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6个月以下婴儿住院的主要原因,冬季是其流行的高峰季节[1]。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包括咳嗽、鼻漏、爆裂声、喘息、发烧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可有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或低氧血症等症状[2]。有研究表明,50%~80%的病例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关,30%~40%的病例与其他病毒有关,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流感和鼻病毒[1]。目前尚无针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有效药物,临床上主要以吸氧、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当发现细菌感染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3]。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良好,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的疾病[4],但62%的患儿会再次出现喘息症状,45%的患儿可发展成哮喘[5]。故本研究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进行综述,探讨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吸氧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吸氧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减少呼吸做功,改善症状。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呼吸支持治疗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及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HFNC)。邹宏鹏等[6]对两者疗效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安全性、住院时间长短、氧疗时间、第24小时呼吸下降频率上并无差异。同时沈玉才等[7]研究也证实,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呼吸窘迫、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症状,但使用HFNC的患儿发生腹胀概率及气管插管率均低于nC-PAP,且能耐受经口喂养,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1.2.1 支气管扩张剂 ①沙丁胺醇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当β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肥大细胞等致敏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受到抑制,从而扩张支气管,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Song等[8]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毛细血管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②肾上腺素可以激活α、β受体,当激活β2受体时,有舒张支气管,抑制组胺及其他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张栩[9]研究证明,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患者恢复时间可缩短,临床症状也快速改善。何建军[10]研究指出,应用肾上腺素后,患者的喘憋缓解程度高达100%,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因此,使用肾上腺素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用药相对安全;③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受体作用的药物,当M胆碱受体被抑制时,可以舒张气道平滑肌,同时缓解气道阻塞症状,增加通气量[11]。杨波[12]研究表明,使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可以迅速改善,患儿住院时间也缩短了,且无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1.2.2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 根据我国2014年制定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专家共识》[3],住院患儿在监测下,可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①由于其高渗性,可以改变气道的渗透压,减轻水肿,改善管腔狭窄;②抑制促炎因子和酶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③增加呼吸道排出分泌物的能力[13]。翟景梅[14]研究中,对比了3%、5%、6%、7%浓度的高渗盐水雾化治疗的效果,发现这4种浓度均能减轻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但3%的浓度安全性更高。各国指南[15]在是否使用高渗盐水雾化上存在差异,还仍需要大量数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及高效性。
1.2.3 糖皮质激素 张倩等[16]研究分析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儿的喘憋缓解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有效缩短。陈运旺等[17]也证实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的作用。同时,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激活β2受体,使支气管舒张,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但Fernandes等[18]认为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危害和适用性。
1.2.4 硫酸镁 动物研究表明[19],硫酸镁可通过阻断钙通道,防止钙内流,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支气管,同时还可减少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积聚,进一步防止支气管收缩。陈婷婷等[20]研究表明,加用硫酸镁后,患儿可迅速、有效地改善气促、咳喘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好。罗明钦[21]也证明了硫酸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儿喘咳,改善肺功能。硫酸镁可能是一种安全、广泛可用且成本低的治疗方法,能缓解毛细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阻塞。
1.2.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非激素类抗哮喘药,最常见的有扎鲁司特、孟鲁司特、普仑司特等。它可以降低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3和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水平。抑制嗜酸粒细胞分化、聚集和促进其凋亡;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少腺体黏液分泌,抑制呼吸道重塑。徐迎春等[22]研究证实,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减少和失衡状态,促进患儿康复。
氨溴索是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黏液活性剂。它用于促进气道黏液的清除,降低黏液黏度、刺激气道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抗炎和镇痛,亲和力较高,在病变位置可提升药物浓度,继而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得到提升。付婷婷[23]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应用氨溴索治疗后,咳嗽及肺部湿啰音得到有效缓解,不良反应较少。
2.1.1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通过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或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合成,来减少病毒的产生。谢蒙等[24]研究发现,利巴韦林不仅可以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复制,同时可以激活蛋白激酶B(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上调B细胞淋巴瘤-2蛋白(B cell lymphoma 2,Bcl-2)、下调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早期凋亡。但我国制定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专家共识(2014年版)》[3]中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认为利巴韦林不仅无法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皮疹、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
2.1.2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感染,增强吞噬功能,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最终提高机体免疫力。张广凤等[25]研究证实,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均下降,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廖醒等[26]在利巴韦林与干扰素对比试验中也证实,干扰素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上,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性较高,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一种较好疗法。
2.1.3 其他 中药在治疗及改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上有着特殊的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史曼曼等[27]报道小儿麻甘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中成药,均疗效显著。此外,临床也广泛应用中成药穴位敷贴、穴位按摩、推拿、针灸等,均能有效缓解小儿咳嗽、喘憋等症状,促进病情好转,疗效显著。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3]指出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合适抗菌药物。Spurling等[28]指出,除非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否则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然而,在未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它们的使用率为34%~99%。进一步研究也发现,应用抗生素与否,其大多数症状指标无差异。
婴幼儿具有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容易反复感染呼吸道病毒。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后,体液免疫可以增强[29]。井云娇[30]研究证明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后,咳嗽、喘憋、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复发率明显降低,表明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显著。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维生素D不仅在人体骨骼钙磷代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谢祥红等[31]研究表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刘守娟[32]也证实,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会下降,在给予维生素D治疗后,IgA、IgG较前明显提高。因此,建议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补充维生素D,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毛细支气管炎是全世界婴幼儿较为严重且普遍的健康负担之一。据估计,全球约有3400万5岁以下儿童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每年有340万人入院,约199 000人病死,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毛细支气管炎也是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32]。针对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RSV的疫苗也在开发研究中。治疗上,多提倡以对症支持性治疗及预防治疗为主,如注意手卫生、避免暴露烟雾环境等。近年来,临床有联合使用药物雾化吸入的趋势,如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等,临床效果均显著。未来仍需要更广泛、更安全、也更深入的研究,以取得更实际的治疗效果,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