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

2023-04-16 05:28马彩英
新闻传播 2023年4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新闻记者隐性

马彩英

(朝阳广播电视台 辽宁 122000)

隐性采访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一种采访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性采访是揭露“幕后黑暗事件”、强化新闻监督的重要利器。但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隐性采访愈来愈多地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抨击,处境日益尴尬:隐性采访是否违背职业道德规范?隐性采访是否违背法律?在此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更要充分重视并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一、隐性采访的相关阐述

(一)隐性采访概述

隐性采访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没有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用摄像机、录音机等,秘密地获取相关新闻信息,这是一种隐瞒身份、隐瞒目的、隐瞒工具而进行的一种非常规采访方式[1]。

(二)隐性采访特点

1.主动性

隐性采访是万全准备之后而进行的一种采访,其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性。在进行正式采访之前,记者需要制定采访计划、部署具体落实计划,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备而来。主动性是隐性采访的重要前提。

2.参与性

隐性采访通常发生于较难的采访之中,虽然记者本身的力量十分薄弱,但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其通常会爆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在一探究竟的心理影响下,记者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采访中来。并且,由于受众普遍具有猎奇心理,所以这种以高难度获取的新闻,更能够引起受众兴趣,这有助于新闻价值的提升[2]。

3.周详性

隐性采访多用于负面报道中。这是因为在正面报道中,被采访者通常比较配合,而负面报道中,被采访者会对新闻记者进行隐藏、欺骗。隐性采访则可以助力新闻记者进一步发现事实真相,进而为受众带来更为周详的报道。

4.隐瞒性

隐性采访隐瞒性主要体现为:记者隐瞒身份,获取更具有价值的信息;隐瞒目的,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新闻信息;隐瞒手段,避免被采访者感受到自己正在与记者进行交谈,这有助于隐性采访目的实现。

(三)隐性采访的优势

1.获取真实素材

以《张慧帮你问》派出记者装扮成上网者探究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为例。在该次隐性采访中,记者以上网者的身份发现灯光昏暗的网吧内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中小学生。在充分掌握真实资料后,记者拨打了110,警察对中小学生进行了教育,对老板进行了说教和处罚。该新闻事件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依托于隐性采访获取的真实新闻,更能抓住问题本质,且更能凸显出新闻的社会价值。

2.克敌制胜的法宝

以《12345大家帮》记者通过隐性采访曝光造假卖假、行业内幕事件为例。真实新闻的报道,让受众全面了解了事件的真相,并且也得到了群众的共鸣:“曝得好,真解气!”同时,隐性采访还让《12345大家帮》的收视率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增加了粉丝黏度。

二、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

(一)落实舆论监督

从社会发展层面上来看,隐性采访通过相关手段,揭露了社会阴暗面,这使得更多阻碍社会发展的事件浮出水面,为我国全面实现文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受众群体层面上来看,隐性采访帮助受众群体更加深刻而真实地认识了这个社会,并且也在警醒世人:看问题要深入,不能被表面的美好所欺骗,有助于受众群体判断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社会大众都会参与舆论监督,可以形成合力。

(二)参与竞争需要

电视新闻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闻竞争愈发激烈,为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出类拔萃,隐性采访被众多新闻媒体视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妙招。这是因为,相较于公开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可以获得更加独特的信息,并可以有效引起群众的共鸣。

(三)再现社会映像

真实性是社会大众给予电视新闻的期望,但在电视新闻逐渐异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开始蔓延开来。而隐性采访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为社会大众呈现更为真实的世界,还有助于社会大众了解更加真实的社会。

三、隐性采访运用不当的弊端

虽然隐性采访可以有效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促使新闻具有更高的价值,但隐性采访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若不能把握好“度”,则会出现违反道德规范、引发法律纠纷的情况。用好“隐性采访”,则可以起到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好,则会对人、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引发犯罪

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身份似乎发生了转变,即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虽然在这样的身份中,记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真实新闻信息,可以获得独家、稀缺的新闻信息,并因此收获更多的受众群体,但在成为参与者的过程中,记者可能会存在诱发犯罪的行为。例如:曾有一名记者卧底黑婚介,成为了一名“婚托”,虽然切实了解到了其中的猫腻以及黑幕等,但记者毕竟没有遵循法定审批程序,这一行为被不少学者以及专家认为有诱发犯罪之嫌。所以,如何把握隐性采访中的“度”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侵犯隐私权

虽然我国在《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录音、视频等资料可以作为呈堂证供,但我国对公民的隐私权也有严格的立法保护,一旦记者在隐性采访中不能把握好度,则会让“采访”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三)低俗化发展

为提高曝光率,增加粉丝黏度,新闻记者更加重视受众群体的关注点和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记者要附庸受众群体的思想情趣。但这一行为是否会影响新闻的高度以及舆论导向作用,似乎还在探讨之中。同时,若过于关注受众群体的感受,不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则会逐渐推进隐性采访向低俗化方向发展,此时隐性采访中的“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四)追求片面性

若想在众多新闻中拔得头筹,就要有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和新的观点,但部分新闻记者为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往往会利用隐性采访,发表所谓的热点新闻,这会对社会大众产生错误的导向。

四、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的策略

虽然隐性采访被我国法律所允许,但电视新闻记者自身必须心中有“度”[3]。

(一)控制“内容”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媒体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并收获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更大的关注度,电视新闻更加看重“第一手新闻”,在新闻的选择上也更加迎合受众群体的需求,这导致电视新闻的引导作用正在被逐渐弱化,这对于电视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并且当电视新闻逐渐迎合大众口味时,电视新闻会受到“低俗”的影响,逐渐向阴暗、消极的方向发展,并且会更多地对暴力、色情等内容进行隐性采访,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电视新闻的发展都具有负面作用,并且电视新闻还会影响到社会健康价值观[4]。

基于此,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尤其在想要揭露暴力、色情、犯罪等内容时,更要慎重考虑,并在充分掌握技巧的情况下进行隐性采访。同时,新闻记者要切实认识到,对于某些犯罪细节一定不能深挖,否则将会影响电视新闻向社会大众传递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在采访时,要始终铭记:解决问题高于揭露问题,不能有失偏颇,为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而不断揭露问题,这会打击社会大众对社会的信心,从而产生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出现人心惶惶的现象。并且不加节制地对问题进行揭露,还会间接或直接地对青少年儿童正确价值观的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新闻记者还应当科学、理智选择采访选题,且采访内容和采访形式要深思熟虑。

(二)控制“频率”度——避免价值降低

隐性采访是公开采访的一种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能挖掘更多真实信息,并帮助公众解决问题[5]。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控制对隐性采访的使用频率,避免隐性采访手段被滥用,从而被限制,变成一种“轻浮的小把戏”。简单来说,绝对不能将隐性采访当成是一种主要的采访手段,否则将会降低其存在的价值。在决定是否使用隐性采访手段之前,应科学分析新闻事件的大小以及采取这种手段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在充分了解并认识到重要性的前提下,才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隐性采访。通常情况下,隐性采访是不得已情况下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手段。

与此同时,在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时,还应当根据实际新闻主题,在正确社会舆论方向的引导下,科学深入探索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信息,且应尽量做到简明扼要。隐性采访不仅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对其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麻烦,基于此,必须要减少对隐性采访的使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隐性采访才能助力舆论监督的有效落实。

(三)把握“隐私”度——避免侵害进一步扩大

当下,我们正处于文明时代,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有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水平也正在提高,对自身的隐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6]。新闻记者在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其偷拍、偷录等行为可能会涉及到被采访者的隐私,甚至会侵犯其隐私权。因此,记者要把握好“隐私”的度。如:记者不能为了增加新闻曝光度和关注率而故意侵犯被采访者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一旦触及,被采访者将会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此外,新闻记者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尊严、隐私的基础上,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披露,绝不能以隐性采访为借口,恣意妄为,严重伤害社会大众的个人利益和权益。

(四)把控“容忍”度——提高新闻影响力

电视新闻既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也是社会舆论的监督者,为避免知法犯法、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新闻记者应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保证自身在完成隐性采访任务时,行为可以受到法律保护。除此之外,记者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容忍度的基础上,科学计划采访行为,避免自身采访行为有违反法律、打破社会大众容忍度的情况,这不仅不会达到采访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自身新闻影响力有明显降低,会阻碍自身实现长远发展。

(五)掌握“试法”度——保证人身安全

部分新闻记者在深入挖掘新闻信息方面十分执着,以致于其会经常“以身试法”,虽然这种方法较有成效,但同时也会为自身带来一定的生命危险。在隐性采访中,记者需要隐藏自身身份,假扮成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人员,包括假发票购买者、文物贩子、嫖客等,在深入挖掘不良现象的过程中,记者需要进行亲身体验,这对记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基于此,记者必须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能为了揭露某种现状,而让自己有违法行为。例如:《东方家庭报》曾派出一位记者假扮民工揭露河南窑场黑幕,该记者假扮成民工到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的一家窑厂卧底。在经过4天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后,这名暗访的记者和其他21名窑厂工人被市劳动局和公安局解救了出来。据了解,该记者在窑场卧底之前,还写过一份遗书,足以说明“以身试法”的危险性。总结来说,记者要尽可能避免“以身试法”,更不要在隐性采访中触及法律。

(六)提升“关怀”度——推动事态良好发展

隐性采访并不意味着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可以忽视被采访者的感受,并自私地伤害其自尊,要正视被采访者的主观情绪,并做到谨言慎行,同时,要对被采访者进行一定的关怀,避免其做出更过激或伤害群体利益的事情。此外,记者绝不能用“花言巧语”刺激被采访者,使其具有不正确的价值观,这并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会进一步激发矛盾或产生更为糟糕的后果。因此,记者必须积极提高自身人文关怀意识,以此促进事件有效解决,使事态良好发展。

结语

隐性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并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大众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基于此,记者要以目的为指引,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新闻记者隐性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