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敏
“1+X”证书中的“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绝不是简单叠加的意思,而是要求在学历证书外着力培养学生的某种技能。“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高校在与当地行业企业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着力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这与新时代深化高校产教融合的要求不谋而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与总结,为“1+X”证书的试点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可以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模式创新、实训教育、评价优化,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
“1+X”证书制度是高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终结果的呈现形式,核心是通过多方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高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新要求。[3]
一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将教学密切结合产业的教学方式,需要充分依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然而,长期以来,因受体制机制等影响,产教融合中学校热而企业冷的状况一直存在。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缺乏主动性,“产学研”一体化实效有限,高校培养的劳动人才始终难以契合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社会企业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存。“1+X”证书制度要求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质量,进而推动经济现代化,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特色教育类型转化。为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办好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务院提出用5至10年时间,实现职业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到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转变,构建凸显职业特征的教育新类型。究竟要如何才能达到该目标呢?创新国家机制体制,积极吸引行业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之中,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是重中之重。“1+X”证书制度是机制创新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劳动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职业教育主动融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大局之中,有利于增加学校评价的社会开放性,扩大高校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教育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
三是专业组织逐渐兴起。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快、教育理念的创新,一些通过专业共建等方式为高校提供产教融合方案、为企业输送和储备人才的第三方组织逐渐兴起。在实践中,还有不少企业以校企合作为名出售自己的产品或资源,其合作的目的既不是面向学生就业的最终需求,也不是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环节,更没有实质对接人才培养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此时,第三方组织的介入,能有效协调起整个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共同制定通用的专业技能标准,进而对接高校,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现校企间的有机衔接。
一是资源配置不足。“1+X”证书制度下,高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资源配置有所欠缺。一方面,师资水平有待提升。高校教师大多具有专业师范教育经历,理论素养高、专业知识深厚,但是“X”证书级别以及实践能力则有所欠缺。他们多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于相应证书对应的课程设置以及考证所需的内容缺少深入的研习。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多关注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对实训能力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教材开发工作滞后。各大高校的职业教育普遍尝试“1+X”证书制度,但是相应的教材开发和课程论证工作进展缓慢。合适的教材可以在有机整合专业所需知识体系的同时,将对应特定的“X”证书的内容与专业技能有机融合。然而,现行的教材多沿袭此前已有的授课内容,考证所需的内容多体现在专业培训机构的教材中,在高校教材中仍然鲜少专门涉及。[4]
二是实践指导有限。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往往鼓励学生多考取各类证书,以考促学,提升综合能力,进而扩大就业竞争优势。但是,学生取得的诸多证书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因为,各高校对学生考取“X”证书所需能力的实践指导力度有限。[5]在300多个证书中,学生难以准确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证书,多为跟风或出于个人兴趣而盲目性考取,真正经过深思熟虑、实践考察后选择考取证书的很少。高校和企业也没有真正落实为学生提供指导实践的职责,如财经、建筑等专业至今尚未统一公布国家认证的可用于毕业生求职的“X”证书。
三是实训基地落后。高校传统育人模式多以校内培养为主,辅之以校外实践教学,然而“1+X”证书制度下,该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深化产教融合。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尽管当前各高校纷纷关注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尽量增加关于实训经费的投入,然而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存在实训经费远远落后于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因此大部分高校的实训基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尤其是需要大量配套资金的汽车维修等实训项目,若是仅依靠高校的资金支持,往往导致工位配套不足等问题产生,实训效果因而大为削弱。[6]有的高校为了降低实训成本,诸多原本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技能只能浅尝辄止,仅限于现场观摩或现场讲解,根本谈不上实际操作。校企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是主体适配不够。产教融合的主体主要有高校和企业,其中高校的价值取向多以公益性为主,兼以少量的非公益性取向,而企业的价值取向多是非公益性的。因此,双方在价值追求方面具有显著区别,执行目标也有所区别。若是缺乏外界干预,封闭执行校企合作,双方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导致执行碎片化、沟通不畅通等问题,因而“1+X”证书也难以真正对接产业集群。此外,随着“1+X”证书制度的深入推进,参与试点的院校数量明显增加,证书规模也倍数级增长。然而,由于书证融通的方法不多、路径有限,经验积累也不够丰富,多数高校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缺少顶层设计与指导方案。一些高校既没有对“1+X”证书制度进行深入解读,也没有事先对相应的试点工作统筹规划。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多与“X”证书模块脱节,简单地在既有课程基础上增设“X”证书知识模块的做法屡见不鲜,使得“1”和“X”被割裂,教学工作最终事倍功半。[7]
五是评价标准分散。“1+X”证书制度下,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应当与完善的职业技能证书配套制度相结合,与企业的配合、指导工作相一致。但是,高校的管理制度长期未更新,组织形式、部门监督、财务管理等机制与产教融合不相适应,学分银行等新型教育探索活动与“X”证书制度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详而述之,当学生成功考取某一证书之后,如何评价该证书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应当匹配什么样的学分进行奖励等,尚不明确。“1+X”证书制度毕竟还处于摸索阶段,在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学时和学分换算还未统一。此外,“X”证书的授予权一直较为敏感。当前,我国“X”证书多由国家机构、高校、地方机关或是社会团体负责授予,企业在其中的角色稍弱,因此企业的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如何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评价体系是指导高校专业教学、发挥企业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指引,但是在实践中尚不够完善,如在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企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标准滞后,企业的整体参与度不够,与“X”证书的相关标准还有差距等等。[8]
高校应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时对接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市场发展的新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一要适时更新岗位任职标准。高校应及时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增加“X”类技术技能水平的因素,通过考核倒逼教师主动提升“X”证书要求的专业素养,完善能力体系。二要构建复合培训体系。各高校应通过政府扶持、高校资源以及社会合作等方式,扩宽教师培训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继续教育、企业实训、出国访学等机会,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任教水平。三要打造双师教师队伍。各高校应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师培养合作关系,积极组建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X”证书培训队伍,针对性地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师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构建教师、企业轮训模式,增加他们在“1+X”证书制度中的合力。
为了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深化产教融合,高校应将“X”证书对应的标准内容科学的转化为若干的专业课程,并将这些课程有机纳入高校日常课程体系中。高校应在已有课程体系中增设认证类课程,将职业等级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块,实现课证融合。这些认证类课程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到不同的教学阶段中。如,第一、二学期,主要围绕公共课程和有关的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第三、四学期,在坚持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辅以专业核心课程;第五、六学期,坚持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及时开展基础的认证类课程,鼓励学生完成各类证书要求的初级与中级认证;第七、八学期,在进行专业综合课程教育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企业或自身发展的要求,继续完成证书的高级认证。改革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课程内容,以保持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与实用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1+X”证书制度下的产教融合,高校需要适时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创新学分制度。高校应与企业一起参与学分银行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内部联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现实情况,科学确定学分换算与流通的措施和要求;协调不同课程以及不同“X”证书间的关系,明确专业课程、职能技能、机构培训课时等各自的学分以及不同证书学分间的换算方法,以精准的“1+X”证书制度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完善“X”证书考证指南。高校要突破泾渭分明的专业界线,加快专业群建设。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以及个人特长选择专业群内的某类证书。高校也应联合企业,共同加强该方面的培养教育,通过搭建网站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选择更为合适的专业群证书。
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应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实际训练环境,有利于实现“1”与“X”的有机融合,发挥“1”与“X”的最大效能。其关键在于促进行业企业生产和高校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高校难以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转由企业负责,同时将企业难以进行的学生教育问题转由高校实施,二者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劳动人才的培养合力,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进而实现实质性的产教融合。因此,在建设实训教学基地时,高校要选择那些能够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面,要确保选择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助力。另一方面,要确保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专业建设,愿意与高校进行深入合作,协同育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实训教学基地应引入企业文化,由企业负责统一布置与建设,高校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与企业教师共同按照证书要求开展技能培养,共同完成“1+X”证书要求的相关课程。
“1+X”证书的评价一般是由第三方组织的,若是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则更有利于实现教考分离。企业的评价要更加侧重考察学生的适岗能力,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多从企业的实践劳动需求出发;遵守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标准,融入新的技术、工艺以及规范等;根据不同职业特征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具体而言,要注重考察以下内容:一是品德修养,包括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素养、道德修养以及工作作风等,这是人才培养评价的首要标准;二是知识要素,结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如相近或相关的跨学科知识等,这是人才培养评价的基础内容;三是专业能力,即从事某项具体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参与的项目以及活动等,这是人才培养评价的核心内容;四是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等,这是人才培养评价的导向内容。在明确考察内容后,第三方评价组织还需要优化考核方式,针对不同的课程施以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
一要规范证书认定与评价活动。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不断遴选出能够承担起牵头职能技能等级标准以及课程教材建设、确实能够凝聚起企业和高校等各方力量的机构承担第三方评价之责。第三方评价组织要根据产业规划、市场需求变化,通过“X证书”开发,对学生的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突破传统的唯证书论、唯学历论。二要动态调整第三方评价组织与“X证书”。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监管职能,持续优化“X证书”的政策规范与外部环境,及时调整第三方评价组织名单,并且督促第三方评价组织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及时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含金量低的资格证书。
针对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产教脱节,企业在高校职业教育中的积极性有限等问题,“1+X”证书制度恰恰可以充当产教融合的润滑剂。“1+X”证书制度要求高校、行业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充分沟通,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一体化的劳动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真正构建起产业发展、行业企业、高校职业教育等主体间的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