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涵与理论贡献

2023-04-16 13:05杨彦辉
西藏发展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过程民主制度

杨彦辉

民主是全人类的美好追求和共同价值,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形成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理论探索、不怕牺牲、为民造福和自身建设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一部在中华大地探索和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没有超越阶级的民主。民主的实现程度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真正的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民主不是空话,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们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历史。列宁在《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力》里强调:“政权应当完全地、绝对地属于劳动群众和他们的全权代表机关——工农代表苏维埃”②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议行合一”是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组织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民主思想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其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成立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现实条件的考虑。其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苏维埃政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型。第三是提出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对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作了全面、辩证的论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关于民主,邓小平认为,全体人民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他强调党要为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在民主领域,江泽民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胡锦涛重视基层民主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强调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首先,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要求的。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为主要架构的西方民主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协商民主。最后,基层群众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各地共建立商会人民调解组织1100余个、个人调解工作室6780个、人民调解中心953个,2019年全国共排查矛盾纠纷405.6万次,调解矛盾纠纷931.5万件。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内容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是有一个过程的。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作出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断。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中,第一次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该部法律。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系统性论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实践要求。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处提出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年12月,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表现

1.打通民主环节的全链条

民主理念作用于实践,民主的制度贯彻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组成了完整的循环体系。正因为所有民主形式和环节都来自人民的参与实践,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民主的殿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次出席全国两会,从2013年至2021年的全国两会,50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370多位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发言,同广大代表们交流讨论,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①新华网,激扬精气神 汇聚正能量——从全国两会看奋进新征程[EB/OL],ht t p://www.news.cn/pol it ics/2022-03/05/c_1128439227.ht m,2022-03-05。

2.开辟民主领域的全方位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领域的全方位。这个全方位,包括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民生领域等方面,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会关键词的不断变迁,就是民主领域全覆盖的鲜活证明。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所关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体现在社会治理、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其中,住房问题、医疗改革问题、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等是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3.落实民主主体的全覆盖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主体是“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全过程,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保障全体人民都能有效参与人民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全覆盖。此外,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参与渠道的问题。例如,农村留守儿童属于脆弱群体中的一类。在民主管理环节,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年来,教育方针的颁布和出台,一直向贫困和边远地区倾斜。每年一批批的支教、支边老师,为他们送去温暖。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重要的制度载体

人民至上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则是该制度设立的初心。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全过程,实现了人民民主在国家治理过程的全覆盖,实现了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彻底超越。

基层立法点联系制度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有效形式,畅通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渠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了自下而上的立法模式,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出谋划策,使立法充分地的反映人民意愿。截至202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设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32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获得11360余条建议,其中有2300余条建议被采纳吸收。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重要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3.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法律保障

政治制度的运行,需要法律保驾护航。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中,这意味着需要法制作保障。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高涨,表达对政策方针的批评权和建议权,这是人民民主原则的真实展示。根据宪法和法律加强党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就是要把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在立法过程中的决策科学,司法领域的公平正义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的法律包括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等,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体现在法律制度中,以宪法为根据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道路,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制度创新的伟大成果,体现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要做到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大部署,既是对这一制度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为在新时代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新要求。1999年发源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是一种通过充分协商来管理公共事务的“草根民主”。全国各地都有实践,比如浙江德清的“乡贤参事会”、上海长宁的“古北市民议事厅”、江西赣州的“屋场夜话”、陕西西安长乐小区的“2+4末梢治理”等。民主恳谈会等形式已成为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老百姓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

1.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统一

党内民主是将民主原则用于政党内部的一种制度,而人民民主是一种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二者是不同层次的民主机制,但又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始终如一地贯彻着人民民主的理念。党在建立初期,先后成立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等组织形式,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江西苏维埃代表大会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和成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其二,人民民主彰显党内民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必须坚持的内在原则。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目标服务的。总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二者从政党层面和国家层面来展现民主的丰富内涵,对于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9。西方民主是程序民主的典型,而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贯穿于民主的全过程。因此,中国的民主是全链条式的,而西方的民主是脱节式的。首先,程序民主是实质民主实现的前提。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发布和执行,离不开民主程序化进程。程序民主贯穿民主的五项环节,打通民主活动的全链条,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真正落地。其次,实质民主是程序民主完成的目的。中国的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制度框架为基本构成,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3.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统一

全过程民主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直接民主表现为人民群众通过村(居)民议事会、民主评议会等形式直接参与到具体社会实践中。间接民主体现为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在人大工作中履职尽责,使国家的大政方针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过了长期存在的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对立,形成了二者统一的崭新理念。建立在选举基础上的间接民主是近代以来民主的基本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人民全过程参与的要素,实现了二者的统一。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的全过程民主,实现了不管是国家政策制定,还是基层群众自治,都可以使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表达。

4.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相统一

无论什么形态民主的实现,都必然经过一定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民主就成了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但是,只有过程还不够,还要有结果,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民主运行闭环。在过程上,我国不仅重视民主选举,更重视选举后的民主过程,是贯穿于民主运行全过程的。在成果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寻求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我国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从过程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还在成果上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过程与民主的统一。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贡献

所有的理论包括政治理论都来源于现实,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指导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看作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超越了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抽象人假设。基于这个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强调民主是特定的上层建筑,以特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把“人”变成“人民”,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人民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人民民主具有平等、共享、整体性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最新概括,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形态,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新发展。中国的民主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之上的人民民主,实现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一致,民主贯穿于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人民性”,始终以人民的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完整的实践过程,这一套完整的程序和社会实践,就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念上升为具体的制度体系、民主治理机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比如从议事厅到恳谈会,从实际生活中的圆桌会到线上的讨论群;从我们的人大代表来源于民众,问策于民众,再到政协委员参加政治协商等。这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程序,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念上升为具体的制度体系、治理机制和生活方式。

(三)构建了中国式民主的话语体系

一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传西方民主的普世价值、干涉他国内政和指责他国的民主制度,由此来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争夺资源。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媒体等手段进行政治宣传。它们把民主视作为可以随意定义的私器,借“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打着“民主”的招牌,侵略别国主权、颠覆别国政权。

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从根本上瓦解了西方民主的话语霸权,为构建人类民主话语新秩序开辟了道路。从国内来看,人民群众深刻体会中国民主的优越性,从而更加认可中国的民主治理成效。从国际上讲,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权宣传,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在国际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使国外的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民主的真实情况,了解中国人民参加民主政治实践的事实。

(四)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由于文化背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实现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创造了中国式民主,使得占世界人口近1/5的14亿多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总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发展和民主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不断摸索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实践,让中国的民主更好地服务人民。

猜你喜欢
全过程民主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