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丽
冯 至
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
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
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
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
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
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
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
都保留一些在这面旗上。
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
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
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
但愿这些诗像一面国旗
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1941年,在偶然的触景生情之下,冯至写出了一首十四行诗,由此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一年共写了二十七首,《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排序为最后一首,题目直接源自第一行诗,却也恰切地涵括了诗歌的核心主旨。
鲁迅曾赞誉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就其整体诗歌生涯而言,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是更为关键的作品。冯至的文学实践根植于时代困境,在时代变动中完成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思索,用诗歌传递主体的所思所想。作为一种诗歌体式,“十四行”源自于西方,冯至却藉此来讲述中国的、人类的命运故事。诗歌的分节并不完全以诗意为单位,而是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对于“四四三三”体式的把握,由此赋予了新诗以优秀的形式,成就了新诗的高峰,冯至也获得了“沉思的诗人”之美誉。
深入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冯至《十四行集》的独特之处还在于诸多日常生活意象。在本诗中,水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止住的水像一面镜子,奔腾的水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水有圆柱形、球形、方形等等,这取决于它所凭借的容器。苏格拉底曾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明河流的运动是绝对的,河流可以作为“泛滥无形的水”的特殊形态,人无法确切地描写一条河流,就无法定形“泛滥无形的水”。取水人用椭圆的容器盛水,被分离出来的水得以定形,但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诗歌到这里使用了分号,椭圆形瓶子的功能得以实现:即确认了“定形水”这一动作的不可能。冯至从日常生活场景的触角深入,映射出战争环境下个体面对无序、混乱、残酷世界的无力感。“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接着前一部分,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秋天的“风旗”意象。
相比于“瓶”“风旗”显得更加自由,瓶子是固定小巧的,而风旗在随风舞动时还能招来远方的思绪,“风旗”将无形且流动着的风固定下来,构成旗子的形状。“远方”是很多人向往的乌托邦,光、夜、草木的繁盛与凋零构成了“远方”的自然风貌,牵引着主体奔赴心灵的坐标。鲁迅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风旗”作为特殊的媒介,为主体搭建了和“远方”感应的桥梁,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两句都用了“空”字。作为抒情诗人,对于眼下的秋天之景,如果只停留在观看和咏物层面而无法寄托思考,这样的表达几乎是无效的。第四节的“草黄叶红”和第一节的“秋风”相呼应,物理意义上的秋天有着颓废、没落、黄昏等概念,也可以说是隐喻着混乱、消沉、分裂的时代图景。诗人将客观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对生命的体悟,集中表现了生命主题,达到了思与诗的融合,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抵抗时代的变局和焦虑,最终的客体落脚点成了“诗”。
诗歌最后一节为“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像一面国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此处的“国旗”为最初的用法,即1942年初版《十四行集》,在1949年再版的《十四行集》中,“国旗”改作“风旗”(《冯至全集》等诗歌通行本均沿用之)。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象,“国旗”和“风旗”置于文本中所构成的含义也有所区别,前者是对诗歌意象的丰富、超越和升华,后者则体现为对意蕴和主题的承接。“国旗”在此处和“诗”这一文体有着近乎相同的言说功能,是凝聚民族情思的重要象征。“风旗”对里尔克有所借鉴,具有灵动、活泼、包容的特点,在同周遭互动过程中将混乱的现实世界构建成有序的整体。而最初的“国旗”则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主权、政治和历史文化,是凝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表达了冯至在面对因战争造成的国破家亡景象时,对个体间互相牵引和倚靠的渴望。
从“瓶子”到“风旗”再到“国旗”,承担媒介功能的意象逐渐丰富,融入了对战争环境中个体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全诗结合了冯至“向外”与“向内”的思考,其面向日常的不间断观察与思索是“向外”的,强调知识分子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以承担的姿态面对外界的境况并积累采取行动的经验。“向内”则是诗人将观察外部世界产生的沉思转化为自身沉淀的过程,形成一种蕴含温良的智性书写。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调适战争背景下“个体与集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紧张复杂的关系,诗中显现出某种特殊的现代意识,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中,抒情主体随之产生了身世浮沉的郁闷和无助。战争的惨烈与冯至心灵的阵痛息息相关,更促成了其对生命困境的沉思,这种沉思聚集在特殊的“十四行”中,显现出特殊年代知识分子思考个体生命和集体情感的重要精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