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_ 北京市第二中学
为了更好地解决课堂中德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相分离,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课程“两张皮”的问题,必须坚持学科协同实施课程思政。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年申报了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中学学科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并获批立项,以下是课题组前期研究的若干体会。
第一,学科协同进行课程思政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教学资源和知识载体开展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效率”和“效益”有机统一。通过协同与协作,有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实现教学活动与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学科协同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教师的认知习惯,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学科教师应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教师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只有教师对思政内容理解到位,思政意识到位,才有可能将“立德”作为育人的基础,改善唯分数论和唯知识点实施教学的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实时渗透思政教育、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在实践中,我们用以改善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习惯和认识水平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开展学科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引发教师们的关注与思考;二是将调查结果在教研组内进行汇报和分享,引发教师们的重视;三是通过交流和示范共享实施课程思政的若干资源与实施方案,组织教师们动起来、用起来。
第三,学科协同实施课程思政需要以大团队、大单元、大备课的方式交流共享资源,以研究为抓手推进学科思政教学。
参研课题的教师主要为教育集团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包括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这是一个大团队,通过阶段性的研讨活动可以增强各学科的相互了解,在共享优秀资源、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优化本学科实施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一个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跨学科的大单元;通过研讨,各学科清楚地了解彼此的共性与个性,进而相互启发、借鉴、支持,这更是一个大备课的过程。
第四,学科协同实施课程思政应以统一的专题进行教学活动。参研教师所属学科较多,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课题组教师们提出应结合专题开展活动,例如,“辉煌的中国古代科学史、艺术史”“新时代中国科学艺术成就”等。通过统一的专题,各学科组可以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研究如何设计思政主题、编选资源、渗透思政元素,以及如何组织、落实、总结、反馈、改进。除此之外,在同一专题或主题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可以适时进行同课异构和异科同构等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全方位、立体性展开研究并获得优秀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经验。■