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基于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学习任务就是学生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设计是伴随着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上课之前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课堂上依据“设计”而教,学生沿着“设计”而学,环环扣紧,方能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各不相同,因而学习任务也要根据具体篇目设计。《春》是七年级上册的首篇课文,作者朱自清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美好情感。这是一篇美得像诗歌一样的写景散文,学习这篇散文需要注重语言的品味,体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意,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结合散文的特征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前预习,初步熟悉课文
要学好语文,少不了课前的预习工作。如果没有课前预习,学生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就不了解,思路就跟不上课堂学习的节奏,即使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却不知所云,导致听课效果非常差。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的学习任务,学生对课堂上所学新知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积极参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项活动。因此,课前预习应成为学习任务设计的首要环节。
《春》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学生以前在语文教材中已经接触过他的作品《匆匆》,对他的写作风格有所了解,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再次接触到他的文章,心中肯定倍感亲切,设计学习任务时可以勾连学生对朱自清留下的美好印象而展开。首先回忆《匆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回顾作者的写作方法,接着把《春》这篇课文轻声朗读几遍,遇到没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虽然学过但现在已经有所遗忘的字词,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给不会认读的生字标注拼音,给还没理解的词语写上注释,给重点的字词圈点标画,给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上横线,给疑难的地方打上问号,以便上课的时候提醒自己注意把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在初步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以后,还要对整篇文章进行考虑,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在表达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还有哪些作家也写过关于“春天”的散文?由于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学生都具备了上网搜索资料的本领,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样就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落实课前预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相应的学习单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提示“按图索骥”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快速走进文本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现代散文大多是名家名篇,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体裁,课堂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读懂散文的内容以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感悟,让学生循着作者的视线,探究散文的特征,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美感。在导入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围绕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进文本展开设计。
《春》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景色是学生都熟悉的,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圈画出喜欢的句段,例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春景图片,让学生读一读与画面对应的句子,感受作家描摹的春的独特魅力。再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资料,如介绍朱自清创作这篇散文的背景:1933 年,朱自清刚从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缔结美满姻缘并喜得贵子,归国后他出任了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生活事业双丰收。让学生代入角色:如果你是作家朱自清,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导入环节的学习任务设计,是结合课前学情分析,从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已有认知的角度出发,这样能快速引领学生接近作者,走进文本,生发出深入探究文本的学习动力。
三、朗读品味,感悟文本特点
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主要依托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来完成这一目标,其中读是悟的前提,读是写的基础。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色,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份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为了凸显朗读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春》这篇课文被编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语文要素是“重视朗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境,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根据编排要求,《春》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设计的学习任务是: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描绘春天的美景时,选取了哪几个精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春》的写作脉络非常清晰,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起来,全面细致地描绘春景,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颂春,赞美春天具有“新、美、力”的特点。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佳学习方式,课堂上采用范读、默读、自由读、领读、反复读、分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绘春”中的五个画面:小草报春、鲜花争春、轻风唱春、细雨润春、人们迎春。学生的个性不同,对这些画面的感受就不同,对课文的理解也不相同,朗读的语调就各有特色。比如朗读第2自然段,有的读出了小草的调皮,有的读出了小草的兴奋,有的读出了小草的娇嫩;朗读第3自然段,有的读出了花朵的好奇,有的读出了花朵的急切,有的读出了花朵的旺盛……在交流自己喜欢的画面时,学生都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课文中原本无声的文字就变成了晓畅朴实的语言,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透过字里行间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跟着作者一起唱响春天的赞歌。
四、迁移写作,拓展学习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在于不知从何下笔,不懂如何将心中的话语“巧妙”地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语文教材的编排以单元为体系进行系统安排,其中精读课文便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最佳素材。在学习散文的时候,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因素,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及时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春》这篇课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随处可见,表达形象并不突兀,随意而不松散,《春》的教学目标之二是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为了落实这个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学习任务:模仿课文的写作特色,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写你眼中的春天。学生通读课文,可以发现整篇文章的用词都非常口语化,例如鲜花盛开的场景呈现在作者的笔下就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花儿相继开放的场景呈现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儿开得茂密呈现在作者的笔下就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句子简短顺畅,就如平常说话一般自然平实,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所用的修辞手法更是形象地写出了鲜花的灵动,使人感觉它们会像孩子一般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活泼调皮,春的美好和朝气从书本上扑面而来。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出示了描写春花的古诗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与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进行比较,学生就发现作者眼里的“春”的各个景物都是“活动”的,如果去掉了这些描写,剩下的景致就只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迁移课文的写法,学生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春景:大路旁,小河边,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凑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蝴蝶轻盈地在花丛间翻飞,一会儿跟这朵花照张相片,一会儿和那朵花合个影儿。轻柔的春风俏皮地贴着花儿打滚,带走丝丝缕缕的香味,飘得好远好远;细密的春雨也不时来凑个热闹,顽皮地扑进花儿的怀里,又“哧溜”一下跳下去,钻入泥土中不见了身影。
春天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美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顺应教材编者的意图,分析作者的写法技巧,巧妙指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仿写,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吸收课文中的有益元素,进而拓展自身的写作能力。
五、开展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上,还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大文豪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学习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学习散文也是这样,除了教材提供的资料以外,還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从《春》这篇课文中积累了不少优美词句,领略了许多修辞手法的妙用,还学会了口语化的描摹方法,此时趁热打铁,以“春”为学习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这股学习热情延伸到课后,为此可以设计的学习任务有:
任务1:再读《春》这篇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并圈点批注,从写作手法、内容特点、表达情感三个方面说出喜欢的理由,写一篇读后感。
任务2:从书本或互联网上查阅并理解描写春的诗句,再进行比较,说说这些诗句在写法上的共同点。
任务3:开展一次诗歌游艺会,采用“飞花令”的游戏方式比一比谁积累“春天的古诗”最多。
任务4: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可以采用水彩、水粉、电脑绘画等方式,通过颜色的变化把朱自清的散文转换为视觉图像。
任务5:找一找有关春天的歌曲,选择自己喜欢的唱一唱。
以上这些学习任务看似有点复杂,其实学生带着兴趣去完成一点儿也不难。
学习任务设计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考验,因而教师必须把原本教师教的任务转化为学生学的任务,并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增长知识和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