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社科工作宣传中的新定位

2023-04-15 19:35:50韩欣玲
中国军转民 2023年4期
关键词:社科普及科普

■ 韩欣玲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知识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进一步推进的作用。可以说,互联网对社科工作者传播社科知识起到了积极影响,大大减轻了其工作压力,能通过互联网便捷、高效、形式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社科普及。因此进入信息时代,社科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网络中的角色新定位,发挥互联网的特征。

一、互联网成为社科知识推广的协助者

在传统媒体时代,社科知识的普及模式多是单向度的传播,即拥有丰富社科理论知识的学者、相关工作者通过单向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灌输基础性、规范化的社科知识。这种模式曾是知识推广的有力手段,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工作中单向度的知识传播模式力度大、成效快。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单向度的知识科普方式越来越凸显社科普及的低效率,作为新时代的社科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使其成为社科知识推广的协助者。

(一)端正心态积极主动去适应互联网

当信息时代到来,面对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科学地利用网络传播。把网络传播技术融入社科普及工作全过程,提高效率和推广普及的广度,降低过去重复低效的模式。如温铁军教授不局限于书籍的传播,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互联网宣传科普中。他在B 站合作参与的“国仁全球大学堂”账号,就经常分享自己的宣讲视频和访谈类讲话。他在B 站的粉丝有142.6 万(截止2021 年12 月),全视频获赞392.5 万。作为一个以年轻网民为主的网站,能吸引到大量的受众观看,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虽说,传统模式下社科推广的频率和范围都是有保障的,但整齐划一的宣传模式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科普的个性化,降低了被科普者的兴趣度。所以端正心态转变社科工作的思维方式,改变固有的严格遵守规则的社科普及模式,精准把握被科普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二)用主动的姿态去学习互联网

除了常规的学习途径,比如书本、课堂传授,互联网已经成为门槛最低的学习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完善和提升自己,可以学习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继续丰富自身的社科知识储备。比如,“中国气象爱好者”是微博的知名科学科普博主,由众多气象爱好者组成的科普团队,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微博粉丝985.8 万(截止到2022.3.10)。2021年7 月20 号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前,该博主就对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进行科普。随着720 特大暴雨的不断严重,“中国气象爱好者”微博24 小时对气象信息进行科普分析,引起广泛的讨论。在今天,利用APP 和各种网站进行学习交流,成为提高自身素养最快的捷途径,社科工作者不仅通过网络推广知识,也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网络不仅是社科工作者的辅助工具,也是社科工作者推广社科理论知识的机遇。

二、互联网成为社科普及方式的创新者

在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种力量。过去,社科知识科普传播方式单一,受众数量有限,传播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社科普及只能在有限的模式内进行创新,没能产生“质”的突破。但进入信息时代后,互联网成为了社科普及方式的最大创新。

(一)创新科普技术打破固有普及方式

所谓互联网的交互性,是指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这种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舆论信息传播的单向的限制,让信息的传播成本变得更低。比如知乎,这是国内当前受众范围、知识层次较深的信息平台。知乎的自我定位是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这是网站创立之初的宣传。高质量的问答社区,既有问也有答,并且通过及时的、互动的问答交互方式达到知识的普及。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各种的网站、论坛、APP 等在网上寻找答案,社科工作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占据网络主动性,就能让想了解社科知识的受众培养出学习惯性,让社科知识的传播更加深入人民之中。

(二)创新科普方法善用互联网影音传播矩阵

在过去,知识的科普除了面对面的讲授方式,更多的是采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因为面对面的方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极大限制,社科工作者需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制作科普的文本,特别是遇到较为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大量的文字图片辅助,但往往效果不佳。而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视频科普、直播讲授等方式,让社科普及变的更加生动。如bilibili 网站,它的初创期主要是以ACG(动漫游戏)为主的内容分享网站,后吸引了大量的中青年入驻。今天的B 站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多元文化分享社区,有很多精彩优质的社科内容被分享。

如著名数码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微博粉丝数363.5 万,而在他成名的B 站,粉丝数量更是高达927.4 万(截止到2022.3.10)。而他的成名作《有多快?5G 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的播放量是2863.5万,这个视频也是他开始百万UP 主的起点。这篇科普视频的核心就是讲5G 的速度到底有快,这奠定了何同学的B 站百大up 主的开端,随后何同学也相继制作了多篇内容丰富且易懂易看的数码科普文章。其后他的视频基本都能达到千万左右的播放量。社科工作者最高理想就是希望社科知识能传入千家万户,而通过互联网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找准切入点,善用互联网的影音传播矩阵,为社科知识的推广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创新科普模式发挥互联网双向交流特性

传统社科知识的推广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科普对象受众范围有限,因此要创新科普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挥好互联网的双向交流特性。在当前网络上,直播是最直观体现双向交流特性的模式。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 年线上直播教学模式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甚至包括课外教学等都采用不同形式的线上视频直播教学。直播同时也可以被社科工作所运用。

三、互联网成为公共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社科知识普及过程中,社科工作者充当着引导社会大众学习方向的掌舵手,受社科工作者自身数量和权威程度的不同,使得公众价值理念塑造有偏差。而互联网可以提高大众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公共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一)要紧抓社会热点,及时科普社科知识

互联网的信息丰富多彩,以及5G应用的高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学习的新方式。也正是因为互联网获取知识的丰富,使得我们的社科推广工作难度提升。因此除了打造高品质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宣传方式,还要找准兴趣点,学会“借东风”。例如,2015 年5 月庆安火车站发生一起枪击案,事情发生后因为“警察”“贫困户”“疑似上访”的舆情热点词汇,迅速形成网络热点舆论,引发全国性的讨论。很多网友疑惑于“为什么警察不能打四肢?”等,后来江宁公安在线作为微博大V,用科学严谨、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博文,向广大网友科普了我国警察队伍枪支配置的情况,详细解释了事件中的警察开枪情况。不仅科普了知识也为舆论潮的平息提供了帮助。所以社科工作者要紧抓社会热点,引导公共知识的传播。

(二)扩大社科普及的受众面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普通大众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了解时政的途径发生了本质变化,获取知识的门槛大大降低,互联网的受众层次也越来越丰富。作为社科工作者不仅要深刻的认识到互联网特质的优势,更要把这种优势转化成动能,在互联网的宣传中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互联网受众层次丰富,上至学界专家下至学龄前儿童都会在网络上遨游,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中的社科知识普及要顾及最大多数受众的理解学习能力。绝不能依照惯例“感觉”讲明白了,而要做到让多数人能听明白了。社科普及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推广的方式要“白”,要做到让不了解的人都能听懂。例如,在B 站的up 主(B 站用户的一种称呼方式)“四月是我的生日”在其主页对抗美援朝战争做了10 期的科普视频,介绍了抗美援朝前后事件,五次战役和重大节点的战事,用富有激情的视频讲述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让即使是对那段历史不甚了解的人也能体会那段艰苦奋斗的战争历史。能让老百姓看的懂、听的懂的才是好故事。

(三)充分发挥社科联优势

在推进社科工作者网络阵地进程中,不仅要推动社科工作者个人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上的“开疆扩土”“占据优势”,同时也要发挥社科联本身的优势。打造社科联自身的多渠道、多平台、多方位的信息传播矩阵,网上网下全平台联动,牢牢掌握社科宣传工作主动权。充分运用多种APP,特别是毕较成熟和粉丝活跃度高的网络APP,比如微博、微信、知乎、BILIBILI、豆瓣和学习强国等APP。在运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各种APP 的粉丝运营特性,不同的平台粉丝的兴趣点不同。

猜你喜欢
社科普及科普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5:26:30
天文知识普及
视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