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一年,本刊直面当下图书馆行业发展新质态以及学科重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关注疫情防控背景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聚焦数智赋能图书馆智慧驱动实践,探索图书馆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之道,注重引导以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研究,加大对行业基层服务创新实践总结提炼的重视力度,及时推介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为服务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有利借鉴。
2023年的第一缕曙光业已来临。最新版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写道:“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传播文化、提倡包容和提供信息的有生力量,也是发挥所有人的才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个人和平与精神充实的重要推动力”。对此,图书馆如何快速适应并更好融入新科技日新月异迭代升级的知识社会,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更好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新期待,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变的课题。从智慧图书馆建设到图书馆元宇宙的畅想,图书馆本身就是前沿新科技应用的“试验场”。站立新年新起点,图书馆学人责无旁贷,必须回答好这个时代命题,方才与这个精彩时代颉颃并进,相得益彰。学术是追求真理、撒播智慧的崇高事业,作者是刊物的力量源泉。作为学术期刊,我们也必须不断强化学术价值导向者、学术风格倡议者、学术立场守护者的使命定位,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用更优的学术阵地服务作者,用更好的精品力作回馈读者,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不断开拓中国图书馆学新气象矢志不渝提供支撑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时代的图书馆学人应当有这份自觉与自信,围绕这个目标,相向而行,在身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彰显中国图书馆学人的一份担当与责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3,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最后,恭祝大家新春安康,皆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