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辉 _ 北京光明小学
在开展班级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学生身上,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行为反应。在认知过程中,人总是不自觉地加入一些想象的成分,使认知具有了不合理性。学生对同学之间的关系认知也存在着这样的局限。
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教会学生分析、调整认知。只有学会了理性认知,才能正确面对集体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冲突。同时,班主任还要培养学生积极认知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创建班级良好心理环境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对学生而言,要保持长时间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培养和训练。因此,班主任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当学生情绪激动时,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做:进行深呼吸,冷静缓解内心的消极情绪;转换视角,站在旁观者或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用正当方式释放不良情绪,但不能伤及他人;注重礼仪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学会笑对生活。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学生就能在群体生活中以理解、友善、宽容的心态与人交往,从而促进良好班级环境及情感氛围的形成和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生成长过程中,当个人的付出没有获得认可时,当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都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排斥他人、不能自控的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
当学生在自身进步、与人交往等方面出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应及时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任何努力都不可能立竿见影。同时,班主任还要通过挫折训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使学生不断调整和改善自身行为,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健康成长。
任何班级都希望有一个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学生们都希望大家彼此理解、相互宽容、友好相处。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见面时,要尊重和关心他人,多为他人着想;二是,交往时,要培养待人接物的好习惯;三是,沟通时,要态度亲切,举止大方;四是,相处时,要多为对方提供机会,发挥对方优势;五是,要牢牢记住,微笑、理解、宽容是人际交往的必需品。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就能充满自信地面对一切,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班级生活中,在获取自身进步的同时,获得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实现共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