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玲
主题阐释
“读书不觉已春深”,在中国,手不释卷的传统深入人心、绵延不绝。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李白“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都体现了对读书的热爱。读一本好书,可以超越时空,窥见不同的世界,经历不同寻常的冒险,探索不可思议的未知;读一本好书,可以在文字里倾听不同的故事,给自己启迪,也可以与相似的灵魂不期而遇,让自己成长。
人物传奇
顾炎武:边读边抄,越读书越厚
顾炎武的一生,跟书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顾炎武自创了“自督读书”法: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别人读书是越读越薄,他读书是越读越厚,越厚他越不嫌多。
就这样,顾炎武勤奋攻读了30多年,到了45岁时,在他家乡四周,几乎找不到他没有读过的书了。于是,他立下大志,要走遍天下,读遍天下书。
解读
读书如耕耘,收获的是未来。用脚步丈量人生的厚度,以阅读丰满心灵的居所。顾炎武学问渊博,对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读的越多,他越不满足,正是由于他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才积累了丰富的学问,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陶行知:排除万难只为读书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陶行知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拿不出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学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解读
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又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文学,最终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读书的理由。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人,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吓倒,而是会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动力。
颜宁:读书可以抵达想要去的地方
在2022年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結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这条新闻很快便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颜宁可谓人生赢家。不满30岁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即使在科学领域已颇受瞩目,颜宁仍觉得自己进入科学界可谓“机缘巧合”。
高中时代的她,喜欢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更愿选择文科;大学时代的她,加入国标和摄影社团,选修电影,甚至想过做娱乐记者;而如今的她,写着独具风格的博客,会约学生唱歌、玩三国杀,追剧,把做研究称为“打怪通关”。无论什么阶段,喜爱阅读的基因从未改变,她说:“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
解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增长知识和才干,让她的头脑更灵活;阅读,增添睿智和思考,带她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科学家,心有梦想,立志在祖国的“星辰大海”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路走来,颜宁清醒地知道,是读书让自己抵达想要去的地方。
张萌:内心的丰盈来自知识的浸润
她是青年作家,连续7年坚持每年演讲100多场,训练自己的口才表达;她是青创品牌创始人,连续7年坚持创业,迎难而上,从未退缩;她是人社部青年创业百人专家团成员,连续10年坚持每年出版一本书,连续12年坚持旅行与思考,行走50多个国家;她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连续16年坚持“以人为师”计划,每年向50个人学习……这就是张萌。认识她的人发现她具备以下特征:演讲能力非常好,做事高效,酷爱阅读。
张萌说:“我仍然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好奇心。你积累的知识越多才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有这么多未知的空间,所以虽然一天能稳定有3到4小时读书时间,我还是觉得很不够。”至今,张萌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教导:一个人如果无法掌控时间,生命就会掌控你。
解读
青年作家、青创品牌创始人、人社部青年创业百人专家团成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张萌身上有很多“标签”,但这些都没有成为她停下脚步的理由,她通过读书掌控自己的人生。会读书的人,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生命一定会多姿多彩,所有读过的文字都会生根发芽。
高尔基:为了读书宁愿挨打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夜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他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他仍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
解读
读书能够使处于苦难和绝望中的人,看到希望之光,寻求自己的梦想。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为了填饱肚子,高尔基四处奔波,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艰险找书看。日复一日,高尔基发奋攻读,从而具备了高深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他成为世界知名的伟大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