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观在扶贫剧创作中的实践

2023-04-16 06:20:06孙学虎
关键词:百川丹霞村民

孙学虎, 冯 瑾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1]该思想为新时代电视剧的创作指引了方向。 长期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 大力推行扶贫政策, 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此为题材的扶贫剧创作也逐年递增, 不乏精品, 如: 《马向阳下乡记》《永远的忠诚》《苦乐村官》《金色索玛花》《脱贫先锋》《爱在青山绿水间》《一个都不能少》等。 其中, 《一个都不能少》是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题材的扶贫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西北地区培黎县下辖的丹霞村和焉支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完成合并, 逐步解决两村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并由丹霞村带动焉支村脱贫致富、 冰释前嫌的故事。 该剧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讲话中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都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2]的重要指示, 与时代共振, 同时,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观在扶贫题材电视剧实践创作中的导向之作, 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

1 时代精神的谱写: 聚焦时代问题, 呈现现实性审美追求

文艺作品是时代生活的反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 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古今中外, 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 因时而兴, 乘势而变, 随时代而行, 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 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 开社会之先风、 启智慧之先河, 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3]174纵观各个时代的文艺作品, 不同的时代气息、 迥异的时代精神风貌, 为其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 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 扶贫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聚焦于新时代中国农村脱贫致富以及乡村振兴的现实性热点问题, 展现出新时代农村的审美风向。

1.1 “贫”与“扶”: 对时代焦点问题的关注与解决

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应以展现时代精神为使命, 紧跟时代的潮流, 为时代代言。 习近平总书记鼓舞作家和艺术家们弘扬时代精神, 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中, 交出反映时代心声的好作品。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可谓是反映时代心声的良心之作。

“叙事空间是在媒介选择、 故事设置、 叙述方式等方面的综合性和想象性实践, 是文学情感符号的塑形过程……是读者对作者在叙事文本的故事和话语层面空间化设置的知觉性或想象性建构。”[4]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的叙事空间主要集中于同属培黎县辖制的丹霞村和焉支村。 其中, 丹霞村是全县的首富村, 拥有千余名村民; 而只有百十口人的焉支村却是全县唯一的贫困村。 两村基础情境呈现的贫富分化状况显而易见, 这不仅反映了脱贫征程上的“最后一公里”, 也呈现出当下中国农村所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物质与文化的匮乏。

落实问题, 积极解决, 凸显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全体村民脱贫的决心。 面对两村间悬殊的贫富差距, 上级组织做出首富村和贫困村合并、 先富带后富的帮扶决策,“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着未了的人情”[5]68。 剧中泥石流淹没了焉支村的事件, 迫使焉支村村民搬迁到丹霞村, 在两村村民冲突逐步消解的过程中, 先富带后富完成了焉支村的脱贫之路。 该剧凸显了“在奔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风貌, 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的叙事主题正根植于此。

该剧叙事中所展现的扶贫攻坚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生动具体: 如村支书赵百川得知村民狗娃把没认证的蔬菜混进老胡的有机蔬菜里企图出售时, 立即制止、 严厉处罚, 并为顾客及时办理退货进行补偿。 作为村里的领导干部, 赵百川有作为有担当, 将工作落实于细微之处。 他向认证机构了解到狗娃蔬菜大棚的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情况后, 果断地将狗娃出售的有害蔬菜以及不合格农产品进行集中销毁, 并当众严正声明凡是被发现使用了化学农药的蔬菜大棚, 当即解除承包合同, 销毁蔬菜。 赵百川对村民严格要求, 体现出我党对弄虚作假、 投机取巧行为零容忍的工作态度。 要“扶”物质上的贫, 先“扶”思想上的“贫”, 只有及时纠正每一位农民的错误思想, 才能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愿望, 推进共同富裕的远景发展目标。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 扶贫对象大到一个贫困村落, 小到1个贫困户甚至1名贫困人口, 一个都没有落下, 最典型的是围绕孤寡老人崔爷爷所展开的叙事情节。 因泥石流淹没焉支村, 村民们都搬迁到丹霞村, 唯独住在山顶的崔爷爷拒绝搬家, 村干部赵百川、 夏宝生和刘东桥等人一边周济崔爷爷的生活, 一边积极做其思想工作: 满足他修祠堂、 招徒弟和找虎娃的要求, 最终将崔爷爷安置于丹霞村商品房内。 村干部以身作则, 着力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发挥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表率作用。 剧作中矛盾冲突不断深化, 焉支村村民的矛盾逐渐化解后, 存于丹霞村村民中的矛盾冲突却随之凸显。 新搬来的焉支村村民破坏了丹霞村的卫生环境, 村干部需要克服新的工作难题。 因此, 村委出台破坏卫生环境的监督处罚规定, 宣扬养成好习惯、 树立好风气的社会公德, 保全了“全县卫生模范村”的称号。

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颠覆了生硬喊口号的扶贫“套路”, 情节设置扎根于农民生活, 秉持“小正大”的文艺创作理念, 努力探索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剧的新主流表达范式, 聚焦时代热点问题, 倡导农民应以勤劳致富为荣、 以懒惰贫穷为耻的道德风尚, 自发地寻求致富之路。

1.2 “美”与“瑕”: 现实性创作的审美追求

文艺作品是时代发声的先行者, 深入呈现出时代的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现中国梦和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新时代文艺思想,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需要顺应时代潮流, 聚焦代表性作品, 引导现实创作和社会审美的新风尚, 并将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理论体系根植于大众文艺实践的土壤中。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秉承了“不溢美、 不隐恶”的写实精神和中正的情感态度, 以接地气的故事、 生活化的人物、 轻松幽默的台词, 表达出新时代农民的悲喜情感, 呈现出新农村的图景画卷。 剧中真实刻画出农民残留的小农意识, 如狗娃贪小便宜, 将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 对村干部的规劝产生报复心理, 将赵百川女儿的视频发布在网上企图破坏其形象。 剧作中塑造的狗娃的人物形象成为真正意义上贫困人群的代表, 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群是指既没有物质财富, 更缺少精神财富的人群。 在农村, 此类贫困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低, 意志力、 判断力薄弱, 并对身份认同产生焦虑。 此类贫困人群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 所谓“穷则变, 变则通”, 若要使狗娃这类人真正脱贫, 必先纠正其错误思想。 赵百川等村干部对狗娃的严厉处置, 正是在“扶”农村思想上的“贫”, 这也是脱贫攻坚战中关键性的环节。 就狗娃这一形象而言, 小农意识是其难以粉饰的“瑕疵”, 他狭隘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因此, 观众寄托于该形象上的情感更多表现为同情与反思而非厌恶与痛恨。 瑕不掩瑜, 狗娃虽然思想狭隘, 但却拥有中国农民质朴与善良的传统优良品质。 最终, 狗娃的转变则集中体现出“扶贫”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剧中狗娃形象的写实化处理, 呈现出该剧质朴的创作态度以及坚守人民大众的审美初心。

赵百川与凤凤的结合; 刘东桥和丁香拒绝结婚宴请; 夏雪理性结束不幸婚姻, 积极规划新生活等情节的处理, 将新旧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农民思想进行比较, 弘扬了具有正能量的新时代农民价值观。 该剧结尾段中, 全体丹霞村民遥望江边两村共同修葺的共用祠堂, 喻示出两村村民真正合二为一, 真正在情感上接纳对方。 虽然焉支村的名字在地图上消失了, 但该村的风土人情以及村民身上发生的故事却深深刻在两村村民的记忆之中, 成为他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现实性是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灵魂, 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深耕于新时代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 谱写出中国农村的新时代精神, 真正体现了扶贫电视剧求新求变的创作追求。

2 以人民为中心: 关注新时期官民关系, 探讨农民精神文化新追求

“人民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6]31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之一, 是社会主义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群众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庄严承诺, 也是习近平执政理念的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观的核心精神之一, 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既指代个体的人, 也包含人民群体。 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 应当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们提供自我展示舞台的同时, 也要提倡主旋律、 提升创作格调, 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文化实践阵地。

2.1 “勤政”与“民仆”: “官”形象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导向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旦离开人民, 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无病的呻吟、 无魂的驱壳。”[3]160扶贫题材电视剧正是以人民为核心, 将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生动故事置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摒弃“官本位”的旧思想与做好人民公仆的决心, 探讨了新时代官民互动关系。 扶贫剧中所塑造的心中有公, 一切为公的干部群像, 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 关键在人, 关键在干部队伍的作风。”[7]13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干部形象的塑造体现出共产党人踏实的工作作风及态度。 剧作着力刻画了村干部赵百川的形象, 他勤政爱民, 对丹霞村的发展方向了然于胸, 有气魄有格局, 确立了丹霞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 赵百川是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核心人物, 他深刻地意识到人民的重要性, 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态度, 如促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切实解决“空心村”的问题; 吸引进外来优秀人才, 允许外村村民承包石头城的商铺, 吸引城市失业人员下乡二次就业; 切实解决石头城商铺的招商问题, 为普通村民和困难户提供致富商机等。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 赵百川俯下身子扑在工作岗位上, 竭尽全力为村民服务, 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急先锋, 展现出共产党领导干部淳朴的工作作风。 同时, 赵百川能够积极开拓思想, 运用现代科技为脱贫致富工作助力, 如: 建立丹霞村官网、 直播带货、 拍视频日记、 拍广告和开视频会议等, 加速农村与城市间的接轨, 呈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生活方式。 赵百川的干部形象是脱贫攻坚战和新农村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形象代表。

与赵百川相比, 村主任夏宝生的形象则体现出党的领导干部勤于学习、 积极成长的一面。 两村合并后, 夏宝生摒弃30年前丹霞村修路毁坏焉支村祖坟的“嫌隙”, 压制住自己和赵百川的私人恩怨, 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在化解水果危机等事件上不吝建言献策, 完成了从思想保守、 安于现状到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的蜕变, 剧中夏宝生的性格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 在与赵百川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合作中, 他逐渐解放思想, 意识到造成贫困的主要因素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 而非地理位置。 小吃街试营业前夕, 夏宝生借酒劲开诚布公向赵百川坦诚自己责任意识淡薄、 思想跟不上时代、 致富能力不如赵, 承诺今后与赵精诚合作、 共同带领全村人奔小康, 二人冰释前嫌, 这对于1名干部的自我成长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 在广袤斑斓的丹霞大地之巅, 二人踌躇满志、 壮志豪情地手挽手举过头顶形成的“人”字形镜头, 让人不禁感慨: 在贫困面前, 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还塑造了一批朝气蓬勃、 奋发向上的青年干部形象, 如重点大学毕业后为报答单亲母亲养育之恩而投身家乡建设的刘东桥, 大学生村官付鹏、 丁香、 夏雪等。 与中老年干部沉着冷静、 经验丰富、 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相比, 青年干部自身优势表现在精力充沛、 与时俱进、 掌握和接受现代科技的能力强, 是脱贫攻坚团队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 中青年干部的素质正好形成互补, 相辅相成, 组成一个老中青三代通力合作的干部团队。 老焉支村村民能成功脱贫致富, 诚然离不开乡镇、 县委干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2.2 “平等”与“交流”: 新时代农民精神文化的新追求

扶贫题材电视剧通过关注新时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追求, 积极开拓出新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切实贯彻以民为本的创作精神。 正如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对叙事空间中城乡交流互动场景的表现, 其异于20世纪80年代《山民》《金凤凰》《泥土》等乡村题材剧否认城乡差距、 “尊农村抑城市”的创作心理, 也异于90年代《风过泉沟子》《庄稼汉》《秦川牛》等涉及扶贫叙事的剧作把城市作为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制度的抽象模板, 该剧中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互尊互重, 相互依托, 城乡间的互动呈现出自然、 平等、 理性和常态化的特征, 全面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图景与精神文化的新追求, 体现出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信。

县委蒋书记多次到丹霞村指导工作, 农业大学的教授莅临丹霞村授课, 贫困户进城参加知识技能培训, 赵百川频繁进县城寻求工作上的帮助、 到省城做手术, 赵梦白天在县城上班、 晚上返回丹霞村的家等, 城乡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打破了城乡空间上的隔阂。 除以上随机的、 间歇性的城乡交流方式外, 剧作还构建了有意味的“出走—归来”的叙事模式。 夏雪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发展, 婚姻受挫后回到丹霞村, 看好石头城的旅游项目发展前景, 毅然决定留在家乡; 夏虎高考后在丹霞村打工因意外事故摔坏腿错失上军校的机会, 愤然离乡出走, 在省城闯荡多年未果被村干部接回村里, 看到家乡和村民的新面貌后, 决定扎根家乡等。 这一叙事模式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创业史与新时代农村改革洪流相融合, 把个人的农村创业理想升华为新时代的农民精神象征, 巧妙地将新时代脱贫致富政策与个人的命运相结合, 呈现出新农村无限的发展空间。

3 “明德引领方向”: 以时代先进文化为指引, 以优良传统文化为根基

新的时代有着新的历史使命与目标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文艺创作与伦理道德的内在统一性, 倡导艺术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以创作出“为时代画像、 为时代立传、 为时代明德”的优秀艺术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 把握时代脉搏、 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以人民为中心、 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明德引领风尚。”[8]3优秀的扶贫题材电视剧也应彰显时代明德, 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指导农民的生活实践, 使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3.1 “融合”与“创新”: 三产融合讴歌新时代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产业扶贫, 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扶贫、 光伏扶贫、 电商扶贫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但现在大部分地区产业扶贫措施比较重视短平快, 考虑长期效益、 稳定增收不够, 很难做到长期有效。”[9]3,13三产融合改善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 并在这一基础上融入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优势, 拓宽了农业发展道路。 充分利用三产融合的优势, 可以引导我国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 国际化。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以三产融合为叙事背景, 讴歌了新时代先进文化与思想, 以时代先进文化为指引, 为新时代开拓进取的农民立传。

《一个都不能少》中的村委逐渐摸索开拓出一条三产融合的致富路, 以乡村振兴为前提, 结合当地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 带动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进而带动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的规模化生产, 把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故事文本集中展现了新时期我国对农业产业进行改革和创新, 构建农业产业链条, 将农业生产、 加工、 运输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农户创造经济效益。 现实性是扶贫题材剧的灵魂, 该剧以焉支村为原型反映了三产融合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及国家的对农政策, 精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精神。

《一个都不能少》还表现了新农村中农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细节, 将农民的新旧生活方式进行比较, 折射出精准扶贫正在新农村中稳进地推行。 焉支村易地搬迁完成后, 村委对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 有针对性地成立了村干部帮扶小组和一对一帮扶对子, 鼓励先富带后富, 注重“志智双扶”和催生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尤以贫困户姜大嗓、 李金财父子、 贾吉祥和三不沾的脱贫案例最为典型。 异地搬迁脱贫通过搬迁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它是精准扶贫的路径之一, 剧中焉支村的易地搬迁工作困难重重, 村委经过细致的调查, 精准地制定出相应的扶贫策略, 不仅解决了本村农民的基础生存问题, 而且为该村脱贫致富迈出了最稳固的一步。 本剧的故事设定与国家扶贫理念契合, 讴歌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进文化。

3.2 “非遗”与“扶贫”: 缝合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

文艺创作要坚持以明德为方向, 必须远离庸俗低级趣味、 精神匮乏的作品, 应以有文化、 有格调、 有情怀的艺术作品, 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 鼓舞人心, 催人奋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时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 将视角投向非遗, 通过文化扶贫的叙事, 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进行缝合, 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剧中除三产融合的致富路外, 丹霞村村民还开拓出一条“非遗扶贫”路。 该剧结合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优势和丹霞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把丹霞村的主动脉石头城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城, 用历史文化吸引游客重走丝绸之路, 开发建设特色民宿、 民俗博物馆、 民俗互动体验馆和大剧院等民俗文化观光体验区。 以大剧院为例, 特聘从老焉支村走出去的文化名人、 舞台剧专家金林老师排演演艺秀, 用演艺秀展现丹霞村的千年传奇, 用最淳朴的民俗民风、 最真实的历史故事打动观众, 通过演出吸引外来人员, 达到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 进而把丹霞文化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民间艺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10], 而在民间艺术的发展中, 民间艺人是“非遗”的承载者和传承人, 保护和关爱民间艺人就是保护“非遗”。 木偶戏是联合国确立的“非遗”, 村委把木偶戏的传承人崔爷爷从山顶接到商品房里, 帮他招学徒, 把木偶戏画脸谱、 制作道具和表演过程录成教学视频并制成软件, 以把木偶戏推广到全国各地、 全世界, 保证手艺不会失传。 赵百川在石头城为凤凤装修的剪纸铺, 方便她带领农村妇女做手工剪纸致富, 剪纸时剪纸人屏气凝神、 一丝不苟以完成令人满意的作品, 在这种艺术气息的陶冶下获得美的享受, 剪纸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此外, 丹霞村的太平鼓、 秦腔和唱花儿等民俗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扶持和发展。 在我国精准扶贫阶段, 非遗扶贫工作的推进, 使“老少边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为中国开拓出扶贫事业的新路径。

4 结 语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要扎根现实生活, “忠实地模仿现实提供的原型”[11]385, 焉支村的贫困户从自身实际出发, 在村委带领下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正轨, 对现实生活中的脱贫致富工作有很大借鉴意义。 “现实主义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还原展现社会问题并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12]人们在丹霞村如火如荼地脱贫致富谱写新生活的壮丽篇章时, 剧作并未对焉支村旧址弃之不顾, 乡镇领导分析指出频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遂组织种树和建地质公园以休养生息、 恢复生态。 这为丹霞村现在的发展提供前车之鉴, 也启示屏幕外的观众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我国的扶贫题材电视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都不能少》展现了焉支村村民易地搬迁后脱贫攻坚走上致富路的艰辛历程, 在主旨立意、 创作精神、 人物塑造和脱贫模式等方面为扶贫题材电视剧提供了良好的探索路径, 也为屏幕外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典范、 鼓舞了士气, 拓展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的贯彻路径。

近年来, 党和国家加大对农村政策的倾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扶持力度, 为扶贫剧的创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扶贫剧的创作也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 为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努力。

猜你喜欢
百川丹霞村民
初见丹霞·黄河之水
A New Bamboo Variety from Danxia Mountain and Morphological Supplement to 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oides
以海纳百川之势讲好中国故事——以“百川奖”三部获奖作品为例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8:02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大自然的奇观:中国丹霞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琴语” “律动” “百川”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金娃——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