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托物言志类作文,是初中写作训练中重要的一环。这类作文将个人的“志”依托在某种具体的“物”上,描写事物的“形”和“神”,从而自然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含蓄而丰富,诗意且细腻,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比直接抒情更打动人心。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的就是因一次偶然遇见紫藤萝的盛开而引发出的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花了大量篇幅描绘紫藤萝花,抓住其特点,从形状、色彩、香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写出了紫藤萝花盛放时的热烈,新生命的繁茂与蓬勃。此时,紫藤萝花的“形”与“神”已呼之欲出。
再如马亚伟的《叶落有声》,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叶落有声”抒发其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如叶,虽然弱小且短暂,但同样拥有完整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只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世界增添一抹绿,生命就是永恒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文章描写的景物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在山川溪涧中听到生命的声音,物我合一,意境超然。可見,恰当运用托物言志法行文,可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作文的档次。
如何写好托物言志类作文呢?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精挑细选选准物
写作前,要明确自己想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志趣,然后精心挑选一个足以寄托自己志趣的“物”,最好选择生活中比较常见或熟悉的事物。描写时无需面面俱到,但必须选准角度,捕捉事物的特点,以契合所要寄寓的精神。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莲有很多特点,但文章只选择描写莲的外形、气味、生长环境,突出了莲纤尘不染、不蔓不枝、天然芳香的特点。
只有事物选择恰当,才能水到渠成地为后文的表情达意做好铺垫。
二、由物及志找相似
“物”是起点,“志”是终点。由“物”及“志”,需要准确找出“物”与“志”的相似点,即描写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于“物”的形,挖掘出它的象征意义,提炼升华,形成精神品质,做到“物”与“志”的神似。“言志”与“托物”在文中是不能割裂游离的,要浑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借“物”言“志”的目的。
如茅盾写白杨,白杨的外形是枝干笔直、树叶片片向上的,蕴含的品质是倔强独立、不屈不挠,而这正是抗战精神和革命意志的体现。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找“物”“志”相似点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地拔高“物”的品质,要恰如其分、真实可信。
三、浓墨重彩描摹物
描写事物是托物言志类作文出彩的关键,也是全文的重点。通过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气质进行细致的描写,尤其要突出事物与志趣相似的一面。描写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多角度展开观察;同时,借助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事物的鲜明特征,使物“形神兼备”。
四、抒情议论显真情
一般来说,我们会采用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点明自己的志趣、意愿,但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物的描写上,还要深入到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上。但要注意,托物言志,物仍是写作主体,抒情、议论性文字所占的篇幅需要控制。
综上所述,托物言志类作文中,托物是言志的基础,言志是咏物的自然升华。写作时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找准内在联系点,以小见大,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将“描形绘神”这一阶段处理好,“托物言志”才能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