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熙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10)
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海外华语传承看作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海外华人社会保留和发展了海外的中华语言文化,成功地实现了代际传承,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人人才;同时,也把华语和中华文化传向当地友族,为中华语言文化传承和在地化语际传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和深入访谈,对海外华语的历史播迁和现状重新进行了梳理,意识到了海外华语自然传播之外的“人为性”,力图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或可为当今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提供借鉴,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中文语际传播理念,加快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
关于世界各地的“中国话”,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此郭熙和祝晓宏(1)郭熙,祝晓宏.语言生活研究十年[J].语言战略研究,2016,(3).,祝晓宏(2)祝晓宏.近十年来华语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应用进展[J].语言学研究,2017,(1);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2022,(2).,祝晓宏和周同燕(3)祝晓宏,周同燕.全球华语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1).,刁晏斌(4)刁晏斌.论全球华语的基础及内涵[J].全球华语,2015,(1).,王晓梅(5)王晓梅.全球华语国外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1).,郭熙、刘慧和李计伟(6)郭熙,刘慧,李计伟.论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等都进行过梳理。这些“中国话”类型多样,也有不同的名称和所指,例如华语、汉语、中文、广东话、福建话和潮州话等等。这些语言或方言,连同名称,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华人迁移至所在地时带过去的。使用场所主要是家庭、社区或族群内部。这就是历史上的“中国话”向外播迁。
“中国话”随着中国人迁徙而播迁世界各地,其迁徙原因复杂多样。如改善生计(或卖苦力)、逃避自然灾害、摆脱民族矛盾以及各种政治因素等。我们通常把这些看作是语言的自然传播,看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事实上,这些传播以及随后的传承,既有自然性,也有人为性。自然性以往已经谈得很多,这里主要谈人为性。传统的语言传播后果是:一种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带来另外一种语言使用范围的缩小。但是华人的语言播迁改变了这个结果。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华人走到各地,既传承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接受了当地主流社会的语言,二者和谐共生。
不同时代、原因形成的迁徙,使“中国话”在各地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存在方式,形成了海外各种各样的华人社会,各具特色。例如,在马来西亚西部,自北向南,华人语言使用各异,槟城说福建话,怡保和吉隆坡说广东话,马六甲和新山说华语;在马来西亚东部的沙巴和沙捞越则说客家话,也有零星的北方话。在印度尼西亚,巴淡说华语,棉兰说潮州话和客家话,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大部分人说潮州话,少数说客家话,山口洋和邦加则说客家话。
自然地把语言带出去是一回事,能不能在那里立足是一回事,能不能往下一代传更是另一回事。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人迁徙到新的地方后坚守自己的语言,有的人则选择了放弃?为什么有的语言得到延续,甚至向外扩散,有的则逐渐或者很快地萎缩或消亡?而费什曼(Fishman)提出的“三代转用律”(7)Fishman J..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a field of inquiry:A Definition of the Field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J].Linguistics,1964,(9).,则被华人移民打破了(8)王晓梅.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毫无疑问,新居地的语言文化环境毕竟不同,祖语传承会受到居住地多方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韦九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日本华裔生祖语传承的多种因素(9)韦九报.祖语水平保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在日华裔青少年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21,(4);韦九报.日本华裔生祖语传承个案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4).,王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分别对中亚、东南亚华裔生的汉语言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10)王晶.华裔留学生的汉语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后代语言使用也情况各异。在印尼和日本,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第一代就转用当地语言的案例。早期移民多为聚居,大多可以自然习得父辈语言。加上后续的私塾或学校教育,中华语言文化就得到保留和传承。不用母语开展在地化教育,除非特别坚持,就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语言使用——逐步放弃母语,而采用当地通行的语言(11)Yuen Ren Chao.1968 The Language Problem of Chinese Children in America.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229~236.中译本见卢德平.美国华裔儿童的语言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87,(4).。
对于华裔来说,族群的压力、家长的期盼、祖语国的前景、文化的魅力等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祖语学习,而且有时可能有一定的被迫性。为使祖语传承下去,各地华人社会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开展一般所说的“母语维护”工作,如开办社区学校进行语言传承教育,强调“文化是根”等等。这种干预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阻力。在下一代无法自然习得母语而被迫学习的情况下,遇到的阻力更为强烈。从这一点看,传承也是一种传播,是一代到另一代、带有文化基因的纵向传播。把上述种种努力看作“人为的语言传播”(12)郭熙.华语传播和传承:现状和困境[J].世界华文教育,2013,(1).并不为过。
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与当今语言传承话题有关的主要集中在晚清以来的移民身上。晚清以来,中国大体上有5次较大的向外移民潮:(1)晚清开始,民国持续,主要流向为南洋、北美、南美;(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分别从大陆和台湾流向北美、南美;(3)香港回归前从香港流向欧洲和北美;(4)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学进修,主要流向北美和欧洲;(5)全面改革开放后,大陆的商务劳务流动,流向世界各地。
从晚清开始的移民以劳工为主,多无教育背景,基本上都说自己原来的方言,主要源自福建和广东。他们把所谓“福建话”“广东话”以及客家话等,带到了新的环境;下一代也自然地习得掌握和使用这些南方方言,形成了当时华人社会语言使用的一大特点:方言流行。后来,国内的“国语”运动也影响到海外华人社会,一些地方后来则称之为“华语”,在教育和媒体中广泛使用,而各社区仍可用方言交流。例如,在马来西亚,华人既使用华语,也使用方言,还使用英语和马来语,语码混用、转换的情况很多。
经过或者从中国台湾出去的移民,主要使用“国语”;而从香港出去的移民,无论在欧洲、北美还是澳洲,基本上是使用粤方言。总体上看,这两类移民受教育程度已经比较高。他们在书面上更倾向于使用繁体字。
改革开放后从大陆出去的新移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移民,以技术移民为主。主要是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被选派出国学习或进修。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基本都会说普通话,英语也非常好,在下一代教育方面跟历史上的移民表现出很大不同:家庭中多使用普通话,书面上使用简体字,不少地方也形成了普通话言语社区。二是新时期的劳务商务移民,主要是务工人员,还有一些经商者。教育和语言背景复杂多样。这些移民形成了海外华人社会新的语言景观:主体方言由传统的闽粤客3种转为其他,其中说浙江温州方言的为多数。许多温州人的下一代多曾在温州家乡上学,既会温州话,也受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我们对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华人社会实地考察发现,温州移民或侨民是当地华人社会的主体,温州话也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华人社区甚至可以看作是温州一些地方的整体搬迁(13)郭熙.华语传播和传承:现状和困境[J].世界华文教育,2013,(1).,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少跟当地人接触,甚至不会使用当地语言。北美也有类似情况,而南美一些国家,这种情况甚至更普遍。在巴西,新“华二代”则还在中巴两国间流动,在他们的观念上,华语的地位高于当地语言,家长正在为下一代学不好当地语言焦虑(14)笔者最早于2019年8月19日在对巴西一华文学校校长罗淑君女士的访谈获知这一情况,陈雯雯也有同样的发现,参见所著《巴西新华二代祖语传承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海外华语在自然传承传播过程中也不断发生一些变化。
1. 方言使用递减
如上所说,历史上的华人各操自己的方言,曾经出现方言流行的情况。方言是各自身份的标志,体现各自的内聚力,各种各样的同乡会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同乡身份的认同;同时,各地华人社会也认识到了方言对沟通的影响,配合国内的国语运动,积极开展国语学习,为后来的华语教学和传承打下了基础。但也有一些地方因为担心汉语方言形成华社沟通的障碍,专一推行通用语,导致了方言传承的中断。第五阶段的移民形成了一些新的方言使用群体,如温州话,但随着中文传播的影响,使用也在减少。
2. 华语变异
由于一个时期里中国社会的封闭政策,历史上的华人移民移出后难以从祖语大树中获取新的营养;与此同时,受当地主流语言和自身方言影响,语言使用上逐步偏离祖语国语言,发生变异,形成区域变体。在华语生活中,语码夹杂、语码转换等语言现象经常发生。马来西亚华人语言使用中语码混用就很常见,事实上,那里的华语还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变体(15)郭熙.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还尚未见到南洋地区这样系统的华语变体。海外华语变体给华语教学、学习和规范使用等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母语祖语化
海外华语之所以要进行“传承”,是因为它的祖语化。“中国话”原来是作为母语来使用的,但是到了新的地方以后,逐步成了祖辈的语言。祖语的特征被边缘化,使用范围受限,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学习(16)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对一些人来说,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象征。华人社会非常重视母语地位的提升。在马来西亚,华语是华社内部的共同语,尽管华社做了很多努力,但想成为官方语言的希望似乎非常渺茫(17)王晓梅.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73.。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对华语的传承和传播都有一定的影响。回顾这些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话”走到世界各地,其活力至今得到保持,“人为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传播。这一点对于充分认识海外华语传承的经验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语作为祖语在各地的传承,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它至今还能成为各地华人社会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和身份认同的标志,中华文化至今还能在海外各地保留甚至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可以说是华语在海外成功传承的明证。对这一成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8)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以海外华文教育为主线的海外华语传承研究近年有不小的进展,不少学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过梳理,如林瑀欢(19)林瑀欢.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21,(4).、曹贤文(20)曹贤文.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3).等;王文豪(21)王文豪.爪哇华语口语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林瑀欢(22)林瑀欢.印度尼西亚华人祖语传承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韦九报(23)韦九报.日本华裔学生祖语保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陈雯雯(24)陈雯雯.巴西新“华二代”祖语传承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雷朔(25)雷朔.旧金山华裔生祖语保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等则对不同国别区域的传承或保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研究表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不能等同于海外华语传承研究:前者仅关心华语传承的学校路径,后者除了关注学校的语言文化教育以外,还关注“家庭、华人社区以及其中的媒体、语言景观、社会文化活动等等”(26)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为传承华语,各地华人社会各自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这些努力有的有效,有的则不一定有效。那些有效的努力可以看成是海外华语传承成功的经验。
海外华语传承的成功是华侨华人维护祖语全动员、跟各种困难和阻力斗争的结果。华语传承的一个基本理想是把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完整地传给下一代,要把根留住。坚定的文化自信,不变的语言忠诚,使得这一事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共同的语言文化情感形成了群体向心力。全民办祖语教育,体现出了华人社会的同心协力。
当广大群众真正认识了海外华语传承的重要性,形成群众性力量,再困难复杂的环境,华语都有可能得到传承。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通过华人社区、族群、家庭、媒体和学校共同努力来实现。印尼华人在华语被禁的32年中,利用“地下”方式学习和使用,最大程度地传承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27)林瑀欢.印度尼西亚华人祖语传承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移民对母语的态度或情感不同。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有不少关于海外华人热爱祖籍国的介绍。这在不同代际的人群中有不同的表现。第一代移民眷恋故土,对祖籍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语言文化的自身防护意识相当强烈,大多非常关注下一代的母语教育问题;但从第二代开始就会发生变化,各地的调查都表现出了类似的趋势。在移民聚集的国家和地区,这种认同还会持续更多的辈代,例如马来西亚。在印尼,尽管有32年的断层,但不少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华语的传承坚守如初,(28)王文豪.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当然,其间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同样是华人聚集的社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情况就不同,而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情况又不同。
开展华语传承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民间自发行为,具有自治性和封闭性(29)沈敏.海外华文教育及其产业化问题[R].新媒体语言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2022-07-05.,总体上是公益化运行,有组织、有规划、有引导,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就是其组织者、领导者。
人们常说华人社会有三大法宝: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和华文学校。华人社团是核心。在这些民间社团的组织领导下,各地华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献智,使中华语言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这才有了今天丰富的海外华语资源,成为世界上少见的民族之花。在马来西亚,有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国民型中学,在这些学校的发展中,董总(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教总(马来西亚华文教师联合会总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著名华教人士莫泰熙在接受访谈时阐明,马来西亚董总和教总在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说:“我国独立前,华校能够生存、能够发展,主要是各校有非常重要的组织——董事会,各校董事会又组成州董事联合会,最终有了全国性的董事联合会总会,也就是董总。董总之前,有教总的成立,这两个组织,集结群众力量,积极争取民族和教育的权益,领导华文教育的发展方向。”(30)采访对象:莫泰熙,董总前首席行政主任(1981~2006),资深华文教育工作者。采访日期:2021年6月21日,采访者:王淑慧,王睿欣,见王淑慧,王睿欣.华人思想与华人实践: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中国知识网络(KCI,韩国),2022,(19).
一些华语传承的参与者最初是自发的,后来越来越多走向自觉,有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坚力量甚至是组织者。今天,相关民间社会组织仍然是海外华人社会祖语传承的中坚。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在民间社团的支持下,组建起一支支华语传承“游击队”“杂牌军”或“草台班子”,包括各式各样的华校、补习班等。新的形势下,他们采用公益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与市场结合,他们还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上做了大量的尝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移民,但像华人这样有组织地进行祖语传承教育的似乎并不多。这一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不同的国家社会环境,包括政策、人口、语言背景和移民的构成都不同,所以各国的华语传承工作和效果都有差异,华语的地位、生态活力和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不少情况下华语传承表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也就是沈敏所说的自治性。(31)沈敏.海外华文教育及其产业化问题[R].新媒体语言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2022-07-05.
具体来看,东南亚不同于欧洲,欧洲不同于北美,北美也不同于拉美。我们近年来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证实了这一点。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这些模式难以在其他地方复制;欧洲更多的是新侨,家庭背景也跟东南亚、北美和拉美不同,不少祖语生都经历过国内的母语习得甚至是母语教育阶段,华文教师也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尽管是非专业化的教育,但他们具有多元、现代的教育理念,擅长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指导教学。
东南亚内部差异也非常明显。新加坡不同于马来西亚,前者华文只是一门功课,后者则是系统的母语教育;新加坡也不同于印尼,在新加坡英语是强势语言,华语是弱势语言,印尼的华语则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学习者的语言态度自然不同。拉美更有自己的情况,上面已经说过,在巴西,一些华人孩子不愿学葡萄牙语,难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不利于族群的和谐共存。
因此,各地华人社会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地区的方法和模式,努力实现华语传承的在地化,如办中文学校、三语学校、家庭私塾式的补习班等等。这种努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体现有所不同。在马来西亚保持了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而在新加坡,也在把华语作为华族的民族语言进行语言文化传承教育。在北美和欧洲,则表现为各种周末班的语言教育。这种遍地开花的华文教育决定了华语传承模式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语言存在于语言生活中,没有语言生活就没有语言。作为祖语的海外华语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系统掌握,通过使用才能巩固。因此,各地华人社会的华语生活,是华语传承的社会条件。华语生活多种多样,发生在不同的场域。比如唐人街形成的社区语言生活、中餐馆的语言生活、华校的语言生活、家庭的语言生活等等。社会环境中的华语景观也是华语生活的重要元素。
社区语言生活在语言维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华人传统的居住方式提供了完整的语言生活,给华语的保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其中,方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讨论中往往被忽略。近年来,各地华人原来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缺乏语言习得的机会,而年轻一代使用华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给华语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压力。不过,我们正在看到一种新的华人言语社区,即云端的没有物理空间的华人言语社区正在形成。(32)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姚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2021,(4).或许媒体语言生活可以跟这个算成一类。过去华文教育领域里边很少讨论传媒,从语言生活的角度看,华文媒体的作用非常大,姚敏已经讨论了华文媒体在华语传承和传播发挥的独特作用(33)姚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2021,(4).。
华校是坚持社会华语生活的一个基本盘。历史上的海外华校以华文为媒介语开展文化教育,也就维持了华语在学校语言生活中的使用。后来华校尽管由“用华语教”转向了“教华语”,但校园里的华语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
家庭是基本的语言生活单元,也是祖语的最后坚守场域。李国芳和孙茁研究了加拿大的华人家庭,发现它有4种情况:一种是不说中文,一种是中文是过渡的,第三个是多语的,还有一些家庭中文作为唯一的语言(34)李国芳,孙茁.加拿大华人家庭语言政策类型及成因[J].语言战略研究,2017,(6).。家庭语言生活不仅可以提供理解输入以及语言交际环境,更能给下一代的祖语习得提供储备(35)郭熙.新时代的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J].语言文字应用,2020,(4).。
华语传承和传播具有非排他性,这也是华人社会的一种坚守。历史上的华人移民多以出卖苦力为生,政治经济地位低下,不可能在当地推行自己的语言;即使是在经济上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华人仍然以尊重当地文化、积极学习当地语言、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为目标。在20世纪早期,南洋地区的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例如胡愈之等人,就提倡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后来,一些华人社会团体更是从当地出发提出来自己的目标。例如,菲律宾华文教育机构确定华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菲律宾公民”(36)王宏忠.菲律宾华文教育综合年鉴1995~2004[M].马尼拉:菲律宾华教中心出版部出版,2008.。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国民教育并行,成功实现了三语教育。而在新加坡,华语华人社会的华人几乎都是英华双语者,真正的双语人基本上是华校培养出来的(37)该现象来自本人对新加坡华人的访谈。。在印尼,华人正在努力开展三语教育,三语学校越来越多;各地的华语学校里,当地友族的学习者越来越多。在巴西,新移民的“华二代”不重视葡萄牙语学习,家长和学校都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补救(38)陈雯雯.巴西新“华二代”祖语传承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这种非排他性的语言传承传播给华语与当地语言的和谐共存打下了很好的社会基础,对于营造多样的语言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这也给我们的中文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华语传承的这种非排他传统,与中华语言文化的包容直接相关。海外华语具有工具性、资源性和文化遗产性等多重属性,(39)郭熙,雷朔.论海外华语的文化遗产价值及研究领域的拓展[J].语言文字应用,2022,(2).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海外华语和华语传承,可以进一步分析这种非排他性的基础。
国际中文教育有两个路向:一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母语或祖语传承,一是中文作为外语的国际传播(40)郭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语言文明[J].语言战略研究,2022,(5).。传承是代际的,纵向的:传播是语际的,横向的。一横一纵,构成国际中文教育的全领域。国际中文传播可以再分为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各地的在地化传播。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是目标语环境下的、成人的汉语二语教学,跟海外非目标语环境下的、更多的是学龄段的汉语二语教学t有重要差别(41)郭熙,林瑀欢.明确“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16(003).。海外华语传承中的祖语维护本身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传播,在环境、学龄等方面跟在地非祖语生的中文学习有不少共同点。因此,它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也给中文在地传播带来不少启示。
多年来,海外华语传承被认为单单指向海外华侨华人,而中文传播则指向华侨华人以外的外国人,二者成了不相干的两条独立平行线。近年来,又有人主张各种中文教育“合流”(42)黄启庆.新形势下看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双流合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5).,将二者合并。事实上,海外华语传承的成功和在地化启示我们,海外华语以及背后的华人社会是一笔宝贵的语言传播资源,应该把华语传承跟中文传播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我们相信这样做会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1. 语言人力资源
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都建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从商会到教育团体到政治组织等等,这是一笔雄厚的人力资源。目前海外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其中很多人能不同程度地使用华语,理论上他们都可以成为当地的中文“教师”。借助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几何级数的增长将给中文传播带来巨大的增值。他们了解当地的国情民情,能够采用更适合的方式跟当地民众交流,更有优势能够讲好中国故事(43)郭熙.新时代的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J].语言文字应用,2020,(4).。这显然有利于中文传播力量的在地化。
2. 语言教育资源
海外华校不仅是华语传承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成为中文在地传播的重要桥梁。目前世界各地有2万多所华校,10多万华文教师,他们有强烈的中国语言文化传承传播的信念,有丰富的海外学龄段语言教育的经验,是非常理想的中文传播手;而国内派出的中文教师则受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系统专业教育,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强强联合,会大大改善专业教师和教材不足等问题。国家在中文传播方面的经费也可以用于帮助华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这符合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事实上,在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理念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少州政府和有关方面,都对当地的华语传承给予了积极支持。
3. 语言生活资源
自然地,无需论证,海外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它是华语使用的重要实践场域。作为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文媒体为各地华人社会交流传输各方面信息,是海外华语传承的推动力量。目前海外有华文媒体800多家,主要是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也有较大的发展。它们是不可忽略的中文教学和学习资源。
各地华人社会及相关民间机构团体在语言传播的外部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开展中文在地化传播工作,有利于避免双方争业绩、争市场、争师资等负面影响,调动当地华人传播的积极性,而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对华语传承的促进。
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海外华语传承之所以成功,跟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施策是分不开的。早期南洋华语传承努力坚守,积极应变(44)李计伟.南洋华侨的华语传承:应变与植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中文传播也应该这样。
当今的中文传播正在见证以下变化。一是对象变化。海外中文学习者的共同点是学习者低龄化,多处于学前、学龄阶段,在多个方面都跟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不同。二是场景变化和学习状况的变化。早期华校包括目前一些国家的华校,是用华语去学文化,而现在更多的情况是“学华语”“学中文”,而且正在出现越来越多“一校三语”的情况。三是可利用手段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时代,大数据下的智能化已经进入了每一个角落。
顺应时代,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已经指出:
既往的中文教育中,重点多放在交际工具上。问题在于:第一,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并非易事,不管是何种语言;第二,随着新科技发展,人们未来对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依赖性会不断降低,为满足交际需要而外语学习意愿会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重点倡导另一种语言价值观:多学习一种语言就多了对一种文明的了解,多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45)郭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语言文明[J].语言战略研究,2022,(5).
顺应时代,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做好中文传播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新的理念,要更包容,更开放,要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模式以及标准等。切忌“一刀切”。“一刀切”给我们的教训已经很多了。
华语在世界各地的存在,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坚持非排他性,与当地语言和谐共生。未来是多语时代,如何在新的时代应对多语学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华人社会已经给出了不少历史答案。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的历史经验都表明,一人掌握多语是可以做到的。在马来西亚,华人通常使用3种语言,华语、英语和马来语,而很多人甚至还可以使用汉语的方言(46)郭熙.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在缅甸,20世纪60年代前,华人也可以使用3种语言,华语、英语和缅甸语。那时的华文学校都是三语学校,教中文、缅文和英文(47)李春风.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究其原因,华人的多语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语言是学会的,是用会的,不是教会的。传统上,各地华人社区都有一些语言文化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华语生活。我们对270多位海外华语传承人士的访谈结果表明,语言生活中的景观、媒体、社区、家庭、社会文化对语言传承至关重要。
从这一点出发,未来中文传播中,应重视建构适应时代的中文语言生活。传统上各地华人社会都有自己的言语社区,它们本身就可以成为在地非祖语中文生的实践基地。由于时代发展,华人原来的聚居格局正在改变。新时代里,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造了新的华语社区格局,应吸引中文生进入云端中文社区,体验华人社会语言生活。
华校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了华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可惜的是,许多人仍然把重心单单地放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在我看来,转型升级后的华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校,它可以成为所有中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俱乐部,语言生活体验场;而非祖语中文生和祖语生一起在华校共处,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层次发展,分目标实施,因地施策,实现中文学习的生活化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华语传承中的各种经验有的可复制,有的则不可复制。无论如何,因地施策,多样化发展是一条值得认真借鉴的重要经验。
各地华人从实际出发,形成了各自的华语传承模式。李春风(48)李春风.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对缅甸、刘慧(49)刘慧.柬埔寨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与华语传承调查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对柬埔寨、姚敏(50)姚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2021,(4).对马来西亚、林瑀欢(51)林瑀欢.印度尼西亚华人祖语传承[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对印尼等的情况都进行过探索。模式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也应该体现在中文在地化传播方面。当然,借鉴不是照搬。中文传播不可能照搬华语传承模式,也不应仅仅或完全采用已有的外语传播模式。更不可能是单一模式。中文传播应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教学自然更应该灵活多样。
中文传播的内容要多样化。既要反映中华优秀传统,中国的古老文明,更要体现中华文化的当代化,反映现代中国社会文明,给中文学习者更多地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中国道路的经验和中国成功的故事,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传播的形式也需要多样化。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应重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各种新的中文学习平台,如爱中文平台、全球中文学习平台都在努力探索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应努力开发多种多样的言语产品,多渠道开展中文传播。例如,从海外中文传播的主要对象出发,应积极开发智能语言学具,如“电子语伴儿”类贴近儿童的语言生活的线下线上结合的新科技语言产品。
海外华人祖语传承中,教师的坚定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印象。无论何种知识背景、年龄、专业水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中华语言文化传承保有坚定的信念、奉献精神和跟学生的亲情关系。对于越来越多的学龄学习者来说,教师的多元和现代教育理念、敬业精神、情感投入的重要性远超过专业水平,他们对教师的文化艺术知识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对中文语言知识,例如中文语法知识等的要求相对要低。未来外派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和选拔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中国话”历史上被中国人带到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华人,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成功地实现了华语的代际传承,成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祖语传承范例。在华语传承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它的“人为性”,看到人为传播的力量,也就在华语传承和当今中文在地传播中间找到了共同点。中文有自己的特点,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也不同于以往任何语言的传播,不能照抄英语等外语教育的模式。海外华语传承的丰富经验和多样资源,值得中文在地化传播借鉴利用。海外华语传承和中文在地化传播不应成为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在传承协同传播的视角下结合中华语言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来重新认识国际中文教育会有深远的意义。有关方面应统筹海外华语传承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两个路向的发展,充分利用民间力量,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中文传播机制,实现资源互补,相辅相成。中文传播应以语言文化交流为目标,它是文明互鉴的重要路径。华语传承协同在地化中文传播会大有可为,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