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景元,隋 华,马梦雨,刘 婧,刘大明,肇 伟,张博宇,王彦敏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对芳香药物进行分类加工并制成不同剂型,如药枕剂、气雾剂、洗浴剂、烟熏等,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渗透,在机体内产生药效,从而发挥平衡气血、调和脏腑、防治疾病等作用的治疗方法[1]。中医芳香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便出现了“紫”“燎”“香”等文字记录。迄至周代,民间已出现佩香囊、悬艾草、沐浴兰汤等辟瘟除秽的习俗。中医芳香疗法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书中记载薰草“佩之可以已疠”。唐代,由于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大量芳香类药物被引进中国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本草纲目»明确记载了芳香疗法中的擦法、敷法、扑法等用药方法。清代«理瀹骈文»则系统阐述了中医芳香疗法的作用机制、辨证论治、药物选择、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使中医芳香疗法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中医芳香疗法以芳香辟秽为主要目的,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治外感病、缓解疼痛、养生保健、美容美白、改善情绪等方面。中医芳香疗法在治疗失眠方面,显示出不良反应小、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等优势,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应用。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2]。现代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张力变化、褪黑素系统功能下降、炎症因子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紊乱、边缘-皮质系统环路功能或结构异常均可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引发失眠[3]。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生理基础[4]。“失眠”一词首见于«外台秘要»[5],«素问•逆调论»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失眠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景岳全书»一书则将失眠分为有邪、无邪两类。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失眠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究其根本,失眠主要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脾胃不和、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胆郁热、肝阳上亢、心虚胆怯、久病体弱、夜卧不安均为本病的致病关键。
芳香类中药多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可护正辟秽、解表散寒、化湿健脾、开窍醒神、理气活血。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记载:“香能通气,能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合五脏。”现代研究发现,芳香类药物多由小分子物质组成,可以快速作用于体内,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平衡大脑神经兴奋[6]。临床常用的芳香类中药如檀香、沉香、石菖蒲、薰衣草、艾叶、丁香等均有较好的舒缓焦虑、安神助眠作用,对于情志过极所致失眠者尤为适宜。失眠属心神病变,«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芳香类中药可以调畅失眠患者情志,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对失眠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1 活血行气
(1)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研究发现,川芎挥发油具有镇痛镇静、改善血管功能、保护神经细胞、解热等药理作用,同时川芎挥发油毒性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开发价值[7]。
(2)玫瑰 玫瑰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经,有平复情绪、疏肝泻火、活血散瘀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玫瑰“和血、行血、理气”。玫瑰精油是玫瑰花朵经过蒸馏萃取出来的芳香物质,主要成分为香茅醇,可镇定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抗焦虑、提高睡眠质量的疗效[8]。
3.2 疏肝行气
(1)香附 香附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本草衍义补遗»记载:“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药必用之,以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马士玉[9]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附精油,并发现香附精油有缓解焦虑的功效,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抑制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
(2)合欢花 合欢花性平,味甘苦,入心、肝、肺经,能养心血、缓心气、开郁结、安五脏,具有疏肝理气、镇静安神、活血通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内伤七情所致的虚烦不安、失眠健忘。«神农本草经»称合欢花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四川中药志»记载合欢花“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饮片新参»记载合欢花有“和心志,开胃,理气解郁,治不眠”的作用[10]。
(3)佛手柑 佛手柑辛散苦降,归肝脾、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化痰的作用。研究显示,佛手柑精油提取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助眠等作用[11]。
3.3 化湿安神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两经,可凝神静气、宁心清窍。临床上,常将石菖蒲与其他药物相配伍,以治疗劳心过度、痰蒙清窍、湿阻中焦等类型的失眠[12]。«千金方»中记载的开心散即是由石菖蒲与人参、茯苓等配伍而成,可用于治疗劳心过度、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多梦、心悸怔忡,且疗效显著。
3.4 温中散寒
(1)沉香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入脾、胃、肾经,有开窍定志、温中散寒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沉香有“清人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沉香挥发油及醇提物可通过调节失眠模型大鼠的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发挥安神助眠的作用[13]。
(2)檀香 檀香气温,味辛,入脾、胃、肺经,有散寒止痛、理气调中、镇静助眠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檀香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以α-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为主,可有效调节中枢神经兴奋[14]。檀香醇具有类似氯丙嗪的安定作用,可以降低环己烯巴比妥睡眠小鼠的直肠温度,显著增加小鼠脑中高香草酸、2,3-二羟基苯乙酸水平,延长睡眠时间[15]。
(3)艾叶 艾叶性温、味苦辛,入脾、肾、肺经,可解郁安神、理气行血,多制成艾绒并用火点燃以行艾灸治疗。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丁香烯。有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降低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促进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延长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的睡眠持续时间,从而发挥催眠的作用[16]。
3.5 补心养血
(1)夜交藤 夜交藤性味平和,能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泻心火、育肝阴,主治阴亏血虚所致虚烦失眠,或多梦易惊,常与当归、夜合花配伍。«本草正义»云:“夜交藤……今以治夜少安寐,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饮法新参»记载夜交藤有“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夜交藤皂苷可提高小鼠大脑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同时抑制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发挥镇静催眠的功效[17]。
(2)远志 远志气温味苦,善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能益心气,安心神,止惊悸,益智,常用于治疗心气虚所致惊悸失眠健忘,多与石菖蒲、五味子配伍。«本草正»记载:“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本草正义»云:“远志,味苦入心,气温行血,而芳香清冽,又能通行气分。”有研究显示,远志提取物可通过抑制蓝斑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发挥镇静催眠作用[18]。
3.6 镇静安神
(1)薰衣草 薰衣草性温和,味辛,具有镇静安神、缓解神经衰弱、提高睡眠质量等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薰衣草可安神助眠,且具有增加慢波睡眠的作用[19],是一种作用温和的新型安神镇静剂[20]。
(2)洋甘菊 洋甘菊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胃、肝二经。相关研究表明,洋甘菊的干花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21]。有学者对大鼠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后发现,洋甘菊提取物具有类似于苯二氮类催眠药物的作用,能够有效缩短大鼠睡眠潜伏期[22]。
(3)缬草 缬草辛甘温通,归心、肝经,具有镇静安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少寐等症。SCHULZ H等[23]研究发现,缬草素可有效延长老年人群的慢波睡眠时间,提高K形复合波密度,但对β波影响较小,表明缬草素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改善睡眠质量。
4.1 香佩法 香佩法亦称闻香法,是指将芳香药物适当研磨、粉碎后装入锦囊并随身佩戴,以达到防治疾病、驱虫辟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中药特色香囊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优于薰衣草花包治疗[24]。李敏清[25]采用薰衣草香袋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失眠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薰衣草香袋能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贾秀花[26]应用中医芳香疗法干预失眠患者37例,患者每晚睡前将中药香袋(肉桂1.5 g,冰片0.5 g)固定于神阙,结果显示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施明[27]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采用自研中药香袋敷贴神阙干预失眠患者126例,结果显示肝郁瘀阻、肝气偏旺和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张凯华[28]采用自制睡眠香囊干预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研究发现中药香囊能改善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香佩法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其功效从以防秽避邪为主发展到防治多种疾病,临床研究表明,香佩法对于感冒、厌食、鼻炎、失眠等病证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香佩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如使用中药芳香磁性项链治疗高血压病、哮喘,中药芳香磁性手表治疗期前收缩,以及香水手帕预防感冒等,使本疗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2 香枕法 香枕法是将芳香类药物加工成粉末或细小块状、片状物,并将其置于枕芯内或浸在枕套中,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即可产生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等作用。王宏[29]通过比较苦荞壳失眠散药枕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的疗效差异发现,与艾司唑仑片相比,苦荞壳失眠散药枕的总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郑舒月等[30]研究表明,中药药枕能够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优化患者睡眠结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王瑶瑶[31]通过对比自制药枕与西药地西泮治疗脑梗死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发现自制药枕治疗有效率更高。连小勤[32]利用自制药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失眠患者,并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血清皮质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发现安神药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倪斐琳[33]研究发现,自制解郁安神药枕(由艾叶、石菖蒲、合欢花、玫瑰花等组成)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香枕法操作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只需在睡眠时将药枕枕于头下,即可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对服药困难者尤为适宜。
4.3 香薰法 香薰法是指用芳香类药物制作药香,使用时点燃药香并吸闻香气的治疗方法。香薰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通常是将香料制成饼块,放置于香炉内焚烧。“口鼻之气,通乎天气”,人们在享受药物的芳香气味之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经过肺脏输布全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研究发现,香薰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舒缓情绪[34]。临床研究表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芳香疗法能显著改善心脏病患者的睡眠质量[35]。薰衣草精油可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水平[36]。伍婴[37]通过对比分析薰衣草精油和西药地西泮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发现芳香疗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李敏清等[38]研究发现,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促进术后康复。邝晓聪等[39]研究发现,茉莉花挥发油可有效缩短睡眠障碍患者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刘菲菲等[40]研究表明,薰衣草、天竺葵、佛手柑复方精油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齐海燕等[41]运用耳穴按压配合芳香疗法对大肠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具有安定神经、镇静助眠、抗焦虑等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李衡等[42]研究表明,芳香疗法(使用薰衣草、佛手柑、甜橙复方精油)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且按摩疗法比嗅吸疗法效果更明显。佘海燕[43]研究表明,嗅吸薰衣草、甜橙、佛手柑复方精油能够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4.4 香浴法 香浴法是将芳香类药物在水中浸泡或煎煮后进行洗浴或熏蒸,使皮肤腠理张开,药物有效成分浸入机体,从而发挥舒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治疗方法。邓艳华等[44]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足浴熏洗可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人群睡眠质量。有研究发现,薰衣草沐浴联合催眠音乐可有效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质量[19]。香浴法借助药力和水的热力作用,使药物通过皮肤毛孔吸收,并随血液循环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对于久坐不动、身体羸弱、久病体虚之人较为适宜。
中医芳香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人民素有使用芳香药物以祛邪避疫的传统。随着经验的积累及理论的完善,中医芳香疗法在药物种类、剂型、用法等方面逐渐成熟。目前,中医芳香疗法治疗失眠以香佩法、香枕法、香熏法、香浴法等为主要方法,通过口服、局部按摩、肠道吸收等途径给药[45]。因其兼具多样性、便利性、灵活性、舒适性等优势,更易被现代人广泛接受。近年来,中医芳香疗法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养生、亚健康调护等领域,也在疾病防治方面有了新的拓展。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与西医抗焦虑、镇静催眠类药物相比,中医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较少出现头晕、乏力等西药常见不良反应,且不易成瘾,显示出独特的优势[46]。目前,中医芳香疗法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芳香药物的组成、用法和适用范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香药的筛选,香具的仿制、测试等尚缺少规范和标准。临床中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科学地使用芳香疗法,是今后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