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云
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号召,极大地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西藏作为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其现代化既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西藏特殊的区情。新时代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治藏方略,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以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西藏特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囯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西藏要与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必须把全区360多万各族群众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起磅礴力量。
加强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保障。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西藏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四个特别”民族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各族干部精诚团结的西藏干部队伍,以干部队伍的团结带动党员团结,带动西藏各族人民大团结,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西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现代化的意志力量。西藏的民族团结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西藏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立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加快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成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使爱我中华的思想深入到西藏各族儿女的心田。正确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为实现西藏现代化凝聚强大意志力量。
加强民族团结和融合。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对各族干群开展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融入日常工作,利用各种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和形式,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西藏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促进西藏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努力实现藏民族内部团结、西藏各民族团结、西藏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心相合,力相聚,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西藏现代化凝聚强大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囯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全面准确认识我国的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代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握“三新”要求,高度重视有效投资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夯实新时代西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以有效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紧紧抓住中央关心、全国援藏的有利契机,按照区党委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和筹备工作,吸引更多区外投资落地西藏。以扩大有效投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区的经济实力,为新时代西藏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区必须构建以区内循环为主体,区内区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向内联通、向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之中,加大区内七地市相互开放力度,着力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向东融入成渝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向北融入陕甘青新经济带,充分利用我区与南亚国家接壤地缘优势,加快边境口岸建设,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性功能,打造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着力构建跨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以及贸易试验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区要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支持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机场功能布局,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交通枢纽,着力构建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和运输机场为骨干、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水利设施及水库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加快城镇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牧区“八到农家”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城乡居民住有宜居。加快布局5G、绿色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信息化发展程度整体达到西部中等水平。
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我区要按照“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要求,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地要发挥优势特色,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发展特色经济。
做大一产:开展种业振兴行动,解决农牧业“芯片”问题。加快发展高原生物产业,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大力实施青稞增产、牦牛出栏行动,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加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行动,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坚持产城融合、城乡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县优化布局生产空间,形成一批有实力、有人气、有市场的特色农业强县、牧业强县、旅游强县。
做强二产: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坚持水光风热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全力构建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把西藏建设成为国家的“西电东输”基地。加快优质矿业开发、建筑业、建材业转型升级,加大天然饮用水生产力度。积极发展藏药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数字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西数东算”高地。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振兴三年计划。
做优三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研发设计、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业,推进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一体化。努力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特色、高端、精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营销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促进增收。
西藏特色产业要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高原经济特色品牌,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合力,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西藏现代化筑牢坚实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西藏是我国、亚洲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西藏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西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广大干群一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西藏力量。
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环境是关系党在西藏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着力提高森林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构建安全生物链。对恢复西藏自然生态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坚持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实行环评一票否决,零审批、零引进,并坚决停止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实施江河湖泊水质达标行动,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确保西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划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以环境承载量为基础确定生产量。明确藏中南重点开发区、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藏西北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划定我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明确各地、(市)、县在生态保护示范地建设中的责任。划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西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公园,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坚持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把高原生态农牧业、绿色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建起来,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闯出来,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把西藏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行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囯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囯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囯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处在反分裂、反蚕食、反渗透的前沿阵地上,承担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政治责任,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中负有重大责任。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社会诸多原因,西藏的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发展差距巨大,是西藏现代化发展中的短板弱项。
加强西藏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西藏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党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边境县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五共五固”活动,充分发挥边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稳边固边兴边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提升边境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坚持外事无小事、军地协商一致、睦邻友好的原则,突出敏感地区和争议地区这个重点,以解决稳边固边急需、反蚕食斗争急用、边民群众急盼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好边境、发展好边境,确保国家边防战略保障能力的提升。
加强军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继续协商驻藏部队选派军官担任边境村居国防教育员、政治辅导员、党建指导员,坚持不懈地做好军民携手共建工作。充分考虑国防建设需要,做到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统筹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与边防实力同步提升。鼓励边民守护国土、建设家乡,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切实把西藏建设成为拱卫西南、遏敌慑敌的前哨堡垒,着力将西藏高原打造成为党和国家放心的“安全屏障”和“铜墙铁壁”。
加快边境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屯兵与安民并举、固边与兴边并重,以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因地制宜促进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持续吸引人口向边境聚集。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结合生态搬迁,继续推动腹心地区、极高海拔地区群众向边境一线转移,吸引内地群众到边境一线居住。要下大力气改善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动态调整边民补贴,建设职业边民。边境地区的党委政府要认真践行“治边稳藏”战略思想,整合用好存量政策、制定出台超常规举措,大力实施守土固边工程,构建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有动力、发展有支撑的新格局,确保边境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边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逐步缩小与腹心地区现代化的差距,实现西藏现代化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