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
摘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资金的不断增加,对资金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推广势在必行,其不仅可以完善事业单位的信息基础建设,同时可以有效地优化内部资源。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就要认真研讨怎样将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中,努力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保障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营运中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管理现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事业单位能更好地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我们应积极探索和改革更有效的管理会计应用策略。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为了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益,将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科学的管理理论融合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应用在事业单位中,主要是细划财务行为,对财务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有效地将业务活动与财务工作结合在一起,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会计系统,规划本单位战略目标、分析统计数据,为领导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进一步规范单位內部业务流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强化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顺利开展,科学化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二、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必要性
(一)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会计的客观需求
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推广,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运用仍然停留在照搬西方模式上,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因此事业单位应转变政府职能,提倡节约资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的重视度,通过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将管理会计参与到单位的业务活动中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形成准确的管理会计报告,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形成有效的决策力,能够更加合理的配置资金和资产,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合理规划财政资金,强化部门职能,保障事业单位的快速转型和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密不可分,有机统一。财务预算管理可以直接参与到单位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中,综合分析掌握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整体运行效率,通过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处理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等方法全面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合理规划财政资金,降低单位的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的协同工作能力,可以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报告,为事业单位领导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与绩效奖惩机制挂钩,增强事业单位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节约资金,杜绝腐败现象发生,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科学管控能力和规范化管理,真正做到资金的使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有利于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大部分是由财政资金安排支持的,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缺乏监督,存在管控脱节、重购轻管、账实不符、处置随意等问题。随着事业单位对资产的需求越来越大,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有效地将管理会计运用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会计人员可以从核算会计的角度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有效结合,还可以保障资产的安全使用,避免资产的闲置和浪费,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期使用规划,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使资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熟悉本单位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清查、盘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
(四)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决策力和内部效果,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管理会计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管理会计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和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有用的信息,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国家出台了诸多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制度改革政策,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核算体系,有效的将管理会计和内控制度相结合,管理会计运用工具进行分析评价,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准确的信息,通过管理会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保证了事业单位的活动和计划执行合法合规,从源头预防腐败滋生,准确的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找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不足,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行政处理效率,防范单位管理风险,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内部业务运行质量。
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是考评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时间较短,转型难度高,目前正处于一边实践一边探索的阶段,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不到位,仍然需要解决很多现状问题。而且事业单位管理层对管理会计运行发展重视度不够,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微,对管理会计的定位不清晰,因此财务部门一直不被重视,财务人员工作繁忙,也忽视管理会计的工作,管理模式仍停留在过去的会计核算层面,在管理理念上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科学认知,财务人员只是生搬硬套国外现有管理会计体系,根据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编报,致使管理会计无法顺利开展,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也会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制度和理论主要侧重于企业的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容涉及较少,且与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内容都有较大的差别,缺乏有用的经验参照,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由于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公益服务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途径较为单一,内部控制制度也尚未完善,缺乏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加以支撑,目标责任没有结合单位部门自身的职能,工作安排未落实到个人,造成在单位业务相交替的部分,工作人员相互推诿,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审核、办理。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没有具体明确工作责任,管理相对松散,对成本的管控意识不到位,对资产的配置随意性较大,相关部门人员无需对项目资金流向进行事前、事后的全面跟踪,如果项目出现问题,也没有相关负责人的处罚机制制约,最终可能导致预算超支、无预算列支、专款没有专用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财务部门工作相对滞后,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一定的动力作用。
(三)缺乏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数家单位进行整合,受编制数量的限制,工作人员老龄化,部分人员岗位进行调整到管理会计部门,由于缺乏财务管理知识及信息应用技能,更本无法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现有的财务人员受老旧观念的影响对管理会计的定位不清晰,忽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参与到管理中,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手段进行预算编制,没有结合单位整体真实数据编制科学有效的预算报告,长此以往使得管理会计只能流于形式。由于在单位中工作繁忙,学习机会较少,缺乏学习意识,对管理会计知识了解有限,知识储备匮乏,对相关的财政政策理解不到位,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其次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岗位的重视程度较低,部分财务人员欠缺危机意识,责任心不强,只要不违规不违法,预算不超支即可,因此在工作中学习积极性不强,得过且过。再次管理会计的实施需要具有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信息技术技能等知识的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否则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分析报告,导致单位遇到复杂的情况无法及时提供数据报告,增加了管理者决策的难度。
(四)缺乏信息化系统建设
目前事业单位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事业单位对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主观意识不强,且建立信息系统花费巨大,因此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并不廣泛。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使用会计核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及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但相关数据并未关联整合,无法实现将业务数据与财务信息数据结合进行自动化整体数据分析,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数据不精确、效率低下。其次,由于预算资金及网络安全建设的限制,事业单位对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主动性不强。
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制度化保障,不断健全预算管理体系,这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从多维度层面出发,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组织单位员工学习国家颁布的新政策和相关知识的技能培训,结合本单位业务管理职能,认真规划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降低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减少临时性的支出,降低财政资源的浪费。第二,同时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实施职责分工制度,严格审核区分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费用,参考上年度财政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估,合理编制本年的预算报告,最大限度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水平。第三,并建立预算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与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根据预算执行情况由上级向下级进行评分,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
(二)完善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各级政府为了充分发挥好服务职能,要求事业单位每年定期上报内部控制执行报告。内部控制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发展水平,只有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因此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发展,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第一,建立工作流程、规避风险制度,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应积极配合,将内控思想和工作习惯高度统一,加强责任意识,对发现的潜在风险问题,及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第二,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制度,保证工作流程规范化,加大审核监督力度,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提升管路会计在事业的应用成果。
(三)强化管理会计人才的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会计强国战略”,事业单位领导层面应全面提升管理会计意识,给予管理会计的高度重视,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转型培训,带头创新思路,尽快实施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全面提升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管理会计认识水平,财务工作人员也要适应新时期财务工作岗位,应重新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责任重大,需要认真专研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能力,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结合奖惩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化,严格规范工作流程,为事业领导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其次、对外可以聘任制手段引入高级管理会计人员,强化管理会计队伍,提升会计核算能力。定期邀请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培训,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信息系统的操作水平,引入合理有效的绩效机制,激励财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并提供更多的提升发展空间,积极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助力。
(四)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更要顺应会计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灵活运用信息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相融合,通过信息化平台共享数据,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分析各项工作决策的执行情况,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员参与对单位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评估,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报告,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步伐,进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
(五)完善落实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要鼓励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管理会计理论,与年终考核机制相联系充分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1.制定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各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建立绩效考评目标值,采用平衡计分卡,客观评价计划完成情况,根据各项指标公平打分,确保绩效计划有效执行。
2.建立绩效考评监督机制
通过将年初计划与年终数据报告相比较,根据完成情况综合打分,在单位内部予以公示,坚决杜绝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3.建立奖惩制度。奖励机制的建立,全充分肯定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散漫、违反内部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通报批评,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以此为教训,更好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使工作开展能良性管理。4.鼓励在职员工进修培训。使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进修学习、创新成果相联系,大力提高人才的培养。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明确指出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事业单位应大力推动财务会计改革,提高管理会计营运水平,营造开展管理会计的大环境,从管理会计体系、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自主应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莲.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纳税,2020 (4):49-50.
[2]董延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0 (11):123-124.
[3]张传华.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5):64-65.
[4]杨瑞霞.浅谈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财会研究,2020 (6):155-156.
[5]王洪侠.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路径及相关思考[J].财会研究,2020 (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