,包括PET/CT机、医用直线加速器、医学检验流水线、血液透析机等;办公用品,包括计算机、档案柜等价值1000元以上或使用年限1年以上的物资。
(一)清晰了解医院的发展方向
医院各科室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分析时,会将易耗固定资产,视为重点项目,在发展规划及设备投资时,更倾向于此项目,发挥其重要作用。例如,在消化内科中,对肠镜胃镜检查设备进行盘点后发现,胃镜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相较于肠镜设备的维护费用要高很多,因此在未来规划、投资中,应以胃镜为主,重点新增胃镜室。
(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掌握现存固定资产存放位置和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状况。一方面,有效防止资源闲置带来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在盘点固定资产时,能够及时发现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合理采购,做好医疗服务的保障。
(三)提升医院的行业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也加大投资力度,引入新设备、扩建新区域、学习新技术。但在医院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有效利用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在医院创造经济价值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固定资产的无效投入,才能降低医院成本,增强其行业竞争优势。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相比固定资产管理,医院管理者更重视固定资产购置,在管理者眼中,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更能彰显医院实力,因此,医院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中常常忽视资产管理,缺乏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意识以及固定资产调配、处置等意识。
(二)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缺乏标准及完善管理
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缺乏预判和计划,导致申购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后,直接进入采购流程;部分医院即使进行采购可行性分析,也因浮于表面缺乏深入调研,未对设备投入使用率、病人群体构成、经济效益等方面充分调查,导致报告缺乏参考价值;另外,大部分医院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财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容易造成设备闲置,增加医院的固定成本。
医院固定资产处置环节同样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医院固定资产处置不严谨,当维修人员认定固定资产不可维修时,会直接采取报废措施,缺少专业的评定部门,导致评定流程不严谨;其次,报废资产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保管,报废资产没有及时进入报废库,被随意存放,导致报废资产丢失,为报废资产处置带来严重不便。最后,有些重大固定资产在处置时须要请专家鉴定或第三方评估,但大部分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残值很少,处置费用过高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极低甚至为负。
(三)采购者、使用者、管理者缺乏有效沟通
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者、使用者、管理者之间缺乏沟通,三者之间信息孤立、互不相通。采购者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往往只关注其采购行为,采购行为发生前未与固定资产管理者形成有效沟通,可能发生二次购买行为;临床和医技科室申购固定资产时,往往只从诊疗角度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便利性,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采购成本,以及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未进行权衡、了解;固定资产管理者通常只对资产使用后的管理、维护负责,缺乏必要的事前沟通。
(四)固定资产缺乏相关制度
第一,过度程序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过于程序化,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并未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新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只是照搬其他医院的管理制度,造成制度与本医院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另外,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和临床医技科室里的固定资产兼职管理员,很多是从其他岗位抽调的,缺乏对资产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生搬硬套,導致管理过于程序化。
第二,缺乏风险评估制度。医院缺乏相关风险评估制度,导致很多固定资产未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申购、审批流程未完成,直接进入采购环节,盲目投资现象较为严重,院长、科室分管领导、普通医护人员,都不具备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医院风险评估制度缺失,将造成固定资产经济效益、使用效率评估缺失。
第三,缺乏后续监督机制。医院没有形成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督机制,导致固定资产监督力度不足,购置固定资产缺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少对固定资产购置的监管,对医疗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滞后,导致购买的资产闲置浪费;没有提前规划固定资产购买方案,因急需使用设备,出现先购买再报销的行为,导致医院财务预算与实际花费差距过大;在挑选供应商方面由于缺乏监管力度,导致在选择供应商时出现审批流程简化或审批流程未落实的情况,购置的固定资产品质得不到保障,医疗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成本高于市场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在固定资产执行报废的事后监管中,部分资产已执行报废相关审批流程,但由于缺少专人及时检查,出现设备已申请报废,停止使用,但仍未及时处理、估算残值,实际情况与财务账面严重不符,造成医院经济损失。
(五)固定资产管理人才缺失
固定资产管理人才缺失医院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引起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更重视对专业医学人才的引进,往往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通常由相关医护人员代管,即使部分医院配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并且存在人员数量配置缺位的情况,在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再加之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疏忽,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流于表面化,各科室之间经常存在私下借用固定资产的行为,而私下借用行为并没有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与账面不符,给固定资产盘点增加难度,严重情况下,还会因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谨影响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也忽视了现有人才的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并未及时更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改进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
首先,医院应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让医院领导及普通医护人员全员参与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和增强责任感;其次,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减轻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减少人为差错;再次,定期举办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交流会,可与其他有优秀管理经验的医院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固定资产管理给医院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良好助益,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可将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中,制定相关考核标准,盘点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情况时,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严格评分,促进员工提高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的积极性。
(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第一,重视采购审批流程。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要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投入资金及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计算决定是否购置,避免出现跟风行为;其次,做好购置筹划工作,科室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时,应先进行可行性分析,经专家开会探讨,决定是否购置,如必要购置,需通过医院公开招标,择优而定;再次,应对医院内部资产进行资源共享的评判,了解固定资产调配使用情况,避免盲目重复购置;最后,对于常用固定资产,需规范采购审批流程,申购人提出购置计划,经相关领导全部审批完成后,方可采购。
第二,加强使用及维护管理。固定资产的保管需实现专人专管,管理人员做好相应固定资产的使用、借用、转移登记工作,管理人员离岗时,应办理移交手续,保证固定资产交接和后续管理有序进行;另外,固定资产需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每次维修、保养过程需由专人记录,根据维修、保养记录可以推算出固定资产使用及预算情况。
第三,重视盘点及报废审批。每年至少应进行两次固定资产盘点,由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固定资产所属科室共同完成,全面清点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情况及维修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实现固定资产的灵活调配,避免其闲置浪费。各科室在日常使用中也应每月上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让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掌握现有资产整体情况。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检查,其他部门无权私自报废处理,检查确定需要报废处理后,申请人做出报废书面申请,按制度规定流程逐级审批。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例如固定资产风险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在风险管理环节中建设独立的风险管理团队,由医院院长、各科室负责人等共同组成,全面负责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完善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避免医院资金浪费。财务部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各个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监管,包括资产入库、使用监管、处置监督等,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流程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在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方面,风险评估小组需开展有效的预算管理,充分结合往年的财务数据,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下年度预算,禁止出现无预算、超预算,或私自采购、盲目跟风采购的行为,要根据医院的发展规模、经济实力等,审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进行严格审核,以决定是否为必要采购。在固定资产采购调研制度中,对于已通过采购申请,计划采购的固定资产,要严格进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分析,详细规划购置资金的分配使用,以科学、严谨的招标流程,在正规平台上进行采购,并签订规范的采购合同,以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在固定资产使用、调转制度中,要积极推进固定资产的共享机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将固定资产管理做到透明化、公开化、正规化,各科室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全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可以依托于信息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线上借用调转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调转制度,以及大型固定资产共享共用制度,实现固定资产合理分配,既不会引起账实不符情况,又能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浪费的情况。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方面,要建立全面的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合同档案制度,将固定资产按照资产类别、资产价值进行分级管理,分别建立维修保养年度时间轴,维修保养人員通过时间轴,可以清晰了解各个设备具体的维保时间、维保期限、维保内容等,规范有序开展维修保养工作。全院固定资产时间管理一目了然,可以及时通知相关使用科室,提前做好维修保养准备,有充足时间安排维修保养事宜,从而保证医疗服务与固定资产管理衔接有条不紊。
(四)加强固定资产人才培养
首先,医院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和在使用科室指定兼职管理专员,定期培训相关管理知识,包括固定资产经济效益计算、折旧价值计算以及借用、调拨、盘点、处置清算等专业知识;其次,医院安排购置厂家提供上门培训服务,帮助使用人员学习基本操作方法及简单维护方法;最后,定期对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考察其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能力,考察结果计入绩效考核,以督促其积极学习。
(五)完善科研教育资产管理
科研、教育资产是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部分资产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金运行机制,实现科研、教育经费的事前预算、事中管理、事后监督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有效的利用资金,确保科研、教育项目是否真实需要;其次,强化管理办法,在满足医院日常科研、教育工作的前提下,保证资源最优化,对每项资产指定问责人,在相关科研、教育活动结束后,问责人需将资产交回资产管理部,统一存放;最后,重视日常管理,用于科研、教育的资产大部分属于高精尖设备,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使用指导,并定期安排保养及升级,对于项目结束不再使用的设备,应先进行医院内部调控,避免资产浪费。
(六)利用信息手段完善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将保障其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医院需将固定资产的购买、入库、分配、出库、报废处置等环节都纳入信息化系统中,建立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便捷性,随时获取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并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实时性。另外,应加强对人员固定资产信息化培训,学会熟练使用软件,将各种医疗设备的信息按照标准化格式录入信息系统,包括设备购买时间、资金来源、购买原价值、归属部门、资产类别、折旧年限等,便于各科室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快速查询固定资产具体信息,应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医院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问题,需要医院工作人员提高其管理意识,全员参与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安全有效运行的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保障医院可持续和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国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24):13-14.
[2]勾卫玲.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22):20-21.
[3]周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